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O-(α-D-glucopyranosyl)-2-deoxystreptamine | 40896-05-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O-(α-D-glucopyranosyl)-2-deoxystreptamine
英文别名
4-O-(α-d-Glucopyranosyl)-2-desoxystreptamin;2'-Deamino-2'-hydroxyparomamine;(2S,3R,4S,5S,6R)-2-[(1R,2R,3S,4R,6S)-4,6-diamino-2,3-dihydroxycyclohexyl]oxy-6-(hydroxymethyl)oxane-3,4,5-triol
4-O-(α-D-glucopyranosyl)-2-deoxystreptamine化学式
CAS
40896-05-7
化学式
C12H24N2O8
mdl
——
分子量
324.331
InChiKey
KXYGCYIEINSYLN-JCLMPDJQ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8
  • 重原子数:
    22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192
  • 氢给体数:
    8
  • 氢受体数:
    10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2-deoxystreptaminepalladium dihydroxide 吡啶4-二甲氨基吡啶N-碘代丁二酰亚胺三氟甲磺酸 、 sodium phosphate buffer 、 Novozym 435 (Candida antarctica lipase) 、 triflic azide氢气sodium methylate 、 copper(II) sulfate 、 三乙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乙醚二氯甲烷溶剂黄146甲苯 为溶剂, -30.0~25.0 ℃ 、101.33 kPa 条件下, 反应 170.5h, 生成 4-O-(α-D-glucopyranosyl)-2-deoxystrept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以神经胺为最佳核心结构的新型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设计和合成:抗生素活性与体外翻译抑制的相关性
    摘要:
    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中发现的假二糖核心的结构和活性是用一系列合成类似物探测的,其中氨基的位置在吡喃葡萄糖环周围发生变化。根据体外 RNA 结合和抗生素活性的测定,天然存在的结构 neamine 是该系列中最好的。有了这个结果,neamine 被用作合成新抗生素的共同核心结构,评估其与大肠杆菌 16S A 位点核糖体 RNA 模型的结合、体外蛋白质合成抑制和抗生素活性。RNA结合的分析揭示了RNA结合的相对亲和力和特异性与抗菌功效之间的一些相关性。然而,相关性不是线性的。这一结果促使我们开发了体外翻译试验,以更好地了解氨基糖苷类-RNA 的相互作用。体外翻译抑制与抗生素活性之间的线性相关性...
    DOI:
    10.1021/ja991035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New Aminoglycoside Antibiotics Containing Neamine as an Optimal Core Structure:  Correlation of Antibiotic Activity with in Vitro Inhibition of Translation
    作者:William A. Greenberg、E. Scott Priestley、Pamela S. Sears、Phil B. Alper、Christoph Rosenbohm、Martin Hendrix、Shang-Cheng Hung、Chi-Huey Wong
    DOI:10.1021/ja9910356
    日期:1999.7.1
    The structure and activity of the pseudodisaccharide core found in aminoglycoside antibiotics was probed with a series of synthetic analogues in which the position of amino groups was varied around the glucopyranose ring. The naturally occurring structure neamine was the best in the series according to assays for in vitro RNA binding and antibiotic activity. With this result in hand, neamine was used
    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中发现的假二糖核心的结构和活性是用一系列合成类似物探测的,其中氨基的位置在吡喃葡萄糖环周围发生变化。根据体外 RNA 结合和抗生素活性的测定,天然存在的结构 neamine 是该系列中最好的。有了这个结果,neamine 被用作合成新抗生素的共同核心结构,评估其与大肠杆菌 16S A 位点核糖体 RNA 模型的结合、体外蛋白质合成抑制和抗生素活性。RNA结合的分析揭示了RNA结合的相对亲和力和特异性与抗菌功效之间的一些相关性。然而,相关性不是线性的。这一结果促使我们开发了体外翻译试验,以更好地了解氨基糖苷类-RNA 的相互作用。体外翻译抑制与抗生素活性之间的线性相关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