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ethyl (-)-(3R)-3-[(3-aminopropyl)tosylamino]octanoate | 467218-12-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thyl (-)-(3R)-3-[(3-aminopropyl)tosylamino]octanoate
英文别名
ethyl (3R)-3-[3-aminopropyl-(4-methylphenyl)sulfonylamino]octanoate
ethyl (-)-(3R)-3-[(3-aminopropyl)tosylamino]octanoate化学式
CAS
467218-12-8
化学式
C20H34N2O4S
mdl
——
分子量
398.567
InChiKey
POGWMWXEZRZLHF-GOSISDBH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4
  • 重原子数:
    27
  • 可旋转键数:
    14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5
  • 拓扑面积:
    98.1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6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精胺生物碱 (-)-(R,R)-Hopromine 和 (±)-Homaline 的全合成
    摘要:
    描述了精胺生物碱 (R,R)-hopromine (2) 的非对映选择性合成。天然存在的 (-)-次普罗胺 (2) 的绝对构型为 (R,R),目前尚不清楚,它是通过比较所报道的天然产物与合成产物的比旋度来确定的。通过基本手性氮杂内酰胺单元 21a 和 21b 的聚合构建和随后的迭代连接(方案 5 和 6)来制备特征性双 8 元内酰胺支架。类似合成 4-烷基-六氢-1,5-diazocin-2(1H)-ones 21a 和 21b 的关键步骤是通过铜酸盐反应和 Sb(OEt) 将直链烷基侧链引入它们的共同前体 14开链中间体 20a 和 20b 分别进行 3 辅助环化(方案 3 和 4)。手性碘酯 14 由市售的 (+)-L-天冬氨酸 (12) 制备。基于为 (R,R)-hopromine (2) 开发的合成策略,给出了以 (±)- 形式快速获得母体生物碱 homaline (1) 的方法。
    DOI:
    10.1002/1522-2675(200206)85:6<1659::aid-hlca1659>3.0.co;2-d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精胺生物碱 (-)-(R,R)-Hopromine 和 (±)-Homaline 的全合成
    摘要:
    描述了精胺生物碱 (R,R)-hopromine (2) 的非对映选择性合成。天然存在的 (-)-次普罗胺 (2) 的绝对构型为 (R,R),目前尚不清楚,它是通过比较所报道的天然产物与合成产物的比旋度来确定的。通过基本手性氮杂内酰胺单元 21a 和 21b 的聚合构建和随后的迭代连接(方案 5 和 6)来制备特征性双 8 元内酰胺支架。类似合成 4-烷基-六氢-1,5-diazocin-2(1H)-ones 21a 和 21b 的关键步骤是通过铜酸盐反应和 Sb(OEt) 将直链烷基侧链引入它们的共同前体 14开链中间体 20a 和 20b 分别进行 3 辅助环化(方案 3 和 4)。手性碘酯 14 由市售的 (+)-L-天冬氨酸 (12) 制备。基于为 (R,R)-hopromine (2) 开发的合成策略,给出了以 (±)- 形式快速获得母体生物碱 homaline (1) 的方法。
    DOI:
    10.1002/1522-2675(200206)85:6<1659::aid-hlca1659>3.0.co;2-d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symmetric Syntheses of the Homalium Alkaloids (−)-(<i>S</i>,<i>S</i>)-Homaline and (−)-(<i>R</i>,<i>R</i>)-Hopromine
    作者:Stephen G. Davies、James A. Lee、Paul M. Roberts、Jeffrey P. Stonehouse、James E. Thomson
    DOI:10.1021/jo3012732
    日期:2012.8.17
    additions of the novel lithium amide reagents lithium (R)-N-(3-chloropropyl)-N-(alpha-methylbenzyl)amide and lithium (R)-N-(3-chloropropyl)-N-(alpha-methyl-p-methoxybenzyl)amide to alpha,beta-unsaturated esters were used as the key steps in syntheses of the homalium alkaloids (-)-(S,S)-homaline and (-)-(R,R)-hopromine. The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S,S)-homaline was achieved in 8 steps and 18% overall
    新型锂酰胺试剂(R)-N-(3-氯丙基)-N-(α-甲基苄基)酰胺和(R)-N-(3-氯丙基)-N-(α)的高度非对映选择性共轭物-甲基-对甲氧基苄基)酰胺合成α,β-不饱和酯被用作ho生物碱(-)-(S,S)-高马林和(-)-(R,R)-hopromine的关键步骤。(-)-(S,S)-homaline的不对称合成通过8个步骤完成,总产率为18%,(-)-(R,R)-hopromine的不对称合成通过9个步骤和23%实现每种情况下从商业上可获得的原料得到的总收率 因此,迄今为止,这些合成代表了这些生物碱中最有效的总不对称合成。也使用这种方法制备了蛇麻碱的(4'R,4''S)-顶基的样品,
  • Total Syntheses of the Spermine Alkaloids (−)-(R,R)-Hopromine and (±)-Homaline
    作者:Corinne Ensch、Manfred Hesse
    DOI:10.1002/1522-2675(200206)85:6<1659::aid-hlca1659>3.0.co;2-d
    日期:2002.6
    The diastereoselective synthesis of the spermine alkaloid (R,R)-hopromine (2) is described. The as yet unknown absolute configuration of naturally occurring ()-hopromine (2) is (R,R) and was established by comparison of the reported specific rotation of the natural product with that of the synthetic one. Prepar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 bis-8-membered lactam scaffold was carried out by convergent
    描述了精胺生物碱 (R,R)-hopromine (2) 的非对映选择性合成。天然存在的 (-)-次普罗胺 (2) 的绝对构型为 (R,R),目前尚不清楚,它是通过比较所报道的天然产物与合成产物的比旋度来确定的。通过基本手性氮杂内酰胺单元 21a 和 21b 的聚合构建和随后的迭代连接(方案 5 和 6)来制备特征性双 8 元内酰胺支架。类似合成 4-烷基-六氢-1,5-diazocin-2(1H)-ones 21a 和 21b 的关键步骤是通过铜酸盐反应和 Sb(OEt) 将直链烷基侧链引入它们的共同前体 14开链中间体 20a 和 20b 分别进行 3 辅助环化(方案 3 和 4)。手性碘酯 14 由市售的 (+)-L-天冬氨酸 (12) 制备。基于为 (R,R)-hopromine (2) 开发的合成策略,给出了以 (±)- 形式快速获得母体生物碱 homaline (1) 的方法。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