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
肝脏。安普那韦通过肝细胞色素P450 3A4(CYP3A4)酶系统在肝脏中代谢。两个主要代谢物来自于四氢呋喃和苯胺部分的氧化。氧化代谢物的葡萄糖苷酸共轭物在尿液和粪便中被识别为次要代谢物。
来源:DrugBank
代谢
安普那韦的代谢途径尚未完全确定,但该药物在肝脏中代谢。安普那韦主要通过细胞色素P450(CYP)同工酶3A4代谢。该药物的两个主要代谢物来自于四氢呋喃和苯胺部分的氧化;氧化代谢物的葡萄糖醛酸苷缀合物已在尿液和粪便中被鉴定为次要代谢物。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代谢
肝脏。安普那韦通过细胞色素P450 3A4(CYP3A4)酶系统在肝脏中代谢。两个主要代谢物来自于四氢呋喃和苯胺部分的氧化。氧化代谢物的葡萄糖醛酸苷缀合物已在尿液和粪便中被识别为次要代谢物。
半衰期:7.1-10.6小时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Amprenavir 抑制 HIV 病毒蛋白酶酶,防止切割 gag-pol 聚蛋白,导致非感染性、不成熟的病毒颗粒。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安普那韦
来源: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 Rank (DILIrank) Dataset
毒理性
DILI标注:模糊的DILI关注
来源: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 Rank (DILIrank) Dataset
毒理性
严重程度等级:3
来源: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 Rank (DILIrank) Dataset
毒理性
标签部分:警告和预防措施
来源: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 Rank (DILIrank) Dataset
吸收、分配和排泄
在HIV-1感染的病人中,口服给药后迅速吸收,单次口服剂量后达到峰值浓度的时间(Tmax)通常在1到2小时之间。人AMPRENAVIR的绝对口服生物利用度尚未确定。
来源:DrugBank
吸收、分配和排泄
Amprenavir口服给药后吸收迅速。与标准餐同服Amprenavir,仅会减少大约13%的血浆AUC,但高脂肪餐可能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应当避免。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吸收、分配和排泄
只有极少量的安普那韦以未改变的形式通过尿液或粪便排出;不到3%的剂量以未改变的形式通过尿液排出。在单次口服放射性标记的安普那韦后,大约14%的剂量通过尿液排出,75%通过粪便排出;两种代谢物在粪便中的放射性活性占比超过90%。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吸收、分配和排泄
安普那韦在人体组织和液体中的分布情况尚未完全明确。在大鼠的研究表明,安普那韦在口服给药后可分布到多种组织中。安普那韦在健康成人中的表观分布容积大约为430升。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吸收、分配和排泄
尚不清楚安普那韦是否穿过人类胎盘;然而,该药物在大鼠中穿过胎盘。来自体外人类胎盘模型的跨胎盘传递信息表明安普那韦穿过人类胎盘。尽管尚不清楚安普那韦是否分布在人乳中,但该药物在大鼠乳汁中有分布。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