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 在一个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器(连接一只氯化钙干燥管)和滴液漏斗的干燥反应瓶中,加入镁条3.1g (0.13mol)、少量结晶碘和15mL无水乙醚。通过滴液漏斗分批滴加正溴丁烷(2) 17g (0.13mol)与15mL无水乙醚的混合液,先加入约5mL。数分钟后,溶液开始微沸。若反应不进行,可以轻微加热以促进反应。当反应平稳后,再加入25mL无水乙醚,并在搅拌下继续滴加剩余的溴丁烷与乙醚的混合液。控制滴加速度,确保维持微沸状态。完成滴加后,在水浴中回流15分钟,使金属镁基本完全反应。
冷却至水浴温度后,缓慢滴加入100mL (10%)烯硫酸(初始阶段要慢,随后逐渐加快),分解产生的产物。待分解完成后,分出乙醚层,并用水层用乙醚进行两次提取(25mL×2)。合并的乙醚层经过30mL (15%)碳溶液洗涤后,再使用无水碳酸钾干燥。蒸除乙醚,然后进行蒸馏,收集137~141℃范围内的馏分,最终得到8g 2-甲基-2-己醇(1),产率为53%。
合成制备方法制法: 将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器(装配有氯化钙干燥管)和滴液漏斗安装在一个干燥的反应瓶中,加入镁条3.1g (0.13mol)、少量结晶碘以及15mL无水乙醚。通过滴液漏斗分批加入正溴丁烷(2) 17g(0.13mol)与15mL无水乙醚的混合物,先加约5mL。数分钟后,溶液开始微沸。若反应不进行,可以轻微加热以促进反应。待反应平稳后,再加入25mL无水乙醚,并在搅拌下继续滴加剩余溴丁烷与乙醚的混合液。控制滴加速度,确保维持微沸状态。完成后,在水浴中回流15分钟,使金属镁基本完全反应。
冷却至水浴温度后,缓慢滴加入100mL (10%)烯硫酸(初始阶段要慢,随后逐渐加快),分解产生的产物。待分解完成,分出乙醚层,并用水层用乙醚进行两次提取(25mL×2)。合并的乙醚层经过30mL (15%)碳溶液洗涤后,再使用无水碳酸钾干燥。蒸除乙醚,然后进行蒸馏,收集137~141℃范围内的馏分,最终得到8g 2-甲基-2-己醇(1),产率为53%。
用途简介暂未提供相关信息。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 | 1,1-dimethylpentyl hydroperoxide | 14474-79-4 | C7H16O2 | 132.203 |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 | 2-methyl-2-hexyl methyl ether | 89045-00-1 | C8H18O | 130.23 |
—— | 2-methyl-2-hexyl-hypochlorite | 82004-67-9 | C7H15ClO | 150.649 |
—— | 1,1-dimethylpentyl hydroperoxide | 14474-79-4 | C7H16O2 | 132.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