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5-(5-hexyl-2-thiophenyl)isoquinolinyl)-3-trifluoromethyl pyrazole | 1616626-26-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5-(5-hexyl-2-thiophenyl)isoquinolinyl)-3-trifluoromethyl pyrazole
英文别名
5-(5-hexylthiophen-2-yl)-1-[5-(trifluoromethyl)-1H-pyrazol-3-yl]isoquinoline
5-(5-(5-hexyl-2-thiophenyl)isoquinolinyl)-3-trifluoromethyl pyrazole化学式
CAS
1616626-26-6
化学式
C23H22F3N3S
mdl
——
分子量
429.509
InChiKey
MPJYTEPUNJEWR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544.4±50.0 °C(predicted)
  • 密度:
    1.260±0.06 g/cm3(Temp: 20 °C; Press: 760 Torr)(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7.2
  • 重原子数:
    30
  • 可旋转键数:
    7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
  • 拓扑面积:
    69.8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6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兼容的分子工程化Ru(II)增敏剂与钴(II / III)氧化还原介体兼容
    摘要:
    合成了无硫氰酸盐的异喹唑基吡唑啉化物Ru(II)配合物,并将其用作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C)中的敏化剂。与大多数其他成功的Ru敏化剂不同,使用了Co基电解质,在模拟的日光强度为100 mW cm –2的情况下,记录效率为9.53%。具体来说,染料51-57dht.1和基于Co(phen)3的电解质导致J SC的测量值为13.89 mA cm –2,V OC900 mV的FF和0.762的FF产生9.53%的效率。器件性能的改善是通过在异喹啉亚基上包含2-己基噻吩单元,以及延长吡唑酸酯螯合基团上的全氟烷基链来实现的,这在使用Co基电解质时起到了增加光吸收和降低重组效果的作用。如本研究所示,带有空间要求的配体的Ru(II)敏化剂可以成功地利用重要的Co电解质和高性能。
    DOI:
    10.1021/acs.inorgchem.6b00427
  • 作为产物:
    描述:
    5-(5-hexylthiophen-2-yl)isoquinoline 在 叔丁基过氧化氢ferrous(II) sulfate heptahydratesodium ethanolate三氟乙酸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腈 为溶剂, 反应 36.0h, 生成 5-(5-(5-hexyl-2-thiophenyl)isoquinolinyl)-3-trifluoromethyl pyrazole
    参考文献:
    名称:
    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兼容的分子工程化Ru(II)增敏剂与钴(II / III)氧化还原介体兼容
    摘要:
    合成了无硫氰酸盐的异喹唑基吡唑啉化物Ru(II)配合物,并将其用作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C)中的敏化剂。与大多数其他成功的Ru敏化剂不同,使用了Co基电解质,在模拟的日光强度为100 mW cm –2的情况下,记录效率为9.53%。具体来说,染料51-57dht.1和基于Co(phen)3的电解质导致J SC的测量值为13.89 mA cm –2,V OC900 mV的FF和0.762的FF产生9.53%的效率。器件性能的改善是通过在异喹啉亚基上包含2-己基噻吩单元,以及延长吡唑酸酯螯合基团上的全氟烷基链来实现的,这在使用Co基电解质时起到了增加光吸收和降低重组效果的作用。如本研究所示,带有空间要求的配体的Ru(II)敏化剂可以成功地利用重要的Co电解质和高性能。
    DOI:
    10.1021/acs.inorgchem.6b0042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ix-coordinated ruthenium complex
    申请人: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公开号:US08779134B1
    公开(公告)日:2014-07-15
    A six-coordinated ruthenium complex is represented by the following formula (I): RuL1L2L3  (I) wherein L1 represents a 2,2′-bipyridine-based bidentate ligand having at least two functional groups selected from COOH, a carboxylate group and the combination thereof; and L2 and L3 independently represent a 1-(haloalkylpyrazole)-isoquinoline-based bidentate ligand of formula (II) or formula (III).
    一种六配位的配合物可用以下公式(I)表示:RuL1L2L3  (I),其中L1代表至少有两个功能基团的2,2'-联吡啶双齿配体,所述功能基团选自COOH、羧基或其组合;L2和L3分别代表公式(II)或公式(III)中的1-(卤代烷基吡唑)-异喹啉双齿配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