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四甲基环丁烷-1,3-二酮 | 933-52-8

中文名称
四甲基环丁烷-1,3-二酮
中文别名
四甲基-1,3-环丁炔;四甲基-1,3-环丁二酮;四甲基环丁烷1,3-二酮;四甲基-1,3-环丁炔
英文名称
2,2,4,4-tetramethyl-1,3-cyclobutanedione
英文别名
2,2,4,4-tetramethylcyclobutane-1,3-dione;tetramethylcyclobutane-1,3-dione;2,2,4,4-tetramethyl-1,3-cyclobutandione;Tetramethyl-1,3-cyclobutanedione
四甲基环丁烷-1,3-二酮化学式
CAS
933-52-8
化学式
C8H12O2
mdl
MFCD00001331
分子量
140.182
InChiKey
RGCDVHNITQEYPO-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14-116 °C(lit.)
  • 沸点:
    95-159 °C750 mm Hg(lit.)
  • 密度:
    1.0373 (rough estimate)
  • 闪点:
    120-122°C/150mm
  • 溶解度:
    溶于氯仿。
  • 稳定性/保质期:
    在常温常压下保持稳定,应避免与氧化物接触。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7
  • 重原子数:
    10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5
  • 拓扑面积:
    34.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ADMET

毒理性
  • 非人类毒性摘录
在测试的13种低分子量化合物中,通过ICR/HA瑞士小鼠的终身皮下注射进行致癌活性测试,2,2,4,4-四甲基-1,3-环丁烷二酮在注射部位引起了低发生率的肿瘤。
AMONG 13 LOW MOLECULAR WEIGHT COMPOUNDS TESTED FOR CARCINOGENIC ACTIVITY BY LIFETIME SC INJECTION IN ICR/HA SWISS MICE, 2,2,4,4-TETRAMETHYL-1,3-CYCLOBUTANEDIONE, CAUSED LOW INCIDENCES OF TUMORS AT THE INJECTION SITE.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安全说明:
    S24/25
  • WGK Germany:
    3
  • RTECS号:
    GU1775000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302+P352,P305+P351+P338
  • 危险性描述:
    H302,H315,H319
  • 储存条件:
    请将容器密封保存,并存放在阴凉、干燥处。

SDS

SDS:a7663752b741da87786dd4348c2fee6f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四甲基-1,3-环丁二酮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根据全球协调系统(GHS)的规定,不是危险物质或混合物。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8H12O2
分子式
: 140.18 g/mol
分子量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眼睛接触
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避免粉尘生成。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6.2 环境保护措施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扫掉和铲掉。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常规的工业卫生操作。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根据危险物质的类型,浓度和量,以及特定的工作场所选择身体保护措施。,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不需要保护呼吸。如需防护粉尘损害,请使用N95型(US)或P1型(EN 143)防尘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固体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凝固点: 114 - 116 °C - lit.
f)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95 - 159 °C 在 1,000 hPa - lit.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相容的物质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致癌性 - 小鼠 - 皮下的
肿瘤发生:符合RTECS标准的成瘤性。 肿瘤发生:在敏感细胞株中增加原位肿瘤的机会。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可能引起眼睛刺激。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良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四甲基环丁烷-1,3-二酮盐酸溶剂黄146 作用下, 反应 5.0h, 以100%的产率得到2,4-二甲基-3-戊酮
    参考文献:
    名称:
    Zinc-promoted reactions. Part 5. The behaviour of alkyl substituted 1,3-diketones
    摘要:
    The zinc-promoted reaction of 2,4-pentanedione and related beta-dicarbonyl substrate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under a variety of conditions. The results were explained according to a general mechanism, involving ionic and nonionic pathways.
    DOI:
    10.1016/s0040-4020(01)85756-2
  • 作为产物:
    描述:
    异丁酸 440.0 ℃ 、3.0 kPa 条件下, 生成 四甲基环丁烷-1,3-二酮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合成2,2,4,4-四甲基-1,3-环丁二酮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合物制备技术领域,为一种用于2,2,4,4-四甲基-1,3-环丁二酮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以异丁酸或异丁酸酐与惰性气体的体积比为1/10~1/5的条件下,通过固定床裂解反应器进行裂解反应,得到二甲基乙烯酮;随后在同一聚合釜中将裂解后得到的二甲基乙烯酮在溶液中直接进行聚合,制得2,2,4,4-四甲基-1,3-环丁二酮。本发明的优点:优化了2,2,4,4-四甲基-1,3-环丁二酮的制备流程,即将裂解后的产物直接聚合,减少了设备投入,取消了洗涤塔或吸收塔,避免了吸收液的大量消耗及能量损失;上述特征使该发明技术与现在工业生产中所使用的方法相比,并且与其他竞争工艺方法相比更具灵活性。
    公开号:
    CN105732354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hotoinduced Copper-Catalyzed Asymmetric C–O Cross-Coupling
    作者:Jun Chen、Yu-Jie Liang、Peng-Zi Wang、Guo-Qing Li、Bin Zhang、Hao Qian、Xiao-Die Huan、Wei Guan、Wen-Jing Xiao、Jia-Rong Chen
    DOI:10.1021/jacs.1c06535
    日期:2021.8.25
    from the presence of heteroatoms. Although considerable advances have recently been achieved in radical-involved catalytic asymmetric C–N bond formation, there has been little progress in the corresponding C–O bond-forming processes. Here, we describe a photoinduced copper-catalyzed cross-coupling of readily available oxime esters and 1,3-dienes to generate diversely substituted allylic esters with high
    碳-杂原子键的构建是有机化学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因为有机分子的功能通常来源于杂原子的存在。尽管最近在涉及自由基的催化不对称 C-N 键形成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但相应的 C-O 键形成过程进展甚微。在这里,我们描述了容易获得的肟酯和 1,3-二烯的光诱导铜催化交叉偶联,以产生具有高区域和对映选择性(> 75 个例子;高达 95% ee)的多种取代的烯丙酯。该反应在室温下在紫色发光二极管 (LED) 的激发下进行,并具有使用单一、地球上丰富的铜基手性催化剂既是自由基生成的光氧化还原催化剂,也是 C-O 偶联中不对称诱导的来源。结合实验和密度泛函理论 (DFT) 计算研究表明,从作为双功能试剂的氧化还原活性肟酯和 1,3-二烯通过自由基 - 极性交叉过程形成 π-烯丙基铜配合物。
  • Alkoxide-catalyzed ring expansion of 1,3-cyclobutanediones with aldehydes
    作者:Mizuki Yamazaki、Tomoyuki Yoshimura、Jun-ichi Matsuo
    DOI:10.1016/j.tetlet.2020.151804
    日期:2021.2
    1,3-Cyclobutanediones (dialkyl ketene dimer) reacted with various aromatic aldehydes to give six-membered cyclic β-keto esters by using a catalytic amount of potassium ethoxide. Effects of alkoxide catalysts and spiro cyclic groups at the 2,4-positions of 1,3-cyclobutanediones were investigated.
    1,3-环戊二烯二酮(二烷基烯酮二聚体)通过催化量的乙醇钾与各种芳族醛反应生成六元环状β-酮酯。研究了1,3-环丁二酮在2,4-位上的醇盐催化剂和螺环基团的影响。
  • Evolution of a Synthetic Strategy:  Total Synthesis of (±)-Welwitindolinone A Isonitrile
    作者:Sarah E. Reisman、Joseph M. Ready、Matthew M. Weiss、Atsushi Hasuoka、Makoto Hirata、Kazuhiko Tamaki、Timo V. Ovaska、Catherine J. Smith、John L. Wood
    DOI:10.1021/ja076663z
    日期:2008.2.1
    An efficient and highly stereoselective total synthesis of the natural product (+/-)-welwitindolinone A isonitrile (1) is described. The bicyclo[4.2.0]octane core of 1 was established by a regio- and diastereoselective [2+2] ketene cycloaddition. The C12 quaternary center and vicinal stereogenic chlorine were installed in a single operation with excellent stereocontrol via a chloronium ion mediated
    描述了一种高效且高度立体选择性的天然产物 (+/-)-welwitindolinone A 异腈 (1) 的全合成。1 的双环 [4.2.0] 辛烷核心是通过区域选择性和非对映选择性 [2+2] 烯酮环加成反应建立的。C12 四元中心和邻位立体氯安装在一个操作中,通过氯离子介导的半频哪醇重排实现了出色的立体控制。用于构建螺-羟吲哚的所述策略包括 SmI2-LiCl 介导的还原环化和同时构建螺-羟吲哚和乙烯基异腈部分的新型阴离子环化。
  • Reactions of 1,1,3,3-tetramethylcyclobutane on evaporated metal films
    作者:John K. A. Clarke、Bernard F. Hegarty、John J. Rooney
    DOI:10.1039/f19888402511
    日期:——
    Reactions of 1,1,3,3-tetramethylcyclobutane (TMCB)–hydrogen mixtures on evaporated metal films have shown that both ring scission to 2,2,4-trimethylpentane (TMP) and ring enlargement to 1,1,3-trimethylcyclopentane (TMCP) are dominant on sintered platinum films, while ring scission to TMP predominates on sintered palladium and on unsintered molybdenum films. Unsintered tantalum and molybdenum films
    1,1,3,3-四甲基环丁烷(TMCB)-氢混合物在蒸发的金属膜上的反应表明,环断裂成2,2,4-三甲基戊烷(TMP)和环扩大成1,1,3-三甲基环戊烷( TMCP)在烧结的铂膜上占主导地位,而对TMP的断环作用主要在烧结的钯和未烧结的钼膜上。未烧结的钽和钼薄膜可大量生产iC 4碳氢化合物,特别是在约200℃以上。500 K:环扩大是一个很小的反应,特别是对于钽。TMCB的均相反应产生较大的iC 4产物的起始温度为600K。研究了产物分布所暗示的可能性,即TMCB在Mo和Ta上的反应是金属辅助的自由基反应。尽管不能完全排除Pt和Pd上催化环的扩大是自由基反应,但据认为只有先前提出的Rooney-Samman键移位机制可以适应而没有附加的限定条件,包括键移位的事实。季碳原子,以及环的扩大。
  • Copper‐Catalyzed Intermolecular Heck‐Like Coupling of Cyclobutanone Oximes Initiated by Selective C−C Bond Cleavage
    作者:Binlin Zhao、Zhuangzhi Shi
    DOI:10.1002/anie.201707181
    日期:2017.10.2
    The first example of intermolecular olefination of cyclobutanone oximes with alkenes via selective C−C bond cleavage leading to the synthesis of nitriles in the presence of a cheap copper catalyst is reported. The procedure is distinguished by mild and safe reaction conditions that avoid ligand, oxidant, base, or toxic cyanide salt. A wide scope of cyclobutanones and olefin coupling components can
    据报道,第一个例子是在廉价的铜催化剂存在下,通过选择性的C-C键断裂,环丁酮肟与烯烃进行分子间烯化反应,从而导致腈的合成。该过程的特点是反应条件温和且安全,避免了配体,氧化剂,碱或有毒氰化物盐的存在。在不影响效率和可扩展性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多种环丁酮和烯烃偶联组分。还发现了该偶联反应的替代可见光驱动的光氧化还原过程。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hnmr
mass
cnmr
ir
raman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