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chloro-N-[2-methyl-5-(propan-2-yl)phenyl]acetamide | 100141-32-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chloro-N-[2-methyl-5-(propan-2-yl)phenyl]acetamide
英文别名
2-chloro-N-(5-isopropyl-2-methylphenyl)acetamide;2-chloro-N-(2-methyl-5-propan-2-ylphenyl)acetamide
2-chloro-N-[2-methyl-5-(propan-2-yl)phenyl]acetamide化学式
CAS
100141-32-0
化学式
C12H16ClNO
mdl
——
分子量
225.718
InChiKey
DWYWJNHDVNOMGN-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9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2
  • 拓扑面积:
    29.1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4-二羟基苯甲酸2-chloro-N-[2-methyl-5-(propan-2-yl)phenyl]acetamide三乙胺 、 potassium iodid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以78%的产率得到2-[2-methyl-5-(propan-2-yl)anilino]-2-oxoethyl 2,4-dihydroxybenz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体外,体内和计算研究开发出高效的黑色素生成抑制剂。
    摘要:
    本工作描述了几种羟基化酰胺衍生物作为黑色素生成抑制剂的合成。体外,体内和计算研究证明,与标准曲酸相比,化合物6d是一种高效的黑色素生成抑制剂。按照简单的反应路线,以优异的产率合成标题酰胺4a-e和6a-e。与标准曲酸(IC50 16.69 µM)相比,大多数合成的化合物都具有良好的蘑菇酪氨酸酶抑制活性,但化合物6d表现出出色的活性(IC50 0.15 µM)。使用Lineweaver-Burk图确定动力学机理,发现化合物4c和6d显示出非竞争性抑制,而6a和6b显示出混合型抑制。动力学机理进一步揭示化合物6d与目标酶酪氨酸酶形成不可逆复合物。测定的化合物4c,6a,6b和6d的Ki值分别为0.188、0.84、2.20和0.217 µM。在A375人黑素瘤细胞中人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的结果表明,化合物6d在50μg/ mL的浓度下具有91.9%的抑制活性。化合物6d在斑马鱼胚胎中的体内细胞毒性
    DOI:
    10.2147/dddt.s137550
  • 作为产物:
    描述:
    2-甲基-5-异丙基苯胺氯乙酰氯三乙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6.0h, 以82%的产率得到2-chloro-N-[2-methyl-5-(propan-2-yl)phenyl]acet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体外,体内和计算研究开发出高效的黑色素生成抑制剂。
    摘要:
    本工作描述了几种羟基化酰胺衍生物作为黑色素生成抑制剂的合成。体外,体内和计算研究证明,与标准曲酸相比,化合物6d是一种高效的黑色素生成抑制剂。按照简单的反应路线,以优异的产率合成标题酰胺4a-e和6a-e。与标准曲酸(IC50 16.69 µM)相比,大多数合成的化合物都具有良好的蘑菇酪氨酸酶抑制活性,但化合物6d表现出出色的活性(IC50 0.15 µM)。使用Lineweaver-Burk图确定动力学机理,发现化合物4c和6d显示出非竞争性抑制,而6a和6b显示出混合型抑制。动力学机理进一步揭示化合物6d与目标酶酪氨酸酶形成不可逆复合物。测定的化合物4c,6a,6b和6d的Ki值分别为0.188、0.84、2.20和0.217 µM。在A375人黑素瘤细胞中人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的结果表明,化合物6d在50μg/ mL的浓度下具有91.9%的抑制活性。化合物6d在斑马鱼胚胎中的体内细胞毒性
    DOI:
    10.2147/dddt.s13755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and docking studies of <i>N</i> ‐(5‐(alkylthio)‐1,3,4‐oxadiazol‐2‐yl)methyl)benzamide analogues as potential alkaline phosphatase inhibitors
    作者:Zafar Iqbal、Ambreen Iqbal、Zaman Ashraf、Muhammad Latif、Mubashir Hassan、Humaira Nadeem
    DOI:10.1002/ddr.21542
    日期:——
    hydrazide was then cyclized into 5substituted 1,3,4‐oxadiazole‐2‐thione 4. The intermediate 4 was then reacted with alkyl or aryl halides 5a–5i to afford the title compounds N‐(5‐(methylthio)‐1,3,4‐oxadiazol‐2‐yl)methyl)benzamides 6a–i. The bioassay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ounds 6a–i exhibited good to excellent alkaline phosphatase inhibitory activity. The most potent activity was exhibited by the compound
    合成了一系列N-(5-(烷硫基)-1,3,4-恶二唑-2-基)甲基)苯甲酰胺6a-i作为碱性磷酸酶抑制剂。中间体5-取代的1,3,4-恶二唑-2-硫酮4是从马尿酸开始合成的。将第一步中的马尿酸转化为相应的甲酯2,其与水合肼反应后形成酰肼3。然后将马尿酸酰肼环化为5-取代的1,3,4-恶二唑-2-硫酮4。然后将中间体4与烷基或芳基卤化物5a-5i反应,得到标题化合物N-(5-(甲硫基)-1,3,4-恶二唑-2-基)甲基)苯甲酰胺6a–i。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6a–i表现出良好至优异的碱性磷酸酶抑制活性。具有IC 50值为0.420μM的化合物6i表现出最有效的活性,而标准品(KH 2 PO 4)的IC 50值为2.80μM。针对碱性磷酸酶(PDBID 1EW2)进行了分子对接研究,以检查合成的化合物6a-1对靶蛋白的结合亲和力。对接结果显示三种化合物6c,6e和6i具有最大的结合相互作用,结合能值为-8
  • 신규한 화합물,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의 용도
    申请人:KONGJU NATIONAL UNIVERSITY INDUSTRY-UNIVERSITY COOPERATION FOUNDATION 공주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220040332376) BRN ▼307-82-06478
    公开号:KR20200006405A
    公开(公告)日:2020-01-20
    본 발명은 신규한 화합물,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의 용도에 관한 것이다.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Samdahl et al., Annales Pharmaceutiques Francaises, 1954, vol. 12, p. 125,130
    作者:Samdahl et al.
    DOI:——
    日期:——
  • WO2008/70934
    申请人:——
    公开号:——
    公开(公告)日:——
  • WO2008/70891
    申请人:——
    公开号:——
    公开(公告)日:——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5β,6α,8α,10α,13α)-6-羟基-15-氧代黄-9(11),16-二烯-18-油酸 (3S,3aR,8aR)-3,8a-二羟基-5-异丙基-3,8-二甲基-2,3,3a,4,5,8a-六氢-1H-天青-6-酮 (2Z)-2-(羟甲基)丁-2-烯酸乙酯 (2S,4aR,6aR,7R,9S,10aS,10bR)-甲基9-(苯甲酰氧基)-2-(呋喃-3-基)-十二烷基-6a,10b-二甲基-4,10-dioxo-1H-苯并[f]异亚甲基-7-羧酸盐 (+)顺式,反式-脱落酸-d6 龙舌兰皂苷乙酯 龙脑香醇酮 龙脑烯醛 龙脑7-O-[Β-D-呋喃芹菜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 龙牙楤木皂甙VII 龙吉甙元 齿孔醇 齐墩果醛 齐墩果酸苄酯 齐墩果酸甲酯 齐墩果酸乙酯 齐墩果酸3-O-alpha-L-吡喃鼠李糖基(1-3)-beta-D-吡喃木糖基(1-3)-alpha-L-吡喃鼠李糖基(1-2)-alpha-L-阿拉伯糖吡喃糖苷 齐墩果酸 beta-D-葡萄糖酯 齐墩果酸 beta-D-吡喃葡萄糖基酯 齐墩果酸 3-乙酸酯 齐墩果酸 3-O-beta-D-葡吡喃糖基 (1→2)-alpha-L-吡喃阿拉伯糖苷 齐墩果酸 齐墩果-12-烯-3b,6b-二醇 齐墩果-12-烯-3,24-二醇 齐墩果-12-烯-3,21,23-三醇,(3b,4b,21a)-(9CI) 齐墩果-12-烯-3,11-二酮 齐墩果-12-烯-2α,3β,28-三醇 齐墩果-12-烯-29-酸,3,22-二羟基-11-羰基-,g-内酯,(3b,20b,22b)- 齐墩果-12-烯-28-酸,3-[(6-脱氧-4-O-b-D-吡喃木糖基-a-L-吡喃鼠李糖基)氧代]-,(3b)-(9CI) 鼠特灵 鼠尾草酸醌 鼠尾草酸 鼠尾草酚酮 鼠尾草苦内脂 黑蚁素 黑蔓醇酯B 黑蔓醇酯A 黑蔓酮酯D 黑海常春藤皂苷A1 黑檀醇 黑果茜草萜 B 黑五味子酸 黏黴酮 黏帚霉酸 黄黄质 黄钟花醌 黄质醛 黄褐毛忍冬皂苷A 黄蝉花素 黄蝉花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