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甜味剂—阿斯巴甜 从世界范围来看,L- 苯丙氨酸的主要用途是生产阿斯巴甜。阿斯巴甜也称为天冬甜素,国内俗称蛋白糖,是一种优良的低热量甜味剂,其甜度约为蔗糖的200 倍,是目前国际市场上的主导甜味剂之一。1974 年首次被用作甜味剂; 1981 年FAO 和WHO 建议阿斯巴甜的摄入量为40mg/人·日,同期美国的相关规定为50mg/人·日。1996 年,美国允许阿斯巴甜作为通用甜味剂应用于所有食品中。尽管在中国的生产与应用刚刚起步,但其潜力巨大。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研究该产品,但由于当时国内缺乏L- 苯丙氨酸生产装置且进口原料价格昂贵,导致生产成本无法同进口产品竞争,因此未能实现工业化生产。目前,中国每年需消耗蔗糖760 万吨左右,若其中5%由阿斯巴甜替代,则需要约1600 吨阿斯巴甜,相应地对L- 苯丙氨酸的需求也将增长。
医药领域 根据在医药领域的不同用途,L- 苯丙氨酸可分为医药级、食品级和饲料级等不同等级。各等级之间价格差异较大,从每千克18 美元到40 美元不等。除了直接用于医用复合氨基酸输液和合成药物外,它还可以用来配制医药培养基。通过L- 苯丙氨酸合成的药物包括HIV 蛋白酶抑制剂、凝乳酶、抗肿瘤药物对氟苯丙氨酸以及脑神经传递素等。该领域的需求稳步增长。
白色有光泽的结晶性粉末,熔点为101-104℃,能溶于乙醇、氯仿和丙二醇及乙二胺,微溶于乙醚且几乎不溶于水。无臭味,略带苦味并伴有麻木感。
用途苯丙氨酯是一种中枢神经肌肉松弛剂,用于治疗肩颈硬直、腰痛、四肢疼痛、运动后肌肉酸痛、扭伤、风湿性关节炎和神经痛等伴随痉挛的肌肉紧张症状。
生产方法由3-苯丙醇与氰酸钠缩合、水解而得。将无水甲苯、3-苯丙醇及氰酸钠加入反应罐中,冷至10℃,搅拌下导入氯化氢气体,约80分钟后温度上升至55℃并开始下降。通气完毕后,在55-60℃下反应0.5小时。冷至30℃,加入氨水升温至70℃,静置0.5小时后分取有机层。过滤滤液冷却结晶,过滤后用甲苯洗涤,再用水洗至氯根符合要求为止。最后进行气流干燥,得苯丙氨酯。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3-苯丙醇 | 3-Phenyl-1-propanol | 122-97-4 | C9H12O | 136.1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