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洛林母核是合成头孢洛林酯的主要原料。头孢洛林酯的抗菌机制在于与青霉素结合蛋白结合,从而发挥杀菌作用。该药物对革兰阳性厌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革兰阴性厌氧菌以及耐药性革兰阳性菌(如MRSA)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并且对大肠杆菌、流感嗜血杆菌、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产酸克雷伯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也具有抑制作用。
头孢洛林酯由日本武田制药公司开发,美国Forest Laboratories获得了市场授权。与其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一样,头孢洛林的化学结构中包含一个双环与四个β-内酰胺环相结合形成的头孢烯环。其对MRSA的活性主要归功于1,3-硫氮杂茂环的存在。
作为最新一代的头孢菌素,临床III期实验显示头孢洛林在对抗MRSA方面表现出强大的抗菌活性。对照实验表明,在治疗MRSA时,头孢洛林与万古霉素和氨曲南联合使用的疗效并无显著差异。此外,在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时,其效果也相当于头孢曲松,并未显示出更多的副作用。
2010年10月,美国FDA批准了日本武田制药研发的新型注射用抗生素——头孢洛林酯(Teflaro),用于治疗成人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和急性细菌性皮肤及皮肤结构感染,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