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3-(2,4,6-trinitrophenyl)-7,8-dihydroberberi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3-(2,4,6-trinitrophenyl)-7,8-dihydroberberine
英文别名
——
13-(2,4,6-trinitrophenyl)-7,8-dihydroberberi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26H20N4O10
mdl
——
分子量
548.466
InChiKey
XUKHHZLYCKZECX-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45
  • 重原子数:
    40.0
  • 可旋转键数:
    6.0
  • 环数:
    6.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3
  • 拓扑面积:
    169.58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11.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盐酸小檗碱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作用下, 以 吡啶5,5-dimethyl-1,3-cyclohexadiene 为溶剂, 反应 0.41h, 生成 13-(2,4,6-trinitrophenyl)-7,8-dihydroberberine
    参考文献:
    名称:
    二氢小ber碱硝基芳基衍生物的合成和结构-G-四链体的潜在配体
    摘要:
    开发了一种基于二氢小ber碱与芳香族亲电试剂(氯化苄酯,4-氯-7-硝基苯并呋喃,4-氯-5,7-二硝基苯并呋喃和7-氯-4,6)的二氢小ber碱硝基芳基衍生物的合成方法-二硝基苯并呋喃聚糖)。所获得的13-取代的二氢小ber碱衍生物代表具有显着的分子内电荷转移的结构,并且根据分子对接分析的结果,可以有效地与端粒DNA片段的G-四链体结合。
    DOI:
    10.1007/s10593-017-2055-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and structure of dihydroberberine nitroaryl derivatives – potential ligands for G-quadruplexes
    作者:Oleg N. Burov、Sergey V. Kurbatov、Mikhail E. Kletskii、Alexander D. Zagrebaev、Igor E. Mikhailov
    DOI:10.1007/s10593-017-2055-3
    日期:2017.3
    A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the synthesis of dihydroberberine nitroaryl derivatives on the basis of dihydroberberine reactions with aromatic electrophiles (picryl chloride, 4-chloro-7-nitrobenzofurazan, 4-chloro-5,7-dinitrobenzofurazan, and 7-chloro-4,6-dinitrobenzofuroxan). The obtained 13-substituted dihydroberberine derivatives represent structures with significant intramolecular charge transfer
    开发了一种基于二氢小ber碱与芳香族亲电试剂(氯化苄酯,4-氯-7-硝基苯并呋喃,4-氯-5,7-二硝基苯并呋喃和7-氯-4,6)的二氢小ber碱硝基芳基衍生物的合成方法-二硝基苯并呋喃聚糖)。所获得的13-取代的二氢小ber碱衍生物代表具有显着的分子内电荷转移的结构,并且根据分子对接分析的结果,可以有效地与端粒DNA片段的G-四链体结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