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仲辛酮 | 111-13-7

中文名称
仲辛酮
中文别名
正己基甲基甲酮;己基甲基酮;甲己酮;2-辛酮;甲基己基甲酮;2辛酮;2-辛酮(甲基己基酮);甲基己基酮
英文名称
2-Octanone
英文别名
hexyl-methyl-ketone;octan-2-one;methyl hexyl ketone
仲辛酮化学式
CAS
111-13-7
化学式
C8H16O
mdl
MFCD00009540
分子量
128.214
InChiKey
ZPVFWPFBNIEHGJ-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6 °C
  • 沸点:
    173 °C(lit.)
  • 密度:
    0.819 g/mL at 25 °C(lit.)
  • 闪点:
    133 °F
  • 溶解度:
    水中的溶解度为0.9克/升
  • 介电常数:
    7.4(100℃)
  • LogP:
    1.95-2.37 at 25℃
  • 物理描述:
    Liquid
  • 颜色/状态:
    Colorless liquid
  • 气味:
    FATTY, GREEN CHEESE AROMA
  • 味道:
    Camphor taste
  • 蒸汽密度:
    4.4 (Air = 1)
  • 蒸汽压力:
    1.35 mm Hg at 25 °C
  • 亨利常数:
    1.88e-04 atm-m3/mole
  • 大气OH速率常数:
    1.10e-11 cm3/molecule*sec
  • 稳定性/保质期:
    1. 常温常压下不会分解,严禁与强氧化剂、强还原剂或强碱接触。该物质为易燃液体,应按易燃品进行处理。 2. 它存在于烟叶中。 3. 少量天然存在于芸香油以及香蕉和柑橘果实中。
  • 分解:
    When heated to decomposition it emits acrid smoke and irritating fumes.
  • 燃烧热:
    -1207.01 at 25 °C (liquid), standard state
  • 汽化热:
    12.4/dyne cm at 25 °C
  • 气味阈值:
    1,304 mg/cu m = 248 ppm
  • 折光率:
    Index of refraction: 1.41512 at 20 degC/D
  • 保留指数:
    964;974;966;969;974;975;975;958;967;966;968;971;971;976;972;973;968.8;971;974.2;969;978;980;976;978;978;979;978;977;978;969;970;970;959;962;947;969;969;970;972;973;965;972;963;968;969.6;972;973;968;947;969;971.4;974;979;967;966;965;974;974;991;969;991;968;969;975.7;967;969;970;964;991;972;972;970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4
  • 重原子数:
    9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75
  • 拓扑面积:
    17.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ADMET

毒理性
  • 副作用
神经毒素 - 急性溶剂综合征
Neurotoxin - Acute solvent syndrome
来源:Haz-Map, Information on Hazardous Chemicals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
毒理性
  • 毒性数据
大鼠LC50 > 2132 ppm/6小时
LC50 (rat) > 2,132 ppm/6hr
来源:Haz-Map, Information on Hazardous Chemicals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
毒理性
  • 相互作用
大鼠尾部运动和感觉纤维的传导速度在单独多次皮下注射2-辛酮后并未受到影响,但是2-辛酮与MnBK(甲基正丁基甲酮)共同注射显著增强了单独使用MnBK时所见的神经毒性效应。
The conduction velocity of motor and sensory fibers of the tail in rats were not affected following repeated subcutaneous injections of 2-octanone alone, but injections of 2-octanone together with MnBK (methyl n-butyl ketone)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e neurotoxic effect seen with MnBK alone.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 相互作用
研究了脂肪族无毒酮对甲基-n-丁酮神经毒性的影响。雄性Donryu大鼠单独接触甲基-n-丁酮或与甲基乙基酮、甲基-n-丙酮、甲基-n-戊酮或甲基-n-己酮联合接触。每种酮以等摩尔剂量4毫摩尔/千克皮下注射,每天一次,每周五天,持续20周。动物每两周称重一次,并观察神经毒性的迹象。每两周测量尾神经的最大运动纤维传导速度和远端潜伏期。所有处理过的动物与对照组相比体重显著下降。接受甲基-n-丁酮加甲基-n-丙酮、甲基-n-戊酮和甲基-n-己酮处理的动物体重下降幅度大于仅接受甲基-n-丁酮处理的动物。处理过的动物表现出后肢无力。与单独使用甲基-n-丁酮相比,联合使用酮剂量的大鼠后肢无力更为严重。所有酮类都增强了甲基-n-丁酮的神经毒性,表现为尾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降低和远端潜伏期延长。甲基-n-己酮对甲基-n-丁酮的增强作用最大。作者指出甲基-n-己酮具有最长的碳链。他们建议,脂肪族酮的碳链长度与其增强甲基-n-丁酮神经毒性的能力直接相关。
The effect of aliphatic nontoxic ketones on the neurotoxicity of methyl-n-butyl-ketone was studied in rats. Male Donryu-rats were exposed to methyl-n-butyl-ketone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methylethyl-ketone, methyl-n-propyl-ketone, methyl-n-amyl-ketone, or methyl-n-hexyl-ketone. Each ketone was injected subcutaneously in equimolar doses of 4 millimoles per kilogram, once daily, five days a week for 20 weeks. The animals were weighed biweekly and observed for signs of neurotoxicity. Maximum motor fiber conduction velocity and distal latency were measured every two weeks in the tail nerves. All treated animals showed significant decreases in body weights, relative to controls. Animals treated with methyl-n-butyl-ketone plus methyl-n-propyl-ketone, methyl-n-amyl-ketone, and methyl-n-hexyl-ketone showed greater weight decreases than those treated with methyl-n-butyl-ketone alone. Treated animals showed weakness in the hind legs. Hind leg weakness was more severe in rats treated with the combined ketone doses than with methyl-n-butyl-ketone alone. All the ketones enhanced the neurotoxicity of methyl-n-butyl-ketone as measured by decreased motor conduction velocities and prolonged distal latencies of the tail nerve. Methyl-n-hexyl-ketone had the greatest potentiating effect on methyl-n-butyl-ketone. The authors note that methyl-n-hexyl-ketone had the longest carbon chain. They suggest that the lengths of the carbon chain of the aliphatic ketones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ir abilities to potentiate methyl-n-butyl-ketone neurotoxicity.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 解毒与急救
基本治疗:建立专利气道。如有必要,进行吸痰。观察呼吸不足的迹象,如有必要,协助通气。通过非循环呼吸面罩以10至15升/分钟的速度给予氧气。监测肺水肿,并在必要时进行治疗……。对于污染,立即用水冲洗眼睛。在运输过程中,用生理盐水连续冲洗每只眼睛……。不要使用催吐剂。对于摄入,如果患者能够吞咽,有强烈的干呕反射,且不流口水,则用水冲洗口腔,并给予5毫升/千克,最多200毫升的水进行稀释。给予活性炭……。/酮体及相关化合物/
Basic treatment: Establish a patent airway. Suction if necessary. Watch for signs of respiratory insufficiency and assist ventilations if necessary. Administer oxygen by nonrebreather mask at 10 to 15 L/min. Monitor for pulmonary edema and treat if necessary ... . For contamination, flush eyes immediately with water. Irrigate each eye continuously with normal saline during transport ... . Do not use emetics. For ingestion, rinse mouth and administer 5 ml/kg up to 200 ml of water for dilution if the patient can swallow, has a strong gag reflex, and does not drool. Administer activated charcoal ... . /Ketones and related compounds/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等级:
    3
  • 危险品标志:
    Xn
  • 安全说明:
    S16,S36/37
  • 危险类别码:
    R10,R21
  • WGK Germany:
    1
  • 海关编码:
    2914199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1224 3/PG 3
  • RTECS号:
    RH1484000
  • 包装等级:
    I; II; III
  • 危险类别:
    3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80
  • 危险性描述:
    H225,H312,H412
  • 储存条件: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SDS

SDS:d41731038b3112d736499cdf33d8a8f1
查看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甲基己基甲酮;2-辛酮
化学品英文名称: Methyl n-hexyl ketone;2-Octanone
中文俗名或商品名:
Synonyms:
CAS No.: 111-13-7
分子式: C 8 H 16 O
分子量: 128.2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化学品 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甲基己基甲酮;2-辛酮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甲基己基甲酮 100 111-13-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本品对人皮肤及眼仅引起轻微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 误服者给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泡沫、抗溶性泡沫、干粉、砂土、二氧化碳。
消防员的个体防护: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禁止使用的灭火剂:
闪点(℃): 71
自燃温度(℃): 无资料
爆炸下限[%(V/V)]: 无资料
爆炸上限[%(V/V)]: 无资料
最小点火能(mJ):
爆燃点:
爆速:
最大燃爆压力(MPa):
建规火险分级: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切断火源。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然后运至空旷的地方掩埋、蒸发、或焚烧。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 中 国 MAC:未制订标准前苏联MAC:200mg/m3 美国TLV—TWA:未制订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建议佩戴防毒口罩。
眼睛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工作服。
手防护: 高浓度接触时,戴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低挥发性、具有苹果样气味和樟脑样气味的液体。
pH:
熔点(℃): -20.9
沸点(℃): 173.5
相对密度(水=1): 0.813~0.818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4.4
饱和蒸气压(kPa):
燃烧热(kJ/mol):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闪点(℃): 71
引燃温度(℃): 无资料
爆炸上限%(V/V): 无资料
爆炸下限%(V/V): 无资料
分子式: C 8 H 16 O
分子量: 128.21
蒸发速率:
粘性:
溶解性: 不溶于水,易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 用于调制硝基漆和作为化学试剂,也用作香精。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在常温常压下 稳定
禁配物: 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强碱。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属低毒类 LD50:>3200mg/kg(大鼠经口);>3200mg/kg(小鼠经口) LC50:
急性中毒:
慢性中毒: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UN编号: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包装方法:
运输注意事项: 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等混装混运。船运时,应与机舱、电源、火源等部位隔离。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
RETCS号:
IMDG规则页码: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国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国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1.周国泰,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2.国家环保局有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北京化工研究院合编,化学品毒性法规环境数据手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3.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CHEMINFO Database.1998 4.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TECS Database, 1989
填表时间: 年月日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3
MSDS修改日期: 年月日

制备方法与用途

理化性质

仲辛酮为无色液体,不溶于水,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其沸点在173~174℃之间,相对密度d204为0.818~0.820,折射率为n20D 1.415~1.416。建议用量:在最终加香食品中浓度约为0.14mg/kg。

香精香料

仲辛酮天然存在于可可、烤花生、炸土豆片、酸乳酪、啤酒、白脱、香蕉及柑橘类水果中。其感官特征包括霉香和酮香,并带有牛奶、乳酪、蘑菇的气味。建议用于调配苹果、椰子、牛奶、奶油、乳酪、蘑菇等食用香精。

含量分析

按气相色谱法(GT-10-4)用极性柱进行测定。

毒性

LD₅₀为1600mg/kg(小鼠)。

使用限量

FEMA(mg/kg): 饮料0.10~1.0;冰淇淋0.20~1.0;糖果0.40~4.0;焙烤食品0.40~4.0。适度为限(FDA,§172.515,2000)。

食品添加剂最大允许使用量与最大允许残留量标准

根据GB 2760—1996规定,仲辛酮是一种允许使用的食用香料,其最大允许使用量和最大允许残留量须符合GB 2760中的相关规定。

化学性质

无色至淡黄色液体,具有苹果似香气。熔点为-20.9℃,沸点175℃。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烃类、乙醚及酯类。

用途

GB 2760—1996规定仲辛酮是一种允许使用的食用香料。此外,它还用于纤维、医药、农药和香料化工等领域,作为合成纤维油剂、消沫剂以及制取表面活性剂等。

生产方法

由蓖麻油裂解产物仲辛醇经氧化而成。

安全分类与特性
  • 类别:易燃液体
  • 毒性分级:中毒
  • 急性毒性
    • 腹注- 大鼠 LD₅₀: 800 毫克/ 公斤;
    • 口服- 小鼠 LD₅₀: 3824 毫克/ 公斤
刺激数据
  • 皮肤:兔子500毫克/24小时 轻度
可燃性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温、强氧化剂可燃;燃烧排放刺激烟雾。

储运特性

包装完整、轻装轻放; 库房通风、远离明火、高温、与氧化剂分开存放。

灭火剂

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职业标准

STEL 200 毫克/ 立方米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1
    • 2
    • 3
    •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仲辛酮盐酸羟胺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以66%的产率得到2-辛酮肟
    参考文献:
    名称:
    氰尿酰氯和二甲基亚砜在温和条件下促进酮肟的贝克曼重排
    摘要:
    酰胺的合成通过在温和条件下DMSO已经报道/由氰尿酰氯(TCT)促进酮肟的贝克曼重排。使用二苯甲酮肟作为底物,研究贝克曼重排的条件,例如溶剂,TCT / DMSO的比例和温度。采用优化的条件得到十四种酰胺,收率范围为20%至99%。根据质谱分析,提出了一种涉及活性二甲基烷氧基s中间体的合理机理。据我们所知,这是第一个研究TCT / DMSO在温和条件下促进酮肟的贝克曼重排以有效提供酰胺的案例。
    DOI:
    10.1016/j.tetlet.2020.152707
  • 作为产物:
    描述:
    1-溴辛-2-酮四碘化二磷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4.5h, 以82%的产率得到仲辛酮
    参考文献:
    名称:
    将α-卤代酮轻度还原为PI 3或P 2 I 4促进的酮
    摘要:
    PI 3和P 2 I 4明显还原α-溴和α-碘酮
    DOI:
    10.1016/s0040-4039(01)90341-7
  • 作为试剂:
    描述:
    1-异苯甲腈 、 alkaline earth salt of/the/ methylsulfuric acid 在 仲辛酮 作用下, 生成 N,N'-diphenyl-formamidine; (S)-methyl butyr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帕塞里尼反应;旋光性苯胺。
    摘要:
    DOI:
    10.1021/ja01191a05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nantioselective Transfer Hydrogenation of Aliphatic Ketones Catalyzed by Ruthenium Complexes Linked to the Secondary Face of β-Cyclodextrin
    作者:Alain Schlatter、Wolf-D. Woggon
    DOI:10.1002/adsc.200700558
    日期:2008.5.5
    Ruthenium-η-arene complexes attached to the secondary face of β-cyclodextrin catalyze the enantioselective reduction (ee up to 98%) of aliphatic and aromatic ketones in aqueous medium in the presence of sodium formate (HCOONa).
    在甲酸钠(HCOONa)存在下,附着在β-环糊精第二面上的钌-η-芳烃络合物催化水性介质中脂肪族和芳香族酮的对映选择性还原(ee高达98%)。
  • Separate Sets of Mutations Enhance Activity and Substrate Scope of Amine Dehydrogenase
    作者:Robert D. Franklin、Conner J. Mount、Bettina R. Bommarius、Andreas S. Bommarius
    DOI:10.1002/cctc.201902364
    日期:2020.5.7
    average of 2.5‐fold higher activity toward aliphatic ketones and an 8.0 °C increase in melting temperature. L‐AmDH‐TV did not show significant changes in relative activity for different substrates. In contrast, L39A, L39G, A112G, and T133G in varied combinations added to L‐AmDH‐TV changed the shape of the substrate binding pocket. L‐AmDH‐TV was not active on ketones larger than 2‐hexanone. L39A and L39G
    将突变引入衍生自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的亮氨酸胺脱氢酶(L‐AmDH)亮氨酸脱氢酶(LeuDH)的目的是提高活性和扩大底物接受度。包括D32A,F101S和C290V在内的三重变体(L‐AmDH‐TV)对脂族酮的活性平均提高了2.5倍,熔融温度提高了8.0°C。L‐AmDH‐TV在不同底物的相对活性方面未显示出显着变化。相反,添加到L‐AmDH‐TV中的L39A,L39G,A112G和T133G的各种组合改变了底物结合袋的形状。L-AmDH-TV在大于2-己酮的酮上不起作用。L39A和L39G可以激活高达2-癸酮的直链酮,并与A112G结合起来可以活化更长的支链酮,包括5-甲基-2-辛酮。
  • Chiral Surfactant-Type Catalyst for Asymmetric Reduction of Aliphatic Ketones in Water
    作者:Jiahong Li、Yuanfu Tang、Qiwei Wang、Xuefeng Li、Linfeng Cun、Xiaomei Zhang、Jin Zhu、Liangchun Li、Jingen Deng
    DOI:10.1021/ja308357y
    日期:2012.11.14
    A novel chiral surfactant-type catalyst is developed. Micelles formed in water by association of the catalysts themselves, and this was confirmed by TEM analyses. Asymmetric transfer hydrogenation of aliphatic ketones catalyzed by the chiral metallomicellar catalyst gave good to excellent conversions and remarkable stereoselectivities (up to 95% ee). Synergistic effects between the metal-catalyzed
    开发了一种新型手性表面活性剂型催化剂。通过催化剂本身的结合在水中形成胶束,这通过 TEM 分析得到证实。由手性金属胶束催化剂催化的脂肪族酮的不对称转移氢化具有良好到优异的转化率和显着的立体选择性(高达 95% ee)。金属催化中心与金属胶束中核心的疏水微环境之间的协同作用导致高对映选择性。
  • Rh(i) and Ir(i) catalysed intermolecular hydroamination with substituted hydrazines
    作者:Serin L. Dabb、Barbara A. Messerle
    DOI:10.1039/b814591a
    日期:——
    The catalysed intermolecular hydroamination of a series of terminal alkynes with substituted hydrazines was achieved using Rh(I) and Ir(I) complexes.
    利用铑(I)和铱(I)配合物,成功实现了系列末端炔烃与取代肼的催化分子间氢胺化反应。
  • Utilisation of new NiSNS pincer complexes in paraffin oxidation
    作者:Lynette Soobramoney、Muhammad D. Bala、Holger B. Friedrich
    DOI:10.1016/j.ica.2018.04.033
    日期:2018.7
    series of closely related SNS pincer ligands (L) were synthesised with the major structural variation on the nitrogen backbone containing either the methyl [L = (RSCH2CH2)2NMe: where R = Me (1), Et (2), Bu (3)] or the phenyl [L = (RSCH2CH2)2NPh: where R = Me (4), Et (5), Cy (6)] functional group. When ligands 1–3 were complexed to Ni by reaction with Ni(DME)Cl2 (DME = dimethoxyethane), they respectively
    摘要合成了两个紧密相关的SNS钳形配体(L),其氮骨架上的主要结构变异包括甲基[L =(RSCH2CH2)2NMe:其中R = Me(1),Et(2),Bu( 3)]或苯基[L =(RSCH2CH2)2NPh:其中R = Me(4),Et(5),Cy(6)]官能团。当配体1-3通过与Ni(DME)Cl2(DME =二甲氧基乙烷)反应与Ni络合时,它们分别产生了三种新的阳离子二聚体[LNi(μ-Cl)3NiL] +络合物(7-9),而配体4与Ni(PPh3)2Br2反应时,–6分别产生中性单核(LNiBr2)络合物10–12。所有新化合物均通过IR,HRMS,元素分析以及9-12配合物的单晶X射线衍射进行了表征。9的X射线结构数据显示,一个不寻常的3个氯桥联的Ni二聚体与SNS配体以面部结合方式与两个伪八面体Ni中心配位。配合物10、11和12的分子结构均在镍(II)金属中心周围显示出五坐标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hnmr
mass
cnmr
ir
raman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相关功能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