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4-氯苯基)苯并咪唑 | 1019-85-8

中文名称
2-(4-氯苯基)苯并咪唑
中文别名
2-(4-氯苯基)-1H-苯并咪唑
英文名称
2-(4-chlorophenyl)benzimidazole
英文别名
2-(4-chlorophenyl)-1H-benzo[d]imidazole;2-(4-chlorophenyl)-1H-benzimidazole;2-(p-chlorophenyl)-benzimidazole;2-(4-chlorophenyl)-1H-benzoimidazole;2-(4-chlorophenyl)benzo[d]imidazole;2-(4-chlorophenyl)-1H-1,3-benzodiazole
2-(4-氯苯基)苯并咪唑化学式
CAS
1019-85-8
化学式
C13H9ClN2
mdl
MFCD00224359
分子量
228.681
InChiKey
PTXUJRTVWRYYTE-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303 °C
  • 沸点:
    419.0±47.0 °C(Predicted)
  • 密度:
    1.326±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9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28.7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安全信息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280,P301+P312,P302+P352,P305+P351+P338
  • 危险性描述:
    H302,H315,H319,H335
  • 储存条件:
    室温

SDS

SDS:5355412f70dbaad4d85d3cb62734d3a5
查看
2-(4-氯苯基)苯并咪唑 修改号码:5

模块 1. 化学品
产品名称: 2-(4-Chlorophenyl)benzimidazole
修改号码: 5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GHS分类
物理性危害 未分类
健康危害 未分类
环境危害 未分类
GHS标签元素
图标或危害标志 无
信号词 无信号词
危险描述 无
防范说明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单一物质/混和物 单一物质
化学名(中文名): 2-(4-氯苯基)苯并咪唑
百分比: >98.0%(GC)(T)
CAS编码: 1019-85-8
分子式: C13H9ClN2

模块 4. 急救措施
吸入: 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通畅,休息。若感不适请求医/就诊。
皮肤接触: 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若皮肤刺激或发生皮疹:求医/就诊。
眼睛接触: 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清洗。
如果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食入: 若感不适,求医/就诊。漱口。
紧急救助者的防护: 救援者需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比如橡胶手套和气密性护目镜。

模块 5. 消防措施
合适的灭火剂: 干粉,泡沫,雾状水,二氧化碳
特殊危险性: 小心,燃烧或高温下可能分解产生毒烟。
2-(4-氯苯基)苯并咪唑 修改号码:5

模块 5. 消防措施
特定方法: 从上风处灭火,根据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非相关人员应该撤离至安全地方。
周围一旦着火:如果安全,移去可移动容器。
消防员的特殊防护用具: 灭火时,一定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模块 6. 泄漏应急处理
个人防护措施,防护用具,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远离溢出物/泄露处并处在上风处。
紧急措施: 泄露区应该用安全带等圈起来,控制非相关人员进入。
环保措施: 防止进入下水道。
控制和清洗的方法和材料: 清扫收集粉尘,封入密闭容器。注意切勿分散。附着物或收集物应该立即根据合适的
法律法规处置。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处理
技术措施: 在通风良好处进行处理。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具。防止粉尘扩散。处理后彻底清洗双手
和脸。
注意事项: 如果粉尘或浮质产生,使用局部排气。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眼睛和衣物。
贮存
储存条件: 保持容器密闭。存放于凉爽、阴暗处。
远离不相容的材料比如氧化剂存放。
包装材料: 依据法律。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 尽可能安装封闭体系或局部排风系统,操作人员切勿直接接触。同时安装淋浴器和洗
眼器。
个人防护用品
呼吸系统防护: 防尘面具。依据当地和政府法规。
手部防护: 防护手套。
眼睛防护: 安全防护镜。如果情况需要,佩戴面具。
皮肤和身体防护: 防护服。如果情况需要,穿戴防护靴。

模块 9. 理化特性
固体
外形(20°C):
外观: 晶体-粉末
颜色: 白色-浅红黄色
气味: 无资料
pH: 无数据资料
熔点:
303°C
沸点/沸程 无资料
闪点: 无资料
爆炸特性
爆炸下限: 无资料
爆炸上限: 无资料
密度: 无资料
溶解度:
[水] 无资料
[其他溶剂] 无资料
2-(4-氯苯基)苯并咪唑 修改号码:5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性
化学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稳定。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未报道特殊反应性。
须避免接触的物质 氧化剂
危险的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氮氧化物 (NOx), 氯化氢

模块 11. 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 无资料
对皮肤腐蚀或刺激: 无资料
对眼睛严重损害或刺激: 无资料
生殖细胞变异原性: 无资料
致癌性:
IARC = 无资料
NTP = 无资料
生殖毒性: 无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信息
生态毒性:
鱼类: 无资料
甲壳类: 无资料
藻类: 无资料
残留性 / 降解性: 无资料
潜在生物累积 (BCF): 无资料
土壤中移动性
log水分配系数: 无资料
土壤吸收系数 (Koc): 无资料
亨利定律 无资料
constant(PaM3/mol):

模块 13. 废弃处置
如果可能,回收处理。请咨询当地管理部门。建议在可燃溶剂中溶解混合,在装有后燃和洗涤装置的化学焚烧炉中
焚烧。废弃处置时请遵守国家、地区和当地的所有法规。

模块 14. 运输信息
联合国分类: 与联合国分类标准不一致
UN编号: 未列明

模块 15. 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26日国务院发布,2011年2月16日修订): 针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2-(4-氯苯基)苯并咪唑 修改号码:5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anoparticle mediated organic synthesis (NAMO-synthesis): CuI-NP catalyzed ligand free amidation of aryl halides
    作者:Atul Kumar、Ajay Kumar Bishnoi
    DOI:10.1039/c4ra06804a
    日期:——
    The first CuI-nanoparticle catalyzed ligand free synthesis of N-aryl amides from aryl halides and arylamides/cyclic amides has been developed. This methodology is further extended for the synthesis of nitrogen heterocycles such as benzimidazole, and quinazolinone via intermolecular amidation reaction followed by cyclization. TEM images of the CuI-NP catalyst showed spherical, well-dispersed particles
    已经开发了由CuI-纳米颗粒催化的从芳基卤化物和芳基酰胺/环状酰胺的N-芳基酰胺的无配体的合成。该方法进一步扩展用于通过分子间酰胺化反应然后环化来合成氮杂环,例如苯并咪唑和喹唑啉酮。CuI-NP催化剂的TEM图像显示球形,分散良好的颗粒,为反应性提供了较大的表面积,并具有良好的可回收性。
  • Synthesis and evaluation of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novel 1,3,4-oxadiazole and imine containing 1$H$-benzimidazoles
    作者:Ayşe Selen ALP、Gülgün KILCIGİL、Elçin Deniz ÖZDAMAR、Tülay ÇOBAN、Binay EKE
    DOI:10.3906/kim-1403-44
    日期:——
    Some novel 2-(substitutedbenzylthio)-5-((2-(4-substitutedphenyl)-1H-benzo[d]imidazol-1-yl)methyl)-1,3,4-oxadiazoles (5--12) and 2-(2-(4-chlorophenyl)-1H-benzo[d]imidazol-1-yl)-N'-(arylmethylene)acetohydrazide derivatives (13--22) were prepared and their in vitro antioxidant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by determination of rat liver microsomal NADPH-dependent inhibition of lipid peroxidation (LP) levels and microsomal ethoxyresorufin O-deethylase (EROD) activity. Compound 18 was found to be the most active compound with 100% inhibition on LP level and 92% inhibition on EROD. Compounds 4b, 17, and 19 showed the strongest inhibitory effect (97%) on EROD. The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capacities of the compounds were also tested in vitro determining the interaction of the stable free radical 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 (DPPH), and compounds 4a and 4b exhibited good antioxidant activities.
    一些新型2-(取代苄硫基)-5-((2-(4-取代苯基)-1H-苯并[d]咪唑-1-基)甲基)-1,3,4-噁二唑(5-12)和2-(2-(4-氯苯基)-1H-苯并[d]咪唑-1-基)-N'-(芳亚甲基)乙酰肼衍生物(13-22)被合成,并通过测定大鼠肝微粒体NADPH依赖性脂质过氧化(LP)水平和微粒体乙氧基罗丹明O-去乙基酶(EROD)活性,研究了它们在体外的抗氧化性质。化合物18被发现是最活跃的化合物,对LP水平的抑制达到100%,对EROD的抑制达到92%。化合物4b、17和19显示出对EROD最强的抑制效果(97%)。这些化合物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也在体外通过测定与稳定自由基2,2-二苯基-1-苦基肼(DPPH)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测试,化合物4a和4b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 Rh(I)-Catalyzed Arylation of Heterocycles via C−H Bond Activation:  Expanded Scope through Mechanistic Insight
    作者:Jared C. Lewis、Ashley M. Berman、Robert G. Bergman、Jonathan A. Ellman
    DOI:10.1021/ja0748985
    日期:2008.2.1
    A practical, functional group tolerant method for the Rh-catalyzed direct arylation of a variety of pharmaceutically important azoles with aryl bromides is described. Many of the successful azole and aryl bromide coupling partners are not compatible with methods for the direct arylation of heterocycles using Pd(0) or Cu(I) catalysts. The readily prepared, low molecular weight ligand, Z-1-tert-butyl-2
    描述了一种实用的、官能团耐受的方法,用于各种药学上重要的唑类与芳基溴化物的 Rh 催化直接芳基化。许多成功的唑和芳基溴偶联伙伴与使用 Pd(0) 或 Cu(I) 催化剂直接芳基化杂环的方法不兼容。容易制备的低分子量配体 Z-1-叔丁基-2,3,6,7-四氢膦以双齿 P-烯烃方式与 Rh 配位,提供高活性但热稳定的芳基化催化剂,是这种方法的成功至关重要。通过使用相应鏻的四氟硼酸盐,反应可以在手套箱外组装,无需纯化试剂或溶剂。反应也在四氢呋喃或二恶烷中进行,与大多数其他使用高沸点酰胺溶剂直接芳基化唑类的方法相比,这大大简化了产品的分离。反应在微波反应器中加热进行,在 2 小时内获得优异的产品收率。
  • Synthesis, bioevaluation and docking studies of some 2-phenyl-1H-benzimidazole derivatives as anthelminthic agents against the nematode Teladorsagia circumcincta
    作者:Nerea Escala、Elora Valderas-García、María Álvarez Bardón、Verónica Castilla Gómez de Agüero、Ricardo Escarcena、José Luis López-Pérez、Francisco A. Rojo-Vázquez、Arturo San Feliciano、Rafael Balaña-Fouce、María Martínez-Valladares、Esther del Olmo
    DOI:10.1016/j.ejmech.2020.112554
    日期:2020.12
    and evaluate the in vitro ovicidal and larvicidal activity of some 2-phenylbenzimidazole derivatives on susceptible and resistant strains of Teladorsagia circumcincta. Compounds were prepared by known procedures from substituted o-phenylenediamines and arylaldehydes or intermediate sodium 1-hydroxyphenylmethanesulfonate derivatives. Egg Hatch Test (EHT), Larval Mortality Test (LMT) and Larval Migration
    胃肠道线虫感染是小反刍动物群中的主要疾病。对主要已确立的药物的耐药性已成为世界性问题。本研究的目的是获得和评价某些2-苯基苯并咪唑衍生物对环柏变易感菌株的体外杀卵和杀幼虫活性。通过已知方法由取代的邻苯二胺和芳醛或中间体1-羟基苯基甲磺酸钠衍生物制备化合物。卵孵化试验(EHT),幼虫死亡率试验(LMT)和幼虫迁移抑制试验(LMIT)用于浓度为50μM和EC 50的化合物的初始筛选确定最有效化合物的值。在人Caco-2和HepG2细胞系上进行了化合物的细胞毒性评估,以计算其选择性指数(SI)。在50μM浓度下,二十四个化合物中的九个对易感菌株显示出超过98%的杀卵活性,其中四个对一种抗性菌株显示出超过86%的杀卵活性。 对于易感菌株,最有效的杀卵剂苯并咪唑(BZ)3的EC 50 = 6.30μM,而对于抗性菌株,BZ 2的EC 50值最低,为14.5μM。在模拟的Teladorsagia微管蛋
  • H <sub>2</sub> Activation with Co Nanoparticles Encapsulated in N‐Doped Carbon Nanotubes for Green Synthesis of Benzimidazoles
    作者:Chuncheng Lin、Weihao Wan、Xueting Wei、Jinzhu Chen
    DOI:10.1002/cssc.202002344
    日期:2021.1.21
    Co nanoparticles (NPs) encapsulated in Ndoped carbon nanotubes (Co@NC900) ar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as a potential alternative to precious Pt‐group catalysts for hydrogenative heterocyclization reactions. Co@NC900 can efficiently catalyze hydrogenative coupling of 2‐nitroaniline to benzaldehyde for synthesis of 2‐phenyl‐1H‐benzo[d]imidazole with >99 % yield at ambient temperature in one step
    系统地研究了封装在N掺杂碳纳米管(Co @ NC 900)中的Co纳米颗粒(NPs)作为氢化杂环反应的宝贵Pt基催化剂的潜在替代品。Co @ NC 900可以高效地催化2-硝基苯胺与苯甲醛的加氢偶联,从而在室温下一步一步合成2-苯基-1 H-苯并[ d ]咪唑,收率> 99%。反应后,坚固的Co @ NC 900催化剂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外部磁场回收,并且可以循环至少六次而活性没有明显下降。动力学实验表明,Co @ NC 900促进氢化是决定速率的步骤,总表观活化能为41±1 kJ mol -1。理论研究进一步表明,Co @ NC 900可以激活H 2和2-硝基苯胺的硝基。由于Co @ NC 900中存在受限的Co NP,在速率确定步骤中观察到的H 2离解的能垒仅为2.70 eV 。还探索了富地球和非贵族过渡金属催化剂的潜在工业应用,以实现绿色高效合成杂环化合物。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hnmr
mass
cnmr
i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