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起源于1980年Kyorin公司对诺氟沙星(norfloxacin)的发现。近五年内,美国FDA批准了德拉沙星(delafloxacin)和非那沙星(finafloxacin)两种新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德拉沙星由Wakunaga制药公司研发,并授权Melinta制药公司开发新一代广谱氟喹诺酮类抗生素。2017年,美国FDA批准德拉沙星(商品名Baxdela)上市,用于治疗由易感细菌引起的急性细菌性皮肤和皮肤结构感染。
与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莫西沙星等正负电荷中心分离的喹诺酮不同,德拉沙星C7位上的胺碱性不够强,因此整个分子具有弱酸性(pKa 5.4)。
在异噬溶酶体中(pH 5~5.5),德拉沙星主要以中性分子形式存在,这有助于其通过细胞膜渗透入细菌内。因此,在酸性环境下,德拉沙星的最低抑菌浓度比其他喹诺酮类化合物低2至32倍。例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pH 5.5),德拉沙星的最低抑菌浓度是0.00003 μg/mL,而在pH 7.4时,这一数值提高了5到7倍。
与现有的其他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相比,德拉沙星具有更出色的抗革兰阳性菌活性。目前市场上最好的抗革兰阳性菌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是莫西沙星,而德拉沙星对多数革兰阳性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为莫西沙星的一半到四分之一。对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其MIC90分别为0.008 μg/mL;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MIC90则为0.5 μg/mL。
临床三期实验显示,德拉沙星的疗效与万古霉素和氨曲南联合使用的效果相当。此外,德拉沙星还对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有抑制活性,如大肠埃希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等。
研究表明,德拉沙星可能作为多种严重感染(包括复杂皮肤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心内膜炎及其他重症感染性疾病)的替代治疗药物。德拉沙星的药用形式为德拉沙星葡甲胺盐,可静脉给药或口服使用;其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腹泻、头痛、转氨酶升高和呕吐等。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3-喹啉羧酸,1-(6-氨基-3,5-二氟-2-吡啶基)-8-氯-6,-7-二氟-1,4-二氢-4-氧代乙酯 | 6,7-difluoro-1-(6-amino-3,5-difluoropyridin-2-yl)-1,4-dihydro-4-oxo-3-quinolinecarboxylic acid ethyl ester | 906088-96-8 | C17H11F4N3O3 | 381.286 |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德拉沙星 | delafloxacin | 189279-58-1 | C18H12ClF3N4O4 | 440.7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