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四甲基硝酸铵 | 1941-24-8

中文名称
四甲基硝酸铵
中文别名
硝酸四甲基铵;四甲基硝酸胺
英文名称
tetramethylammonium nitrate
英文别名
TMAN;tetramethylazanium;nitrate
四甲基硝酸铵化学式
CAS
1941-24-8
化学式
C4H12N*NO3
mdl
MFCD00043103
分子量
136.151
InChiKey
QGPVYHSXZFOSRL-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300 °C(lit.)
  • 沸点:
    250.42°C (rough estimate)
  • 密度:
    1.2844 (rough estimate)
  • 溶解度:
    在水中的溶解度0.1 g/mL,澄清,无色
  • 稳定性/保质期:
    如果按照规定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发生分解,没有已知的危险反应,应避免接触氧化物。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97
  • 重原子数:
    9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62.9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等级:
    5.1
  • 危险品标志:
    O,Xi
  • 安全说明:
    S17,S26,S36
  • 危险类别码:
    R8,R36/37/38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2390009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1479 5.1/PG 2
  • 危险类别:
    5.1
  • 包装等级:
    III
  • 危险标志:
    GHS03,GHS07
  • 危险性描述:
    H272,H315,H319,H335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20,P261,P305 + P351 + P338
  • 储存条件:
    请将贮藏器密封,并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同时,确保工作环境有良好的通风或排气设施。

SDS

SDS:dd111f9fbc9bdccd01049aa26a9fc04b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四甲基硝酸铵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氧化性固体 (类别2)
皮肤刺激 (类别2)
眼刺激 (类别2A)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类别3)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
危险申明
H272 可能加剧燃烧:氧化剂。
H315 造成皮肤刺激。
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
H335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警告申明
预防
P210 切勿受热。
P220 保持远离/贮存处远离服装可燃材料。
P221 采取一切防范措施,避免与可燃 物混合。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护目镜/戴面罩.
措施
P302 + P352 如与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冲洗受感染部位.
P304 + P340 如吸入,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并保持呼吸顺畅的姿势休息.
P305 + P351 + P338 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P312 如感觉不适,呼救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P321 具体治疗(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2 + P313 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 就诊。
P337 + P313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P362 脱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P370 + P378 火灾时: 用干的砂子,干的化学品或耐醇性的泡沫来灭火。
储存
P403 + P233 存放于通风良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处理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4H12N2O3
分子式
: 136.15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Tetramethylammonium nitrate
-
CAS 号 1941-24-8
EC-编号 217-723-4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恶心, 头晕, 头痛,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氮氧化物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水喷雾可用来冷却未打开的容器。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防止粉尘的生成。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保护措施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扫掉和铲掉。
用防电真空清洁器或湿的刷子将溢出物收集起来并放置到容器中去,根据当地规定处理(见第13部分)。
存放进适当的闭口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防止粉尘和气溶胶生成。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切勿靠近火源。-严禁烟火。切勿靠近热源和火源。一般性的防
火保护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按照良好工业和安全规范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带有防护边罩的安全眼镜符合 EN166要求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防渗透的衣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微粒防毒面具N100型(US
)或P3型(EN
143)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毒
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结晶
颜色: 白色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凝固点: >= 300 °C - lit.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汽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铁锈
10.5 不兼容的材料
强氧化剂, 碱, 铜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吸入 -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造成皮肤刺激。
眼睛 造成严重眼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恶心, 头晕, 头痛,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蓄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在装备有加力燃烧室和洗刷设备的化学焚烧炉内燃烧处理,特别在点燃的时候要注意,因为此物质是高度易燃
性物质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联系专业的拥有废弃物处理执照的机构来处理此物质。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1479 国际海运危规: 1479 国际空运危规: 1479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OXIDIZING SOLID, N.O.S. (Tetramethylammonium nitrate)
国际海运危规: OXIDIZING SOLID, N.O.S. (Tetramethylammonium nitrate)
国际空运危规: Oxidizing solid, n.o.s. (Tetramethylammonium nitrate)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5.1 国际海运危规: 5.1 国际空运危规: 5.1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II 国际海运危规: II 国际空运危规: II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是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是 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6. 其他信息
进一步信息
版权所有:2012 Co. LLC. 公司。许可无限制纸张拷贝,仅限于内部使用。
上述信息视为正确,但不包含所有的信息,仅作为指引使用。本文件中的信息是基于我们目前所知,就正
确的安全提示来说适用于本品。该信息不代表对此产品性质的保证。
参见发票或包装条的反面。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四甲基硝酸铵(硝酸四甲基铵)主要应用于医药和化工领域。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四甲基硝酸铵四磷十氧化物 作用下, 以 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反应 12.0h, 生成 bistetramethylammonium hydrogencyclotriphosph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在二甲亚砜中低温合成离子型磷酸盐†
    摘要:
    提出了一种在低温下有机溶剂中磷酸盐合成的新途径。通过将硝酸盐和五氧化二磷分散在二甲亚砜中进行合成。合成可以在无水条件下进行,得到几种有机和无机磷酸盐。通过结合从粉末X射线衍射,液相NMR和固态(2D)NMR获得的信息,获得了双四甲基氢环三磷酸铵[N(CH 3)4 ] 2 HP 3 O 9的晶体结构溶液。环四磷酸rub Rb 4 P 4 O 12的分子结构使用液相NMR和固态(2D)NMR光谱确定。
    DOI:
    10.1039/c4dt00544a
  • 作为产物:
    描述:
    四甲基氢氧化铵硝酸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生成 四甲基硝酸铵
    参考文献:
    名称:
    量热法研究铀酰(vi)离子水解和过氧化物配合物形成†
    摘要:
    形成铀酰(VI)的反应焓[[(UO 2)2(OH)2 ] 2 +,[(UO 2)3(OH)4 ] 2 +,[(UO 2)3(OH) )5 ] +,[(UO 2)3(OH)6 ] (aq),[(UO 2)3(OH)7 ] -,[(UO 2)3(OH)8 ] 2--,[(UO 2个)(OH)3 ] -,[(UO 2)(OH)4 ] 2- }和过氧化物配合物{[UO 2(O 2)(OH)] -和[(UO 2)2(O 2)2( OH)] - }已在0.100 M硝酸四甲基铵离子介质中,在25°C下通过量热滴定法确定。氢氧化物数据已用于测试由核能局发布的大量热力学数据库的一致性(I. Grenthe,J。Fuger,RJM Konings,RJ Lemire,AB Mueller,C。Nguyen-Trung和H. Wanner,化学铀的热力学(1992年,阿姆斯特丹,北荷兰)和R. Guillau
    DOI:
    10.1039/c3dt52922c
  • 作为试剂:
    描述:
    3,4-己二酮四甲基硝酸铵 作用下, 以 乙醇乙腈 为溶剂, 生成 [La(EtBTP)(nitrate)2]+ 、 [La(EtBTP)(nitrate)2]+
    参考文献:
    名称:
    Trivalent Actinide and Lanthanide Complexation of 5,6-Dialkyl-2,6-bis(1,2,4-triazin-3-yl)pyridine (RBTP; R = H, Me, Et) Derivatives: A Combined Experimental and First-Principles Study
    摘要:
    Complexations of lanthanide ions with 5,6-dialkyl-2,6-bis(1,2,4-triazin-3-yl)pyridine [RBTP; R = H (HBTP), methyl (MeBTP), ethyl (EtBTP)] derivatives have been studied in the acetonitrile medium by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time-resolved 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and UV-vis spectrophotometric titration. These studies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absence and presence of a nitrate ion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the nitrate ion on their complexation behavior, particularly in the poor solvating acetonitrile medium where strong nitrate complexation of hard lanthanide ions is expected. Consistent results from all three techniques undoubtedly show the formation of lower stoichiometric complexes in the presence of excess nitrate ion. This kind of nitrate ion effect on the speciation of Ln(3+) complexes of RBTP ligands has not so far been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Different Am3+ and Ln(3+) complexes were observed with RBTP ligands in the presence of 0.01 M tetramethylammonium nitrate, and their stability constant values are determined using UV-vis spectrophotometric titrations. The formation of higher stoichiometric complexes and higher stability constants for Am3+ compared to Ln(3+) ions indicates the selectivity of these classes of ligands. A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XRD) study of europium(III) complexes shows the formation of a dimeric complex with HBTP and a monomeric complex with EtBTP, whereas MeBTP forms both the dimeric and monomeric complexes.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tions confirm the findings from single-crystal XRD and also predict the structures of Eu3+ and Am3+ complexes observed experimentally.
    DOI:
    10.1021/ic301881w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and Oxidation Catalysis of a Diniobium-substituted Silicodecatungstate
    作者:Naoto Satake、Tomohisa Hirano、Keigo Kamata、Kosuke Suzuki、Kazuya Yamaguchi、Noritaka Mizuno
    DOI:10.1246/cl.150213
    日期:2015.7.5
    A novel diniobium-substituted silicodecatungstate, [γ-HSiW10O38Nb2(η2-O2)2]5− (I), was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HNb6O19]7− and [γ-SiW10O36]8− in the presence of H2O2 under acidic conditions. In the presence of a suitable proton source, e.g., HClO4, I could act as a stable homogeneous catalyst for H2O2-based oxidation.
    一种新颖的二铌取代硅钨酸盐,[γ-HSiW10O38Nb2(η2-O2)2]5−(I),在酸性条件下通过[HNb6O19]7−和[γ-SiW10O36]8−与H2O2反应成功合成。在适当的质子源存在下,如HClO4,I可作为基于H2O2氧化的稳定均相催化剂。
  • The synthesis of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s from ammonium salts and dialkyl carbonate
    作者:Zhuoqun Zheng、Tinghua Wu、Xiaoping Zhou
    DOI:10.1039/b601343k
    日期:——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s were synthesized from ammonium salts and dialkyl carbonates over an ionic liquid catalyst 1-ethyl-3-methylimidazolium bromide.
    在离子液体催化剂溴化1-乙基-3-甲基咪唑鎓上由铵盐和碳酸二烷基酯合成季铵盐。
  • Alkylation of Ammonium Salts Catalyzed by Imidazolium-Based Ionic Liquid Catalysts
    作者:Zhuo Qun Zheng、Jie Wang、Ting Hua Wu、Xiao Ping Zhou
    DOI:10.1002/adsc.200600451
    日期:2007.5.7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s were synthesized from ammonium salts and dialkyl carbonates over imidazolium ionic liquid catalysts. The reaction gave almost stoichiometric amounts of the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s for halides and nitrates. It was found that the electron-donating property of the alkyl moieties of ammonium cations, the electrophilic nature of the alkyl group of the carbonate, the acidity of
    在咪唑鎓离子液体催化剂上由铵盐和碳酸二烷基酯合成季铵盐。该反应产生了几乎化学计量的用于卤化物和硝酸盐的季铵盐。发现铵阳离子的烷基部分的供电子性,碳酸盐烷基的亲电子性质,铵盐的阴离子所对应的酸的酸度以及铵的空间位阻。盐和碳酸二烷基酯是影响季铵盐收率的关键因素。铵盐氮原子上的强供电子烷基,碳酸二烷基酯的亚甲基碳上的吸电子基团,
  • Ultrafine Metal–Organic Right Square Prism Shaped Nanowires
    作者:Ken‐ichi Otake、Kazuya Otsubo、Kunihisa Sugimoto、Akihiko Fujiwara、Hiroshi Kitagawa
    DOI:10.1002/anie.201601678
    日期:2016.5.23
    electronic states of a new series of ultrafine metal–organic right square prismshaped nanowires. These nanowires have a very small inner diameter of about 2.0 Å, which is larger than hydrogen and similar to xenon atomic diameters. The electronic states of nanowires can be widely controlled by substitution of structural components. Moreover, the platinum homometallic nanowire shows a 100 times higher proton
    我们报告了一系列新的超细金属-有机直角棱柱形纳米线的结构设计和电子状态的控制。这些纳米线的内径非常小,约为2.0Å,它比氢大,并且类似于氙原子的直径。纳米线的电子状态可以通过结构成分的替代而广泛地控制。而且,取决于电子状态,铂均金属纳米线显示出​​比钯/铂杂金属纳米线高100倍的质子传导性。
  • Tetraalkylammonium Salts of Platinum Nitrato Complexes: Isolation, Structure, and Relevance to the Preparation of PtO<sub><i>x</i></sub>/CeO<sub>2</sub> Catalysts for Low-Temperature CO Oxidation
    作者:Danila Vasilchenko、Polina Topchiyan、Semen Berdyugin、Evgeny Filatov、Sergey Tkachev、Iraida Baidina、Vladislav Komarov、Elena Slavinskaya、Andrey Stadnichenko、Evgeny Gerasimov
    DOI:10.1021/acs.inorgchem.9b00370
    日期:2019.5.6
    X-ray diffraction. The sorption of [Pt(NO3)6]2– and [Pt2(μ-OH)2(NO3)8]2– complexes onto the ceria surface from acetone solutions of salts 4 and 1 was examined. The dimeric anion was shown to quickly and irreversibly chemisorb onto the CeO2 carrier, selectively transforming into Pt(II) centers after thermal treatment, becoming active in the low-temperature CO oxidation reaction (T50% = 110 °C at a space
    一系列四烷基铵盐与阴离子铂硝酸盐络合物(Me 4 N)2 [Pt 2(μ-OH)2(NO 3)8 ](1),(Et 4 N)2 [Pt 2(μ-OH)2(NO 3)8 ](2),(n -Pr 4 N)2 [Pt 2(μ-OH)2(NO 3)8 ](3b),(n -Pr 4 N)2 [Pt(NO3)6 ](3a)和(n -Bu 4 N)2 [Pt(NO 3)6 ](4)是从[Pt(H 2 O)2(OH)4 ]的硝酸溶液中分离得到的。屈服。盐的结构2,图3a,图3b,和4首次制备,通过X射线衍射来表征。[Pt(NO 3)6 ] 2–和[Pt 2(μ-OH)2(NO 3)的吸附8 ] 2-络合物到从盐的丙酮溶液二氧化铈表面4和1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二聚阴离子可快速且不可逆地化学吸附到CeO 2载体上,在热处理后有选择地转变成Pt(II)中心,在低温CO氧化反应(空速T 50% = 110°C)中变得活跃24000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