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1,1-三(二苯基膦甲基)乙烷 | 22031-12-5

中文名称
1,1,1-三(二苯基膦甲基)乙烷
中文别名
1,1,1-三(二苯基磷酰甲基)乙烷;三(甲基苯)乙烷
英文名称
1,1,1-tris(diphenylphosphanomethyl)ethane
英文别名
[2-((diphenylphospino)methyl)-2-methyl-1,3-propanediyl]bis[diphenylphosphine];1,1,1-tris[(diphenylphosphino)methyl]ethane;1,1,1-tris(diphenylphosphanylmethyl)ethane;triphos;1,1,1-Tris(diphenylphosphinomethyl)ethane;[3-diphenylphosphanyl-2-(diphenylphosphanylmethyl)-2-methylpropyl]-diphenylphosphane
1,1,1-三(二苯基膦甲基)乙烷化学式
CAS
22031-12-5
化学式
C41H39P3
mdl
MFCD00014084
分子量
624.682
InChiKey
BARUNXKDFNLHEV-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99-102 °C (lit.)
  • 沸点:
    709.9±55.0 °C(Predicted)
  • 密度:
    1.19
  • 稳定性/保质期:
    遵照规定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分解。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9.4
  • 重原子数:
    44
  • 可旋转键数:
    12
  • 环数:
    6.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21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安全信息

  • 安全说明:
    S22,S24/25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02909090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305+P351+P338
  • 危险性描述:
    H302,H315,H319,H335
  • 储存条件:
    将药品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SDS

SDS:573f5e042bb49cdea5142535d889f307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1,1,1-Tris(diphenylphosphinomethyl)ethane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Triphos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根据全球协调系统(GHS)的规定,不是危险物质或混合物。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Triphos
别名
: C41H39P3
分子式
: 624.67 g/mol
分子量
成分 浓度
1,1,1-Tris(diphenylphosphino-methyl) ethane
-
化学文摘编号(CAS No.) 22031-12-5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如果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在皮肤接触的情况下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在眼睛接触的情况下
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如果误服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4.2 最重要的症状和影响,急性的和滞后的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磷的氧化物
5.3 救火人员的预防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的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防止粉尘的生成。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6.2 环境预防措施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扫掉和铲掉。 存放在合适的封闭的处理容器内。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对空气敏感。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8.1 控制参数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常规的工业卫生操作。
人身保护设备
眼/面保护
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根据危险物质的类型,浓度和量,以及特定的工作场所来选择人体保护措施。,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不需要保护呼吸。如需防护粉尘损害,请使用N95型(US)或P1型(EN 143)防尘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结晶
颜色: 白色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临界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熔点范围: 99 - 102 °C - lit.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可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相对蒸气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化学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避免接触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兼容的材料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腐蚀/刺激
无数据资料
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诱变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可能引起眼睛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生物积累的潜在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污染了的包装物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UN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无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无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无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预防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应用的化合物“1,1,1-三(二苯基膦甲基)乙烷”是一种有机膦配体,主要应用于实验室研发过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1,1-三(二苯基膦甲基)乙烷二氯甲烷 为溶剂, 生成 carbon monoxide;[2-(diphenylphosphanylmethyl)-3-diphenylphosphoryl-2-methylpropyl]-diphenylphosphane;molybdenum
    参考文献:
    名称:
    从κ光化学产生的瞬变2和κ - 3组6金属羰基化合物的-Triphos衍生物及其与烯烃反应
    摘要:
    的合成和表征(κ 2个-Triphos)M(CO)4组的衍生物,其中M = Mo,W和三膦=的MeC(CH 2 PPH 2)3,被报告。在二氯甲烷或CO这些金属羰基化合物的Photolyses 2 -饱和二氯甲烷容易得到(κ 3个-Triphos)M(CO)3种配合物,没有与由CO腾空站点显著溶剂或二氧化碳的相互作用的证据。然而,在存在1-己烯的瞬态(κ的2个-Triphos)M(CO)3,观察到(1-己烯)加合物,其随后释放烯烃与形成稳定的κ 3-三羰基物质。在M = W的情况下,评估了该过程的动力学参数,烯烃的置换率与[1-己烯]成反比。测定了298 K时烯烃的分解速率常数为25.6±1.1 s –1,其中1-己烯与游离膦臂添加到不饱和中间体中的选择性在22时出人意料地大。测得的活化参数为ΔH⧧ = 26.1±0.4 kcal / mol和ΔS⧧= 36± 3eu,与解离取代反应一致。在过量CO
    DOI:
    10.1021/om300044k
  • 作为产物:
    描述:
    1,1,1-三氯甲基乙烷sodium 作用下, 以 二丁醚 为溶剂, 反应 4.0h, 以87%的产率得到1,1,1-三(二苯基膦甲基)乙烷
    参考文献:
    名称:
    WO2006/84878
    摘要:
    公开号:
  • 作为试剂:
    描述:
    苯胺4-甲氧基苄醇四丁基膦四氟硼酸盐 、 cobalt(II) tetrafluoroborate hexahydrate 、 1,1,1-三(二苯基膦甲基)乙烷 作用下, 以 氯苯 为溶剂, 以84%的产率得到N-苯基-4-甲氧基苄胺
    参考文献:
    名称:
    Ionic‐Liquid Hydrogen‐Bonding Promoted Alcohols Amination over Cobalt Catalyst via Dihydrogen Autotransfer Mechanism
    摘要:
    摘要 高级胺是重要的高价值化学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醇的胺化反应是获得高级胺的一条绿色途径,但通常存在反应条件苛刻和使用等效碱的问题。在此,我们报告了一种离子液体(IL)氢键促进二氢自转移策略,在无碱条件下通过钴催化剂将醇胺化为高级胺。钴(BF4)2 ⋅ 6 H2O 与三磷酸盐和离子液体(如四丁基膦四氟硼酸盐,[P4444][BF4])络合后,在反应中表现出很高的性能,并能耐受多种胺和醇,以良好甚至优异的产率获得高级胺。机理研究表明,[BF4]- 阴离子通过氢键活化醇,促进醇的羟基 H 原子和 α-H 原子转移到钴催化剂上,形成醛中间体和钴二酐络合物,参与后续的还原胺化反应。这一策略为醇胺化提供了一条绿色、有效的途径,在醇参与的烷基化反应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DOI:
    10.1002/cssc.20230051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Homogeneous Catalytic Hydrogenation of Amides to Amines
    作者:Jacorien Coetzee、Deborah L. Dodds、Jürgen Klankermayer、Sandra Brosinski、Walter Leitner、Alexandra M. Z. Slawin、David J. Cole-Hamilton
    DOI:10.1002/chem.201204270
    日期:2013.8.12
    Hydrogenation of amides in the presence of [Ru(acac)3] (acacH=2,4‐pentanedione), triphos [1,1,1‐tris‐ (diphenylphosphinomethyl)ethane] and methanesulfonic acid (MSA) produces secondary and tertiary amines with selectivities as high as 93 % provided that there is at least one aromatic ring on N. The system is also active for the synthesis of primary amines. In an attempt to probe the role of MSA and
    在[Ru(acac)3 ](acacH = 2,4-戊二酮),三[[1,1,1-三(二苯基膦甲基)乙烷]]和甲磺酸(MSA)的存在下进行酰胺加氢生成仲胺和叔胺如果在N上至少有一个芳环,则其选择性高达93%。该系统对伯胺的合成也具有活性。为了探索MSA的作用和反应机理,已经从[Ru(acac)3 ],三醇和MSA或[RuX(OAc)(triphos)]的反应中制备了一系列甲磺酸钠络合物。 (X = H或OAc)或[RuH 2(CO)(triphos )]与MSA。晶体学表征复合物包括:[茹(OAC-κ 1 O)2(H 2O)(triphos)],[Ru(OAc‐κ 2 O,O')(CH 3 SO 3 ‐κ 1 O)(triphos )],[Ru(CH 3 SO 3‐ κ 1 O)2(H 2 O)(三膦)]和[孺2(μ-CH 3 SO 3)3(三磷酸)2 ] [CH 3 SO 3 ],而其他复合物,例如[茹(OAC-κ
  • Eine einfache synthese von tripod-liganden H3CC(CH2PAr2)3: Anwendungsbreite und komplexchemie
    作者:A. Muth、O. Walter、G. Huttner、A. Asam、L. Zsolnai、Ch. Emmerich
    DOI:10.1016/0022-328x(94)80044-8
    日期:1994.4
    The reaction of 1,1,1-tris(chlormethyl)ethane H3CC(CH2Cl)3 with Ar2PH in DMSO as the solvent using KOH/H2O as the base gives good yields of tripod ligands H3CC(CH2PAr2)3, 2. Using Ph2PH as the phosphine component, it is shown that the chloride substituents of H3CC(CH2Cl)3 are exchanged in sequence by the formation of H3CC(CH2Cl)2(CH2PPh2), 1a, and H3CC(CH2Cl)(CH2PPh2)2, 1b, respectively. The product
    1,1,1-三(氯甲基)乙烷H 3 CC(CH 2 Cl)3与Ar 2 PH在DMSO中的溶剂以KOH / H 2 O为碱的反应产生了良好的三脚架配体H 3 CC收率(CH 2 PAR 2)3,2。使用Ph 2 PH作为膦组分,表明H 3 CC(CH 2 Cl)3的氯取代基通过形成H 3 CC(CH 2 Cl)2(CH 2 PPh 2)依次交换,图1A和H 3 CC(CH 2 Cl)的(CH 2 PPH 2)2,1B,分别。产品组成几乎完全由所应用的化学计量确定。获得三脚架配体2,其中Ar =苯基,2a,3-甲苯基,2b,4-甲苯基,2c,4-叔丁基苯基,2d,1-萘基,2f和Ar 2 P二苯并磷酰基,2e作为Ar 2个P组。它们在钼和铁的配合物的面部的协调能力是通过所述类型的化合物的表征证实三球的Mo(CO)3,3,和[三脚架-铁(NCCH 3)3 ](BF 4)2,4。化合物1-4的
  • Synthesis and Structure of Intermediates in Copper-Catalyzed Alkylation of Diphenylphosphine
    作者:Matthew F. Cain、Russell P. Hughes、David S. Glueck、James A. Golen、Curtis E. Moore、Arnold L. Rheingold
    DOI:10.1021/ic100816u
    日期:2010.9.6
    or 17 with PHPh2 to yield equilibrium mixtures containing 12 and the tertiary phosphines 4 or 7; equilibrium constants for these reactions were 8(2) and 7(2), favoring complexation of the smaller secondary phosphine in both cases. These observations are consistent with a proposed mechanism for catalytic P−C bond formation involving deprotonation of the cationic diphenylphosphine complex [Cu(triphos)(PHPh2)][PF6]
    开发了用于烷基化二苯膦的Cu(I)催化剂。用螯合配体处理[Cu(NCMe)4 ] [PF 6 ](1)得到[CuL(NCMe)] [PF 6 ](2 ; L = MeC(CH 2 PPh 2)3(triphos),3 ; L = 9,9-二甲基-4,5-双(二苯基膦基)氧杂蒽(XantPhos))。这些配合物催化PHPh的烷基化2与物理信道2的Br基NaOSiMe的存在3,得到PPH 2 CH 2 Ph(上4)。前体Cu(dtbp)(X)(dtbp = 2,9-di- t丁基丁基菲咯啉,X = Cl(5)或OTf(6)),CuCl和1也催化了该反应,但dtbp在催化过程中从5和6解离。既2和3 PHPh也催化烷基化2与物理信道2 CL / NaOSiMe 3时被观察到,但解离XANTPHOS 3而使用。当CH 2 Cl 2用作溶剂将PhCH 2 Cl与前体2或3或PhCH(Me)Br与2进行烷基化时,经竞争性烷基化生成PPh
  • Mechanistic Interrogation of Alkyne Hydroarylations Catalyzed by Highly Reduced, Single-Component Cobalt Complexes
    作者:Benjamin A. Suslick、T. Don Tilley
    DOI:10.1021/jacs.0c04072
    日期:2020.6.24
    complexes. Studies of the stoichiometric reaction of Co(I) or Co(II) precursors with CyMgCl implicated catalyst initiation via a β-H elimination/deprotonation pathway. The resulting single-component Co(-I) complex is proposed as the direct precatalyst. Michaelis-Menten enzyme kinetic studies provide mechanistic details regarding the catalytic dependence on substrate. The (N-aryl)aryl ethanimine substrate
    以前曾报道过用于炔烃的邻位加氢芳基化的高反应性催化剂是由格氏试剂活化 CoBr2 引起的,但活性钴物种的操作机制和身份尚未确定。使用可分离的还原 Co 配合物对相关系统进行了机械分析,包括 (N-芳基) 芳基乙胺与二苯乙炔的加氢芳基化。Co(I) 或 Co(II) 前体与 CyMgCl 的化学计量反应的研究涉及通过 β-H 消除/去质子化途径引发的催化剂。由此产生的单组分 Co(-I) 复合物被提议作为直接预催化剂。Michaelis-Menten 酶动力学研究提供了关于对底物的催化依赖性的机制细节。(N-芳基)芳基乙胺底物表现出类似饱和的行为,而炔烃表现出复杂的依赖性;速率抑制和促进取决于炔烃与亚胺的相对浓度。芳基 CH 键的活化仅发生在配位炔烃的存在下,这表明协同金属化-去质子化 (CMD) 机制的运行。小的初级同位素效应与决定速率的 CH 裂解一致。由相同的 Co(-I) 活性物质催化的非循环烯烃异构化似乎是观察到的
  • Tunable Ligand Effects on Ruthenium Catalyst Activity for Selectively Preparing Imines or Amides by Dehydrogenative Coupling Reactions of Alcohols and Amines
    作者:Takafumi Higuchi、Risa Tagawa、Atsuhiro Iimuro、Shoko Akiyama、Haruki Nagae、Kazushi Mashima
    DOI:10.1002/chem.201701342
    日期:2017.9.18
    l)methyl)pyrrolidine], in the presence of catalytic amounts of Zn(OCOCF3)2 and potassium bis(trimethylsilyl)amide (KHMDS). Our previously reported ruthenium complex, [Ru(OCOCF3)2(dppea)2] (8 a), was the catalyst precursor for the imine synthesis, whereas [Ru(OCOCF3)2(S)‐dppmp}2] (8 d), which was derived from the treatment of 6 d with Zn(OCOCF3)2 and characteriz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analysis,
    在催化量的Zn(OCOCF 3)存在下,通过使用钌络合物[RuCl 2(dppea)2 ](6 a:dppea = 2-二苯基膦基乙胺),开发了从多种醇和胺中选择性合成亚胺的方法。)2和KO t Bu,而使用另一种钌络合物[RuCl 2 (S)-dppmp} 2 ] [ 6 d:(S)-dppmp =(S)-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在催化量的Zn(OCOCF 3)2和双(三甲基甲硅烷基)酰胺钾盐(KHMDS)。我们先前报道的钌络​​合物[Ru(OCOCF 3)2(dppea)2 ](8 a)是亚胺合成的催化剂前体,而[Ru(OCOCF 3)2 (S)-dppmp} 2 ](8 d),其源自用Zn(OCOCF 3)2处理6 d并通过单晶X射线分析表征,是形成酰胺的前催化剂。对照实验表明,锌盐起着用三氟乙酸根阴离子代替氯离子的作用。基于时程研究,Hammett图和氘标记实验,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