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1,2,2-四氟乙基乙醚 | 512-51-6

中文名称
1,1,2,2-四氟乙基乙醚
中文别名
1,1,2,2-四氟乙基乙基醚
英文名称
1-ethoxy-1,1,2,2-tetrafluoroethane
英文别名
1,1,2,2-tetrafluoroethyl ethyl ether;Ethyl 1,1,2,2-tetrafluoroethyl ether
1,1,2,2-四氟乙基乙醚化学式
CAS
512-51-6
化学式
C4H6F4O
mdl
MFCD00069162
分子量
146.085
InChiKey
HBRLMDFVVMYNF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57 °C
  • 密度:
    1.198
  • 闪点:
    56-58°C
  • 蒸汽压力:
    218.02 mmHg
  • 大气OH速率常数:
    2.24e-13 cm3/molecule*sec
  • 稳定性/保质期:

    按规格使用和贮存,不会发生分解,避免与氧化物接触。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1
  • 重原子数:
    9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9.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安全信息

  • 危险等级:
    3
  • 危险品标志:
    F,Xi
  • 安全说明:
    S16,S23,S33
  • 危险类别码:
    R11
  • 海关编码:
    2909199090
  • 包装等级:
    II
  • 危险类别:
    3
  • 危险品运输编号:
    3271
  • 储存条件: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和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并进行密封包装。应与酸类及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以收容泄漏物。

SDS

SDS:916bbd94aa801482f1fe8e4355b9737b
查看
1,1,2,2-四氟乙基乙醚 修改号码:5.3

模块 1. 化学
产品名称: Ethyl 1,1,2,2-Tetrafluoroethyl Ether
修改号码: 5.3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GHS分类
物理性危害
易燃液体 第2级
健康危害
皮肤腐蚀/刺激 第2级
严重损伤/刺激眼睛 2A类
环境危害 未分类
GHS标签元素
图标或危害标志
信号词 危险
危险描述 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造成皮肤刺激
造成严重眼刺激
防范说明
[预防]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禁烟。
保持容器密闭。
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设备。采取预防措施以防静电和火花引起的着火。
处理后要彻底清洗双手。
穿戴防护手套/护目镜/防护面具。
[急救措施] 眼睛接触:用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眼睛接触:求医/就诊
皮肤接触: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清洗皮肤/淋浴。
若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脱掉被污染的衣物,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储存] 存放于通风良好处。保持凉爽。
[废弃处置] 根据当地政府规定把物品/容器交与工业废弃处理机构。
1,1,2,2-四氟乙基乙醚 修改号码:5.3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单一物质/混和物 单一物质
化学名(中文名): 1,1,2,2-四氟乙基乙醚
百分比: >98.0%(GC)
CAS编码: 512-51-6
分子式: C4H6F4O

模块 4. 急救措施
吸入: 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通畅,休息。若感不适请求医/就诊。
皮肤接触: 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肥皂和轻轻洗。
若皮肤刺激或发生皮疹:求医/就诊。
眼睛接触: 用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清洗。
如果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食入: 若感不适,求医/就诊。漱口。
紧急救助者的防护: 救援者需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比如橡胶手套和气密性护目镜。

模块 5. 消防措施
合适的灭火剂: 干粉,泡沫,雾状二氧化碳
不适用的灭火剂: 棒状
特殊危险性: 小心,燃烧或高温下可能分解产生毒烟。
特定方法: 从上风处灭火,根据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非相关人员应该撤离至安全地方。
周围一旦着火:喷,保持容器冷却。如果安全,消除一切火源。
消防员的特殊防护用具: 灭火时,一定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模块 6. 泄漏应急处理
个人防护措施,防护用具,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远离溢出物/泄露处并处在上风处。确保足够通风。
紧急措施: 泄露区应该用安全带等圈起来,控制非相关人员进入。
环保措施: 防止进入下道。
控制和清洗的方法和材料: 回收到密闭容器前用干砂或惰性吸收剂吸收泄漏物。一旦大量泄漏,筑堤控制。附着
物或收集物应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废弃处置。
副危险性的防护措施 移除所有火源。一旦发生火灾应该准备灭火器。使用防火花工具和防爆设备。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处理
技术措施: 在通风良好处进行处理。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具。防止烟雾产生。远离热源/火花/明火
/热表面。禁烟。采取措施防止静电积累。使用防爆设备。处理后彻底清洗双手和脸。
注意事项: 如果可能,使用封闭系统。如果蒸气或浮质产生,使用通风、局部排气。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眼睛和衣物。
贮存
储存条件: 保持容器密闭。存放于凉爽、阴暗、通风良好处。
远离不相容的材料比如氧化剂存放。
包装材料: 依据法律。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 尽可能安装封闭体系或局部排风系统。同时安装淋浴器和洗眼器。
个人防护用品
呼吸系统防护: 防毒面具。依据当地和政府法规。
手部防护: 防护手套。
眼睛防护: 安全防护镜。如果情况需要,佩戴面具。
1,1,2,2-四氟乙基乙醚 修改号码:5.3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皮肤和身体防护: 防护服。如果情况需要,穿戴防护靴。

模块 9. 理化特性
外形(20°C): 液体
外观: 透明
颜色: 无色-几乎无色
气味: 无资料
pH: 无数据资料
熔点: 无资料
沸点/沸程 58 °C
闪点: -15°C
爆炸特性
爆炸下限: 无资料
爆炸上限: 无资料
密度: 1.21
溶解度:
[] 无资料
[其他溶剂] 无资料
动力粘度: 486mPa·s (23°C)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性
化学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稳定。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未报道特殊反应性。
避免接触的条件: 火花, 明火, 静电
须避免接触的物质 氧化剂
危险的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氟化氢

模块 11. 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 ihl-rat LC :>30000 ppm/4H
对皮肤腐蚀或刺激: 无资料
对眼睛严重损害或刺激: 无资料
生殖细胞变异原性: 无资料
致癌性:
IARC = 无资料
NTP = 无资料
生殖毒性: 无资料
RTECS 号码: KI3590000

模块 12. 生态学信息
生态毒性:
鱼类: 无资料
甲壳类: 无资料
藻类: 无资料
残留性 / 降解性: 无资料
潜在生物累积 (BCF): 无资料
土壤中移动性
log分配系数: 无资料
土壤吸收系数 (Koc): 无资料
亨利定律 无资料
constaNT(PaM3/mol):
1,1,2,2-四氟乙基乙醚 修改号码:5.3

模块 13. 废弃处置
如果可能,回收处理。请咨询当地管理部门。建议在装有后燃和洗涤装置的化学焚烧炉中焚烧,焚烧时需要特别注
意该物质是高度可燃的。废弃处置时请遵守国家、地区和当地的所有法规。

模块 14. 运输信息
联合国分类: 第3类 易燃液体 。
UN编号: 3271
正式运输名称: 醚类, 不另作详细说明
包装等级: II

模块 15. 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26日国务院发布,2011年2月16日修订): 针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合成制备方法

暂无相关信息

用途

暂无相关信息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1,2,2-四氟乙基乙醚硫酸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87%的产率得到二氟乙酸乙酯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4,4-二氟乙酰乙酸烷基酯的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4,4‑二氟乙酰乙酸烷基酯的制备方法,原料易得,工艺流程简单,操作安全,收率较高。该方法包括:(1)以1,1,2,2‑四氟乙基乙基醚为原料在酸中与水发生水解反应,分离得到二氟乙酸乙酯和氟化氢;(2)由(1)中得到的二氟乙酸乙酯与乙酸烷基酯在碱性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得到1,1‑二氟‑2‑丁烯酸烷基酯‑2‑羟基盐;(3)由(2)中得到的1,1‑二氟‑2‑丁烯酸烷基酯‑2‑羟基盐和氟化氢进行中和得到4,4‑二氟乙酰乙酸烷基酯。
    公开号:
    CN104447328B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A New Method of Preparation of Esters of Difluoroacetic Acid1
    摘要:
    DOI:
    10.1021/ja01160a53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ethod for Producing Difluoroacetyl Chloride
    申请人:Okamoto Masamune
    公开号:US20130012740A1
    公开(公告)日:2013-01-10
    A production method of difluoroacetyl chloride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invention includes a chlorination step of bringing a raw material containing at least either a 1-alkoxy-1,1,2,2-tetrafluoroethane or difluoroacetyl chloride into contact with calcium chloride at a reaction enabling temperature. A production method of 2,2-difluoroethyl alcohol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invention includes a catalytic reduction step of causing catalytic reduction of the difluoroacetyl chloride obtained by the above production method. By these methods, the difluoroacetyl fluoride can be efficiently converted to the difluoroacetyl chloride and to the 2,2-difluoroethyl alcohol.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二乙酰氯的生产方法包括化步骤,将至少含有1-烷氧基-1,1,2,2-四氟乙烷或二乙酰氯的原料与氯化钙接触在适宜反应温度下。根据本发明的一种2,2-二氟乙醇的生产方法包括催化还原步骤,通过上述生产方法获得的二乙酰氯进行催化还原。通过这些方法,二氟乙酰氟可以高效地转化为二乙酰氯2,2-二氟乙醇
  •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3-FLUOROALKYL-1-METHYLPYRAZOL-4-CARBOXYLIC ACID
    申请人:SOLVAY FLUOR GmbH
    公开号:US20180273486A1
    公开(公告)日:2018-09-27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3-fluoroalkyl-1-methylpyrazol-4-carboxylic acid, wherein it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step 1, fluoroacetyl fluoride derivative shown in Formula I undergoes condensation with dimethylamino vinyl methyl ketone, as a result, 3-dimethylamino methylene-fluoro-2,4-pentanedione derivative shown in Formula II is formed; step 2, ring closing reaction takes place between said 3-dimethylamino methylene-fluoro-2,4-pentanedione shown in Formula II and methylhydrazine, in this way, 3-fluoroalkyl-1-methyl-4-acetyl pyrazol derivative shown in Formula III is obtained; step 3, the said 3-fluoroalkyl-1-methyl-4-acetyl pyrazol derivative shown in Formula III is oxidized in the presence of alkali, and then acidified, in this way, 3-fluoroalkyl-1-methylpyrazol-4-carboxylic acid shown in Formula IV is formed. Preparing method of present invention, wherein the required preparing route is simple, the raw material cost is low, the resulting yield of each step is high, and it is suitable for industrializa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3-氟烷基-1-甲基吡唑-4-羧酸的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式I所示的氟乙酰氟生物与二甲基乙烯基甲基酮发生缩合反应,从而形成式II所示的3-二甲基基亚甲基--2,4-戊二酮生物;步骤2,式II所示的3-二甲基基亚甲基--2,4-戊二酮与甲基发生环合反应,得到式III所示的3-氟烷基-1-甲基-4-乙酰吡唑生物;步骤3,式III所示的3-氟烷基-1-甲基-4-乙酰吡唑生物在碱的存在下被氧化,然后酸化,从而形成式IV所示的3-氟烷基-1-甲基吡唑-4-羧酸。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所需制备路线简单,原料成本低,每个步骤的产率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 有機化合物の精製方法
    申请人: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公开号:JP2017218447A
    公开(公告)日:2017-12-14
    【課題】高い純度で有機化合物を回収することができ、しかも、簡便な方法で安価に精製できる有機化合物の精製方法を提供する。【解決手段】本発明の有機化合物の精製方法は、有機化合物と、フッ化水素と、SiO2を含む材料とを含む混合物を調製する工程Aと、前記混合物にアルカリを加える工程Bと、を具備する。これにより、高い純度で有機化合物を回収することができ、しかも、簡便な方法で安価に精製できる。【選択図】なし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以高纯度回收有机化合物,并且可以以简便且廉价的方法进行精制的有机化合物精制方法。该有机化合物的精制方法包括制备包含有机化合物、氢氟酸和含有SiO2的材料的混合物的步骤A,以及向该混合物中加入碱的步骤B。通过这种方法,可以高纯度地回收有机化合物,并且可以以简便且廉价的方法进行精制。【选定图】无
  • エステル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申请人: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公开号:JP2017214336A
    公开(公告)日:2017-12-07
    【課題】高い純度でエステル化合物を回収することができ、しかも、簡便な方法で安価に製造できるエステル化合物の製造方法を提供する。【解決手段】一般式(1)RACOORB(式中、RA及びRBはアルキル基、ハロゲン化アルキル基、エーテル性酸素原子含有アルキル基、又は、一以上のハロゲン原子で置換されたエーテル性酸素原子含有アルキル基であり、RA及びRBはそれぞれ互いに同一又は異なっていてもよい)で表されるエステル化合物の製造方法である。一般式(2)RACF2ORB(式中、RA及びRBは式(1)と同義である)で表される化合物を、SiO2を含む材料及びRBOH(RBは式(1)と同義である)の存在下において、酸触媒に接触させることで前記エステル化合物及びフッ化水素を含む粗生成物を得る工程Aを具備し、さらに、前記粗生成物にアルカリを加えて該粗生成物を精製する工程Bを具備する。【選択図】なし
    【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以高纯度回收酯化合物,且能够以简便的方法低成本生产的酯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解决方法】一般式(1)RACOOR B(其中,RA和RB是烷基,卤代烷基,含有醚氧原子的烷基或含有一个或多个卤原子取代的含醚氧原子的烷基,RA和RB可以相同或不同)表示的酯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在存在SiO2材料和RBOH(其中,RB与式(1)相同)的情况下,将一般式(2)RACF2OR B(其中,RA和RB与式(1)相同)表示的化合物与酸催化剂接触,从而具有获得含有酯化合物和氢氟酸的粗制品的步骤A,进一步具有通过向粗制品中添加碱来精制粗制品的步骤B。 【选项图】无。
  • 一种二氟乙酸乙酯的合成方法
    申请人:天津市长芦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05461560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一种二氟乙酸乙酯的合成方法,它涉及一种合成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二氟乙酸乙酯的合成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二氟乙酸乙酯合成方法工艺过程复杂、安全性低、制备成本较高的问题。本发明的步骤为:步骤一、催化剂的制备:向管状反应器中填充粒度一定目数的Al2O3粉末,确保Al2O3粉末的高度在管式炉的加热区域,在氮气保护下,加热到250-300℃并保持12h,然后继续缓慢通入CHaFbClc气体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250-300℃,反应时间为12h。步骤二:以1,1,2,2-四乙基乙基醚为原料,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无需分离中间体,通过冷凝器直接收集中间体并转化为乙酯,属于化工领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