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4-氯苯基)-2H-吡唑啉-3-酮 | 76205-19-1

中文名称
1-(4-氯苯基)-2H-吡唑啉-3-酮
中文别名
1-(4-氯苯基)-3-羟基-1H-吡唑;1-(4-氯苯基)-3-吡唑醇;吡唑醇
英文名称
1-(4-chlorophenyl)-1H-pyrazol-3-ol
英文别名
1-(4-chlorophenyl)-1H-pyrazole-3-ol;1-(4-chlorophenyl)-3-pyrazolol;1-(4-chlorophenyl)-3-hydroxy-1H-pyrazole;1-(4-chlorophenyl)-3-hydroxypyrazole;1-(4-chlorophenyl)-1H-3-hydroxypyrazole;1-(para-chlorophenyl)-3-hydroxypyrazole;1-(4-chlorophenyl)-3-pyrazolyl-ol;1-(4-chlorophenyl)-3-pyrazoleol;1-(4-chlorophenyl)pyrazol-3-ol;2-(4-chlorophenyl)-1H-pyrazol-5-one
1-(4-氯苯基)-2H-吡唑啉-3-酮化学式
CAS
76205-19-1
化学式
C9H7ClN2O
mdl
MFCD08459260
分子量
194.62
InChiKey
DRENHOMDLNJDOG-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90-192℃
  • 密度:
    1.373
  • 溶解度:
    可溶于氯仿(少许)、DMSO(少许)、甲醇(少许)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1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32.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33199090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280,P305+P351+P338
  • 危险性描述:
    H302,H315,H319,H332,H335
  • 储存条件:
    2~8℃,干燥保存

SDS

SDS:8f2bfc5ec92241b049ef02114346adb3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4-氯苯基)-2H-吡唑啉-3-酮 在 iron(III) chloride 、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 氢气potassium carbonate三乙胺 、 potass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丙酮甲苯 为溶剂, 20.0~80.0 ℃ 、20.0 kPa 条件下, 反应 15.0h, 生成 N-[2-[[1-(4-chlorophenyl)pyrazol-3-yl]oxymethyl]phenyl]hydroxyl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高纯度吡唑醚菌酯的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化合物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纯度吡唑醚菌酯的制备方法,以对氯苯胺和邻硝基甲苯为起始原料,经重氮化、环合、氧化、溴化、缩合、还原、酰化、甲基化等步骤反应合成了吡唑醚菌酯。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吡唑醚菌酯纯度低的问题,吡唑醚菌酯的制备方法具有收率高、纯度高以及物料利用率高的优点。
    公开号:
    CN109438354A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新的1,3,4-恶二唑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和杀真菌活性
    摘要:
    摘要采用中间衍生法(IDM),设计合成了二十种新颖的含芳基吡唑基的1,3,4-恶二唑衍生物。通过1 H NMR,13 C NMR,MS和元素分析鉴定标题化合物的结构,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进一步鉴定化合物4。通过菌丝体线性生长速率法评估了对水稻鞘枯病(RSB)和高粱炭疽病(SA)的抗真菌活性。化合物4、16和20表现出显着的抗RSB活性(分别为EC50 = 0.88 mg / L,0.91 mg / L和0.85 mg / L),高于参考戊丁康唑。化合物3表现出更高的抗SA活性(EC50 = 1.03 mg / L),与市售吡菌胺酯(EC50 = 1.06 mg / L)相同。
    DOI:
    10.1016/j.cclet.2018.01.05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有害生物防除方法
    申请人: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公开号:JP2021152084A
    公开(公告)日:2021-09-30
    【課題】有害生物の防除方法を提供すること。【解決手段】式(I)〔式(I)中、QはQ1で示される基(●はベンゼン環との結合部位を表す)等を表し、Eは、C1−C6鎖式炭化水素基等を表し、R1は、C1−C3鎖式炭化水素基等を表し、nは、0、1、2又は3を表し、nが2又は3である場合、複数のR2は同一又は異なっていてもよく、R2は、C1−C3鎖式炭化水素基等を表す。〕で示される化合物、又はそのNオキシド若しくはそれらの塩は有害生物を防除することができる。【選択図】なし
    提供有害生物防治方法。在式(I)中,Q代表基(●表示与苯环结合部位),E代表C₁−C₆链状烃基,R₁代表C₁−C₃链状烃基,n代表0、1、2或3,若n为2或3,则多个R₂可相同或不同,R₂代表C₁−C₃链状烃基。所述化合物、其N氧化物或盐可防治有害生物。【选择图】无
  • 一种吡唑醚菌酯的合成工艺
    申请人:山东康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04211641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吡唑醚菌酯的合成工艺,首先环化得到1‑(4‑氯苯基)‑吡唑烷‑3酮,在氧化剂作用下将吡唑环氧化生成1‑(4‑氯苯基)‑3‑吡唑醇,再用2‑硝基溴苄醚化生成1‑(4‑氯苯基)‑3‑[2‑(硝基苯基)甲氧基]‑1H吡唑,再用还原剂进行硝基还原,生成N‑羟基‑N‑2‑[N’‑(对氯苯基)吡唑‑3’‑氧甲基]‑苯胺,再用ClCO2CH3进行N‑酰基化反应生成N‑羟基‑N‑2(‑[N’‑(对氯苯基)吡唑‑3’‑氧甲基]‑苯基)甲酸甲酯,最后在碱性条件下羟基甲基化为吡唑醚菌酯。该工艺使吡唑醚菌酯制备过程中的各工序更加可控,提高了制备过程的稳定性,提高了产品收率,并成功使用低成本药剂,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且使用药剂的毒性更小,更加有利于环保,对塑料管道没有腐蚀性,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
  • [EN] TETRAZOLINONE COMPOUNDS AND ITS USE AS PESTICIDES<br/>[FR] COMPOSÉS DE TÉTRAZOLINONE ET LEUR UTILISATION EN TANT QUE PESTICIDES
    申请人:SUMITOMO CHEMICAL CO
    公开号:WO2013162072A1
    公开(公告)日:2013-10-31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compound having an excellent efficacy for controlling pests. A tetrazolinone compound of a formula (1): [wherein R1 represents an C6-C16 aryl group, an C1-C12 alkyl group, or a C3-C12 cycloalkyl group, etc., which each optionally be substituted; R2, R3, R4 and R5 represent independently of each other a hydrogen atom, a halogen atom or an C1-C3 alkyl group, etc.; R6 represents an C1-C6 alkyl group, a C3-C6 cycloalkyl group, a halogen atom, a C1-C6 haloalkyl group, an C2-C6 alkenyl group, an C1-C6 alkoxy group, or a C1-C6 haloalkoxy group, etc.; R7, R8 and R9 represent independently of each other a hydrogen atom, a halogen atom, or an C1-C4 alkyl group, etc.; X represents an oxygen atom or a sulfur atom; and R10 represents an C1-C6 alkyl group, etc.] shows an excellent controlling efficacy on pests.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优异杀虫效果的化合物。公式(1)的四唑酮化合物:[其中R1代表C6-C16芳基、C1-C12烷基或C3-C12环烷基等,每个都可以选择性地被取代;R2、R3、R4和R5分别独立地代表氢原子、卤素原子或C1-C3烷基等;R6代表C1-C6烷基、C3-C6环烷基、卤素原子、C1-C6卤代烷基、C2-C6烯基、C1-C6烷氧基或C1-C6卤代烷氧基等;R7、R8和R9分别独立地代表氢原子、卤素原子或C1-C4烷基等;X代表氧原子或硫原子;R10代表C1-C6烷基等]在杀虫方面表现出优异的控制效果。
  •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the 1-Arylpyrazole Class of σ<sub>1</sub> Receptor Antagonists: Identification of 4-{2-[5-Methyl-1-(naphthalen-2-yl)-1<i>H</i>-pyrazol-3-yloxy]ethyl}morpholine (S1RA, E-52862)
    作者:José Luis Díaz、Rosa Cuberes、Joana Berrocal、Montserrat Contijoch、Ute Christmann、Ariadna Fernández、Adriana Port、Jörg Holenz、Helmut Buschmann、Christian Laggner、Maria Teresa Serafini、Javier Burgueño、Daniel Zamanillo、Manuel Merlos、José Miguel Vela、Carmen Almansa
    DOI:10.1021/jm3007323
    日期:2012.10.11
    yl}morpholine (S1RA, E-52862), which showed high activity in the mouse capsaicin model of neurogenic pain, emerged as the most interesting candidate. In addition, compound 28 exerted dose-dependent antinociceptive effects in several neuropathic pain models. This, together with its good physicochemical, safety, and ADME properties, led compound 28 to be selected as clinical candidate.
    合成和一系列新的1-芳基吡唑作为有效的σ的药理活性1(σ受体1个R)报道拮抗剂。新化合物在体外进行了评价在人σ 1 R和豚鼠σ 2受体(σ 2 R)结合测定。吡唑取代基的性质对于活性至关重要,并且根据已知的受体药效基团,碱性胺被证明是必需的。各种各样的氨基和吡唑基团之间胺和间隔的长度被容忍,但只有亚乙氧基间隔物和小环胺具有足够的选择性的化合物为σ 1 - [R VSσ 2R.最选择性化合物进一步成型,和化合物28,4- 2- [5-甲基-1-(萘-2-基)-1- ħ吡唑-3-基氧基]乙基}吗啉(S1RA,E -52862)在小鼠辣椒素神经性疼痛模型中表现出高活性,因此成为最有趣的候选药物。另外,化合物28在几种神经性疼痛模型中具有剂量依赖性的镇痛作用。加上其良好的物理化学,安全性和ADME特性,使得化合物28被选为临床候选药物。
  • テトラゾリノン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申请人: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公开号:JP2016113426A
    公开(公告)日:2016-06-23
    【課題】有害生物に対して有用なテトラゾリノン化合物の製造方法の提供。【解決手段】式(8)の化合物と式(9)の化合物とから、式(1)のテトラゾリノン化合物を得る製造方法。【選択図】なし
    提供一种对有害生物有用的四唑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从式(8)的化合物和式(9)的化合物中获得式(1)的四唑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选择图】无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伊莫拉明 (5aS,6R,9S,9aR)-5a,6,7,8,9,9a-六氢-6,11,11-三甲基-2-(2,3,4,5,6-五氟苯基)-6,9-甲基-4H-[1,2,4]三唑[3,4-c][1,4]苯并恶嗪四氟硼酸酯 (5-氨基-1,3,4-噻二唑-2-基)甲醇 齐墩果-2,12-二烯[2,3-d]异恶唑-28-酸 黄曲霉毒素H1 高效液相卡套柱 非昔硝唑 非布索坦杂质Z19 非布索坦杂质T 非布索坦杂质K 非布索坦杂质E 非布索坦杂质67 非布索坦杂质65 非布索坦杂质64 非布索坦杂质61 非布索坦代谢物67M-4 非布索坦代谢物67M-2 非布索坦代谢物 67M-1 非布索坦-D9 非布索坦 非唑拉明 雷西纳德杂质H 雷西纳德 阿西司特 阿莫奈韦 阿米苯唑 阿米特罗13C2,15N2 阿瑞匹坦杂质 阿格列扎 阿扎司特 阿尔吡登 阿塔鲁伦中间体 阿培利司N-1 阿哌沙班杂质26 阿哌沙班杂质15 阿可替尼 阿作莫兰 阿佐塞米 镁(2+)(Z)-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酯 锌1,2-二甲基咪唑二氯化物 铵2-(4-氯苯基)苯并恶唑-5-丙酸盐 铬酸钠[-氯-3-[(5-二氢-3-甲基-5-氧代-1-苯基-1H-吡唑-4-基)偶氮]-2-羟基苯磺酸基][4-[(3,5-二氯-2-羟基苯 铁(2+)乙二酸酯-3-甲氧基苯胺(1:1:2) 钠5-苯基-4,5-二氢吡唑-1-羧酸酯 钠3-[2-(2-壬基-4,5-二氢-1H-咪唑-1-基)乙氧基]丙酸酯 钠3-(2H-苯并三唑-2-基)-5-仲-丁基-4-羟基苯磺酸酯 钠(2R,4aR,6R,7R,7aS)-6-(2-溴-9-氧代-6-苯基-4,9-二氢-3H-咪唑并[1,2-a]嘌呤-3-基)-7-羟基四氢-4H-呋喃并[3,2-D][1,3,2]二氧杂环己膦烷e-2-硫醇2-氧化物 野麦枯 野燕枯 醋甲唑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