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2-丙炔-1-基)丙二酸二乙酯 | 17920-23-9

中文名称
2-(2-丙炔-1-基)丙二酸二乙酯
中文别名
2-丙炔基丙二酸二乙酯;炔丙基丙二酸二乙酯
英文名称
diethyl propargylmalonate
英文别名
diethyl 2-(prop-2-yn-1-yl)malonate;diethyl 2-(prop-2-ynyl)malonate;diethyl 2-propargylmalonate;diethyl (prop-2-ynyl)malonate;1,3-diethyl 2-(prop-2-yn-1-yl)propanedioate;diethyl 2-prop-2-ynylpropanedioate
2-(2-丙炔-1-基)丙二酸二乙酯化学式
CAS
17920-23-9
化学式
C10H14O4
mdl
——
分子量
198.219
InChiKey
FKXOELIKVUIBL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78℃
  • 沸点:
    129℃ (22 Torr)
  • 密度:
    1.05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4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7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
  • 拓扑面积:
    52.6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17190090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305+P351+P338
  • 危险性描述:
    H302,H315,H319,H335
  • 储存条件:
    室温且干燥环境中保存。

SDS

SDS:38a6d679cf71089fe7d7cf329a9f90ab
查看
2-丙炔基丙二酸二乙酯 修改号码:5.3

模块 1. 化学品
产品名称: Diethyl 2-Propynylmalonate
修改号码: 5.3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GHS分类
物理性危害 未分类
健康危害
皮肤腐蚀/刺激 第2级
严重损伤/刺激眼睛 2A类
环境危害 未分类
GHS标签元素
图标或危害标志
信号词 警告
危险描述 造成皮肤刺激
造成严重眼刺激
防范说明
[预防] 处理后要彻底清洗双手。
穿戴防护手套/护目镜/防护面具。
[急救措施] 眼睛接触: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眼睛接触:求医/就诊
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轻轻洗。
若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脱掉被污染的衣物,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单一物质/混和物 单一物质
化学名(中文名): 2-丙炔基丙二酸二乙酯
百分比: >97.0%(GC)
CAS编码: 17920-23-9
俗名: 2-Propynylmalonic Acid Diethyl Ester , Diethyl Propargylmalonate ,
Propargylmalonic Acid Diethyl Ester
2-丙炔基丙二酸二乙酯 修改号码:5.3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分子式: C10H14O4

模块 4. 急救措施
吸入: 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通畅,休息。若感不适请求医/就诊。
皮肤接触: 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肥皂和水轻轻洗。
若皮肤刺激或发生皮疹:求医/就诊。
眼睛接触: 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清洗。
如果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食入: 若感不适,求医/就诊。漱口。
紧急救助者的防护: 救援者需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比如橡胶手套和气密性护目镜。

模块 5. 消防措施
合适的灭火剂: 干粉,泡沫,雾状水,二氧化碳
不适用的灭火剂: 棒状水
特定方法: 从上风处灭火,根据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非相关人员应该撤离至安全地方。
周围一旦着火:如果安全,移去可移动容器。
消防员的特殊防护用具: 灭火时,一定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模块 6. 泄漏应急处理
个人防护措施,防护用具,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远离溢出物/泄露处并处在上风处。确保足够通风。
紧急措施: 泄露区应该用安全带等圈起来,控制非相关人员进入。
环保措施: 防止进入下水道。
控制和清洗的方法和材料: 用合适的吸收剂(如:旧布,干砂,土,锯屑)吸收泄漏物。一旦大量泄漏,筑堤控
制。附着物或收集物应该立即根据合适的法律法规废弃处置。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处理
技术措施: 在通风良好处进行处理。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具。防止烟雾产生。处理后彻底清洗双手
和脸。
注意事项: 如果蒸气或浮质产生,使用通风、局部排气。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眼睛和衣物。
贮存
储存条件: 保持容器密闭。存放于凉爽、阴暗处。
远离不相容的材料比如氧化剂存放。
包装材料: 依据法律。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 尽可能安装封闭体系或局部排风系统,操作人员切勿直接接触。同时安装淋浴器和洗
眼器。
个人防护用品
呼吸系统防护: 防毒面具。依据当地和政府法规。
手部防护: 防护手套。
眼睛防护: 安全防护镜。如果情况需要,佩戴面具。
皮肤和身体防护: 防护服。如果情况需要,穿戴防护靴。

模块 9. 理化特性
外形(20°C): 液体
外观: 透明
2-丙炔基丙二酸二乙酯 修改号码:5.3

模块 9. 理化特性
颜色: 无色-几乎无色
气味: 无资料
pH: 无数据资料
熔点: 无资料
沸点/沸程 115 °C/1.5kPa
闪点: 无资料
爆炸特性
爆炸下限: 无资料
爆炸上限: 无资料
密度: 1.05
溶解度:
[水] 无资料
[其他溶剂] 无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性
化学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稳定。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未报道特殊反应性。
须避免接触的物质 氧化剂, 重金属
危险的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模块 11. 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 ipr-must LD50:100 mg/kg
对皮肤腐蚀或刺激: 无资料
对眼睛严重损害或刺激: 无资料
生殖细胞变异原性: 无资料
致癌性:
IARC = 无资料
NTP = 无资料
生殖毒性: 无资料
RTECS 号码: OO1630000

模块 12. 生态学信息
生态毒性:
鱼类: 无资料
甲壳类: 无资料
藻类: 无资料
残留性 / 降解性: 无资料
潜在生物累积 (BCF): 无资料
土壤中移动性
log水分配系数: 无资料
土壤吸收系数 (Koc): 无资料
亨利定律 无资料
constant(PaM3/mol):

模块 13. 废弃处置
如果可能,回收处理。请咨询当地管理部门。建议在装有后燃和洗涤装置的化学焚烧炉中焚烧。废弃处置时请遵守
国家、地区和当地的所有法规。
2-丙炔基丙二酸二乙酯 修改号码:5.3

模块 14. 运输信息
联合国分类: 与联合国分类标准不一致
UN编号: 未列明

模块 15. 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26日国务院发布,2011年2月16日修订): 针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1
    •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类亲电性烯醇盐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类亲电性烯醇盐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金属有机催化技术领域,末端炔基化合物、氮氧化物以及质子供给剂,银盐作为催化剂,在机溶剂中进行加成反应,得到亲电性烯醇盐;该亲电性烯醇盐用于制备官能化羰基化合物。本发明提供的合成方法可利用商业易得的各种一价银盐作为催化剂、利用各种类型的末端炔基化合物作为起始原料,可使质子化的氮氧化物对末端炔基化合物的加成,实现特殊烯醇盐的合成,且烯醇盐结构多样,官能团容忍性高,产率好;合成出易于分离的亲电性烯醇盐。
    公开号:
    CN107162967A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当钴介导的[2 + 2 + 2]环加成反应胆敢误入歧途:前所未有的钴(iii)络合物的合成†
    摘要:
    与二炔/烯的标准[2 + 2 + 2]环加成反应形成鲜明对比,钴介导的环加成与γ-亚烷基丁烯内酯形成了前所未有的钴(III)多环配合物。假定由基于丁烯内酯部分的不寻常断裂的计算研究支持的合理机制被认为是造成该原始反应的原因。
    DOI:
    10.1039/c9dt03311d
  • 作为试剂:
    描述:
    diethyl 2-cinnamyl-2-(prop-2-yn-1-yl)malonate 在 2-(2-丙炔-1-基)丙二酸二乙酯 、 C50H54AuNP(1+)*F6Sb(1-)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D2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95%的产率得到3-styrylcyclopent-3-ene-1,1-dicarboxylic acid diethyl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金 (I) 催化中的限制诱导选择性——使用大体积三-(邻-联芳基)膦配体的好处
    摘要:
    合成了一系列带有庞大的三-(邻-联芳基)膦配体的金(I) 配合物。它们表现出显着的催化活性,从而证明了它们作为有机化学合成工具的价值。
    DOI:
    10.1002/anie.20220345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BICYCLIC COMPOUNDS HAVING ANTIMITOTIC AND/OR ANTITUMOR ACTIVITY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申请人:Gangjee Aleem
    公开号:US20100010016A1
    公开(公告)日:2010-01-14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bicyclic compounds, 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salts, prodrugs, solvates, and hydrates thereof, having antimitotic activity, anti-multidrug resistance activity, such as for example P-glycoprotein inhibition, and antitumor activity, and which inhibit paclitaxel sensitive and resistant tumor cells. Also provided are methods of utilizing these compounds for treating tumor cells and inhibiting mitosis of cancerous cells.
    本发明提供了具有抗有丝分裂活性、抗多药耐药活性(例如P-糖蛋白抑制作用)和抗肿瘤活性的双环化合物、药用可接受盐、前药、溶剂化合物和水合物,其能够抑制紫杉醇敏感和耐药肿瘤细胞。还提供了利用这些化合物治疗肿瘤细胞和抑制癌细胞有丝分裂的方法。
  • Decarboxylative Mannich Reactions with Substituted Malonic Acid Half-Oxyesters
    作者:Tania Xavier、Sylvie Condon、Christophe Pichon、Erwan Le Gall、Marc Presset
    DOI:10.1021/acs.joc.0c02895
    日期:2021.4.16
    The decarboxylative Mannich reaction between imines and substituted malonic acids half-oxyesters (SMAHOs) has been developed using 1,4-diazabicyclo[2.2.2]octane (DABCO) as an organocatalyst. The reaction proceeds under simple reaction conditions and tolerates a broad range of substrates, affording general access to β2,3-aminoesters, the syn diastereomer being the major one. An alternative multicomponent
    亚胺与取代的丙二酸半含氧酸酯(SMAHOs)之间的脱羧曼尼希反应已使用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DABCO)作为有机催化剂进行了开发。简单的反应条件下进行反应并耐受宽范围的底物,得到一般访问β 2,3 -aminoesters,顺式非对映体是主要的。还开发了一种替代性的多组分方案,以提高该工艺的总体生态兼容性。
  • Regiospecific Synthesis of Bicyclo- and Heterobicyclo-<i>g</i><i>em</i>-difluorocyclobutenes Using Functionalized Fluoroallenes and a Novel Mo-Catalyzed Intramolecular [2 + 2] Cycloaddition Reaction
    作者:Qilong Shen、Gerald B. Hammond
    DOI:10.1021/ja0263893
    日期:2002.6.1
    The first synthesis of functionalized gem-difluoroallenes 4 served as platform for an unprecedented molybdenum-catalyzed intramolecular allene-alkyne [2 + 2]-cycloaddition that produced 6, a hitherto unknown class of bicyclo- and heterobicyclo-CF2-containing cyclobutenes.
    第一次合成功能化的嵴二氟丙二烯 4 作为前所未有的钼催化分子内丙二烯-炔 [2 + 2]-环加成的平台,该反应产生了 6,这是迄今为止未知的一类含双环和杂双环-CF2 的环丁烯。
  • Reductive Cyclization of Unactivated Alkyl Chlorides with Tethered Alkenes under Visible‐Light Photoredox Catalysis
    作者:Miguel Claros、Felix Ungeheuer、Federico Franco、Vlad Martin‐Diaconescu、Alicia Casitas、Julio Lloret‐Fillol
    DOI:10.1002/anie.201812702
    日期:2019.4
    of unactivated alkyl chlorides with tethered alkenes. The cleavage of strong C(sp3)−Cl bonds is mediated by a highly nucleophilic low‐valent cobalt or nickel intermediate generated by visible‐light photoredox reduction employing a copper photosensitizer. The high basicity and multidentate nature of the ligands are key to obtaining efficient metal catalysts for the functionalization of unactivated alkyl
    大量市售的烷基氯的化学惰性阻碍了它们作为化学转化反应物的广泛应用。这项工作提出了一种金属光氧化还原方法,用于实现未活化的烷基氯与束缚烯烃的催化分子内还原环化。强C(sp 3 )−Cl键的断裂是由使用铜光敏剂的可见光光氧化还原还原产生的高度亲核的低价钴或镍中间体介导的。配体的高碱度和多齿性质是获得用于未活化的烷基氯官能化的有效金属催化剂的关键。
  • Palladium-Catalyzed Additions of Terminal Alkynes to Acceptor Alkynes
    作者:Barry M. Trost、Mark T. Sorum、Chuen Chan、Gerd Rühter
    DOI:10.1021/ja9624937
    日期:1997.1.1
    The development of addition reactions wherein the product is the simple sum of the reactants plus anything else (only needed catalytically) constitutes an important goal for enhanced synthetic efficiency. The C−H bond of terminal alkynes (the donor alkynes) can be added to either terminal alkynes (self-coupling) or activated internal alkynes (cross-coupling) (the acceptor alkynes) in the presence of
    加成反应的发展,其中产物是反应物加上任何其他东西(仅需要催化)的简单总和,构成了提高合成效率的重要目标。在催化量的乙酸钯存在下,末端炔烃(供体炔烃)的 CH 键可以添加到末端炔烃(自偶联)或活化的内部炔烃(交叉偶联)(受体炔烃)上。富电子空间位阻配体,三(2,6-二甲氧基苯基)膦。用于交叉偶联的活化内部炔烃(受体炔烃)包括带有酯、砜和酮的炔烃。自偶联完全被交叉偶联所淹没,即使供体和受体炔烃的比例为 1:1。该反应对游离的甲醛、醇、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