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溴代环己烷 | 108-85-0

中文名称
溴代环己烷
中文别名
溴环己烷;六氢溴(代)苯;环己基溴;1-溴环己烷;一溴环己烷;六氢溴苯
英文名称
1-bromocyclohexane
英文别名
Cyclohexyl bromide;bromocyclohexane
溴代环己烷化学式
CAS
108-85-0
化学式
C6H11Br
mdl
MFCD00003819
分子量
163.057
InChiKey
AQNQQHJNRPDOQV-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57°C
  • 沸点:
    166-167 °C (lit.)
  • 密度:
    1.324 g/mL at 25 °C (lit.)
  • 蒸气密度:
    5.62 (vs air)
  • 闪点:
    145 °F
  • 溶解度:
    与乙醇、乙醚、丙酮、苯和四氯化碳混溶。
  • 介电常数:
    7.9(25℃)
  • 保留指数:
    969;969;1023;970.2;969;969;975
  • 稳定性/保质期:
    避免与强氧化剂接触。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2
  • 重原子数:
    7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品标志:
    Xn
  • 安全说明:
    S23,S24/25,S26,S37/39
  • 危险类别码:
    R36/37/38,R18,R20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03599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NONH for all modes of transport
  • RTECS号:
    GU7171700
  • 包装等级:
    Z01
  • 危险类别:
    9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10,P261,P264,P271,P280,P302+P352,P304+P340,P305+P351+P338,P310,P362+P364,P403+P233,P501
  • 危险性描述:
    H227,H315,H318,H335,H411
  • 储存条件: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和热源,并与其他化学物质尤其是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并确保储区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及合适的收容材料。

SDS

SDS:c5f19c60e6daf331756b9e0cede077cd
查看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环己基溴;溴环己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 Cyelohexyl bromide;Bromocyclohexane
中文俗名或商品名:
Synonyms:
CAS No.: 108-85-0
分子式: C 6 H 11 Br
分子量: 163.0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化学品 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环己基溴;溴环己烷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接触本品后可引起头痛、恶心和呕吐。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可能有害。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对大气臭氧层有极强破坏力。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 误服者用水漱口,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溴化物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溴化氢。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消防员的个体防护: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禁止使用的灭火剂:
闪点(℃): 62
自燃温度(℃): 引燃温度(℃):无资料
爆炸下限[%(V/V)]: 无资料
爆炸上限[%(V/V)]: 无资料
最小点火能(mJ):
爆燃点:
爆速:
最大燃爆压力(MPa):
建规火险分级: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经稀释的洗液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 中 国 MAC:未制订标准前苏联 MAC:未制订标准美国TLV—TWA:未制订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紧袖工作服,长筒胶鞋。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无色至微黄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pH:
熔点(℃):
沸点(℃): 165(1.87kPa)
相对密度(水=1): 1.32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饱和蒸气压(kPa): 1.87(165℃)
燃烧热(kJ/mol):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闪点(℃): 62
引燃温度(℃): 引燃温度(℃):无资料
爆炸上限%(V/V): 无资料
爆炸下限%(V/V): 无资料
分子式: C 6 H 11 Br
分子量: 163.06
蒸发速率:
粘性: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
主要用途: 用于有机合成。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在常温常压下 稳定
禁配物: 强氧化剂。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溴化氢。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毒性尚不清楚
急性中毒:
慢性中毒: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UN编号: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包装方法:
运输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等混装混运。船运时,应与机舱、电源、火源等部位隔离。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
RETCS号:
IMDG规则页码: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国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国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1.周国泰,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2.国家环保局有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北京化工研究院合编,化学品毒性法规环境数据手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3.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CHEMINFO Database.1998 4.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TECS Database, 1989
填表时间: 年月日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4
MSDS修改日期: 年月日

制备方法与用途

应用

溴代环己烷是一种重要的烃类化合物,可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及溶剂,可用来合成光敏引发剂、格氏试剂、环氧合酶抑制剂,同时也可以作为外部重原子微拢剂及烷基化试剂的链转移剂。

制备

将0.1mol溴化钾和一定量的环己醇、去离子水加入带有回流冷凝管的磨口三角瓶中,在磁力加热搅拌器上加热,搅拌下缓慢滴加浓硫酸,20分钟后滴加完毕。回流反应至一定时间后,停止加热,并从冷凝管口加入30mL水以使反应瓶中生成的盐全部溶解于水中。将反应瓶中的物料倒入分液漏斗中进行分液,有机相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后再用水洗涤至中性,得到粗产品;经气相色谱分析确认无任何副产物后,使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收集166℃~167℃的馏分,得到浅黄色液体产品溴代环己烷。

化学性质

溴代环己烷为无色液体,熔点-56.5℃,沸点166.2℃,45.5℃(1.33kPa),相对密度1.3359(20/4℃),折光率1.4957。闪点62℃。与乙醇、乙醚、丙酮、苯和四氯化碳混溶,不溶于水,并具有刺激性气味。

制备方法

溴代环己烷由环乙醇与溴氢酸反应制得:将环乙醇与48%氢溴酸加热回流6小时。在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水后,分出下层的有机相并用无水氯化钙干燥。蒸馏收集163-165℃的馏分即为成品,产率74%。

用途

溴代环己烷作为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cis-1,3-Dibromcyclohexan 31025-70-4 C6H10Br2 241.953
    —— trans-1,3-dibromocyclohexane 29624-17-7 C6H10Br2 241.953
    —— trans-1,2-dibromocyclohexane 7429-37-0 C6H10Br2 241.953
    1,2-二溴环己烷 1,2-dibromocyclohexane 5401-62-7 C6H10Br2 241.953
    1alpha,2alpha-二溴环己烷 cis-1,2-dibromocyclohexane 19246-38-9 C6H10Br2 241.953
    1,1-二溴环己烷 1,1-Dibrom-cyclohexan 10489-97-1 C6H10Br2 241.95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溴代环己烷phosphorusTi(N[t-Bu](3,5-Me2C6H3))3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以95%的产率得到三环己基膦
    参考文献:
    名称:
    Radical synthesis of trialkyl, triaryl, trisilyl and tristannyl phosphines from P4
    摘要:
    已设计出一种反应方案:3 RX + 3 Ti(III) + 0.25 P4 → PR3 + 3 XTi(IV),其中RX = PhBr、CyBr、Me3SiI或Ph3SnCl,针对空间位阻更大的RX情况,反应结果有显著差异。该方案实现了白磷的直接自由基功能化,无需经过PCl3中间体。
    DOI:
    10.1039/c0nj00124d
  • 作为产物:
    描述:
    cyclohexylsulfanyl-tris(dimethylamino)phosphanium 在 氢溴酸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生成 溴代环己烷
    参考文献:
    名称:
    硫从手性中心的立体定向置换。通过硫磷鎓盐活化。
    摘要:
    已经开发出第一种直接从手性碳中心置换硫的通用方法。通过用次氯酸叔丁酯和六甲基亚磷酸三酰胺处理,手性硫醇易于转化为相应的硫代salts盐。六氟磷酸铵的复分解反应提供稳定,可分离的结晶盐,该盐可以与各种杂原子和碳基亲核试剂进行干净的亲核置换,从而提供了立体化学已颠倒的产品。
    DOI:
    10.1016/s0040-4039(00)94972-4
  • 作为试剂:
    描述:
    1,5-二碘戊烷溴代环己烷magnesium1,2-二溴乙烷 、 potassium iodide 、 lithium hexamethyldisilazan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N,N-二甲基乙酰胺 为溶剂, 反应 106.0h, 生成 2-(6-(4-(tert-butyl)benzyl)-2-(difluoromethylene)-7,7-difluorohept-6-en-1-yl)naphthalene
    参考文献:
    名称:
    Ramberg-Bäcklund 反应中的烷基三氟乙烯:一种高效、模块化的 gem-二氟烯烃合成
    摘要:
    本文描述了通过烷基三氟乙烯的 Ramberg-Bäcklund 反应前所未有的 gem-二氟烯烃合成。通过用特定的格氏试剂处理,可以很容易地从容易获得的三氟酮中制备结构多样、完全取代的偕二氟烯烃,这些烯烃很难通过其他方法制备。实验和计算研究提供了对格氏试剂独特和关键作用的深入了解,该试剂既可作为去除 α-质子的碱,又可作为路易斯酸帮助 CF 键活化。
    DOI:
    10.1021/jacs.0c0792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hiourea-Mediated Halogenation of Alcohols
    作者:Amar R. Mohite、Ravindra S. Phatake、Pooja Dubey、Mohamed Agbaria、Alexander I. Shames、N. Gabriel Lemcoff、Ofer Reany
    DOI:10.1021/acs.joc.0c01431
    日期:2020.10.16
    conditions expedited by the presence of substoichiometric amounts of thiourea additives is presented. The amount of thiourea added dictates the pathway of the reaction, which may diverge from the desired halogenation reaction toward oxidation of the alcohol, in the absence of thiourea, or toward starting material recovery when excess thiourea is used. Both bromination and chlorination were highly efficient
    提出了在亚化学计量的硫脲添加剂的存在下加速的在温和条件下醇的卤化。硫脲的添加量决定了反应的途径,该途径可能与所需的卤化反应不同,在没有硫脲的情况下朝着醇的氧化,或者在使用过量的硫脲时朝着原料的回收。溴化和氯化对于伯醇,仲醇,叔醇和苄醇都非常有效,并且可以耐受各种官能团。详细的电子顺磁共振(EPR)研究,同位素标记和其他对照实验表明,基于自由基的机理。反应是在环境条件下进行的,使用的试剂普遍存在且价格便宜,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并且可以实现高度原子经济,
  • Efficient C(sp3alkyl)–SCF3 bond formations via copper-mediated trifluoromethylthiolation of alkyl halides
    作者:Quanfu Lin、Li Chen、Yangjie Huang、Mingguang Rong、Yaofeng Yuan、Zhiqiang Weng
    DOI:10.1039/c4ob00403e
    日期:——
    A general and convenient copper-mediated trifluoromethylthiola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alkyl halides was described. Variation of the solvent, additives and time allowed optimization of the reaction. A wide range of alkyl halides were explored to give a set of alkyl trifluoromethyl thioethers in moderate to excellent yields. A variety of functional groups, including ethers, thioether, esters, nitriles, amides, and ketal groups, were well tolerated in the electrophilic partner.
    报道了一种通用且便捷的铜介导的一级和二级烷基卤化物的三氟甲硫基化反应。通过改变溶剂、添加剂和时间,实现了反应的优化。广泛的烷基卤化物被探索用于合成一系列中等到优异收率的烷基三氟甲硫醚。包括醚、硫醚、酯、腈、酰胺和缩酮在内的多种官能团在亲电试剂中均得到良好的耐受。
  • A general N-alkylation platform via copper metallaphotoredox and silyl radical activation of alkyl halides
    作者:Nathan W. Dow、Albert Cabré、David W.C. MacMillan
    DOI:10.1016/j.chempr.2021.05.005
    日期:2021.7
    The catalytic union of amides, sulfonamides, anilines, imines, or N-heterocycles with a broad spectrum of electronically and sterically diverse alkyl bromides has been achieved via a visible-light-induced metallaphotoredox platform. The use of a halogen abstraction-radical capture (HARC) mechanism allows for room temperature coupling of C(sp3)-bromides using simple Cu(II) salts, effectively bypassing
    通过可见光诱导的金属光氧化还原平台实现了酰胺、磺胺、苯胺、亚胺或N-杂环与广谱电子和空间多样化烷基溴的催化结合。卤素提取-自由基捕获 (HARC) 机制的使用允许使用简单的 Cu(II) 盐在室温下耦合 C( sp 3 )-溴化物,有效绕过通常与热诱导 S N 2 或 S相关的过高障碍N 1 N-烷基化。这种区域和化学选择性方案与 >10 类药物相关的N兼容- 亲核试剂,包括已建立的药剂,以及结构多样的伯、仲和叔烷基溴。此外,通过将N-亲核试剂与环丙基溴和未活化的烷基氯(与亲核取代途径不相容的底物)结合,突出了 HARC 方法与传统惰性偶联伙伴结合的能力。初步的机械实验验证了该平台的双重催化、开壳性质,这使得在传统的基于卤化物的N-烷基化系统中无法实现的反应性成为可能。
  • Bifunctional Iminophosphorane Catalyzed Enantioselective Sulfa-Michael Addition to Unactivated α-Substituted Acrylate Esters
    作者:Alistair J. M. Farley、Christopher Sandford、Darren J. Dixon
    DOI:10.1021/jacs.5b10226
    日期:2015.12.30
    The highly enantioselective sulfa-Michael addition of alkyl thiols to unactivated α-substituted acrylate esters catalyzed by a bifunctional iminophosphorane organocatalyst under mild conditions is described. The strong Brønsted basicity of the iminophosphorane moiety of the catalyst provides the necessary activation of the alkyl thiol pro-nucleophile, while the two tert-leucine residues flanking a
    描述了在温和条件下由双功能亚氨基正膦有机催化剂催化的烷基硫醇与未活化的 α-取代丙烯酸酯的高度对映选择性磺基-迈克尔加成反应。催化剂亚氨基正膦部分的强布朗斯台德碱性为烷基硫醇亲核试剂提供了必要的活化,而中央硫脲氢键供体侧翼的两个叔亮氨酸残基促进了瞬态烯醇中间体质子化过程中的高对映选择性. 该反应在烷基硫醇、酯部分和 α,β-不饱和酯的 α-取代基方面的范围很广,以优异的产率(高达 >99%)和对映选择性(高达到 96% ee),并且可以使用低至 0 的催化剂负载量进行十克放大。
  • A General and Efficient Approach to Aryl Thiols: CuI-Catalyzed Coupling of Aryl Iodides with Sulfur and Subsequent Reduction
    作者:Yongwen Jiang、Yuxia Qin、Siwei Xie、Xiaojing Zhang、Jinhua Dong、Dawei Ma
    DOI:10.1021/ol902186d
    日期:2009.11.19
    A CuI-catalyzed coupling reaction of aryl iodides and sulfur powder takes place in the presence of K2CO3 at 90 °C. The coupling mixture is directly treated with NaBH4 or triphenylphosphine to afford aryl thiols in good to excellent yields. A wide range of substituted aryl thiols that bear methoxy, hydroxyl, carboxylate, amido, keto, bromo, and fluoro groups can be assembled through this procedure.
    CuI催化的芳基碘化物和硫粉的偶联反应在90°C的K 2 CO 3存在下进行。偶联混合物直接用NaBH 4或三苯基膦处理,以良好或优异的收率得到芳基硫醇。可以通过该程序组装具有甲氧基,羟基,羧酸酯基,酰胺基,酮基,溴基和氟基的各种各样的取代的芳基硫醇。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hnmr
mass
cnmr
ir
raman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