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3'-di-O-cyclopentylidene-4'-azidoadenosine | 959144-03-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3'-di-O-cyclopentylidene-4'-azidoadenosine
英文别名
[(3aS,4R,6R,6aR)-6-(6-aminopurin-9-yl)-4-azidospiro[6,6a-dihydro-3aH-furo[3,4-d][1,3]dioxole-2,1'-cyclopentane]-4-yl]methanol
2',3'-di-O-cyclopentylidene-4'-azidoadenosine化学式
CAS
959144-03-7
化学式
C15H18N8O4
mdl
——
分子量
374.359
InChiKey
YDJNOSJBDQFEFC-YJKIEOBB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4
  • 重原子数:
    27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7
  • 拓扑面积:
    132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1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3'-di-O-cyclopentylidene-4'-azidoadenosinephenyl(benzyloxy-L-alaninyl)phosphorochloridate叔丁基氯化镁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以72%的产率得到2',3'-di-O-cyclopentylidene-4'-azidoadenosine 5'-O-[phenyl(benzyloxy-L-alaninyl)] phosph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将氨基磷酸酯方法应用于4'-取代的嘌呤核苷(4'-叠氮腺苷)的第一个例子:与丙型肝炎病毒相比,无活性的核苷转化为亚微摩尔化合物。
    摘要:
    我们报告了抗丙型肝炎病毒(HCV)剂4'-叠氮腺苷(1)的合成,以及氨基磷酸酯ProTide技术在该核苷中的应用。1的合成是通过环氧化物中间体,然后在路易斯酸存在下通过叠氮基三甲基硅烷进行区域和立体选择性开环而实现的。化合物1在浓度高达0.1 mM的细胞培养物中不抑制HCV复制。但是,通过应用ProTide技术,亚微摩尔活性剂可衍生自1。所制备的所有氨基磷酸酯均为L-丙氨酸衍生物,其氨基酸的芳基部分和酯部分有所变化。在复制子测定中,苄基酯和1-萘基磷酸酯(18)具有最佳活性。
    DOI:
    10.1021/jm070362i
  • 作为产物:
    描述:
    6N-pivaloyl-4'-azidoadenosine 、 1,1-二甲氧基环戊烷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以0.80 g的产率得到2',3'-di-O-cyclopentylidene-4'-azidoadenosine
    参考文献:
    名称:
    将氨基磷酸酯方法应用于4'-取代的嘌呤核苷(4'-叠氮腺苷)的第一个例子:与丙型肝炎病毒相比,无活性的核苷转化为亚微摩尔化合物。
    摘要:
    我们报告了抗丙型肝炎病毒(HCV)剂4'-叠氮腺苷(1)的合成,以及氨基磷酸酯ProTide技术在该核苷中的应用。1的合成是通过环氧化物中间体,然后在路易斯酸存在下通过叠氮基三甲基硅烷进行区域和立体选择性开环而实现的。化合物1在浓度高达0.1 mM的细胞培养物中不抑制HCV复制。但是,通过应用ProTide技术,亚微摩尔活性剂可衍生自1。所制备的所有氨基磷酸酯均为L-丙氨酸衍生物,其氨基酸的芳基部分和酯部分有所变化。在复制子测定中,苄基酯和1-萘基磷酸酯(18)具有最佳活性。
    DOI:
    10.1021/jm070362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First Example of Phosphoramidate Approach Applied to a 4‘-Substituted Purine Nucleoside (4‘-Azidoadenosine):  Conversion of an Inactive Nucleoside to a Submicromolar Compound versus Hepatitis C Virus
    作者:Plinio Perrone、Felice Daverio、Rocco Valente、Sonal Rajyaguru、Joseph A. Martin、Vincent Lévêque、Sophie Le Pogam、Isabel Najera、Klaus Klumpp、David B. Smith、Christopher McGuigan
    DOI:10.1021/jm070362i
    日期:2007.11.1
    We report on the synthesis of the anti hepatitis C virus (HCV) agent 4'-azidoadenosine (1)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hosphoramidate ProTide technology to this nucleoside. The synthesis of 1 was achieved through an epoxide intermediate followed by regio- and stereoselective ring opening by azidotrimethylsilane in the presence of a Lewis acid. Compound 1 did not inhibit HCV replication in cell culture
    我们报告了抗丙型肝炎病毒(HCV)剂4'-叠氮腺苷(1)的合成,以及氨基磷酸酯ProTide技术在该核苷中的应用。1的合成是通过环氧化物中间体,然后在路易斯酸存在下通过叠氮基三甲基硅烷进行区域和立体选择性开环而实现的。化合物1在浓度高达0.1 mM的细胞培养物中不抑制HCV复制。但是,通过应用ProTide技术,亚微摩尔活性剂可衍生自1。所制备的所有氨基磷酸酯均为L-丙氨酸衍生物,其氨基酸的芳基部分和酯部分有所变化。在复制子测定中,苄基酯和1-萘基磷酸酯(18)具有最佳活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