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haemulti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haemultine
英文别名
(1S,13S,18R)-5,7-dioxa-12-azapentacyclo[10.5.2.01,13.02,10.04,8]nonadeca-2,4(8),9,16-tetraen-18-ol
(±)-haemulti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6H17NO3
mdl
——
分子量
271.316
InChiKey
WACRUQHXMQEKEV-JYJNAYRX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8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41.9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haemultine4-二甲氨基吡啶2,4,6-三氯苯甲酰氯二异丁基氢化铝三乙胺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4.0h, 生成 (4aR,11bR,12S)-4,4a-dihydro-3H,6H-11b,5-ethano[1,3]dioxolo[4,5-j]phenanthridin-12-yl 2,5-dibromobenz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tic Studies Concerning the Crinine Alkaloid Haemultine
    摘要:
    我们首次制备出了最初归属于辣木碱的外消旋形式 (±)-1。其中一个关键步骤是利用 Pd0 催化的分子内 Alder-ene 反应将化合物 (±)-4 转化为同分异构的顺式-C3a-芳基六氢吲哚 (±)-3。由后一种化合物衍生的氨基醇 (±)-2 在三氟乙酸存在下与多聚甲醛反应,通过 Pictet-Spengler 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 (±)-1。通过将外消旋体 (±)-1 与莫舍酸的 R 型 14 偶联得到的非对映异构体莫舍酯 15 和 16 可以通过色谱分离,然后进行还原裂解,分别得到对映体纯度为 (+)-1 和 (-)-1 的化合物。从前一种对映体得到的物理和光谱数据与标题天然产物实际上是 (+)-1 及其 Δ2,3-双键异构体的混合物这一命题相一致。
    DOI:
    10.1071/ch12473
  • 作为产物:
    描述:
    6,6-二溴双环[3.1.0]己烷4-二甲氨基吡啶 、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N,N-双(苯基亚甲基)-1,2-乙二胺 、 palladium diacetate 、 sodium hydride 、 sodium carbonate 、 caesium carbonate臭氧苯硫酚三乙胺三氟乙酸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甲醇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N,N-二甲基甲酰胺乙腈 为溶剂, 反应 26.53h, 生成 (±)-haemultine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tic Studies Concerning the Crinine Alkaloid Haemultine
    摘要:
    我们首次制备出了最初归属于辣木碱的外消旋形式 (±)-1。其中一个关键步骤是利用 Pd0 催化的分子内 Alder-ene 反应将化合物 (±)-4 转化为同分异构的顺式-C3a-芳基六氢吲哚 (±)-3。由后一种化合物衍生的氨基醇 (±)-2 在三氟乙酸存在下与多聚甲醛反应,通过 Pictet-Spengler 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 (±)-1。通过将外消旋体 (±)-1 与莫舍酸的 R 型 14 偶联得到的非对映异构体莫舍酯 15 和 16 可以通过色谱分离,然后进行还原裂解,分别得到对映体纯度为 (+)-1 和 (-)-1 的化合物。从前一种对映体得到的物理和光谱数据与标题天然产物实际上是 (+)-1 及其 Δ2,3-双键异构体的混合物这一命题相一致。
    DOI:
    10.1071/ch1247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tic Studies Concerning the Crinine Alkaloid Haemultine
    作者:Nadia (Yuqian) Gao、Xinghua Ma、Laurent Petit、Brett D. Schwartz、Martin G. Banwell、Anthony C. Willis、Ian A. Cade、A. David Rae
    DOI:10.1071/ch12473
    日期:——

    The racemic form, (±)-1, of the structure originally assigned to the crinine alkaloid haemultine has been prepared for the first time. A key step involved the conversion of compound (±)-4 into the isomeric cis-C3a-arylhexahydroindole (±)-3 using a Pd0-catalysed intramolecular Alder-ene reaction. The amino-alcohol (±)-2 derived from the latter compound reacted with paraformaldehyde in the presence of trifluoroacetic acid to give, via a Pictet–Spengler reaction, the target (±)-1. The diastereoisomeric Mosher esters 15 and 16 obtained by coupling the racemate (±)-1 with the R-form, 14, of the Mosher acid could be separated chromatographically and then reductively cleaved to give the enantiomerically pure compounds (+)-1 and (–)-1, respectively. The physical and spectroscopic data derived from the former enantiomer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proposition that the title natural product is, in fact, a mixture of (+)-1 and its Δ2,3-double bond isomer.

    我们首次制备出了最初归属于辣木碱的外消旋形式 (±)-1。其中一个关键步骤是利用 Pd0 催化的分子内 Alder-ene 反应将化合物 (±)-4 转化为同分异构的顺式-C3a-芳基六氢吲哚 (±)-3。由后一种化合物衍生的氨基醇 (±)-2 在三氟乙酸存在下与多聚甲醛反应,通过 Pictet-Spengler 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 (±)-1。通过将外消旋体 (±)-1 与莫舍酸的 R 型 14 偶联得到的非对映异构体莫舍酯 15 和 16 可以通过色谱分离,然后进行还原裂解,分别得到对映体纯度为 (+)-1 和 (-)-1 的化合物。从前一种对映体得到的物理和光谱数据与标题天然产物实际上是 (+)-1 及其 Δ2,3-双键异构体的混合物这一命题相一致。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