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酸芳樟酯学名甲酸-3,7-二甲基-1,6-辛二烯-3-酯,是一种无色至淡黄色的液体,具有似香柠檬油样的果味-玫瑰香气。与芳樟醇相比,它的香气较青且更加锐利。
甲酸芳樟酯常用于配制依兰、丁香、橙花、茉莉等花香型香精。其香气清尖,适量与乙酸芳樟酯同用具有提调作用,并有增甜效果,适用于柑橘以提调香柠檬和柠檬香气,也适用于素心兰、香薇、古龙及某些花香、醛香、果香型配方。此外,在食用方面,甲酸芳樟酯也可用于凤梨、杏子、桃子、苹果及各种浆果的香精调配中。
毒性根据RIFM提供的资料,甲酸芳樟酯的急性毒性数据为:口服LD50>5g/kg(大鼠),皮试LD50>5g/kg(兔子)。FEMA认定其为GRAS物质,并经FDA批准用于食用。欧洲理事会将甲酸芳樟酯列入可用于食物中而对人体健康无害的人造食用香料表,其ADI值为0.25mg/kg。
含量分析按酯测定法(OT-18)中方法一进行测定。所取试样量为1.1g,计算中的当量因子(e)取91.10。或采用气相色谱法(GT-10-4)中非极性柱的方法进行测定。
制备甲酸芳樟酯由芳樟醇和甲酸的酯化作用制得。将1:1mol比的甲酸与甲酸钠在醋酐存在下反应生成重甲酸钠,然后加入1mol芳樟醇、1.2mol重甲酸钠及少量醋酐的体系中,在40℃左右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室温放置,隔夜用水洗,5%Na2CO3中和后分层分离,用苯萃取水层两次,合并有机层并减压分馏得产品。
使用限量甲酸芳樟酯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新鲜香柠檬、草药和柑橘类香气。其沸点为202℃,闪点87.5℃。它溶于乙醇和大多数非挥发性油中,微溶于丙二醇和水中,并不溶于甘油。
天然品存在于白柠檬、橙叶、桃子、薰衣草等植物中。
用途GB 2760-1996 规定甲酸芳樟酯为暂时允许使用的食用香料。它主要用于配制杏、桃、菠萝和苹果等型香精,适量与乙酸芳樟酯共用具有提调作用,并有增甜效果。
生产方法由芳樟醇和甲酸直接酯化而成。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芳樟醇 | 3,7-dimethylocta-1,6-dien-3-ol | 78-70-6 | C10H18O | 154.252 |
甲酸-(1-乙炔基-1,5-二甲基-己-4-烯基酯) | formic acid-(1-ethynyl-1,5-dimethyl-hex-4-enyl ester) | 77532-63-9 | C11H16O2 | 180.2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