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S)-5,10-dimethyl-8,14,16-trioxatetracyclo[10.2.2.01,13.07,11]hexadeca-4,7(11),9-trien-15-one | 13476-25-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S)-5,10-dimethyl-8,14,16-trioxatetracyclo[10.2.2.01,13.07,11]hexadeca-4,7(11),9-trien-15-one
英文别名
——
(1S)-5,10-dimethyl-8,14,16-trioxatetracyclo[10.2.2.01,13.07,11]hexadeca-4,7(11),9-trien-15-one化学式
CAS
13476-25-0
化学式
C15H16O4
mdl
——
分子量
260.28
InChiKey
KBMSVODXFLAQNJ-PIMMBPRG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90~191℃
  • 沸点:
    434.5±45.0 °C(Predicted)
  • 密度:
    1.30±0.1 g/cm3(Predicted)
  • 溶解度:
    可溶于氯仿(少许)、DMSO(少许)、甲醇(少许)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9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3
  • 拓扑面积:
    5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安全信息

  • WGK Germany:
    3

制备方法与用途

概述

乌药为樟科山胡椒属植物乌药Lindera aggregata(Sims)Kosterm.的干燥块根。《本草纲目》记载,乌药具有散寒、补中、顺气、开郁等功效,能增加肠胃蠕动、兴奋大脑皮层、加速血液循环,并上理脾胃元气,下通少阴肾经。主产于浙江、江西、湖南等地,历代医家评价以浙江天台所产者品质最佳。乌药自古享有“长生不老药”的美誉,历史悠久,品质超群,享誉中外,是我国名贵地道药材之一。

乌药主要含有挥发油、异喹啉类生物碱、黄酮类及倍半萜类成分,其中最能体现其特征的成分为呋喃倍半萜及其内酯类成分。《中国药典》中以乌药醚内酯作为指标性成分对乌药进行定性鉴定和定量测定。

主要信息
  • 分子量:260.2851
  • 密度:1.303g/cm³
  • 沸点:434.507°C at 760 mmHg
  • 闪点:216.582°C
  • 蒸汽压:0mmHg at 25°C
提取工艺

乙醚作为提取溶剂时,其极性较小,穿透力弱,在30min内不能完全提取乌药中的乌药醚内酯。向乙醚中加入少量甲醇可以增强溶剂的极性,提高溶剂的穿透性。但甲醇的量不可过多,否则会导致提取杂质过多,色谱峰相互重叠,含量计算结果不准确。多次试验后,选用乙醚-甲醇(85:15)混合液作为提取溶剂,能够较好地提取乌药中的乌药醚内酯。在现有药典标准规定的色谱条件下,乌药醚内酯分离度良好,可进行含量测定。该方法与药典标准收载方法相比,具有简单、方便、快捷的优点。

含量测定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天台乌药中乌药醚内酯的含量。

色谱条件
  • 色谱柱:Symmetry C18柱(250 mm×4.6 mm,5.0 μm)
  • 流动相:乙腈-水(57:43)
  • 体积流量:1 mL/min
  • 检测波长:235 nm

该方法下乌药醚内酯的线性范围为0.051~2.55 μg,平均回收率为99.96%。本法简便、经济,结果准确,可用于天台乌药的质量控制。

HPLC图

图1 乌药醚内酯对照品(A)和乌药药材(B)HPLC图

通过对乌药醚内酯进行UV波长扫描发现,在209 nm左右有最大吸收。随着波长的增加,吸光度逐渐减弱至260 nm后紫外吸收极弱。考虑到短波长对溶剂甲醇和流动相乙腈的干扰,《中国药典》2005年版选择235 nm作为检测波长。

提取方法

《中国药典》中乌药药材提取采用乙醚为提取溶剂,在索氏提取器中提取4 h。考虑到乙醚易燃、有毒,选用其他溶剂进行超声提取研究。结果显示,以乙腈-水(57:43)作为流动相可使出峰时间与分离度达到较为理想的状况。

参考资料

[1] 闻永举, 梁爱军. 乌药醚内酯超声提取工艺研究[J]. 宜春学院学报, 2011, 33(12):134-135+164.

[2] 余翠琴, 陈方亮.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乌药中乌药醚内酯[J]. 中草药, 2009, 40(06):983-984.

化学性质

来源于樟科山胡椒属植物乌药Lindera aggregata(Sims)Kosterm.。

用途

用于含量测定、鉴定、药理实验等。药理药效:顺气开郁,散寒止痛。主治:寒郁气逆,胸腹胀痛;宿食不消,小便频数;寒疝作痛。

同类化合物

(5β,6α,8α,10α,13α)-6-羟基-15-氧代黄-9(11),16-二烯-18-油酸 (3S,3aR,8aR)-3,8a-二羟基-5-异丙基-3,8-二甲基-2,3,3a,4,5,8a-六氢-1H-天青-6-酮 (2Z)-2-(羟甲基)丁-2-烯酸乙酯 (2S,4aR,6aR,7R,9S,10aS,10bR)-甲基9-(苯甲酰氧基)-2-(呋喃-3-基)-十二烷基-6a,10b-二甲基-4,10-dioxo-1H-苯并[f]异亚甲基-7-羧酸盐 (+)顺式,反式-脱落酸-d6 龙舌兰皂苷乙酯 龙脑香醇酮 龙脑烯醛 龙脑7-O-[Β-D-呋喃芹菜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 龙牙楤木皂甙VII 龙吉甙元 齿孔醇 齐墩果醛 齐墩果酸苄酯 齐墩果酸甲酯 齐墩果酸乙酯 齐墩果酸3-O-alpha-L-吡喃鼠李糖基(1-3)-beta-D-吡喃木糖基(1-3)-alpha-L-吡喃鼠李糖基(1-2)-alpha-L-阿拉伯糖吡喃糖苷 齐墩果酸 beta-D-葡萄糖酯 齐墩果酸 beta-D-吡喃葡萄糖基酯 齐墩果酸 3-乙酸酯 齐墩果酸 3-O-beta-D-葡吡喃糖基 (1→2)-alpha-L-吡喃阿拉伯糖苷 齐墩果酸 齐墩果-12-烯-3b,6b-二醇 齐墩果-12-烯-3,24-二醇 齐墩果-12-烯-3,21,23-三醇,(3b,4b,21a)-(9CI) 齐墩果-12-烯-3,11-二酮 齐墩果-12-烯-2α,3β,28-三醇 齐墩果-12-烯-29-酸,3,22-二羟基-11-羰基-,g-内酯,(3b,20b,22b)- 齐墩果-12-烯-28-酸,3-[(6-脱氧-4-O-b-D-吡喃木糖基-a-L-吡喃鼠李糖基)氧代]-,(3b)-(9CI) 鼠特灵 鼠尾草酸醌 鼠尾草酸 鼠尾草酚酮 鼠尾草苦内脂 黑蚁素 黑蔓醇酯B 黑蔓醇酯A 黑蔓酮酯D 黑海常春藤皂苷A1 黑檀醇 黑果茜草萜 B 黑五味子酸 黏黴酮 黏帚霉酸 黄黄质 黄钟花醌 黄质醛 黄褐毛忍冬皂苷A 黄蝉花素 黄蝉花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