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E)-4-hydroxypent-3-en-2-one;zinc | 14024-63-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4-hydroxypent-3-en-2-one;zinc
英文别名
——
(E)-4-hydroxypent-3-en-2-one;zinc化学式
CAS
14024-63-6
化学式
C10H16O4Zn
mdl
——
分子量
265.6
InChiKey
KNXAKZGJNLAYCJ-SYWGCQIG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24-126 °C
  • 沸点:
    129-131 °C (10 mmHg)
  • 密度:
    1.544[at 20℃]
  • 溶解度:
    溶于甲醇
  • LogP:
    0.2 at 22℃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07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
  • 拓扑面积:
    74.6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4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品标志:
    Xn
  • 安全说明:
    S26,S37/39
  • 危险类别码:
    R22,R36/37/38
  • 海关编码:
    2914190090
  • RTECS号:
    ZH0917500
  • WGK Germany:
    1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264,P270,P271,P280,P301+P312+P330,P302+P352+P312+P362+P364,P304+P340+P312,P305+P351+P338+P337+P313,P501
  • 危险性描述:
    H302+H312+H332,H315,H319

SDS

SDS:6542346401ccec0e6a16bf662aec51d7
查看

制备方法与用途

理化性质

乙酰丙酮锌为白色粉末,具有特征性气味。该物质性质稳定且易于与氧化剂发生反应,熔点在129-133℃之间。它易溶于甲醇。

用途

乙酰丙酮锌可作为添加剂使用,常用于聚氯乙烯等卤化聚合物的热稳定剂,尤其在聚氯乙烯中应用广泛。此外,还可用作催化剂、树脂交联剂、树脂硬化促进剂以及树脂和橡胶的添加剂,对于形成超导薄膜、热线反射玻璃膜及透明导电膜也有一定作用,是一种环保型替代含铅助剂的产品。

概述

乙酰丙酮锌(简称ZAA),英文名为Zinc(II) acetylacetonate,分子式为C10H14ZnO4。在常温下它表现为白色结晶粉末,并且易溶于甲醇。这种物质性质稳定,但在特定条件下会与氧化剂反应。作为聚氯乙烯的热稳定剂时,其效果显著,并且与其他化合物如硬脂酰苯甲酰甲烷和二苯甲酰甲烷(β-二酮)表现出协同效应。乙酰丙酮锌还用作催化剂、树脂交联剂及多种材料添加剂等。它是不含铅助剂的一种环保产品。

在工业生产中,通常采用醋酸裂解法工艺合成乙酰丙酮锌。该工艺以醋酸为原料,磷酸三乙酯作为催化剂,在高温真空条件下进行裂解生成乙烯酮后,再由丙酮吸收转化得到粗品。通过塔式分馏精制,最终产品的含量大于98%。

气相火焰燃烧合成锌掺杂二氧化钛纳米晶的光催化性能

以四氯化钛和乙酰丙酮锌为原料,在气相火焰燃烧条件下合成锌掺杂二氧化钛纳米晶,并利用XRD、XPS及ICP-AES研究其结构。探究了不同锌掺杂量下,纳米晶对罗丹明B(Rhodamine B)在紫外光照射下的降解活性及其光催化机理。

实验结果显示,在掺杂0.21%摩尔比时,样品表现出最高的光催化活性。研究进一步表明,二氧化钛与ZnO不同的能带位置有助于有效分离光生载流子,从而提高纳米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性能。此研究成果发表于《过程工程学报》第7卷第6期,并由华东理工大学超细材料制备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上海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