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羟基-4-甲氧基肉桂酸 | 537-73-5

中文名称
3-羟基-4-甲氧基肉桂酸
中文别名
3-羟基-4-甲氧基苯乙烯酸;异阿魏酸;3-羟-4-甲氧桂皮酸;橘皮酸
英文名称
isoferulic acid
英文别名
3-hydroxy-4-methoxycinnamic acid;3-(3-hydroxy-4-methoxyphenyl)acrylic acid;3-(3-Hydroxy-4-methoxy-phenyl)-acrylic acid;3-(3-hydroxy-4-methoxyphenyl)prop-2-enoic acid
3-羟基-4-甲氧基肉桂酸化学式
CAS
537-73-5
化学式
C10H10O4
mdl
——
分子量
194.187
InChiKey
QURCVMIEKCOAJU-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30 °C (dec.)(lit.)
  • 沸点:
    250.62°C (rough estimate)
  • 密度:
    1.0583 (rough estimate)
  • 溶解度:
    易溶于乙醇和甲醇。
  • LogP:
    0.788 (est)
  • 稳定性/保质期:
    按要求保存是不会发生分解或反应的,需远离氧化物。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5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
  • 拓扑面积:
    66.8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4

安全信息

  • 危险品标志:
    Xi
  • 安全说明:
    S24/25,S26,S37/39
  • 危险类别码:
    R36/37/38
  • WGK Germany:
    2
  • 海关编码:
    29189090
  • RTECS号:
    UD3365400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305+P351+P338
  • 危险性描述:
    H315,H319,H335
  • 储存条件:
    请将密封保存,并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

SDS

SDS:d0e2471934e7d6095af4d2b5e7ebaca5
查看
3-羟基-4-甲氧基肉桂酸 修改号码:5

模块 1. 化学品
产品名称: 3-Hydroxy-4-methoxycinnamic Acid
修改号码: 5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GHS分类
物理性危害 未分类
健康危害
皮肤腐蚀/刺激 第2级
严重损伤/刺激眼睛 2A类
环境危害 未分类
GHS标签元素
图标或危害标志
信号词 警告
危险描述 造成皮肤刺激
造成严重眼刺激
防范说明
[预防] 处理后要彻底清洗双手。
穿戴防护手套/护目镜/防护面具。
[急救措施] 眼睛接触: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眼睛接触:求医/就诊
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轻轻洗。
若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脱掉被污染的衣物,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单一物质/混和物 单一物质
化学名(中文名): 3-羟基-4-甲氧基肉桂酸
百分比: >98.0%(T)(LC)
CAS编码: 537-73-5
俗名: Hesperetic Acid , Isoferulic Acid
3-羟基-4-甲氧基肉桂酸 修改号码:5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分子式: C10H10O4

模块 4. 急救措施
吸入: 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通畅,休息。若感不适请求医/就诊。
皮肤接触: 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肥皂和水轻轻洗。
若皮肤刺激或发生皮疹:求医/就诊。
眼睛接触: 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清洗。
如果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食入: 若感不适,求医/就诊。漱口。
紧急救助者的防护: 救援者需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比如橡胶手套和气密性护目镜。

模块 5. 消防措施
合适的灭火剂: 干粉,泡沫,雾状水,二氧化碳
特定方法: 从上风处灭火,根据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非相关人员应该撤离至安全地方。
周围一旦着火:如果安全,移去可移动容器。
消防员的特殊防护用具: 灭火时,一定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模块 6. 泄漏应急处理
个人防护措施,防护用具,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远离溢出物/泄露处并处在上风处。
紧急措施: 泄露区应该用安全带等圈起来,控制非相关人员进入。
环保措施: 防止进入下水道。
控制和清洗的方法和材料: 清扫收集粉尘,封入密闭容器。注意切勿分散。附着物或收集物应该立即根据合适的
法律法规处置。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处理
技术措施: 在通风良好处进行处理。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具。防止粉尘扩散。处理后彻底清洗双手
和脸。
注意事项: 如果粉尘或浮质产生,使用局部排气。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眼睛和衣物。
贮存
储存条件: 保持容器密闭。存放于凉爽、阴暗处。
远离不相容的材料比如氧化剂存放。
包装材料: 依据法律。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 尽可能安装封闭体系或局部排风系统,操作人员切勿直接接触。同时安装淋浴器和洗
眼器。
个人防护用品
呼吸系统防护: 防尘面具。依据当地和政府法规。
手部防护: 防护手套。
眼睛防护: 安全防护镜。如果情况需要,佩戴面具。
皮肤和身体防护: 防护服。如果情况需要,穿戴防护靴。

模块 9. 理化特性
外形(20°C): 固体
外观: 晶体-粉末
颜色: 白色-极淡的黄色
3-羟基-4-甲氧基肉桂酸 修改号码:5

模块 9. 理化特性
气味: 无资料
pH: 无数据资料
熔点:
228°C
沸点/沸程 无资料
闪点: 无资料
爆炸特性
爆炸下限: 无资料
爆炸上限: 无资料
密度: 无资料
溶解度:
[水] 无资料
[其他溶剂] 无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性
化学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稳定。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未报道特殊反应性。
须避免接触的物质 氧化剂
危险的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模块 11. 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 orl-rat LD50:7900 mg/kg
对皮肤腐蚀或刺激: 无资料
对眼睛严重损害或刺激: 无资料
生殖细胞变异原性: 无资料
致癌性:
IARC = 无资料
NTP = 无资料
生殖毒性: 无资料
RTECS 号码: UD3365400

模块 12. 生态学信息
生态毒性:
鱼类: 无资料
甲壳类: 无资料
藻类: 无资料
残留性 / 降解性: 无资料
潜在生物累积 (BCF): 无资料
土壤中移动性
log水分配系数: 无资料
土壤吸收系数 (Koc): 无资料
亨利定律 无资料
constant(PaM3/mol):

模块 13. 废弃处置
如果可能,回收处理。请咨询当地管理部门。建议在可燃溶剂中溶解混合,在装有后燃和洗涤装置的化学焚烧炉中
焚烧。废弃处置时请遵守国家、地区和当地的所有法规。

模块 14. 运输信息
联合国分类: 与联合国分类标准不一致
3-羟基-4-甲氧基肉桂酸 修改号码:5

模块 14. 运输信息
UN编号: 未列明

模块 15. 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26日国务院发布,2011年2月16日修订): 针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用途

3-羟基-4-甲氧基肉桂酸可以用作原料,利用基因工程酿酒酵母菌株合成曲尼司特和各种曲尼司特类似物(如肉桂酰邻氨基苯甲酸酯)。它也被用于糖苷化合成糖苷类化合物。

生物活性

异阿魏酸 (3-羟基-4-甲氧基肉桂酸) 是一种具有抗糖尿病活性的肉桂酸衍生物。它可以结合并激活 α1-肾上腺素能受体(IC50=1.4 μM),增强 β-内啡肽的分泌(EC50=52.2 nM)并增加体外葡萄糖的使用。此外,异阿魏酸还具有抗流感病毒的活性。

化学性质

异阿魏酸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易溶于甲醇和乙醇,但在乙醚中难溶,在冷水氯仿、苯中的溶解度较低,并不溶于石油醚。它来源于升麻和丹参。

用途

异阿魏酸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以及细胞保护、抗病毒的作用,可用于含量测定、鉴定及药理实验等。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1
    •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羟基-4-甲氧基肉桂酸5’-三磷酸腺苷 、 magnesium chloride 作用下, 反应 34.0h, 生成 异香兰素
    参考文献:
    名称:
    辅酶A共轭的肉桂酸-CoA-酯库的酶促合成及其在香草醛衍生物的生物催化级联反应中的应用
    摘要:
    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肉桂酸的辅酶A(CoA)连接的生物正交方法。该反应是多种生物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第一步,它被混杂的植物连接酶催化,产生具有不同功能的CoA缀合物,具有高纯度且不形成副产物。已表明其在生物合成级联反应中的适用性可将肉桂酸直接转化为天然苯甲醛(如香兰素)或人工衍生物(如乙基香兰素)。
    DOI:
    10.1002/adsc.201900892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Asahina; Inubuse, Yakugaku Zasshi/Journal of the Pharmaceutical Society of Japan, 1929, vol. 49, p. 11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ccurate Prediction of Glucuronidation of Structurally Diverse Phenolics by Human UGT1A9 Using Combined Experimental and In Silico Approaches
    作者:Baojian Wu、Xiaoqiang Wang、Shuxing Zhang、Ming Hu
    DOI:10.1007/s11095-012-0666-z
    日期:2012.6
    Catalytic selectivity of human UGT1A9, an important membrane-bound enzyme catalyzing glucuronidation of xenobiotics, was determined experimentally using 145 phenolics and analyzed by 3D-QSAR methods. Catalytic efficiency of UGT1A9 was determined by kinetic profiling. Quantitative structure activity relationships were analyzed using CoMFA and CoMSIA techniques. Molecular alignment of substrate structures was made by superimposing the glucuronidation site and its adjacent aromatic ring to achieve maximal steric overlap. For a substrate with multiple active glucuronidation sites, each site was considered a separate substrate. 3D-QSAR analyses produced statistically reliable models with good predictive power (CoMFA: q2 = 0.548, r2 = 0.949, r pred 2  = 0.775; CoMSIA: q2 = 0.579, r2 = 0.876, r pred 2  = 0.700). Contour coefficient maps were applied to elucidate structural features among substrates that are responsible for selectivity differences. Contour coefficient maps were overlaid in the catalytic pocket of a homology model of UGT1A9, enabling identification of the UGT1A9 catalytic pocket with a high degree of confidence. CoMFA/CoMSIA models can predict substrate selectivity and in vitro clearance of UGT1A9. Our findings also provide a possible molecular basis for understanding UGT1A9 functions and substrate selectivity.
    通过实验使用145种酚类化合物,并通过3D-QSAR方法分析,确定了人UGT1A9的催化选择性。UGT1A9是一种重要的膜结合酶,催化外源性物质的葡糖醛酸化反应。通过动力学分析确定了UGT1A9的催化效率。使用CoMFA和CoMSIA技术分析了定量结构活性关系。通过将葡糖醛酸化位点及其相邻的芳香环重叠,实现了底物结构的最大立体重叠。对于具有多个活性葡糖醛酸化位点的底物,每个位点被视为单独的底物。3D-QSAR分析产生了统计上可靠的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CoMFA:q2=0.548,r2=0.949,r pred 2=0.775;CoMSIA:q2=0.579,r2=0.876,r pred 2=0.700)。通过轮廓系数图阐明了底物中负责选择性差异的结构特征。将轮廓系数图叠加在UGT1A9的同源模型的催化口袋中,能够高度自信地识别UGT1A9的催化口袋。CoMFA/CoMSIA模型可以预测底物的选择性和UGT1A9的体外清除率。我们的发现还提供了理解UGT1A9功能和底物选择性的可能分子基础。
  • [EN] LEVORPHANOL PRODRUGS AND PROCESSES FOR MAKING AND USING THEM<br/>[FR] PROMÉDICAMENTS DE LEVORANOL ET LEURS PROCÉDÉS DE FABRICATION ET D'UTILISATION
    申请人:KEMPHARM INC
    公开号:WO2018191472A1
    公开(公告)日:2018-10-18
    The presently described technology provides compositions of one or more of oxoacids, polyethylene glycols, and vitamin compounds chemically conjugated to levorphanol ((-)-17-methylmorphinan-3-ol) to form novel prodrugs and compositions of levorphanol.
    目前描述的技术提供了一种或多种羟基酸、聚乙二醇和维生素化合物与左旋吗啡醇((-)-17-甲基吗啡-3-醇)在化学上结合形成新型前药和左旋吗啡的组合物。
  •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novel neoflavonoid derivatives as potential antidiabetic agents
    作者:Bing Wang、Na Li、Teng Liu、Jie Sun、Xiaojing Wang
    DOI:10.1039/c7ra06457h
    日期:——
    Various substituted neoflavonoid derivatives were synthesized using sulfated montmorillonite K-10 as a catalyst. This method is environmental friendly, sustainable and economical, convenient in 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 processes, with little byproducts, using earth-abundant catalysts and has relatively high yield. Those neoflavonoid derivatives were screened for antioxidant, a-glucosidase inhibitory
    使用硫酸化的蒙脱石K-10作为催化剂合成了各种取代的新类黄酮衍生物。该方法是环境友好的,可持续的和经济的,使用丰富的地球催化剂,在分离和纯化过程中方便,副产物少,副产物少。筛选那些新类黄酮衍生物的抗氧化剂,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醛糖还原酶2(ALR2)抑制作用和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形成抑制作用。大多数化合物显示出显着的抗氧化剂和先进的糖基化终产物(AGE)形成抑制活性。有趣的是,在30种化合物中,8k和8l被发现比标准药物槲皮素具有更高的ALR2抑制活性。药理研究表明,具有相邻7,8-二羟基基团的新黄酮类化合物在抑制ALR2方面更有效。抗糖尿病活性研究表明,化合物8l和8m在体内与标准药物glibenclamide等效。总之,目标化合物81提供了用于开发糖尿病和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剂或预防剂的潜在药物设计概念。
  • ANTI-INFLAMMATORY COMPOUND, AND PREPARATION AND USE THEREOF
    申请人:VivaVision Biotech, Inc.
    公开号:US20200377460A1
    公开(公告)日:2020-12-03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n anti-inflammatory compound, which is a compound having a structure (I) as shown below: The compound is a target that is important for autoimmune activation, and that has strong inhibitory effect on PDE4 and penetrates the skin easily, and is a new type anti-inflammatory compound that is easily degraded.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炎化合物,该化合物具有如下所示的结构(I): 该化合物是一个重要的自身免疫激活靶点,对PDE4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易于渗透皮肤,并且是一种易于降解的新型抗炎化合物。
  • Synthesis, cytotoxicity and molecular modelling studies of new phenylcinnamide derivatives as potent inhibitors of cholinesterases
    作者:Aamer Saeed、Parvez Ali Mahesar、Sumera Zaib、Muhammad Siraj Khan、Abdul Matin、Mohammad Shahid、Jamshed Iqbal
    DOI:10.1016/j.ejmech.2014.03.015
    日期:2014.5
    The present study reports the synthesis of cinnamide derivatives and their biological activity as inhibitors of both cholinesterases and anticancer agents. Controlled inhibition of brain acetylcholinesterase (AChE) and butyrylcholinesterase (BChE) may slow neurodegeneration in Alzheimer's diseases (AD). The anticholinesterase activity of phenylcinnamide derivatives was determined against Electric Eel
    本研究报告了肉桂酰胺衍生物的合成及其作为胆碱酯酶和抗癌剂抑制剂的生物活性。对大脑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丁酰胆碱酯酶(BChE)的受控抑制可能会减缓阿尔茨海默氏病(AD)中的神经变性。确定了苯基肉桂酰胺衍生物对Eel乙酰胆碱酯酶(EeAChE)和马血清丁酰胆碱酯酶(hBChE)的抗胆碱酯酶活性,某些化合物似乎是EeAChE和hBChE的中等有效抑制剂。化合物3-(2-(苄氧基)苯基)-N-(3,4,5-三甲氧基苯基)丙烯酰胺(3i)具有IC 50的最大抗EeAChE活性0.29±0.21μM,而3-(2-氯-6-硝基苯基)-N-(3,4,5-三甲氧基苯基)丙烯酰胺(3k)被证明是hBChE最有效的抑制剂,IC 50为1.18± 1.31μM 。为了更好地了解最具活性的化合物对胆碱酯酶的酶-抑制剂相互作用,对高分辨率晶体学结构进行了分子建模研究。还评估了合成化合物对癌细胞系(肺癌)的抗癌作
查看更多

相关功能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