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磷酸正十八酯 | 4724-47-4

中文名称
磷酸正十八酯
中文别名
磷酸十八酯;正十八烷基磷酸;十八烷基膦酸;十八烷基磷酸
英文名称
n-octadecylphosphonic acid
英文别名
octadecylphosphonic acid;ODPA;octadecanephosphonic acid
磷酸正十八酯化学式
CAS
4724-47-4
化学式
C18H39O3P
mdl
MFCD00015839
分子量
334.48
InChiKey
FTMKAMVLFVRZQX-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99℃
  • 沸点:
    463.6±28.0 °C(Predicted)
  • 密度:
    0.969
  • 稳定性/保质期:
    在常温常压下保持稳定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7.2
  • 重原子数:
    22
  • 可旋转键数:
    17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57.5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3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31909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NONH for all modes of transport
  • 危险类别码:
    R38,R36,R37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305+P351+P338
  • 危险性描述:
    H315,H319,H335

SDS

SDS:eb82d4249b53f641ff511c5bc4a80ff4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Octadecylphosphonic acid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根据全球协调系统(GHS)的规定,不是危险物质或混合物。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18H39O3P
分子式
: 334.47 g/mol
分子量
成分 浓度
Pctadecylphosphonic acid
-
化学文摘编号(CAS No.) 4724-47-4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如果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在皮肤接触的情况下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在眼睛接触的情况下
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如果误服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4.2 最重要的症状和影响,急性的和滞后的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无数据资料
5.3 救火人员的预防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的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防止粉尘的生成。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6.2 环境预防措施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扫掉和铲掉。 存放在合适的封闭的处理容器内。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8.1 控制参数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常规的工业卫生操作。
人身保护设备
眼/面保护
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根据危险物质的类型,浓度和量,以及特定的工作场所来选择人体保护措施。,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不需要保护呼吸。如需防护粉尘损害,请使用N95型(US)或P1型(EN 143)防尘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固体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临界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熔点范围: 95 - 100 °C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可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相对蒸气密度
11.55 - (空气= 1。0)
m) 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化学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避免接触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兼容的材料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腐蚀/刺激
无数据资料
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诱变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可能引起眼睛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生物积累的潜在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污染了的包装物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UN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无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无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无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预防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磷酸正十八酯 在 potass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生成 Potassium octadecylphosphonate
    参考文献:
    名称:
    [EN] ELECTRONIC DEVICES COMPRISING NOVEL PHOSPHONIC ACID SURFACE MODIFIERS
    [FR] DISPOSITIFS ÉLECTRONIQUES COMPRENANT DE NOUVEAUX MODIFICATEURS DE SURFACE À BASE D'ACIDE PHOSPHONIQUE
    摘要: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发明涉及一种物质组合物,其包括具有以下结构的分子:其中:在每次出现时,R1是卤素、烷基、杂烷基、芳基或杂芳基中的任意一种;R2包括3至30个CH2-基团,n = 0-5,m = 0-5,q = 1-3,且R2至少包括一个醚键。
    公开号:
    WO2010115854A1
  • 作为产物:
    描述:
    硬脂基溴 在 potassium hydroxide semihydrate 、 磷化氢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硝酸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8.0h, 以20%的产率得到磷酸正十八酯
    参考文献:
    名称:
    胶束/相转移催化红磷和超碱对烷基溴的膦酰化反应合成长链正烷基膦酸
    摘要:
    基于超碱体系KOH / H 2 O /甲苯/相转移催化剂中烷基溴与红磷的直接膦酰化作用,开发了一种单锅法合成烷基膦酸的方法。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已成功用作胶束相转移催化剂,超碱性氢氧根阴离子的载体。
    DOI:
    10.1002/ejoc.202100067
  • 作为试剂:
    描述:
    seleniumcadmium(II) oxide磷酸正十八酯三正辛基氧膦三辛基膦 作用下, 反应 2.0h, 生成 cadmium selenide
    参考文献:
    名称:
    Hole Transfer Dynamics from a CdSe/CdS Quantum Rod to a Tethered Ferrocene Derivative
    摘要:
    Hole transfer between a CdSe/CdS core/shell semiconductor nanorod and a surface-ligated alkyl ferrocene is investigated by a combination of ab initio quantum chemistry calculations and electrochemical and time-resolved photoluminescence measurements. The calculated driving force for hole transfer corresponds well with electrochemical measurements of nanorods partially ligated by 6-ferrocenylhexanethiolate. The calculations and the experiments suggest that single step hole transfer from the valence band to ferrocene is in the Marcus inverted region. Additionally, time-resolved photoluminescence data suggest that two-step hole transfer to ferrocene mediated by a deep trap state is unlikely. However, the calculations also suggest that shallow surface states of the CdS shell could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mediating hole transfer as long as their energies are close enough to the nanorod highest 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 energy. Regardless of the detailed mechanism of hole transfer,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holes may be extracted more efficiently from well-passivated nanocrystals by reducing the energetic driving force for hole transfer, thus minimizing energetic losses.
    DOI:
    10.1021/ja500936n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SURFACE FUNCTIONALITY OF METAL OXIDE NANOPARTICLES, METAL OXIDE NANOPARTICLES HAVING CONTROLLED FUNCTIONALITY, AND USES THEREOF
    申请人:White Meghann A.
    公开号:US20080299046A1
    公开(公告)日:2008-12-04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surface functionality of metal oxide nanoparticles, nanoparticles having controlled surface functionality, and uses thereof are described herein.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the surface functionality of a metal oxide nanoparticle are can include attaching a ligand to a metal oxide nanoparticle, where the ligand can include a functional portion that is capable of forming an irreversible bond with an object at a site that is complementary to the functional portion without reacting with other reactive sites that may be present. Moreover, metal oxide nanoparticles having versatile ligands can include an anchoring portion that binds to the surface of the metal oxide nanoparticle and a functional portion that is capable of forming an irreversible bond with an object at a site that is complementary to the functional portion without reacting with other reactive sites that may be present. Uses thereof can include cancer detection, electronics, cosmetics, cellular delivery carriers, magnetic storage media, drug delivery carriers, nanocomposite formation for improv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the like.
    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表面功能的控制方法,具有受控表面功能的纳米颗粒,以及它们的用途在此进行描述。控制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表面功能的方法可以包括将配体连接到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上,其中配体可以包括一个功能部分,该功能部分能够与物体上的一个与功能部分互补的位置形成不可逆结合,而不会与可能存在的其他反应位点发生反应。此外,具有多功能配体的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可以包括一个锚定部分,该部分与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的表面结合,以及一个功能部分,该功能部分能够与物体上的一个与功能部分互补的位置形成不可逆结合,而不会与可能存在的其他反应位点发生反应。其用途可以包括癌症检测、电子学、化妆品、细胞递送载体、磁存储介质、药物递送载体、用于改善机械性能的纳米复合材料形成等。
  • COATED METAL OXIDE NANOPARTICLES AND METHODS FOR PRODUCING SAME
    申请人:Perry Joseph
    公开号:US20100027192A1
    公开(公告)日:2010-02-04
    Disclosed are coated metal oxide nanoparticles comprising a metal oxide nanoparticle having a surface; and ligands attached to the metal oxide nanoparticle surface. Also disclosed are phosphonic acid compounds comprising the structure Gn-R-Xn, wherein G is a terminal group; wherein R is a bridging group; wherein X is a phosphonic acid group; and wherein each n is, independently, 1, 2, or 3. Also disclosed are methods for preparing and using coated metal oxide nanoparticles. Also disclosed are nanocomposite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a polymer; and a coated metal oxide nanoparticle dispersed within the polymer. Also disclosed are articles, films, and capacitors comprising a coated metal oxide nanoparticle or a nanocomposite composition. This abstract is intended as a scanning tool for purposes of searching in the particular art and is not intended to be limiting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揭示了包含具有表面的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的涂层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以及附着在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表面的配体。还揭示了包含结构Gn-R-Xn的膦酸化合物,其中G是末端基团;其中R是桥接基团;其中X是膦酸基团;每个n独立地为1、2或3。还揭示了制备和使用涂层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的方法。还揭示了包含聚合物的纳米复合材料组合物;以及分散在聚合物中的涂层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还揭示了包含涂层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或纳米复合材料组合物的制品、薄膜和电容器。本摘要旨在作为在特定领域进行搜索的扫描工具,并不打算限制本发明。
  • Chromonic nanoparticles containing bioactive compounds
    申请人:Mohanty Sanat
    公开号:US20070086965A1
    公开(公告)日:2007-04-19
    A chromonic nanoparticle mixture prepared by combining (i) a continuous water-soluble polymer phase and (ii) a discontinuous chromonic phase comprising a chromonic material; and non-covalently crosslinking the resulting chromonic nanoparticles with a polyvalent cation salt.
    通过将(i)连续的水溶性聚合物相和(ii)包含色相材料的不连续色相相结合制备的色相纳米颗粒混合物;并且用多价阳离子盐非共价交联所得的色相纳米颗粒。
  • Copper(II) <i>n</i> ‐Alkylphosphonates Used as Nanofillers: Single Crystal, Powder Structure Studies and Influence of the Alkyl Chain Length on the Magnetic Properties
    作者:Sophie Chausson、Jean‐Michel Rueff、Marie Bernadette Lepetit、Olivier Perez、Richard Retoux、Charles Simon、Loïc Le Pluart、Paul‐Alain Jaffrès
    DOI:10.1002/ejic.201101218
    日期:2012.5
    synthesis, structures and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a homologous series of copper alkylphosphonates. Cu(O3PCH2CH3)·H2O (CuPC2) and Cu(O3PCH2CH2CH3)·H2O (CuPC3) are both monoclinic with the same space group P21/a. Hydrothermal synthesis gave blue plate-like crystals allowing single crystal resolution. The synthesis in solution of the homologous series, from phosphonic acids possessing different alkyl chain
    本文报道了同系列烷基膦酸铜的合成、结构和物理性质。Cu(O3PCH2CH3)·H2O(CuPC2)和Cu(O3PCH2CH2CH3)·H2O(CuPC3)都是具有相同空间群P21/a的单斜晶系。水热合成得到蓝色片状晶体,允许单晶分辨率。从具有不同烷基链长度(n = 2、3、6、10、14 或 18 个碳原子的链)的膦酸在溶液中合成同源系列,自发地产生一水合 Cu[O3P-(CH2)n- 1−CH3]·H2O (n = 2, 3, 6) 或脱水材料 Cu[O3P−(CH2)n–1−CH3] 对于 n = 10, 14 和 18。 水合和脱水形式之间的差异主要发生在无机板中。水分子的损失导致键合结构的改变,并且存在于水合无机层中的分离的[Cu2O8]二聚体以脱水形式通过一个边缘连接在一起。这种结构变化解释了不同的磁性行为。在脱水化合物的情况下,这些材料被分散到聚酰胺基质中。已经观察到磁性行为转移到聚酰胺复合材料。
  • Mechanistic Study of Precursor Evolution in Colloidal Group II−VI Semiconductor Nanocrystal Synthesis
    作者:Haitao Liu、Jonathan S. Owen、A. Paul Alivisatos
    DOI:10.1021/ja0656696
    日期:2007.1.1
    reaction mechanism is proposed where trialkylphsophine chalcogenides deoxygenate the oleic acid or phosphonic acid surfactant to generate trialkylphosphine oxide and oleic or phosphonic acid anhydride products. Results from kinetics experiments suggest that cleavage of the phosphorus chalcogenide double bond (TOP=E) proceeds by the nucleophilic attack of phosphonate or oleate on a (TOP=E)-M complex, generating
    使用 1H、13C 和 31P NMR 光谱和质谱研究了胶体 II-VI 族半导体纳米晶体合成中前体演化的分子机制。三正丁基膦硫属化物(TBPE;E = S、Se、Te)在非配位溶剂(十八碳烯 (ODE)、n-壬烷-d20 或正癸烷-d22),得到 ME 纳米晶体、三正丁基氧化膦 (TBPO) 和油酸酐 ((OA)2O)。同样,三烷基硒化膦与正十八烷基膦酸镉复合物 (Cd-ODPA) 在三正辛基氧化膦 (TOPO) 中的反应产生 CdSe 纳米晶体、三烷基氧化膦和正十八烷基膦酸酐。在 Cd-OA 和 Cd-ODPA 存在下三正辛基膦硒化物的消失可以拟合为单指数衰减 (kobs = (1.30 +/- 0.08) x 10-3 s-1, Cd-ODPA ,260 摄氏度,kobs = (1.51 +/- 0.04) x 10-3 s-1,Cd-OA,117 摄氏度)。在无水条件下 TOPSe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1-氨基丁基)磷酸 顺丙烯基磷酸 除草剂BUMINAFOS 阿仑膦酸 阻燃剂 FRC-1 铵甲基膦酸盐 钠甲基乙酰基膦酸酯 钆1,5,9-三氮杂环十二烷-N,N',N''-三(亚甲基膦酸) 钆-1,4,7-三氮杂环壬烷-N,N',N''-三(亚甲基膦酸) 重氮甲基膦酸二乙酯 辛基膦酸二丁酯 辛基膦酸 辛基-膦酸二钾盐 辛-1-烯-2-基膦酸 试剂12-Azidododecylphosphonicacid 英卡膦酸 苯胺,4-乙烯基-2-(1-甲基乙基)- 苯甲基膦酸二甲酯 苯基膦酸二甲酯 苯基膦酸二仲丁酯 苯基膦酸二乙酯 苯基膦酸二乙酯 苯基磷酸二辛酯 苯基二异辛基亚磷酸酯 苯基(1H-1,2,4-三唑-1-基)甲基膦酸二乙酯 苯丁酸,b-氨基-g-苯基- 苄基膦酸苄基乙酯 苄基亚甲基二膦酸 膦酸,[(2-乙基己基)亚氨基二(亚甲基)]二,triammonium盐(9CI) 膦酸叔丁酯乙酯 膦酸单十八烷基酯钾盐 膦酸二辛酯 膦酸二(二十一烷基)酯 膦酸,辛基-,单乙基酯 膦酸,甲基-,单(2-乙基己基)酯 膦酸,甲基-,二(苯基甲基)酯 膦酸,甲基-,2-甲氧基乙基1-甲基乙基酯 膦酸,丁基乙基酯 膦酸,[苯基[(苯基甲基)氨基]甲基]-,二甲基酯 膦酸,[[羟基(苯基甲基)氨基]苯基甲基]-,二(苯基甲基)酯 膦酸,[2-(环丙基氨基)-2-羰基乙基]-,二乙基酯 膦酸,[2-(二甲基亚肼基)丙基]-,二乙基酯,(E)- 膦酸,[1-甲基-2-(苯亚氨基)乙烯基]-,二乙基酯 膦酸,[1-(乙酰基氨基)-1-甲基乙基]-(9CI) 膦酸,[(环己基氨基)苯基甲基]-,二乙基酯 膦酸,[(二乙氧基硫膦基)(二甲氨基)甲基]- 膦酸,[(2S)-2-氨基-2-苯基乙基]-,二乙基酯 膦酸,[(1Z)-2-氨基-2-(2-噻嗯基)乙烯基]-,二乙基酯 膦酸,P-[(二乙胺基)羰基]-,二乙基酯 膦酸,(氨基二环丙基甲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