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采宁-2又称为新西兰牡荆苷2,目前在国内对其药理活性的研究报道较少。相比之下,国外对此成分的关注度较高,并已报道其具有多种药理活性。维采宁-2对多种炎症细胞和动物模型表现出显著的抗炎作用,尤其在治疗血管性炎症方面效果明显;此外,该物质还显示出抗血栓、抗血小板活性,能够帮助治疗糖尿病,具备解痉作用。同时,研究发现维采宁-2能与多烯紫杉醇联合使用以对抗前列腺癌,并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及具有抗氧化作用。
制备从漆姑草中分离夏佛塔苷、维采宁-2和蜕皮激素的方法如下:首先取约5kg干燥并粉碎的漆姑草,用90%(V/V)乙醇进行三次浸渍提取,每天一次。收集并合并提取液后减压浓缩至无醇味且稍显粘稠的状态。然后将浓缩液加少量水分散,并依次使用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进行萃取5~6次。最后,收集并合并正丁醇部位的萃取物,减压浓缩得浸膏约270g。
正丁醇萃取部位的浸膏分两次上AB-8大孔树脂柱,样品与AB-8大孔树脂的比例约为1:5(此比例可浮动)。样品先用水溶解后上柱,用纯水、30%、50%和70%乙醇溶液依次进行洗脱。经TLC检测发现所需分离的目标成分主要集中在50%的乙醇洗脱部分。收集该部分并减压浓缩得浸膏。
所得50%乙醇洗脱部分的浸膏用适宜溶剂溶解后湿法上ODS反相层析柱,样品与ODS填料的比例约为1:80(此比例可浮动)。以甲醇:水=1:1.5为洗脱溶剂进行洗脱。TLC检测并合并相同组分直至目标成分全部流出,从而获得化合物A(蜕皮激素)、含杂质的化合物B(维采宁-2)和含杂质的化合物C(夏佛塔苷)。
含杂质的化合物B(维采宁-2)和含杂质的化合物C(夏佛塔苷)分别通过硅胶柱进一步分离纯化,洗脱系统为乙酸乙酯-甲醇-水,比例约为8:1:1(此比例可根据TLC结果调整)。经TLC检测并合并相同组分直至目标成分全部流出后,最终获得纯净的化合物B(维采宁-2)和C(夏佛塔苷)。
生物活性Vicenin 2 来自广金钱草 (Desmodium styracifolium) 的地上部分。它是一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 抑制剂,IC50 值为 43.83 μM。
化学性质维采宁-2为白色结晶粉末,可溶于甲醇、乙醇、DMSO等有机溶剂,来源于广金钱草。
用途新西兰牡荆苷2具有抗癌、降压、抗炎和解痉的作用,并可用于含量测定/鉴定/药理实验等。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 | apigenin-6-C-β-D-glucopyranosyl-8-C-[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 | 1646598-06-2 | C33H40O19 | 740.669 |
—— | apigenin-6-C-β-D-glucopyranosyl-8-C-[β-D-apiofu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 | 1646598-05-1 | C32H38O19 | 726.642 |
牡荆素 | vitexin | 3681-93-4 | C21H20O10 | 432.384 |
—— | uridine-5'-diphosphoglucose | 952585-00-1 | C15H24N2O17P2 | 566.3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