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3-丙烯酰胺基丙基)二甲基铵]丙酸盐 | 79704-35-1

中文名称
3-[(3-丙烯酰胺基丙基)二甲基铵]丙酸盐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arboxybetaine acrylamide
英文别名
(3-acryloylaminopropyl)(2-carboxyethyl)dimethyl ammonium;CBAA;3-[(3-Acrylamidopropyl)dimethylammonio]propanoate;3-[dimethyl-[3-(prop-2-enoylamino)propyl]azaniumyl]propanoate
3-[(3-丙烯酰胺基丙基)二甲基铵]丙酸盐化学式
CAS
79704-35-1
化学式
C11H20N2O3
mdl
——
分子量
228.291
InChiKey
QAQMTHGHDYCNSJ-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21 °C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7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7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4
  • 拓扑面积:
    69.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SDS

SDS:f0de60b1f3d150aded64f66268da38b5
查看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pH敏感可降解的两性离子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H敏感可降解的两性离子微胶囊、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微胶囊为w/o/w的双层核壳结构的微胶囊包载有蛋白质药物;所述制备方法为以丙烯酰碳酸酯和内酯为原料制备可降解的巯基化两性离子聚合物,通过微流控技术结合紫外光交联技术制备包载蛋白质药物的两性离子微胶囊微胶囊;所述微胶囊的应用,口服时在胃液中具有抗酸作用,结合两性离子改善粘膜渗透性和促进经皮吸收的作用,使微胶囊能跨过肠上皮细胞膜,促进蛋白质药物在肠道中的释放,克服蛋白质药物在胃肠道中易失活易降解的影响。
    公开号:
    CN113230232B
  • 作为产物:
    描述:
    二甲胺基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酸溶剂黄146吡啶甲基磺酰氯N,N-二甲基乙醇胺sodium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乙二醇甲醚 为溶剂, 反应 49.5h, 以80.7%的产率得到3-[(3-丙烯酰胺基丙基)二甲基铵]丙酸盐
    参考文献:
    名称:
    甜菜碱型两性离子的合成方法
    摘要:
    甜菜碱型两性离子的合成方法,属于化合物合成的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A、向反应器中加入甲基丙烯酸二甲氨乙酯或二甲胺基丙基丙烯酰胺,加入乙酸,冰浴降温滴加丙烯酸反应;B、氮气条件,向容器中加入乙二醇单甲醚、吡啶、二氯甲烷,冰浴下滴加甲烷磺酰氯反应;C、氮气条件,将钠加入到二氯甲烷中,加热至钠熔融,搅拌至室温,冰浴下加入2‑二甲基氨基乙醇,常温反应,冰浴下滴加淡黄色透明液体,室温反应,制备无色液体;D、取无色液体与丙酮混合,得到混合物;E、搅拌条件,无色液体滴加到澄清黏稠液体中,常温搅拌,滴入混合物,搅拌,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甜菜碱型两性离子。本发明反应条件温和稳定,产品纯度高。
    公开号:
    CN111892512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细胞冻存保护组合物、该组合物的用途以及细 胞冻存的方法
    申请人:天津大学
    公开号:CN105685016B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本申请涉及一种细胞冻存保护组合物、该组合物的用途以及细胞冻存的方法。所述细胞冻存保护组合物包含具有通式结构R1‑N+(CH3)2‑(CH2)n‑R2的两性分子,其中上述R1为碳数1至10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其任选被取代基取代,R2为选自由‑COO‑、‑SO4‑、‑SO3‑、和组成的组中的任一种带负电荷的基团,所述R3为选自由(甲基)丙烯酰氧基烷基、烷基、和烯基组成的组中的基团;所述具有通式结构R1‑N+( )2‑( )n‑R2的两性分子优选为甜菜碱类化合物。所述细胞冻存保护组合物能够无毒高效地实施细胞冻存,细胞复苏后成活率极高且无需梯度冻存;复苏细胞之后,可直接使用或稍稍稀释后使用该细胞。
  • Superhydrophilicity and spontaneous spreading on zwitterionic surfaces: carboxybetaine and sulfobetaine
    作者:Cyuan-Jhang Wu、Chun-Jen Huang、Shaoyi Jiang、Yu-Jane Sheng、Heng-Kwong Tsao
    DOI:10.1039/c6ra01825d
    日期:——
    by the power law. Although zwitterionic surfaces like both water and hexadecane in ambient air, their preference for water over hexadecane is typically demonstrated by a hexadecane drop in a water environment. Nonetheless, the contact angle of the hexadecane drop is 120° on the CBSi surface, but becomes 180° on the SBSi surface. As the zwitterionic surfaces are immersed in all test liquids, bubbles
    两性离子表面是通过将磺基甜菜碱硅烷(SBSi)和羧基甜菜碱硅烷CBSi)接枝到载玻片上制成的。使用,极性有机液体和十六烷作为测试液体,研究了它们的润湿行为。对于CBSi表面,观察到部分润湿,并且十六烷的接触角小于10°,显示出超两亲性。对于SBSi表面,所有测试液体都会自发散布,并且没有接触角,这与总润湿性相对应。液滴的润湿区域的时间演变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的扩散抽出,极性有机液体的扩散销和十六烷的连续扩散。SBSi表面上的自发扩散是由高固-气界面张力驱动的,并且可以通过幂定律来表征。尽管两性离子表面(如环境空气中的十六烷)都像一样,但十六烷的偏爱通常可以通过在环境中十六烷的滴落来证明。但是,十六烷液滴的接触角在CBSi表面上为120°,但是在SBSi表面上为180°。当两性离子表面浸入所有测试液体中时,气泡通常会粘附到CBSi表面,但会在SBSi表面下方自由移动。我们
  •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relating to biocompatible implants
    申请人:Wayne State University
    公开号:US10596300B2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Biocompatible hydrogel compositions according to aspects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are provided wherein the biocompatible hydrogel composition is or includes a physical hydrogel, a chemical hydrogel or both a physical hydrogel and a chemical hydrogel, along with biocompatible hydrogel compositions encapsulating a therapeutic agent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根据本发明的各个方面,提供了生物相容性凝胶组合物,其中生物相容性凝胶组合物是或包括物理凝胶、化学凝胶或物理凝胶和化学凝胶。
  • Unsaturated organic compounds
    申请人:DU PONT
    公开号:US02777872A1
    公开(公告)日:1957-01-15
  • US2014/275614
    申请人:——
    公开号:——
    公开(公告)日:——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1-6)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