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Gibberellinsaeure | 77-06-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Gibberellinsaeure
英文别名
(1R,5S,8S,9S,10R,12S)-5,12-dihydroxy-11-methyl-6-methylidene-16-oxo-15-oxapentacyclo[9.3.2.15,8.01,10.02,8]heptadec-13-ene-9-carboxylic acid
Gibberellinsaeure化学式
CAS
77-06-5;25274-45-7;76675-41-7;83313-40-0
化学式
C19H22O6
mdl
——
分子量
346.38
InChiKey
IXORZMNAPKEEDV-VUJQQXHT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27 °C
  • 比旋光度:
    82.5 º (c=10, ethanol)
  • 沸点:
    401.12°C (rough estimate)
  • 密度:
    1.34 g/cm3 (20℃)
  • 溶解度:
    5克/升
  • LogP:
    0.240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2
  • 重原子数:
    25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8
  • 拓扑面积:
    104
  • 氢给体数:
    3
  • 氢受体数:
    6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品标志:
    Xi
  • 安全说明:
    S26,S36
  • 危险类别码:
    R36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32298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NONH for all modes of transport
  • 危险类别:
    5.2
  • RTECS号:
    LY8990000

SDS

SDS:c7056b8965efdcb8490be4d832d9eebf
查看

制备方法与用途

该段落详细描述了赤霉素(Gibberellic acid, GA3)的性质、用途以及生产方法。以下是主要要点总结:

赤霉素的基本信息
  • 化学名称:赤霉素(Gibberellin),是一种植物激素。
  • 作用机理:通过调节细胞分裂和伸长,促进茎叶生长,提早抽苔开花,促进种子、块茎、块根发芽等。
用途
  1. 农业增产
    • 提高结实率
    • 马铃薯、番茄、稻、麦、棉花、大豆、烟草、果树等作物的生长、发芽、开花结果。
  2. 酶活化剂:用于啤酒生产中制麦芽时活化和提高麦芽中α-淀粉酶含量。
使用注意事项
  • 施用过多可能导致植物出现黄而细长的枝条(失绿、徒长现象)。
  • 最大残留量限制:朝鲜蓟、乌饭树浆果等为0.15 mg/kg。
生产方法
  1. 发酵法
    • 利用赤霉菌(Gibberella fujikuroi)在麸皮、蔗糖和无机盐等培养基中进行深层发酵。
  2. 生物合成法
    • 主要原料为淀粉、花生饼、玉米浆、葡萄糖等,通过微生物发酵制得。
安全信息
  • 急性毒性:口服大鼠 LD50 6300 毫克/公斤;小鼠 LD50 8500 毫克/公斤。
  • 储运特性:库房通风低温干燥,与食品原料分开存储运输。
生产历史
  • 美国哈佛大学已完成了赤霉素的人工合成技术。

通过这些信息可以看出,赤霉素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类化合物

(5β,6α,8α,10α,13α)-6-羟基-15-氧代黄-9(11),16-二烯-18-油酸 (3S,3aR,8aR)-3,8a-二羟基-5-异丙基-3,8-二甲基-2,3,3a,4,5,8a-六氢-1H-天青-6-酮 (2Z)-2-(羟甲基)丁-2-烯酸乙酯 (2S,4aR,6aR,7R,9S,10aS,10bR)-甲基9-(苯甲酰氧基)-2-(呋喃-3-基)-十二烷基-6a,10b-二甲基-4,10-dioxo-1H-苯并[f]异亚甲基-7-羧酸盐 (+)顺式,反式-脱落酸-d6 龙舌兰皂苷乙酯 龙脑香醇酮 龙脑烯醛 龙脑7-O-[Β-D-呋喃芹菜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 龙牙楤木皂甙VII 龙吉甙元 齿孔醇 齐墩果醛 齐墩果酸苄酯 齐墩果酸甲酯 齐墩果酸乙酯 齐墩果酸3-O-alpha-L-吡喃鼠李糖基(1-3)-beta-D-吡喃木糖基(1-3)-alpha-L-吡喃鼠李糖基(1-2)-alpha-L-阿拉伯糖吡喃糖苷 齐墩果酸 beta-D-葡萄糖酯 齐墩果酸 beta-D-吡喃葡萄糖基酯 齐墩果酸 3-乙酸酯 齐墩果酸 3-O-beta-D-葡吡喃糖基 (1→2)-alpha-L-吡喃阿拉伯糖苷 齐墩果酸 齐墩果-12-烯-3b,6b-二醇 齐墩果-12-烯-3,24-二醇 齐墩果-12-烯-3,21,23-三醇,(3b,4b,21a)-(9CI) 齐墩果-12-烯-3,11-二酮 齐墩果-12-烯-2α,3β,28-三醇 齐墩果-12-烯-29-酸,3,22-二羟基-11-羰基-,g-内酯,(3b,20b,22b)- 齐墩果-12-烯-28-酸,3-[(6-脱氧-4-O-b-D-吡喃木糖基-a-L-吡喃鼠李糖基)氧代]-,(3b)-(9CI) 鼠特灵 鼠尾草酸醌 鼠尾草酸 鼠尾草酚酮 鼠尾草苦内脂 黑蚁素 黑蔓醇酯B 黑蔓醇酯A 黑蔓酮酯D 黑海常春藤皂苷A1 黑檀醇 黑果茜草萜 B 黑五味子酸 黏黴酮 黏帚霉酸 黄黄质 黄钟花醌 黄质醛 黄褐毛忍冬皂苷A 黄蝉花素 黄蝉花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