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凝集抑制剂 奥扎格雷、氯吡格雷、西洛他唑、阿司匹林肠溶片等都是目前我国常用的血小板凝集抑制剂,属于凝血恶烷基合成环氧酶(TXA2)抑制剂类抗血栓药。这些药物最初由日本小野药品工次株式会社及Kissei药品工业株式会社研制开发成功,并于1988年在日本获准上市。国内主要生产厂家包括辽宁丹东医创药业、山东罗欣药业股份、长春精优药业、大连美罗大药厂、沈阳济世制药、海南碧凯药业、长春豪邦药业和山东华鲁制药。
现代医学证实,血小板在动脉硬化及血栓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有效调控血小板有助于预防血管内腔狭窄、血液栓子与循环系统闭塞引发的疾病。临床使用的血小板凝集抑制剂药物主要包括环氧酶(TXA2)抑制剂、磷酸二酯酶(PDE)抑制剂、二磷酸腺苷(ADP)受体阻滞剂、血小板纤维蛋白原阻滞剂等。
奥扎格雷的钠盐具有强大的抗血栓作用,是世界上第一个上市的强力血栓素合成酶特性抑制剂。它对胶原、花生四烯酸、肾上腺素、ADP和5-HT等多种诱导剂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均有抑制效果,并能抑制TXA2合成酶,同时促进PGI2生成,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缓解脑血管痉挛的效果。临床主要用于蛛网下腔出血术后脑痉挛及伴随的脑缺血症状治疗。
化学性质方面,奥扎格雷从乙醇-乙醚中结晶,熔点为223~224℃;盐酸奥扎格雷结晶后熔点为214~217℃;奥扎格雷钠则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溶于甲醇而不溶于乙醇、丙酮或乙醚。急性毒性实验显示,其LD50值在雄性小鼠和大鼠分别为1940 mg/kg(静脉注射)和3800 mg/kg(口服),雌性相应数值分别为1580 mg/kg 和3600 mg/kg。
生产方法方面,奥扎格雷的合成以对甲基苯甲醛为原料,在乙酸酐的作用下进行醇醛缩合,并脱水生成3-对甲苯基丙烯酸。通过过氧化苯甲酰引发剂和N-溴代琥珀酰亚胺(NBS)作用下甲基溴化,再与咪唑反应并水解后得到奥扎格雷钠。该化合物熔点为308℃(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