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肾上腺酮 | 50-22-6

中文名称
肾上腺酮
中文别名
皮质甾酮;皮质酮;11β,21-二羟基-孕烯-3,20-酮
英文名称
Corticosterone
英文别名
Corticosteron;(8S,9S,10R,11S,13S,14S,17S)-11-hydroxy-17-(2-hydroxyacetyl)-10,13-dimethyl-1,2,6,7,8,9,11,12,14,15,16,17-dodecahydrocyclopenta[a]phenanthren-3-one
肾上腺酮化学式
CAS
50-22-6
化学式
C21H30O4
mdl
——
分子量
346.467
InChiKey
OMFXVFTZEKFJBZ-HJTSIMOO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79-183 °C(lit.)
  • 比旋光度:
    D15 +223° (c = 1.1 in alc)
  • 沸点:
    401.19°C (rough estimate)
  • 密度:
    1.0413 (rough estimate)
  • 闪点:
    9℃
  • 溶解度:
    氯仿(少量,超声处理)、乙醇(少量,超声处理)
  • 物理描述:
    Solid
  • 碰撞截面:
    186.8 Ų [M+H]+ [CCS Type: DT, Method: single field calibrated with Agilent tune mix (Agilent)]
  • 保留指数:
    3341.1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9
  • 重原子数:
    25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1
  • 拓扑面积:
    74.6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4

安全信息

  • 危险品标志:
    Xi,Xn,T,N
  • 安全说明:
    S36
  • 危险类别码:
    R43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37290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NONH for all modes of transport
  • RTECS号:
    GM7650000

SDS

SDS:55a0f50097a6f1fbf7e2c259d1323921
查看

制备方法与用途

生物活性

Corticosterone(17-脱氧皮质醇,11β,21-二羟基孕酮)是主要的压力激素,一种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具有作为盐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的活性。

靶点
Target Value
Glucocorticoid receptor
()
体外研究

Corticosterone通过磷酸化GDI的Ser-213位,增加GDI-Rab4复合体的形成,促进Rab4和Rab4介导的AMPARs到突触膜循环的功能周期运转。它能够增强AMPAR介导的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EPSC)的振幅,并增加海马神经元中GluR1和GluR2的细胞表面表达,提高其表面迁移率以及AMPAR GluR2亚基在突触中的含量、增强CA1椎体神经元中的L型电流。Corticosterone通过盐皮质激素受体和糖皮质激素受体发挥作用,这两种受体都属于核受体,并与DNA上的反应元件结合,调节并修饰相关基因的表达活性。

体内研究

在调节脑边缘系统的神经元功能中,Corticosterone发挥重要作用。应激后,如肾上腺酮平会急剧上升,在边缘神经元的细胞生理学中,它表现出时间依赖性和区域特异性的作用。

生产方法

Corticosterone可由肾上腺提取液分离获得,也可通过胆汁酸、山药皂草苷等物质制备。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1
    •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肾上腺酮高碘酸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 为溶剂, 反应 2.0h, 生成 皮质酮杂质1
    参考文献:
    名称:
    大环内酯类:一类新型的抗炎化合物
    摘要:
    通过将有效的糖皮质激素类固醇与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结合在一起,引入了安全糖皮质激素治疗设计的新概念。这些化合物是由9-deokso-9a-aza-9a-同反霉素A和3-descladinosyl-9-deokso-9a-aza-9a-的各种类固醇17β-羧酸和9a- N-(3-氨基烷基)衍生物合成的使用稳定的烷基链的同型阿霉素。结合大环内酯类化合物优先在免疫细胞(特别是吞噬细胞)中积累的特性与经典类固醇的抗炎活性,我们设计了在卵白蛋白(OVA)诱导的哮喘大鼠中表现出良好抗炎活性的分子。描述了这种新型化合物的合成,体外和体内抗炎活性。
    DOI:
    10.1016/j.bmc.2012.10.036
  • 作为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