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Mannoheptose | 7634-39-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Mannoheptose
英文别名
(3S,4S,5R,6R)-2,3,4,5,6,7-hexahydroxyheptanal
d-Mannoheptose化学式
CAS
7634-39-1
化学式
C7H14O7
mdl
——
分子量
210.184
InChiKey
YPZMPEPLWKRVLD-VHQZISHX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269.7°C (rough estimate)
  • 密度:
    1.3374 (rough estimate)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6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6
  • 拓扑面积:
    138
  • 氢给体数:
    6
  • 氢受体数:
    7

安全信息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400090

SDS

SDS:5372eaa3bbe12ac24d9ab05d7068c402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d-Mannoheptose 在 sodium amalgam 作用下, 生成 d-mannoheptitol
    参考文献:
    名称:
    In Vitro Engineering of Human Autogenous Cartilage
    摘要:
    组织工程学领域的一个挑战是体外生成人体软骨。为了达到体外工程软骨的标准,例如防止免疫反应以及与周围组织在结构和功能上的整合,我们建立了一个三维细胞培养系统,无需添加外源生长因子或支架。人体软骨细胞以球状培养。通过球状冷冻切片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对组织形态和蛋白质表达进行了分析。当球状体在仅添加人血清的培养基中培养时,会产生类似于天然软骨的软骨样组织。这种体外组织的特征是透明质酸特异性蛋白胶原蛋白II型和S-100的合成,以及透明质酸特异性黏多糖的合成,其合成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3个月后,体外组织内部的细胞数量减少,仅为天然软骨的两倍。此外,球状体迅速附着并迁移到玻璃片和人体髁软骨上。在自体球状体培养物中添加抗生素会抑制基质蛋白的合成。值得注意的是,用胎牛血清代替人血清会导致球状体内部破坏,表面仅保留有存活的细胞边缘。这些结果表明,球状体培养首次实现了自体体外工程化人体软骨样组织,其中培养基仅限于人血清。
    DOI:
    10.1359/jbmr.2002.17.8.1420
  • 作为产物:
    描述:
    d-mannoheptitol 在 硝酸 作用下, 生成 d-Mannoheptose
    参考文献:
    名称:
    Fischer,E.; Passmore, Chemische Berichte, 1890, vol. 23, p. 2236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REPARATION OF CAROTENOID DERIVATIV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申请人:LI YANMEI
    公开号:US20120220580A1
    公开(公告)日:2012-08-30
    Compounds having the structure of general formula I or 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salts thereof which are derivatives of fucoxanthin and fucoxanthol are disclosed.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the compound and its use in weight reducing are also disclosed.
    揭示了具有一般式I的结构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衍生物,这些衍生物是褐藻黄素和褐藻醇的衍生物。还公开了该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减肥中的用途。
  • Fischer,E., Chemische Berichte, 1890, vol. 23, p. 935
    作者:Fischer,E.
    DOI:——
    日期:——
  • Smith, Justus Liebigs Annalen der Chemie, 1893, vol. 272, p. 188
    作者:Smith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