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1S,4S)-4-(tert-Butyl-dimethyl-silanyloxy)-1-methyl-2-methylene-hept-6-enyl]-3-trimethylsilanyl-oxetan-2-one | 794513-85-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1S,4S)-4-(tert-Butyl-dimethyl-silanyloxy)-1-methyl-2-methylene-hept-6-enyl]-3-trimethylsilanyl-oxetan-2-one
英文别名
4-[(2S,5S)-5-[tert-butyl(dimethyl)silyl]oxy-3-methylideneoct-7-en-2-yl]-3-trimethylsilyloxetan-2-one
4-[(1S,4S)-4-(tert-Butyl-dimethyl-silanyloxy)-1-methyl-2-methylene-hept-6-enyl]-3-trimethylsilanyl-oxetan-2-one化学式
CAS
794513-85-2
化学式
C21H40O3Si2
mdl
——
分子量
396.718
InChiKey
FXZXDDQCHCPYMG-YXWAVELN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17
  • 重原子数:
    26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6
  • 拓扑面积:
    35.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1S,4S)-4-(tert-Butyl-dimethyl-silanyloxy)-1-methyl-2-methylene-hept-6-enyl]-3-trimethylsilanyl-oxetan-2-one叔丁基过氧化氢 titanium(IV) isopropylate 、 potassium fluoride 、 cyclopentadienylruthenium(II) trisacetonitrile hexafluorophosphate 、 4 A molecular sieve 、 Otera's catalyst 、 (-)-diethyl tartrate 作用下, 以 癸烷正己烷二氯甲烷丙酮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9.5h, 生成 (5S,8R)-8-[(2S,3R)-3-((E)-(5R,6S)-6,7-dimethyl-2-methylene-5-triisopropylsilanyloxy-octa-3,7-dienyl)-oxiranyl]-4-hydroxy-5-methyl-6-methylene-oxocan-2-one
    参考文献:
    名称:
    Ru 催化的烯烃-炔烃偶联。 Amphidinolide P的全合成
    摘要:
    尽管底物具有显着的不饱和度,但配位不饱和钌络合物以良好的产率、化学和区域选择性的方式催化了两个精心选择的烯烃和炔烃伙伴之间碳-碳键的形成。由此产生的 1,4-二烯形成了细胞毒性海洋天然产物两栖内酯 P 的骨架。烯烃伴侣由 (R)-甲苯磺酸缩水甘油酯快速组装而成,它是单瓶连续三组分偶联过程的关键使用乙烯基锂和乙烯基氰铜酸酯。炔烃配偶体的合成利用了在螯合控制条件下由顺式乙酸衍生的烯丙基锡试剂的不寻常的反选择性加成。此外,还具有使用偶氮二羧酸酯-三苯基膦系统的显着E选择性E2工艺。还介绍了使用 β-内酯作为热力学弹簧来实现大内酯化的第一个例子。因此,氧杂环丁酮环被用作有效的保护基团,提高了该全合成的整体效率。这项工作也是进一步探讨钌催化的烯烃-炔烃偶联范围的机会,特别是使用烯炔,并描述了使用各种官能化底物的研究。
    DOI:
    10.1021/ja055967n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Ru 催化的烯烃-炔烃偶联。 Amphidinolide P的全合成
    摘要:
    尽管底物具有显着的不饱和度,但配位不饱和钌络合物以良好的产率、化学和区域选择性的方式催化了两个精心选择的烯烃和炔烃伙伴之间碳-碳键的形成。由此产生的 1,4-二烯形成了细胞毒性海洋天然产物两栖内酯 P 的骨架。烯烃伴侣由 (R)-甲苯磺酸缩水甘油酯快速组装而成,它是单瓶连续三组分偶联过程的关键使用乙烯基锂和乙烯基氰铜酸酯。炔烃配偶体的合成利用了在螯合控制条件下由顺式乙酸衍生的烯丙基锡试剂的不寻常的反选择性加成。此外,还具有使用偶氮二羧酸酯-三苯基膦系统的显着E选择性E2工艺。还介绍了使用 β-内酯作为热力学弹簧来实现大内酯化的第一个例子。因此,氧杂环丁酮环被用作有效的保护基团,提高了该全合成的整体效率。这项工作也是进一步探讨钌催化的烯烃-炔烃偶联范围的机会,特别是使用烯炔,并描述了使用各种官能化底物的研究。
    DOI:
    10.1021/ja055967n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lkene−Alkyne Coupling as a Linchpin:  An Efficient and Convergent Synthesis of Amphidinolide P
    作者:Barry M. Trost、Julien P. N. Papillon
    DOI:10.1021/ja045449x
    日期:2004.10.1
    A short and efficient synthesis of the cytotoxic macrolide amphidinolide P is described. A remarkably chemo- and regioselective ruthenium-catalyzed alkene-alkyne coupling allows for a convergent synthesis and demonstrates that both enynes and beta-lactones are suitable coupling partners. This work also features a novel strategy for the preparation of macrolactones via intramolecular transesterification of beta-lactones. The target structure was prepared in 15 steps for the longest linear sequence and 10% overall yield, 24 steps total.
  • Ru-Catalyzed Alkene−Alkyne Coupling. Total Synthesis of Amphidinolide P
    作者:Barry M. Trost、Julien P. N. Papillon、Thomas Nussbaumer
    DOI:10.1021/ja055967n
    日期:2005.12.1
    unsaturated ruthenium complex catalyzed the formation of a carbon-carbon bond between two judiciously chosen alkene and alkyne partners in good yield, and in a chemo- and regioselective fashion, despite the significant degree of unsaturation of the substrates. The resulting 1,4-diene forms the backbone of the cytotoxic marine natural product amphidinolide P. The alkene partner was rapidly assembled from (R)-glycidyl
    尽管底物具有显着的不饱和度,但配位不饱和钌络合物以良好的产率、化学和区域选择性的方式催化了两个精心选择的烯烃和炔烃伙伴之间碳-碳键的形成。由此产生的 1,4-二烯形成了细胞毒性海洋天然产物两栖内酯 P 的骨架。烯烃伴侣由 (R)-甲苯磺酸缩水甘油酯快速组装而成,它是单瓶连续三组分偶联过程的关键使用乙烯基锂和乙烯基氰铜酸酯。炔烃配偶体的合成利用了在螯合控制条件下由顺式乙酸衍生的烯丙基锡试剂的不寻常的反选择性加成。此外,还具有使用偶氮二羧酸酯-三苯基膦系统的显着E选择性E2工艺。还介绍了使用 β-内酯作为热力学弹簧来实现大内酯化的第一个例子。因此,氧杂环丁酮环被用作有效的保护基团,提高了该全合成的整体效率。这项工作也是进一步探讨钌催化的烯烃-炔烃偶联范围的机会,特别是使用烯炔,并描述了使用各种官能化底物的研究。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