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甲基-[1,1'-联苯]-3-羧酸 | 115363-11-6

中文名称
2-甲基-[1,1'-联苯]-3-羧酸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methyl-[1,1′-biphenyl]-3-carboxylic acid
英文别名
2-methyl-3-phenylbenzoic acid;2-methyl-[1,1'-biphenyl]-3-carboxylic acid
2-甲基-[1,1'-联苯]-3-羧酸化学式
CAS
115363-11-6
化学式
C14H12O2
mdl
——
分子量
212.248
InChiKey
HOAIMLUVGBVVFZ-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60 °C
  • 沸点:
    376.8±21.0 °C(Predicted)
  • 密度:
    1.156±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3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7
  • 拓扑面积:
    37.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1639909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甲基-[1,1'-联苯]-3-羧酸草酰氯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2.0h, 生成 2-methyl-3-phenylbenzoyl chloride
    参考文献:
    名称:
    The Stone Guest:pH 如何影响 PD-1/PD-L1 抑制剂的结合特性?
    摘要:
    程序性细胞死亡-1 (PD-1) 与其配体 PD-L1 之间的相互作用激活了一种抑制 T 细胞活化的共抑制信号,促进了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逃逸过程。开发靶向和抑制 PD-1/PD-L1 相互作用的单克隆抗体作为抗癌免疫疗法已在多种临床环境和各种类型的癌症中取得成功。尽管如此,这些生物制剂的使用存在局限性,包括大多数患者的耐药性和狭窄的治疗反应率,这需要设计更有效的基于小分子的免疫疗法。肿瘤微环境中 pH 值的改变是参与促进耐药性、肿瘤存活和进展的关键因素。在这项研究中,我们研究了 pH 变化对不同类别 PD-L1 抑制剂(包括大环肽和小分子)结合特性的影响。结果扩展了 PD-L1 抑制剂的构效关系,提供了对结构特征和理化特性的见解,这些特性和理化特性有助于设计配体,这些配体可能会逃避与肿瘤微环境可变 pH 条件相关的耐药机制。
    DOI:
    10.1002/cmdc.202000760
  • 作为产物:
    描述:
    2-甲基-3-苯基苯甲醇sodium bromatesodium hydrogen sulfate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5h, 以70%的产率得到2-甲基-[1,1'-联苯]-3-羧酸
    参考文献:
    名称:
    The Stone Guest:pH 如何影响 PD-1/PD-L1 抑制剂的结合特性?
    摘要:
    程序性细胞死亡-1 (PD-1) 与其配体 PD-L1 之间的相互作用激活了一种抑制 T 细胞活化的共抑制信号,促进了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逃逸过程。开发靶向和抑制 PD-1/PD-L1 相互作用的单克隆抗体作为抗癌免疫疗法已在多种临床环境和各种类型的癌症中取得成功。尽管如此,这些生物制剂的使用存在局限性,包括大多数患者的耐药性和狭窄的治疗反应率,这需要设计更有效的基于小分子的免疫疗法。肿瘤微环境中 pH 值的改变是参与促进耐药性、肿瘤存活和进展的关键因素。在这项研究中,我们研究了 pH 变化对不同类别 PD-L1 抑制剂(包括大环肽和小分子)结合特性的影响。结果扩展了 PD-L1 抑制剂的构效关系,提供了对结构特征和理化特性的见解,这些特性和理化特性有助于设计配体,这些配体可能会逃避与肿瘤微环境可变 pH 条件相关的耐药机制。
    DOI:
    10.1002/cmdc.20200076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N] NOVEL LIGANDS THAT ARE INHIBITORS OF THE RAR RECEPTORS, PROCESS FOR PREPARING THEM AND USE THEREOF IN HUMAN MEDICINE AND IN COSMETICS<br/>[FR] NOUVEAUX LIGANDS ETANT DES INHIBITEURS DE RECEPTEURS RAR, PROCEDE DE FABRICATION ET UTILISATION DE CEUX-CI DANS LA MEDECINE HUMAINE ET EN COSMETIQUE
    申请人:GALDERMA RES & DEV
    公开号:WO2003101928A1
    公开(公告)日:2003-12-11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novel biaryl compounds corresponding to the general formula (I) below: and to the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m, and to their use in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intended for use in human or veterinary medicine, or alternatively in cosmetic compositions.
    本发明涉及下述通式(I)的新颖联芳基化合物:以及制备它们的方法,以及它们在旨在用于人类或兽医学的药物组合物中的用途,或者作为替代,在化妆品组合物中的用途。
  • PIPERIDIN-4-YL-AZETIDINE DIAMIDES AS MONOACYLGLYCEROL LIPASE INHIBITORS
    申请人:Connolly Peter J.
    公开号:US20130102584A1
    公开(公告)日:2013-04-25
    Disclosed are compounds,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various diseases, syndromes, conditions and disorders, including pain. Such compounds, and enantiomers, diastereomers, and 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salts thereof, are represented by Formula (I) as follows: wherein Y, Z, and R are defined herein.
    揭示了用于治疗各种疾病、综合症、症状和障碍的化合物、组合物和方法,包括疼痛。这些化合物及其对映体、二对映体和其药用可接受盐如下所示: 其中Y、Z和R在此处定义。
  • DI-AZETIDINYL DIAMIDE AS MONOACYLGLYCEROL LIPASE INHIBITORS
    申请人:Connolly Peter J.
    公开号:US20120058986A1
    公开(公告)日:2012-03-08
    Disclosed are compounds,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various diseases, syndromes, conditions and disorders, including pain. Such compounds are represented by Formula (I) as follows: wherein Q and Z are defined herein.
    揭示了用于治疗各种疾病、综合症、症状和障碍的化合物、组合物和方法,包括疼痛。这些化合物由以下式(I)表示: 其中Q和Z在此处定义。
  • Discovery of Novel Resorcinol Dibenzyl Ethers Targeting the Programmed Cell Death-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 Interaction as Potential Anticancer Agents
    作者:Binbin Cheng、Yichang Ren、Xiaoge Niu、Wei Wang、Shuanghu Wang、Yingfeng Tu、Shuwen Liu、Jin Wang、Deying Yang、Guochao Liao、Jianjun Chen
    DOI:10.1021/acs.jmedchem.0c00574
    日期:2020.8.13
    Novel small molecule compounds based on various scaffolds including chalcone, flavonoid, and resorcinol dibenzyl ether were designed and tested for their inhibitory activity against the Programmed Cell Death-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 (PD-1/PD-L1) pathway. Among them, compound NP19 inhibited the human PD-1/PD-L1 interaction with IC50 values of 12.5 nM in homogeneous time-resolved fluorescence
    设计并测试了基于各种骨架(包括查尔酮,类黄酮间苯二酚苄基醚)的新型小分子化合物,并对它们对程序化细胞死亡-1 /程序化细胞死亡配体1(PD-1 / PD-L1)途径的抑制活性进行了测试。其中,化合物NP19在均相时间分辨荧光(HTRF)结合试验中以12.5 nM的IC 50值抑制人PD-1 / PD-L1相互作用。此外,在Hep3B / OS-8 / hPD-L1和CD3 T细胞的共培养模型中,NP19剂量依赖性地提高了IFN-γ的产生。此外,NP19在体内显示出重要的在两种不同的小鼠癌症模型(黑色素瘤B16-F10肿瘤模型和H22肝癌肿瘤模型)中具有抗肿瘤功效。此外,H&E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数据表明NP19激活了肿瘤中的免疫微环境,这可能有助于其抗肿瘤作用。这项工作表明,NP19是一种有希望的前导化合物,可以作为靶向PD-1 / PD-L1途径的新一代小分子抑制剂进行进一步开发。
  • 硝基苯醚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药物组合物 与用途
    申请人:中国药科大学
    公开号:CN111187172B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硝基苯醚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药物组合物与用途。本发明属于药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通式(I)结构特征的硝基苯醚类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代谢产物、代谢前体、前药、溶剂化物、结晶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制备方法、以及它们作为PD‑1/PD‑L1抑制剂的用途。药理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化合物对PD‑1/PD‑L1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能够有效抑制PD‑1/PD‑L1介导的肿瘤免疫逃逸,因此可以用于制备具有抑制PD‑1/PD‑L1活性的抑制剂,并且可以作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用于肿瘤的免疫治疗。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