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菌唑(Ieonpazole)是由日本吴羽化学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发的一款三唑类新型杀菌剂。作为一种广谱性系统杀菌剂,它兼具内吸传导和触杀保护活性的效果,并具有使用剂量低、活性高以及对单子叶和双子叶作物均安全的特点。种菌唑不仅能有效防治水稻和其他作物的种子病害,还能应对恶苗病、胡麻斑病及稻瘟病等疾病的侵袭。
理化性质种菌唑原药:纯品为白色结晶,熔点88~90℃,密度1.326~1.369(20 ℃),蒸气压3.58×10^-6 Pa (1RS,2SR,5SR)、6.99×10^-6 Pa(1SR,2SR,5SR),分配系数为POW=1.76×10^4(logP = 4.24),水中溶解度为6.93 mg/L (20 ℃)。
叶菌唑纯品:白色结晶,熔点110~113℃(工业原药100.0~108.4℃),沸点约285℃,密度1.307(20 ℃),蒸气压1.23×10^-5 Pa (20 ℃)。水中溶解度为:水15 mg/L、甲醇235 mg/L、丙酮238.9 mg/L。叶菌唑对热稳定性高,不易水解。
种菌唑:
叶菌唑:
种菌唑和叶菌唑主要通过种子处理发挥作用。它们在土壤中的降解主要依赖于微生物活动以及化学分解过程,具体路径包括与土壤中有机物的相互作用、光催化降解等。
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是一种准确且高效的分析种菌唑原药的方法,具备简便性、快速性和良好的分离效果。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并展现出优异的线性关系。
合成方法以3-甲基丁腈为起始原料,经过多步反应,最终制备得到种菌唑。具体的合成步骤如下:
[ \text{3-甲基丁腈} \xrightarrow{\text{第一步反应}} \text{中间体A} \xrightarrow{\text{第二步反应}} \text{中间体B} \xrightarrow{\text{第三步反应}} \text{种菌唑}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