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2-双哌啶 | 531-67-9

中文名称
2,2-双哌啶
中文别名
2,2'-双哌啶
英文名称
FG-2909
英文别名
2,2'-bipiperidine;2,2'-bipiperidyl;2,2'-dipiperidyl;bis-piperidine;dodecahydro-[2,2']bipyridinyl;Dodecahydro-[2,2']bipyridyl;2-(Piperidin-2-yl)piperidine;2-piperidin-2-ylpiperidine
2,2-双哌啶化学式
CAS
531-67-9
化学式
C10H20N2
mdl
MFCD01572939
分子量
168.282
InChiKey
CLBJZAWCBRAMRZ-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30 °C
  • 沸点:
    93°C/2mmHg(lit.)
  • 密度:
    0.942±0.06 g/cm3(Predicted)
  • 溶解度:
    溶于甲醇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2
  • 重原子数:
    12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24.1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2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33399090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4,P280,P302+P352,P337+P313,P305+P351+P338,P362+P364,P332+P313
  • 危险性描述:
    H315,H319,H335

SDS

SDS:8b565e82c8408431e63b599eb68207d1
查看
2,2'-双哌啶 修改号码:5

模块 1. 化学品
产品名称: 2,2'-Bipiperidine
修改号码: 5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GHS分类
物理性危害 未分类
健康危害
皮肤腐蚀/刺激 第2级
严重损伤/刺激眼睛 2A类
环境危害 未分类
GHS标签元素
图标或危害标志
信号词 警告
危险描述 造成皮肤刺激
造成严重眼刺激
防范说明
[预防] 处理后要彻底清洗双手。
穿戴防护手套/护目镜/防护面具。
[急救措施] 眼睛接触: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眼睛接触:求医/就诊
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轻轻洗。
若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脱掉被污染的衣物,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单一物质/混和物 单一物质
化学名(中文名): 2,2'-双哌啶
百分比: >98.0%(T)
CAS编码: 531-67-9
分子式: C10H20N2
2,2'-双哌啶 修改号码:5

模块 4. 急救措施
吸入: 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通畅,休息。若感不适请求医/就诊。
皮肤接触: 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肥皂和水轻轻洗。
若皮肤刺激或发生皮疹:求医/就诊。
眼睛接触: 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清洗。
如果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食入: 若感不适,求医/就诊。漱口。
紧急救助者的防护: 救援者需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比如橡胶手套和气密性护目镜。

模块 5. 消防措施
合适的灭火剂: 干粉,泡沫,雾状水,二氧化碳
特殊危险性: 小心,燃烧或高温下可能分解产生毒烟。
特定方法: 从上风处灭火,根据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非相关人员应该撤离至安全地方。
周围一旦着火:如果安全,移去可移动容器。
消防员的特殊防护用具: 灭火时,一定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模块 6. 泄漏应急处理
个人防护措施,防护用具,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远离溢出物/泄露处并处在上风处。
紧急措施: 泄露区应该用安全带等圈起来,控制非相关人员进入。
环保措施: 防止进入下水道。
控制和清洗的方法和材料: 清扫收集粉尘,封入密闭容器。注意切勿分散。附着物或收集物应该立即根据合适的
法律法规处置。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处理
技术措施: 在通风良好处进行处理。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具。防止粉尘扩散。处理后彻底清洗双手
和脸。
注意事项: 如果粉尘或浮质产生,使用局部排气。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眼睛和衣物。
贮存
储存条件: 保持容器密闭。存放于凉爽、阴暗处。
存放于惰性气体环境中。
防湿。
远离不相容的材料比如氧化剂存放。
易湿, 气敏
包装材料: 依据法律。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 尽可能安装封闭体系或局部排风系统,操作人员切勿直接接触。同时安装淋浴器和洗
眼器。
个人防护用品
呼吸系统防护: 防尘面具。依据当地和政府法规。
手部防护: 防护手套。
眼睛防护: 安全防护镜。如果情况需要,佩戴面具。
皮肤和身体防护: 防护服。如果情况需要,穿戴防护靴。

模块 9. 理化特性
固体
外形(20°C):
2,2'-双哌啶 修改号码:5

模块 9. 理化特性
外观: 晶体-块状
颜色: 白色类白色
气味: 无资料
pH: 无数据资料
熔点:
44°C
沸点/沸程 93 °C/0.3kPa
闪点: 无资料
爆炸特性
爆炸下限: 无资料
爆炸上限: 无资料
密度: 无资料
溶解度:
[水] 无资料
[其他溶剂]
溶于: 甲醇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性
化学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稳定。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未报道特殊反应性。
须避免接触的物质 氧化剂
危险的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氮氧化物 (NOx)

模块 11. 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 无资料
对皮肤腐蚀或刺激: 无资料
对眼睛严重损害或刺激: 无资料
生殖细胞变异原性: 无资料
致癌性:
IARC = 无资料
NTP = 无资料
生殖毒性: 无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信息
生态毒性:
鱼类: 无资料
甲壳类: 无资料
藻类: 无资料
残留性 / 降解性: 无资料
潜在生物累积 (BCF): 无资料
土壤中移动性
log水分配系数: 无资料
土壤吸收系数 (Koc): 无资料
亨利定律 无资料
constant(PaM3/mol):

模块 13. 废弃处置
如果可能,回收处理。请咨询当地管理部门。建议在可燃溶剂中溶解混合,在装有后燃和洗涤装置的化学焚烧炉中
焚烧。废弃处置时请遵守国家、地区和当地的所有法规。
2,2'-双哌啶 修改号码:5

模块 14. 运输信息
联合国分类: 与联合国分类标准不一致
UN编号: 未列明

模块 15. 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26日国务院发布,2011年2月16日修订): 针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2-双哌啶盐酸三乙胺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5.92h, 生成 ((2R,2'R)-[2,2'-bipiperidine]-1,1'-diyl)bis(phenylmethanone)
    参考文献:
    名称:
    手性磷酰胺催化的烯丙基三氯硅烷对醛的对映选择性加成。用二齿磷基酰胺进行的制备性研究
    摘要:
    基于机械学的见解,即对映选择性烯丙基化的速率和立体化学决定步骤涉及多个路易斯基本部分(磷酰胺),开发了二齿手性磷酰胺。通过不同长度的亚甲基链的束缚连接不同的手性磷酰胺部分。发现由二齿磷酰胺促进的与烯丙基三氯硅烷的烯丙基化的速率和对映选择性高度依赖于系链长度。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2,2'-双吡咯烷骨架的磷酰胺,在烯丙基化反应中具有良好的收率,有效的转化率和高的对映选择性。对映体纯的2,2'-双吡咯烷的合成很容易通过吡咯烷的光二聚化,然后用四氢呋喃进行拆分而大规模完成。l(或d)酒石酸。用各种取代的烯丙基三氯硅烷和不饱和醛检查了烯丙基化反应的范围。通过添加不对称的γ-二取代的烯丙基三氯硅烷,该方法已应用于立体异构的季中心的构建。
    DOI:
    10.1021/jo052203h
  • 作为产物:
    描述:
    2,2'-联吡啶 在 ammonia borane 、 rhodium(III) chloride hydrate 作用下, 以 异丙醇 为溶剂, 以58 %的产率得到2,2-双哌啶
    参考文献:
    名称:
    均相钌预催化剂催化下吡啶等含氮、含氧杂环与 H3N-BH3 的转移氢化
    摘要:
    在本研究中,我们报告了一种转移氢化方案,该方案利用硼烷-氨(H 3 N–BH 3 )作为氢源和市售RuCl 3 · x H 2 O预催化剂用于喹啉、喹喔啉、吡啶的选择性芳族还原、吡嗪、吲哚、苯并呋喃和呋喃衍生物形成相应的脂环族杂环,分离收率良好至优异。这种简单方案的应用包括有效制备有用的关键药物中间体,例如多奈哌齐和氟甲喹,包括生物活性化合物。
    DOI:
    10.1021/acs.orglett.3c04051
  • 作为试剂:
    描述:
    烯丙苯3-氯苯甲醚联硼酸频那醇酯2,2-双哌啶氯化镍二甲氧基乙烷lithium methanolate 作用下, 以 乙酸乙酯 为溶剂, 以65%的产率得到2-(1-(3-methoxyphenyl)-3-phenylpropyl)-4,4,5,5-tetramethyl-1,3,2-dioxaborolane
    参考文献:
    名称:
    Integrating aryl chlorides into nickel-catalyzed 1,1-difunctionalization of alkenes
    摘要:
    DOI:
    10.1016/j.cclet.2022.04.02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Hydrogenation of <i>N</i>-Heteroarenes Using Rhodium Precatalysts: Reductive Elimination Leads to Formation of Multimetallic Clusters
    作者:Sangmin Kim、Florian Loose、Máté J. Bezdek、Xiaoping Wang、Paul J. Chirik
    DOI:10.1021/jacs.9b09540
    日期:2019.11.6
    addi-tion, the hydrogenation of polyaromatic N-heteroarenes exhibited uncommon chemoselectivity. Studies into catalyst activation revealed that photochemical or thermal activation of (η5-C5Me5)Rh(bq)H induced C(sp2)-H reductive elimination and generated the bimetallic complex, [(η5-C5Me5)Rh(µ2,η2-bq)Rh(η5-C5Me5)H]. In the presence of H2 both of the (η5-C5Me5)Rh(N-C)H precursors and [(η5-C5Me5)Rh(µ2,η2-bq)Rh(η5-C5Me5)H]
    描述了一种用于氢化 N-杂芳烃的铑催化方法。使用有机金属预催化剂 (η5-C5Me5)Rh(NC)H(NC = 2-苯基吡啶基 (ppy) 或苯并[h]喹啉基(bq))。此外,聚芳族N-杂芳烃的氢化表现出不寻常的化学选择性。对催化剂活化的研究表明,(η5-C5Me5)Rh(bq)H 的光化学或热活化诱导 C(sp2)-H 还原消除并生成双金属配合物 [(η5-C5Me5)Rh(µ2,η2-bq) Rh(η5-C5Me5)H]。在 H2 存在下,(η5-C5Me5)Rh(NC)H 前体和 [(η5-C5Me5)Rh(μ2,η2-bq)Rh(η5-C5Me5)H] 均转化为五金属氢化铑簇,(η5-C5Me5)4Rh5H7,其结构由核磁共振光谱、X射线和中子衍射确定。用每种分离的铑配合物进行吡啶氢化的动力学研究,以鉴定催化相关物质。数据与由未观察到的多金属簇促进的氢化催化最一致,其中形成 (η5-C5Me5)4Rh5H7
  • [EN] RHENIUM COMPLEXES AND METHODS OF USE FOR TREATING CANCER<br/>[FR] COMPLEXES DE RHÉNIUM ET MÉTHODES D'UTILISATION POUR LE TRAITEMENT DU CANCER
    申请人:UNIV CORNELL
    公开号:WO2017223428A1
    公开(公告)日:2017-12-28
    A composition comprising the following structure: (formula I) wherein Re represents a rhenium ion having a +1 charge; (formula II) represents an uncharged bidentate bicyclic ligand bonded to the rhenium (Re) by two ring nitrogen (N) atoms; and L is a neutral ligand independently selected from CO and neutral phosphine molecules, wherein at least one of the L groups is a CO molecule; and X- represents a non-coordinating monovalent anion; wherein (formula II) is unsubstituted or substituted on any of its two rings, and said neutral phosphine molecule may or may not contain a phosphorus atom as a ring phosphorus atom; provided that, if (formula II) is unsubstituted, then one or two of said L groups are selected from said neutral phosphine molecules, with the provision that at least one of the neutral phosphine molecules has a phosphorus atom as a ring phosphorus atom. Methods for treating cancer by administering the above complex are also disclosed.
    以下结构的组成物:(公式I),其中Re代表一个带有+1电荷的铼离子;(公式II)代表一个未带电的双齿双环配体,通过两个环上的氮(N)原子与铼(Re)结合;L是独立选择的电中性配体,选自CO和电中性磷化氢分子,其中至少一个L基团是CO分子;X-代表一个非配位的单价阴离子;(公式II)未取代或在其任一双环上进行取代,并且所说的电中性磷化氢分子可能含有也可能不含有作为环磷原子的磷原子;条件是,如果(公式II)未取代,则所说的L基团中有一个或两个选自所说的电中性磷化氢分子,并且至少有一个电中性磷化氢分子具有作为环磷原子的磷原子。还公开了通过施用上述复合物来治疗癌症的方法。
  • Cu ion-exchanged and Cu nanoparticles decorated mesoporous ZSM-5 catalysts for the acti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phenylacetylene in a sustainable chemical synthesis
    作者:Bhaskar Sarmah、Biswarup Satpati、Rajendra Srivastava
    DOI:10.1039/c6ra19606c
    日期:——
    SBA-15, and Al2O3 samples were also prepared. A sustainable catalytic process was developed for the selective synthesis of indolizine, chalcone, and triazole derivatives using a mesoporous ZSM-5 based heterogeneous catalyst. A multi-component synthetic strategy is reported here for the selective synthesis of the above mentioned chemicals that involves phenylacetylene as one of the building blocks. Control
    使用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基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结构导向剂合成介孔ZSM-5。通过离子交换法制备了Cu 2+交换介孔ZSM-5。使用NaBH 4作为还原剂,制备了装饰有介孔ZSM-5的Cu纳米粒子。通过X射线衍射,N 2吸附,紫外可见光和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的互补组合来表征材料。为了进行比较,Cu 2+交换了ZSM-5,HY和NaY。和铜纳米颗粒装饰了常规的ZSM-5,SBA-15和Al 2 O 3还准备了样品。开发了一种可持续的催化方法,用于使用介孔ZSM-5基非均相催化剂选择性合成吲哚嗪,查尔酮和三唑衍生物。本文报道了一种多组分合成策略,用于上述涉及苯乙炔作为结构单元之一的化学品的选择性合成。进行对照实验以确定提出的反应途径。进行了回收和浸出实验,以证明催化过程的可持续性和稳健性。在这些催化剂中,装饰有中孔ZSM-5的Cu纳米颗粒在所有这些反应中均表现出最高的活性。
  • Using Methanol as a Formaldehyde Surrogate for Sustainable Synthesis of <scp> <i>N</i> ‐Heterocycles </scp> via <scp>Manganese‐Catalyzed</scp> Dehydrogenative Cyclization
    作者:Zhihui Shao、Shanshan Yuan、Yibiao Li、Qiang Liu
    DOI:10.1002/cjoc.202100886
    日期:2022.5.15
    The development of an efficient and sustainable synthetic route for formaldehyde production from renewable feedstock, especially in combination with a subsequent transformation to straightforwardly construct valuable chemicals, is highly desirable. Herein, we report a novel manganese-catalyzed dehydrogenative cyclization of methanol as a formaldehyde surrogate with a variety of dinucleophiles for facile
    开发一种高效且可持续的从可再生原料生产甲醛的合成路线,尤其是结合随后的转化以直接构建有价值的化学品是非常可取的。在此,我们报告了一种新型的锰催化甲醇脱氢环化反应,作为甲醛替代物,其具有多种亲核试剂,可方便地合成N-杂环化合物。通过催化甲醇脱氢原位产生的甲醛可以被多种双亲核试剂选择性地捕获,以避免几种可能的副反应。这种转化的实用性通过其成功应用于合成13 C-标记的N-杂环使用13 CH 3 OH 作为容易获得的13 C-同位素试剂。
  • Visible Light Induced Green Transformation of Primary Amines to Imines Using a Silicate Supported Anatase Photocatalyst
    作者:Sifani Zavahir、Huaiyong Zhu
    DOI:10.3390/molecules20021941
    日期:——
    Catalytic oxidation of amine to imine is of intense present interest since imines are important intermediates for the synthesis of fine chemicals, pharmaceuticals, and agricultural chemicals. However, considerable efforts have been made to develop efficient methods for the oxidation of secondary amines to imines, while little attention has until recently been given to the oxidation of primary amines, presumably owing to the high reactivity of generated imines of primary amines that are easily dehydrogenated to nitriles. Herein, we report the oxidative coupling of a series of primary benzylic amines into corresponding imines with dioxygen as the benign oxidant over composite catalysts of TiO2 (anatase)-silicate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of λ > 460 nm. Visible light response of this system is believed to be as a result of high population of defects and contacts between silicate and anatase crystals in the composite and the strong interaction between benzylic amine and the catalyst. It is found that tuning the intensity and wavelength of the light irradiation and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can remarkably enhance the reaction activity. Water can also act as a green medium for the reaction with an excellent selectivity. This report contributes to the use of readily synthesized, environmentally benign, TiO2 based composite photocatalyst and solar energy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primary amines to imine compounds.
    胺的催化氧化为亚胺目前受到广泛关注,因为亚胺是合成精细化学品、药物和农业化学品的重要中间体。然而,虽然在将二级胺氧化为亚胺的方法上进行了大量努力,但直到最近,对于初级胺的氧化却鲜有关注,这可能是由于初级胺生成的亚胺反应性较高,容易脱氢生成腈。在此,我们报告了一系列初级苄基胺在可见光照射(λ > 460 nm)下,使用二氧化氟作为温和氧化剂,通过强复合材料催化剂(钛氧化物(锐钛矿)-硅酸盐)的氧化偶联反应生成相应的亚胺。我们认为该系统对可见光的响应是由于复合材料中缺陷的高分布以及硅酸盐和锐钛矿晶体之间的接触,以及苄基胺与催化剂之间的强相互作用。研究发现,调节光照强度、波长和反应温度可以显著增强反应活性。水也可以作为绿色反应介质,表现出优异的选择性。本报告有助于利用容易合成、环境友好的基于TiO2的复合光催化剂和太阳能,实现初级胺向亚胺化合物的转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