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Boc α-obscurine | 1225450-35-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Boc α-obscurine
英文别名
tert-butyl (1R,9S,10R,16R)-16-methyl-5-oxo-6,14-diazatetracyclo[7.5.3.01,10.02,7]heptadec-2(7)-ene-14-carboxylate
N-Boc α-obscurine化学式
CAS
1225450-35-0
化学式
C21H32N2O3
mdl
——
分子量
360.497
InChiKey
UZUIOMJRHAKDSF-VWEBPMOJ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5
  • 重原子数:
    26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1
  • 拓扑面积:
    58.6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Boc α-obscurine 在 lead(IV) tetraacetate 、 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氯仿 为溶剂, 反应 0.25h, 以84%的产率得到N-Boc β-obscurine
    参考文献:
    名称:
    使用铱催化的吡啶 C-H 官能化全合成 (+)-Complanadine A
    摘要:
    Lycopodium 生物碱 Complanadine A 的全合成是通过利用常见的四环前体实现的,它是 lycodine 的不对称二聚体。合成成功的关键是开发了吡啶部分的后期位点选择性 CH 官能化,以获得关键的硼酸酯中间体。
    DOI:
    10.1021/ja101893b
  • 作为产物:
    描述:
    长叶薄荷酮 在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 高氯酸 、 lithium hydroxide monohydrate 、 sodium perborate tetrahydrate 、 双氧水sodium对甲苯磺酸溶剂黄146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三乙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甲醇乙醚乙二醇异丙醇 为溶剂, 反应 23.75h, 生成 N-Boc α-obscurine
    参考文献:
    名称:
    莱可定型生物碱全合成的仿生多样化方法
    摘要:
    氮杂环(氮杂环)是许多药物、农用化学品和天然产物中常见的结构基序。通过C-H官能化和C-C裂解方法选择性安装和修饰氮杂环的许多强大方法已经被开发出来并继续得到发展,揭示了包含这些结构实体的靶标合成的新策略。在这里,我们报告了石松碱型石松生物碱木麻黄碱 H、石松碱 B、石松碱 A 和石松碱 F 的首次全合成,以及通过易于获得的生物启发后期多样化来全合成 8,15-二氢石杉碱 A。常见前体, N-去甲基-β-暗色碱。合成中的关键步骤包括暗色中间体核心结构中哌啶环的氧化C-C键断裂以及吡啶核的位点选择性C-H硼基化以实现交叉偶联反应。
    DOI:
    10.1021/jacs.1c0045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otal Synthesis of (+)-Complanadine A Using an Iridium-Catalyzed Pyridine C−H Functionalization
    作者:Daniel F. Fischer、Richmond Sarpong
    DOI:10.1021/ja101893b
    日期:2010.5.5
    The total synthesis of the Lycopodium alkaloid complanadine A, which is an unsymmetrical dimer of lycodine, was achieved by exploiting a common tetracyclic precursor. Key to the success of the synthesis was the development of a late-stage site-selective C-H functionalization of a pyridine moiety to arrive at a key boronic ester intermediate.
    Lycopodium 生物碱 Complanadine A 的全合成是通过利用常见的四环前体实现的,它是 lycodine 的不对称二聚体。合成成功的关键是开发了吡啶部分的后期位点选择性 CH 官能化,以获得关键的硼酸酯中间体。
  • Discovery of <i>α</i>‐Obscurine Derivatives as Novel Ca<sub>v</sub>3.1 Calcium Channel Blockers
    作者:Lei Wang、Wen‐Yan Li、Zai‐Feng Yuan、Qin‐Shi Zhao
    DOI:10.1002/cbdv.202400182
    日期:2024.4
    MK8998, none are currently available on the market.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efficacy of Lycopodium alkaloids, particularly as natural product-based TTCC blockers. We synthesized eighteen derivatives from α-obscurine, a lycodine-type alkaloid, and identified five derivatives with significant Cav3.1 blockade activity. The most potent derivative, compound 7, exhibited an IC50 value of 0.19±0.03 μM and
    电压门控钙通道 (VGCC),特别是 T 型钙通道 (TTCC),对于各种生理过程至关重要,并且与疼痛、癫痫和癌症有关。尽管 Z944 和 MK8998 等 TTCC 阻滞剂已进行临床试验,但目前市场上还没有此类药物。本研究调查了石松生物碱的功效,特别是作为基于天然产物的 TTCC 阻滞剂。我们从α -obscurine(一种来可碱型生物碱)合成了 18 种衍生物,并鉴定了 5 种具有显着 Ca v 3.1 阻断活性的衍生物。最有效的衍生物化合物7的 IC 50值为 0.19±0.03 μM,并通过分子对接进行了进一步分析,揭示了与 Ca v 3.1 的关键相互作用。这些发现为 Ca v 3.1 钙通道阻滞剂的结构优化奠定了基础,并将化合物7作为药物开发的有前途的先导化合物和化学生物学研究的工具。
  • Bioinspired Diversification Approach Toward the Total Synthesis of Lycodine-Type Alkaloids
    作者:Hannah M. S. Haley、Stefan E. Payer、Sven M. Papidocha、Simon Clemens、Jonathan Nyenhuis、Richmond Sarpong
    DOI:10.1021/jacs.1c00457
    日期:2021.3.31
    heterocycles through C–H functionalization and C–C cleavage approaches, revealing new strategies for the synthesis of targets containing these structural entities. Here, we report the first total syntheses of the lycodine-type Lycopodium alkaloids casuarinine H, lycoplatyrine B, lycoplatyrine A, and lycopladine F as well as the total synthesis of 8,15-dihydrohuperzine A through bioinspired late-stage
    氮杂环(氮杂环)是许多药物、农用化学品和天然产物中常见的结构基序。通过C-H官能化和C-C裂解方法选择性安装和修饰氮杂环的许多强大方法已经被开发出来并继续得到发展,揭示了包含这些结构实体的靶标合成的新策略。在这里,我们报告了石松碱型石松生物碱木麻黄碱 H、石松碱 B、石松碱 A 和石松碱 F 的首次全合成,以及通过易于获得的生物启发后期多样化来全合成 8,15-二氢石杉碱 A。常见前体, N-去甲基-β-暗色碱。合成中的关键步骤包括暗色中间体核心结构中哌啶环的氧化C-C键断裂以及吡啶核的位点选择性C-H硼基化以实现交叉偶联反应。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5β,6α,8α,10α,13α)-6-羟基-15-氧代黄-9(11),16-二烯-18-油酸 (3S,3aR,8aR)-3,8a-二羟基-5-异丙基-3,8-二甲基-2,3,3a,4,5,8a-六氢-1H-天青-6-酮 (2Z)-2-(羟甲基)丁-2-烯酸乙酯 (2S,4aR,6aR,7R,9S,10aS,10bR)-甲基9-(苯甲酰氧基)-2-(呋喃-3-基)-十二烷基-6a,10b-二甲基-4,10-dioxo-1H-苯并[f]异亚甲基-7-羧酸盐 (+)顺式,反式-脱落酸-d6 龙舌兰皂苷乙酯 龙脑香醇酮 龙脑烯醛 龙脑7-O-[Β-D-呋喃芹菜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 龙牙楤木皂甙VII 龙吉甙元 齿孔醇 齐墩果醛 齐墩果酸苄酯 齐墩果酸甲酯 齐墩果酸乙酯 齐墩果酸3-O-alpha-L-吡喃鼠李糖基(1-3)-beta-D-吡喃木糖基(1-3)-alpha-L-吡喃鼠李糖基(1-2)-alpha-L-阿拉伯糖吡喃糖苷 齐墩果酸 beta-D-葡萄糖酯 齐墩果酸 beta-D-吡喃葡萄糖基酯 齐墩果酸 3-乙酸酯 齐墩果酸 3-O-beta-D-葡吡喃糖基 (1→2)-alpha-L-吡喃阿拉伯糖苷 齐墩果酸 齐墩果-12-烯-3b,6b-二醇 齐墩果-12-烯-3,24-二醇 齐墩果-12-烯-3,21,23-三醇,(3b,4b,21a)-(9CI) 齐墩果-12-烯-3,11-二酮 齐墩果-12-烯-2α,3β,28-三醇 齐墩果-12-烯-29-酸,3,22-二羟基-11-羰基-,g-内酯,(3b,20b,22b)- 齐墩果-12-烯-28-酸,3-[(6-脱氧-4-O-b-D-吡喃木糖基-a-L-吡喃鼠李糖基)氧代]-,(3b)-(9CI) 鼠特灵 鼠尾草酸醌 鼠尾草酸 鼠尾草酚酮 鼠尾草苦内脂 黑蚁素 黑蔓醇酯B 黑蔓醇酯A 黑蔓酮酯D 黑海常春藤皂苷A1 黑檀醇 黑果茜草萜 B 黑五味子酸 黏黴酮 黏帚霉酸 黄黄质 黄钟花醌 黄质醛 黄褐毛忍冬皂苷A 黄蝉花素 黄蝉花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