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氟代碳酸乙烯酯 | 114435-02-8

中文名称
氟代碳酸乙烯酯
中文别名
4-氟-2-氧1,3-二恶茂烷;4-氟-1,3-二氧戊环-2-酮;氟代碳酸乙烯酯(FEC)
英文名称
fluoroethylene carbonate
英文别名
4-fluoro-1,3-dioxolan-2-one;FEC;monofluoroethylene carbonate
氟代碳酸乙烯酯化学式
CAS
114435-02-8
化学式
C3H3FO3
mdl
MFCD06247543
分子量
106.053
InChiKey
SBLRHMKNNHXPHG-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8-23 °C
  • 沸点:
    212℃
  • 密度:
    1.454
  • 闪点:
    >102°(216°F)
  • LogP:
    -0.435 at 20.1℃
  • 物理描述:
    Liqui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3
  • 重原子数:
    7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66
  • 拓扑面积:
    35.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品标志:
    Xn
  • 安全说明:
    S26,S36/37
  • 危险类别码:
    R36/38,R22,R43,R48/22
  • WGK Germany:
    1
  • 海关编码:
    2932999099
  • 危险品运输编号:
    NONH for all modes of transport
  • 危险标志:
    GHS07
  • 危险性描述:
    H302,H315,H317,H319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80,P305 + P351 + P338
  • 储存条件:
    2-8°C

SDS

SDS:38fd8d16dff28745019802038b3fcfdd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Fluoroethylene carbonate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4-Fluoro-1,3-dioxolan-2-one, FEC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 4)
皮肤刺激 (类别 2)
眼睛刺激 (类别 2A)
皮肤过敏 (类别 1)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警告
危险申明
H302 吞咽有害。
H315 造成皮肤刺激。
H317 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
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
警告申明
预防措施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72 禁止将污染的工作服带出作业场所。
P280 戴护目镜/戴面罩。
P280 戴防护手套。
事故响应
P301 + P312 如果吞咽并觉不适: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或就医。
P302 + P352 如接触皮肤:使用大量水冲洗。
P305 + P351 + P338 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P321 具体处置(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0 漱口。
P333 + P313 如出现皮肤刺激或皮疹:求医/就诊。
P337 + P313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P362 + P364 脱掉玷污的衣服,清洗后方可再用。
废弃处置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4-Fluoro-1,3-dioxolan-2-one, FEC
别名
: C3H3FO3
分子式
: 106.05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Fluoroethylene carbonate
<=100%
化学文摘登记号(CAS 114435-02-8
No.) 483-360-5
EC-编号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氟化氢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避免粉尘生成。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保护措施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收集和处置时不要产生粉尘。 扫掉和铲掉。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避免形成粉尘和气溶胶。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建议的贮存温度: 2 - 8 °C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根据良好的工业卫生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面罩與安全眼鏡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须暴露于有害环境中,请使用P95型(美国)或P1型(欧盟 英国
143)防微粒呼吸器。如需更高级别防护,请使用OV/AG/P99型(美国)或ABEK-P2型 (欧盟 英国 143)
防毒罐。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蜡状的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18 - 23 °C
f)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212 °C
g) 闪点
> 102.2 °C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辛醇--水的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0.367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相容的物质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误吞对人体有害。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 造成皮肤刺激。
眼睛 造成严重眼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良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化学性质

氟代碳酸乙烯酯(FEC),分子量为106.05,相对密度为1.454,熔点25℃,沸点249℃。这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既可以作为溶剂使用,也能用作添加剂。

作为一种溶剂,FEC具有极高的相对介电常数(高达102),比碳酸乙烯酯(EC)更高,有利于锂盐的良好解离。它的熔点较EC低约10℃,其分子结构中的氟原子有助于电芯体系的浸润,从而提升电池容量发挥和低温性能表现。由于其分子中不存在双键等易聚合结构,FEC作为溶剂使用时具有上述优势。

当用作添加剂时,FEC也能显著提升电池的容量和低温性能。此外,含氟结构使其在高电压体系中有较好的耐氧化性。FEC的用量通常在3%至10%,但在大量使用时会带来较高的粘度、成本以及高温下的不稳定性(高温下容易脱HF)。为了抑制其高温分解的消极作用,有时需要加入其他添加剂。

用途

氟代碳酸乙烯酯是一种有机溶剂类电子化学品,适用于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它主要应用于将正极片和负极片以及电池隔膜组装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并广泛用于电池材料的研究领域。

生产方法

氟代碳酸乙烯酯(FEC)是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工业制备方法主要是通过卤素交换法,具体为氯代碳酸乙烯酯(CEC)与氟化钾(KF)进行取代反应来生成FEC。该工艺中,取代反应速率受限于KF相际传质速率,并且CEC容易发生消去反应生成副产物碳酸亚乙烯酯。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氟代碳酸乙烯酯N-氯代丁二酰亚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8.0h, 生成 4-fluoro-5-chloroethylene carbonate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4,5-双氟代碳酸乙烯酯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4,5‑双氟代碳酸乙烯酯及其制备方法,该4,5‑双氟代碳酸乙烯酯的纯度>99.9%,色度可达到<10Hazen;以氟代碳酸乙烯酯与氯化试剂进行氯取代反应,得到中间体4‑氟‑5‑氯碳酸乙烯酯;中间体与氟代试剂进行氟置换反应,得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降低原料消耗,产率高、反应条件温和,提升产品纯度,提升产品性能和成本竞争力。
    公开号:
    CN110903274B
  • 作为产物:
    描述:
    碳酸乙烯酯 在 fluorine 作用下, 以70%的产率得到氟代碳酸乙烯酯
    参考文献:
    名称:
    直接氟化技术在锂电池材料中的应用开发
    摘要:
    成功地进行了1,3-二氧杂戊-2-酮与氟元素的直接氟化反应,从而提供了4-氟-1,3-二氧杂戊-2-酮,有望用作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添加剂。还用元素氟进一步氟化4-氟-1,3-二氧戊环-2-酮,以相同的方法得到二氟衍生物的三种异构体。另一个主题是通过甲磺酰氟与元素氟的反应制备三氟甲磺酰氟,这是锂电池电解质的中间体。使用全氟-2-甲基戊烷作为溶剂给出了令人满意的三氟甲磺酰氟的选择性。
    DOI:
    10.1016/s0022-1139(02)00317-2
  • 作为试剂:
    描述:
    六氟磷酸锂 、 sodium vanadium fluorophosphate 在 碳酸丙烯酯sodium hexaflorophosphate氟代碳酸乙烯酯碳酸甲乙酯 作用下,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溶剂热和电化学离子交换方法制备的锂离子电池高倍速Na0.7Li2.3V2(PO4)2F3空心球阴极
    摘要:
    Na 3 V 2(PO 4)2 F 3(NVPF)已被广泛研究,并且由于其高的可逆比容量和稳定性而在Na离子电池中表现出出色的电化学活性。中间产物的高热力学稳定性有助于NVPF(LVPF)的Li类似物的直接化学合成。更具挑战性的是具有良好控制的均匀形态和稳定晶体结构的LVPF的合成。在本文中,使用电化学离子交换方法合成Na 0.7 Li 2.3 V 2(PO 4)F 3(N 0.7 L 2.3VPF),Li 3 V 2(PO 4)F 3的同构结构。通过钠化0.7 V 2(PO 4)F 3的锂化制备该化合物,其具有通过NVPF的去饱和制备的分级形态。我们跟踪从Pnnm到Cmc 2 1再回到Pnnm的相形成,可逆结构转变。初始比放电容量为185 mA hg -1和两个不同的电压平稳状态,可以看出N 0.7 L 2.3的突出性VPF作为LIB的阴极材料。它在45、105、135、265和535 mA
    DOI:
    10.1039/d0ta07912j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通过直接氟化来氟化无机或有机化合物的工艺
    申请人:福建永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11349018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本发明涉及氟化气体的用途,其中单质氟(F2)以高浓度存在,例如单质氟(F2)的浓度,特别是等于远远高于15体积%或甚至20体积%(即,至少15体积%或甚至20体积%),并涉及一种使用氟化气体通过直接氟化制造氟化化合物的工艺,其中单质氟(F2)以高浓度存在。本发明的工艺涉及通过直接氟化制造除氟化苯以外的氟化化合物,特别是本发明涉及制备用于农业、制药、电子、催化剂、溶剂和其它功能性化学应用中的氟化有机化合物、终产物和中间体。本发明的氟化工艺可以分批或以连续方式进行。如果本发明的工艺分批进行,则可以使用柱式(塔式)反应器。如果本发明的工艺是连续的,则可以使用微反应器。
  • Nanochannel-based {BaZn}–organic framework for catalytic activity on the cycloaddition reaction of epoxides with CO<sub>2</sub> and deacetalization-Knoevenagel condensation
    作者:Hongxiao Lv、Liming Fan、Hongtai Chen、Xiutang Zhang、Yanpeng Gao
    DOI:10.1039/d1dt04231a
    日期:——

    Nanochannel-based [(CH3)2NH2]2[BaZn(TDP)(H2O)]×DMF×5H2O}n (NUC-51) is synthesized and displays a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on the cycloaddition reactions of epoxides with CO2 and the deacetalization-Knoevenagel condensation reaction.

    基于纳米通道的[(CH3)2NH2]2[BaZn(TDP)(H2O)]×DMF×5H2O}n(NUC-51)被合成,并在环氧化物与CO2的环加成反应以及去乙缩醛-克诺夫纳盖尔缩合反应中显示出高催化活性。
  • Highly Robust {Ln<sub>4</sub>}-Organic Frameworks (Ln = Ho, Yb) for Excellent Catalytic Performance on Cycloaddition Reaction of Epoxides with CO<sub>2</sub> and Knoevenagel Condensation
    作者:Tao Zhang、Hongtai Chen、Shurong Liu、Hongxiao Lv、Xiutang Zhang、Qiaoling Li
    DOI:10.1021/acscatal.1c04260
    日期:2021.12.17
    Due to the high electron charge, large ion radius, and plentiful outer hybrid orbitals of LnIII cations, microporous Ln-MOFs can be used as Lewis acidic catalysts with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for a variety of organic reactions, which prompts us to explore cluster-based nanoporous Ln-MOFs by employing structure-oriented ligands. Herein, the exquisite combination of coplanar [Ln4(μ3–OH)2(μ2–HCO2)(H2O)2]
    由于 Ln III阳离子的高电子电荷、大离子半径和丰富的外杂化轨道,微孔 Ln-MOFs 可用作路易斯酸性催化剂,对各种有机反应具有高催化活性,这促使我们探索团簇-通过采用结构取向的配体,基于纳米多孔 Ln-MOF。在此,共面 [Ln 4 (μ 3 –OH) 2 (μ 2 –HCO 2 )(H 2 O) 2 ] 簇(缩写为 Ln 4 })和 2 的结构导向多功能配体的巧妙组合, 6-双(2,4-二羧基苯基)-4-(4-羧基苯基)吡啶(H 5BDCP) 导致 (Me 2 NH 2 )[Yb 4 (BDCP) 2 (μ 3 –OH) 2 (μ 2 –HCO 2 )(H 2 O) 2 ]·5DMF·H 2 O 的两个同构纳米多孔骨架} n ( NUC-38Yb ) 和 (Me 2 NH 2 )[Ho 4 (BDCP) 2 (μ 3 –OH) 2 (μ 2 – HCO 2 )(H 2 O) 2
  • Recyclable Polymer-Supported Iodobenzene-Mediated Electrocatalytic Fluorination in Ionic Liquid
    作者:Takahiro Sawamura、Shunsuke Kuribayashi、Shinsuke Inagi、Toshio Fuchigami
    DOI:10.1002/adsc.201000501
    日期:2010.11.2
    The electrochemical fluorination of organosulfur compounds in triethylamine/hydrofluoric acid (Et3N-5 HF) with polystyrene-supported iodobenzene (PSIB) and tetraethylammonium chloride (Et4NCl) was performed successfully in an undivided cell under constant current conditions to afford the corresponding fluorinated compounds in moderate to good yields. Recycle use of the PSIB could be achieved due to
    在恒定电流条件下,在不分格的电池中成功地进行了三乙胺/氢氟酸(Et 3 N-5 HF)中有机硫化合物与聚苯乙烯负载的碘苯(PSIB)和四乙基氯化铵(Et 4 NCl)的电化学氟化反应,得到了相应的氟化化合物,产率中等至良好。由于其易于分离,因此可以实现PSIB的回收利用。值得注意的是,即使重复使用10次,碘苯衍生物的介导活性也没有明显改变。
  • 一种氟代碳酸乙烯酯的制备方法
    申请人:珠海理文新材料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13135888A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代碳酸乙烯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一苯基二氟化碘的制备和氟代碳酸乙烯酯的制备。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氟代碳酸乙烯酯的合成不需要使用有毒氯化试剂,使用价格便宜的原料过氧化氢、氟化氢;该制备方法是在氟代碳酸乙烯酯合成反应釜中直接进行蒸馏得到纯度高的氟代碳酸乙烯酯,操作简单;氟代碳酸乙烯酯制备过程中的乙酸、碘苯、有机溶剂和催化剂醋酸钯(Ⅱ)重复回收利用,节约成本。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