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ideuteriobis(iodozincio)methane | 294887-94-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ideuteriobis(iodozincio)methane
英文别名
——
dideuteriobis(iodozincio)methane化学式
CAS
294887-94-8
化学式
CH2I2Zn2
mdl
——
分子量
400.6
InChiKey
DIQADQZULUXXQM-HLHUSFLG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23
  • 重原子数:
    5.0
  • 可旋转键数:
    2.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0.0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0.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dideuteriobis(iodozincio)methane2,3-Epoxy-1-phenyl-1-butanon四氢呋喃 为溶剂, 以65%的产率得到3-phenylpent-4-ene-5,5-d2-2,3-diol
    参考文献:
    名称:
    2-(1-羟烷基)-1-烷基环丙醇在锌酸酯介导的重排反应中的作用
    摘要:
    发现了2-(1-羟烷基)-1-烷基环丙醇的新颖重排。它在催化量的有机锌络合物存在下进行,得到vic二醇。可以将重排应用于各种类型的2-(1-羟烷基)-1-烷基环丙醇,可以轻松地从相应的α,β-环氧酮和双(碘并甲烷)甲烷制备。用有机锌酸酯络合物处理双环[13.1.0]十五烷-1,15-二醇时,获得了相应的14元环式vic-二醇。因此,该重排对于改变环状基板的环尺寸也是有用的。
    DOI:
    10.1002/chem.200901054
  • 作为试剂:
    参考文献:
    名称:
    由双(碘锌)甲烷的 1,4-加成引发的串联反应生成 1,3-二酮
    摘要:
    用双(碘锌)甲烷处理 γ-酰氧基-α,β-不饱和酮导致新的串联反应,包括三个步骤:(1)二锌试剂与烯酮的 1,4-加成,得到相应的β-锌甲基化酮的烯醇锌;(2) 烯醇化物对酯基的分子内亲核攻击;(3) 加合物的 Grob 型碎裂,伴随着烯丙醇的醇锌的消除。整个反应有效地产生 1,3-二酮。
    DOI:
    10.1021/ja910428y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1,4-Addition of Bis(iodozincio)methane to α,β-Unsaturated Ketones: Chemical and Theoretical/Computational Studies
    作者:Mutsumi Sada、Taniyuki Furuyama、Shinsuke Komagawa、Masanobu Uchiyama、Seijiro Matsubara
    DOI:10.1002/chem.201000738
    日期:2010.9.10
    in a one‐pot reaction. In contrast, 1,4‐addition of the dizinc reagent to enones carrying an acyloxy group proceeded very efficiently without any additive. In this case, the product was a 1,3‐diketone, which was generated in a novel tandem reaction. A theoretical/computational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whole reaction pathway is exothermic, and that two zinc atoms of bis(iodozincio)methane accelerate each
    1,4-将双(嗪)甲烷添加到简单的α,β-不饱和酮中进展不顺利; 根据DFT计算,反应略有吸热。在三甲基氯硅烷存在下,反应有效进行,得到β-甲基甲基酮的甲硅烷基烯醇醚。与c 的甲硅烷基烯醇醚的Zn键可以在交叉偶联反应中使用,以形成另一种C 一锅反应中的C键。相反,在没有任何添加剂的情况下,二锌试剂向带有酰氧基的烯酮的1,4加成反应非常有效。在这种情况下,产物是1,3-二酮,它是通过新型串联反应生成的。理论/计算研究表明,整个反应路径是放热的,并且双(嗪)甲烷的两个原子作为有效的路易斯酸协同促进了每个步骤。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