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sodium 2,4-dichlorophenoxyacetate | 2702-72-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sodium 2,4-dichlorophenoxyacetate
英文别名
(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 sodium salt;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 sodium;2,4-D sodium salt;2,4-D sodium;sodium;2-(2,4-dichlorophenoxy)acetate
sodium 2,4-dichlorophenoxyacetate化学式
CAS
2702-72-9
化学式
C8H5Cl2O3*Na
mdl
——
分子量
243.022
InChiKey
RFOHRSIAXQACDB-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15°C
  • 溶解度:
    可溶于水中
  • 物理描述:
    2,4-d sodium salt appears as a clear brown to black liquid with a characteristic phenoxy odor. Primary hazard is threat to the environment. Immediate steps should be taken to limit spread to the environment. Easily penetrates the soil to contaminate groundwater and nearby waterways.
  • 稳定性/保质期:
    遵照规定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分解。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87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2
  • 拓扑面积:
    49.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安全信息

  • 危险等级:
    6.1(b)
  • 危险品标志:
    Xn,N
  • 安全说明:
    S24/25,S26,S36/37/39,S46,S61
  • 危险类别码:
    R22,R51/53,R41,R43
  • WGK Germany:
    2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3077 9/PG 3
  • RTECS号:
    AG8925000
  • 海关编码:
    2918990090
  • 包装等级:
    III
  • 危险类别:
    6.1(b)
  • 储存条件:
    存储于阴凉干燥处。

SDS

SDS:2495a73bc2d2deecef5b811865ac406b
查看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4-滴钠;2,4-二氯苯氧乙酸钠盐
化学品英文名称: 2,4-Dna;Sodium-2,4-dichlorophenoxyacetate
中文俗名或商品名:
Synonyms:
CAS No.: 2702-72-9
分子式: C 8 H 5 Cl 2 O 3 Na
分子量: 243.0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化学品 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2,4-滴钠;2,4-二氯苯氧乙酸钠盐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滴钠 100 2702-72-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第6.1类 毒害品
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本品为中等毒除草剂。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对眼睛、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氧化钠。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消防员的个体防护: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禁止使用的灭火剂:
闪点(℃):
自燃温度(℃):
爆炸下限[%(V/V)]:
爆炸上限[%(V/V)]:
最小点火能(mJ):
爆燃点:
爆速:
最大燃爆压力(MPa):
建规火险分级: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砂土吸收,铲入提桶,倒至空旷地方深埋。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 中 国 MAC:未制订标准前苏联 MAC:未制订标准美国TLV—TWA:未制订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固体。
pH:
熔点(℃):
沸点(℃):
相对密度(水=1):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饱和蒸气压(kPa):
燃烧热(kJ/mol):
临界温度(℃): 分解温度℃:215
临界压力(MPa):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闪点(℃):
引燃温度(℃):
爆炸上限%(V/V):
爆炸下限%(V/V):
分子式: C 8 H 5 Cl 2 O 3 Na
分子量: 243.02
蒸发速率:
粘性:
溶解性: 溶于水,微溶于乙醇。
主要用途: 用作农用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在常温常压下 稳定
禁配物: 强氧化剂。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氧化钠。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555mg/kg(大鼠经口);375mg/kg(小鼠经口);1500mg/kg(大鼠经皮) LC50:
急性中毒:
慢性中毒: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建议用控制焚烧法或安全掩埋法处置。用水清洗倒空的容器。在规定场所掩埋空容器。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61890
UN编号: 2765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包装方法: 塑料袋或二层牛皮纸袋外全开口或中开口钢桶;两层塑料袋或一层塑料袋外麻袋、塑料编织袋、乳胶布袋;塑料袋外复合塑料编织袋(聚丙烯三合一袋、聚乙烯三合一袋、聚丙烯二合一袋、聚乙烯二合一袋);塑料袋或二层牛皮纸袋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复合塑料瓶或铝瓶外普通木箱;塑料瓶、两层塑料袋或两层牛皮纸袋(内或外套以塑料袋)外瓦楞纸箱。
运输注意事项: 铁路运输时包装所用的麻袋、塑料编织袋、复合塑料编织袋的强度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RETCS号:
IMDG规则页码: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国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6.1 类毒害品。
国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1.周国泰,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2.国家环保局有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北京化工研究院合编,化学品毒性法规环境数据手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3.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CHEMINFO Database.1998 4.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TECS Database, 1989
填表时间: 年月日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5
MSDS修改日期: 年月日

制备方法与用途

生物活性

2,4-D 氯酸钠(Sodium 2,4-dichlorophenoxyacetate)是一种用于防除阔叶杂草的选择性除草剂。作为一种植物激素,它在分生组织中会引起不受控制的生长。2,4-D 氯酸钠通过抑制 DNA 和蛋白质的合成,阻止植物正常生长发育。

用途

高浓度可以有效除草,低浓度则能防止落花落果,并且是水果和蔬菜防腐保鲜的理想选择。

类别

农药

毒性分级

高毒

急性毒性
  • 大鼠经口 LD50: 555 mg/kg
  • 小鼠经口 LD50: 375 mg/kg
可燃性危险特性

燃烧时会生成有毒氯化物气体。

储运特性

应储存在通风、低温和干燥的库房中,并与食品原料分开存放。

灭火剂

干粉、泡沫或砂土。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sodium 2,4-dichlorophenoxyacetate盐酸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以221 kg的产率得到2,4-二氯苯氧乙酸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2,4-二氯苯氧乙酸的制备方法及其生产系统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2,4‑二氯苯氧乙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2,4‑二氯苯酚与碱反应得到2,4‑二氯苯酚盐;卤代乙酸与碱反应得到卤代乙酸盐;B)2,4‑二氯苯酚盐与卤代乙酸盐反应得到2,4‑二氯苯氧乙酸盐;C)2,4‑二氯苯氧乙酸盐与酸混合在管式结晶器结晶,得到2,4‑二氯苯氧乙酸。本发明先分别制备得到2,4‑二氯苯酚盐与卤代乙酸盐,而后将2,4‑二氯苯酚盐与卤代乙酸盐反应得到2,4‑二氯苯氧乙酸盐;最终2,4‑二氯苯氧乙酸盐与酸混合在管式结晶器结晶,本发明采用上述特定的连续化结晶的方式,得到的产品颗粒大,纯度和收率高;同时在干燥和使用过程没有粉尘,环境友好。
    公开号:
    CN108503527A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2,4-二氯苯氧乙酸有机锡(IV)衍生物的合成、表征、生物筛选和分子对接研究
    摘要:
    摘要 2,4-二氯苯氧乙酸的新型三和二有机锡 (IV) 衍生物,通式为:R3SnL 和 R2SnL2:{Me3SnL (1)、Bu3SnL (2)、Me2SnL2 (3)、Bu2SnL2 (4) 和 Oct2SnL2 (5) , L = 2,4-二氯苯氧基乙酸酯}已合成并通过元素和 FT-IR 分析表征为固态,而通过 1H 和 13C NMR 光谱表征为溶液状态。化合物 1 还通过单晶 X 射线晶体学表征。化合物 1-5 的 FT-IR 数据证实了配体的双齿结合模式,在固态下,在 Sn(IV) 中心周围具有五和六配位排列。使用 Lockart 方程从 NMR(1H 和 13C)数据计算的配合物 1 和 3 的 C Sn C 角值分别为 114.7° 和 114.9°,落在 5 配位几何范围内。通过 UV-Vis 光谱和粘度测定法研究合成化合物的 DNA 结合,导致相互作用的嵌入模式。所研究化合物的分子对接分析也支持
    DOI:
    10.1016/j.molstruc.2018.11.01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ITROXOLINE PRODRUG AND USE THEREOF
    申请人:Jiangsu Yahong Meditech Co., Ltd.
    公开号:US20210363165A1
    公开(公告)日:2021-11-25
    Provided are a nitroxoline prodrug and a use thereof. Specifically, provided are a compound represented by formula (I) or a 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salt thereof,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the compound, and a use thereof in the preparation of anti-infective and antitumor drugs, and definitions of groups in formula (I) are as stated in the specification. The compound represented by formula (I) has better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such as solubility, blood medicine concentration, or half-life period than nitroxoline. The compound represented by formula (I) can reduce the frequency of drug administration, and has potential for application in other fields other than the field of urinary tracts.
    提供了一种硝基喹啉前药及其用途。具体提供了一种由式(I)表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制备方法,含有该化合物的组合物,以及在制备抗感染和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式(I)中的基团定义如规范中所述。由式(I)表示的化合物具有比硝基喹啉更好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如溶解度、血药浓度或半衰期。由式(I)表示的化合物可以减少药物给药频率,并且在泌尿道领域之外的其他领域具有应用潜力。
  • 一种2,4-二氯苯氧乙酸及其盐的制备方法
    申请人:山东润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08947838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2,4‑二氯苯氧乙酸及其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苯酚和氯乙酸酯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反应,得到苯氧乙酸酯;S2)苯氧乙酸酯在催化剂A和催化剂B的作用下,和氯化剂进行选择性氯化反应,得到2,4‑二氯苯氧乙酸酯;所述催化剂A为路易斯酸;所述催化剂B为C5~22的硫醚、噻唑、异噻唑、噻吩或它们的卤代衍生物;S3)2,4‑二氯苯氧乙酸酯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水解反应,得到2,4‑二氯苯氧乙酸。或得到2,4‑二氯苯氧乙酸酯后,与碱性化合物进行碱解反应,得到2,4‑二氯苯氧乙酸盐。本发明避免了具有难闻气味的2,4‑二氯苯酚的生成和使用,杜绝了二噁英的产生,提高了产品的收率,三废产出大幅降低。
  • [Bis(aryloxyacetoxy)iodo]benzenes
    作者:Ourania Menkisoglou-Spyroudi、Anastasios Varvoglis
    DOI:10.1039/p19860000795
    日期:——
    The title compounds (3) have been prepared and their chemical properties studied. With iodine they give aryloxymethyl aryloxyacetates (4) through the intermediacy of aryloxyacetyl hypoiodites and α-iodoanisoles. The former are unstable but have been trapped with pyridine to give N-iodopyridinium aryloxyacetates, whereas the latter are stable and react independently with compounds (3) to afford the
    已经制备了标题化合物(3)并研究了它们的化学性质。与碘一起,它们通过芳氧基乙酰基次碘酸盐和α-碘苯甲醚的中间体得到芳氧基甲基芳氧基乙酸酯(4)。前者是不稳定的,但已被吡啶截留,得到N-碘吡啶鎓的芳氧基乙酸盐,而后者是稳定的,并与化合物(3)独立反应,得到乙酸盐(4)。已经研究了(3)的热分解,并且除了酯(4)之外,还形成了芳基芳氧基乙酸酯。简要讨论了热分解的机理。
  • HERBICIDAL COMPOSITIONS
    申请人:Bayer Aktiengesellschaft
    公开号:US20220053762A1
    公开(公告)日:2022-02-24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herbicidally active compounds (A) and (B), where (A) represents one or more compounds of the general formula (I) or agrochemically compatible salts thereof [component (A)], and (B) represents one or more herbicides [component (B)]. The application further relates to a method and to the use of the herbicidal composition according to the invention for controlling harmful plants or for regulating growth.
    本发明提供了包含除草活性化合物(A)和(B)的组合物,其中(A)代表通式(I)的一个或多个化合物或其农药兼容盐[组分(A)],(B)代表一个或多个除草剂[组分(B)]。该申请进一步涉及一种方法和利用本发明的除草组合物来控制有害植物或调节生长。
  • 一种苯氧羧酸盐类除草剂的制备方法
    申请人:山东润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08947811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苯氧羧酸盐类除草剂的制备方法,包括:S1、将苯酚或邻甲酚在碱性物质作用下,与氯代羧酸酯进行缩合反应,得到苯氧羧酸酯;所述氯代羧酸酯通式为ClR1COOR,R1为C1~3的亚烷基或次烷基,R为C1~10的烷基或C3~10的环烷基;S2、将所述苯氧羧酸酯在第一催化剂和第二催化剂作用下,与氯化剂进行选择性氯化,得到式I所示氯代苯氧羧酸酯;R3为H、Cl或CH3;所述第一催化剂选自路易斯酸,第二催化剂选自C5~22的硫醚类、噻唑类、异噻唑类或噻吩类化合物;S3、将所述氯代苯氧羧酸酯与碱性化合物混合,进行碱解反应,得到苯氧羧酸盐类除草剂。本发明能改善产品品质和生产操作环境,三废少。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i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