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保泰松 | 50-33-9

中文名称
保泰松
中文别名
布他唑立丁;4-丁基-1,2-二苯基-3,5-吡唑烷二酮;4-丁基-1,2-二苯基-3,5-吡咯烷二酮;苯基丁氮酮;布他酮;布泰其安;苯丁唑啉
英文名称
Phenylbutazone
英文别名
4-butyl-1,2-diphenylpyrazolidine-3,5-dione
保泰松化学式
CAS
50-33-9
化学式
C19H20N2O2
mdl
MFCD00005500
分子量
308.38
InChiKey
VYMDGNCVAMGZFE-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06-108 °C (lit.)
  • 沸点:
    448.76°C (rough estimate)
  • 密度:
    1.1591 (rough estimate)
  • 溶解度:
    几乎不溶于水,微溶于醇。它溶于碱性溶液。
  • LogP:
    3.160
  • 物理描述:
    Phenylbutazone appears as odorless white or off-white crystalline powder. Tasteless at first, but slightly bitter aftertaste. pH (aqueous solution) 8.2. (NTP, 1992)
  • 颜色/状态:
    Crystals from ethanol
  • 气味:
    ODORLESS
  • 味道:
    Slightly bitter taste
  • 蒸汽压力:
    6.38X10-7 mm Hg at 25 °C (est)
  • 水溶性:
    -3.81
  • 分解:
    When heated to decomposition it emits toxic fumes of /nitrogen oxides/.
  • 折光率:
    INDICES OF REFRACTION: 1.600 (ALPHA), 1.620 (GAMMA)
  • 碰撞截面:
    172.4 Ų [M+H]+ [CCS Type: TW, Method: calibrated with polyalanine and drug standards]
  • 保留指数:
    2345;2344;2333;2344;2352;2358;2370;2404;2368;2350;2375;2357.1;2365;2394;2358;2344;2345;2370;2365;2365;2370;2370
  • 稳定性/保质期:

    稳定,但不兼容强氧化剂、强酸和强碱。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2
  • 重原子数:
    23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63
  • 拓扑面积:
    40.6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ADMET

代谢
苯丁唑酮在肝脏中代谢。苯丁唑酮被氧化成氧苯丁唑酮、γ-羟基苯丁唑酮、β-羟基苯丁唑酮、γ-酮基苯丁唑酮和p,γ-二羟基苯丁唑酮。苯丁唑酮及其代谢物的葡萄糖苷酸结合物也会形成。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的多剂量研究中,总氧苯丁唑酮的血浆浓度随着苯丁唑酮剂量的增加而降低,这表明增加苯丁唑酮的慢性剂量可能刺激氧苯丁唑酮的消除或抑制氧苯丁唑酮的形成。γ-羟基苯丁唑酮的血浆浓度与苯丁唑酮剂量成比例增加,并且个体间差异较大。
Phenylbutazone is metabolized in the liver. Phenylbutazone is oxidized to oxyphenbutazone, gamma-hydroxyphenylbutazone, beta-hydroxyphenylbutazone, gamma-ketophenylbutazone, and p,gamma-dihydroxyphenylbutazone. Glucuronide conjugates of phenylbutazone and its metabolites are also formed. In a multiple-dose study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plasma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oxyphenbutazone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phenylbutazone dose, suggesting that increased chronic doses of phenylbutazone might stimulate elimination of oxyphenbutazone or inhibit oxyphenbutazone formation. Plasma concentrations of gamma-hydroxyphenylbutazone increased proportionally with phenylbutazone dose and showed large interindividual variations.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代谢
已识别的主要代谢物包括氧苯丁酮(环羟基化)、Y-羟基苯丁酮(侧链羟基化)、Y-羟基氧苯丁酮(二羟基代谢物)和4-羟基苯丁酮。在大鼠和马中,Y-羟基苯丁酮是一个主要(大约35%)的代谢物,并以两种可互换的形式存在;内酯形式和直链形式。产生Y-苯丁酮内酯形式需要断裂一个酰胺键。这种内酯异构体的形成在人类中被证明是一个不重要的反应。此外,还有一些显然是次要的代谢产物,包括B-羟基-和Y-酮衍生物。
Major metabolites that have been identified include oxyphenbutazone (ring hydroxylation), Y-hydroxyphenylbutazone (side-chain hydroxylation) Y-hydroxyoxyphenbutazone (dihydroxy metabolite), and 4-hydroxyphenylbutazone. In rats and horses, Y-hydroxyphenylbutazone represents a major (approximately 35%) metabolite and exists in two interchangeable forms; the lactone and the straight-chain forms. The production of the lactone form of Y-phenylbutazone requires cleavage of one of the amide bonds. The formation of this lactone isomer has been shown to be an insignificant reaction in humans. Additional, but apparently minor, products of phenylbutazone oxidation include B-hydroxy- and Y-keto-derivatives of the parent compound.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代谢
苯丁唑酮在溶液中存在三种形式——二酮、烯醇和共振阴离子形式。在溶液中,它主要存在于二酮形式,形式之间的转换很慢。这些转换可能是其化学不稳定性以及环氧合酶系统能够通过过氧化物依赖的共氧化反应生成4-羟基苯丁唑酮代谢物的原因。
Phenylbutazone exists in solution in three forms--a diketo, an enol, and a mesomeric anion form. In solution, it exists primarily in the diketo form, and conversion between the forms is slow. These transformations probably contribute to its chemical instability and the ability of the cyclooxygenase system to generate the 4-hydroxphenylbutazone metabolite by a peroxide-dependent cooxygenation reaction.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代谢
除了主要代谢物外,这些主要代谢物的葡萄糖醛酸苷/硫酸盐共轭物也已被检测到,比例各不相同。在马中没有报告发现葡萄糖醛酸代谢物;在大鼠中,大约35%-40%的代谢物以共轭代谢物的形式随尿液排出;在人类中,共轭物约占尿液代谢物的50%。
In addition to the primary metabolites, glucuronide/sulfate conjugates of these primary metabolites have been detected in varying proportions. No glucuronide metabolites have been reported in horses; in rats, approximately 35%-40% of the metabolites are excreted in the urine as conjugated metabolites; in humans, conjugates represent about 50% of urinary metabolites.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代谢
人体内一种新型药物代谢物,C-葡萄糖苷酸,是通过将苯丁唑啉环直接与葡萄糖醛酸通过C-C键耦合形成的。苯丁唑啉在苯环或侧链上被氧化成羟基代谢物,这些代谢物可能会发生随后的O-葡萄糖苷酸化。在单次给药后,C-葡萄糖苷酸化似乎是最主要的反应,而在反复给药后,氧化变得越来越重要。由于代谢物的不同药代动力学特性,C-葡萄糖苷酸在尿液中浓度最高,而具有药理活性的化合物氧苯丁唑啉和γ-羟基苯丁唑啉在血浆中占主导地位。
... A novel type of drug metabolite in man, the C-glucuronide, is formed by direct coupling of the pyrazolidine ring of phenylbutazone to glucuronic acid via a C-C bond. Phenylbutazone is oxidised in a phenyl ring or in the side chain to hydroxylated metabolites, which may undergo subsequent O-glucuronidation. After a single dose, C-glucuronidation seems to be the dominant reaction, while oxidation become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fter repeated administration. Due to different pharmacokinetic properties of the metabolites, the C-glucuronides are detected in highest concentrations in the urine, while the pharmacologically active compounds oxyphenbutazone and gamma-hydroxyphenbutazone predominate in plasma. ...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 致癌性证据
人类致癌性证据不足。动物数据不可用。总体评估:第3组:该物质对人体致癌性无法分类。
Inadequate evidence of carcinogenicity in humans. No data are available in animals. OVERALL EVALUATION: Group 3: The agent is not classifiable as to its carcinogenicity to humans.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 致癌物分类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剂:非那宗
IARC Carcinogenic Agent:Phenylbutazone
来源: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
毒理性
  • 致癌物分类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致癌物分类:第3组:无法归类其对人类致癌性
IARC Carcinogenic Classes:Group 3: Not classifiable as to its carcinogenicity to humans
来源: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
毒理性
  • 致癌物分类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专著:第13卷:(1977年)一些杂项药物物质
IARC Monographs:Volume 13: (1977) Some Miscellaneous Pharmaceutical Substances
来源: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
毒理性
  • 相互作用
由于苯丁唑酮和氧苯丁唑酮(一种代谢物)与蛋白质高度结合,它们可能会被其他与蛋白质结合的药物如口服抗凝剂、酰脲类、水杨酸类、磺胺类和磺酰脲类从结合位点取代,或者它们可能会取代这些药物的位点。接受苯丁唑酮治疗的同时使用任何这些药物的患者应被监测是否有不良反应。
Because phenylbutazone and oxyphenbutazone (a metabolite) are highly protein bound, they could be displaced from binding sites by, or they could displace from binding sites, other protein bound drugs such as oral anticoagulants, hydantoins, salicylates, sulfonamides, and sulfonylureas. Patients receiving phenylbutazone with any of these drugs should be observed for adverse effects.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吸收、分配和排泄
非甾体抗炎药有95%与血浆蛋白结合,尤其是白蛋白。由于广泛的蛋白结合,其分布体积较小(0.10-0.17 L/kg)。非甾体抗炎药的pKa值范围在3.5到5.2之间。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are 95% bound to plasma protein, especially albumin. With extensive protein binding, there is a small volume of distribution (0.10-0.17 L/kg). The pKa for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ranges from 3.5 to 5.2.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吸收、分配和排泄
苯丁唑酮似乎能从胃肠道快速且完全吸收。在对健康空腹男性单次口服300毫克苯丁唑酮后,平均峰浓度为43.3微克/毫升的苯丁唑酮在2.5小时内达到。
Phenylbutazone appears to be rapidly and completely absorbed from the Gl tract. Following oral administration of a single 300 mg dose of phenylbutazone to healthy fasting men, peak plasma phenylbutazone concentrations averaging 43.3 ug/mL are reached within 2.5 hours.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吸收、分配和排泄
建议许多药物在进餐时或进餐后服用。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食物摄入会显著改变许多药物的吸收速率和/或程度。这种改变可能会引起这些药物临床活性的重要变化。为了尽量减少可能出现的胃肠副作用,建议在进食时服用肠溶衣包 phenylbutazone。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虽然食物会使这种制剂的吸收开始时间延迟4-5小时,但对峰值浓度或曲线下面积没有显著影响。因此,在稳态时,预计会对血浆水平的变化产生一些影响,但在推荐剂量间隔内的平均浓度将保持不变。因此,食物不应该影响治疗效果,但可能会提高耐受性。
It is recommended that many drugs be taken with or after meals. Recently, however, food intake has been shown to alter significantly the rate and/or extent of absorption of many drugs. Such alterations may induce important changes in the clinical activity of these drugs. Enteric-coated phenylbutazone is recommended to be taken with food to minimize possible gastro-intestinal side-effect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demonstrate that while food delays the onset of absorption from this formulation by 4-5 hr, it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peak concentration or area under the curve. Thus, some effect on fluctuation in plasma levels at steady-state would be expected, but the mean concentration over the recommended dosage interval would remain the same. Treatment efficacy should therefore be unaffected by food but the tolerability may be improved.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吸收、分配和排泄
非那西丁口服给药后几乎完全吸收。血浆中大部分药物与蛋白质结合,且药物的分布体积较小。非那西丁通过代谢消除,仅有1%以原形从尿液中排泄。单次剂量的非那西丁约有10%以代谢物的形式通过胆汁排泄。约60%的尿中代谢物已被鉴定。在人体中形成的一种新型药物代谢物,C-葡萄糖苷酸,是通过非那西丁的吡唑烷环直接与葡萄糖醛酸通过C-C键耦合形成的。非那西丁在苯环或侧链上被氧化成羟基代谢物,这些代谢物可能随后发生O-葡萄糖苷酸化。单次给药后,C-葡萄糖苷酸化似乎是最主要的反应,而重复给药后氧化变得越来越重要。由于代谢物的不同药代动力学特性,C-葡萄糖苷酸在尿液中的浓度最高,而具有药理活性的化合物羟基非那西丁和γ-羟基非那西丁在血浆中占主导地位。非那西丁在人中的生物(消除)半衰期较长,平均约为70小时,且个体间和个体内差异较大。个体间差异主要是由遗传因素造成的。
Phenylbutazone is almost completely absorbed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A large fraction of the drug in plasma is bound to proteins, and the drug has a small volume of distribution. Phenylbutazone is eliminated by metabolism, only 1% being excreted unchanged in the urine. Approximately 10% of a single dose of phenylbutazone is excreted in bile as metabolites. About 60% of the urinary metabolites have been identified. A novel type of drug metabolite in man, the C-glucuronide, is formed by direct coupling of the pyrazolidine ring of phenylbutazone to glucuronic acid via a C-C bond. Phenylbutazone is oxidised in a phenyl ring or in the side chain to hydroxylated metabolites, which may undergo subsequent O-glucuronidation. After a single dose, C-glucuronidation seems to be the dominant reaction, while oxidation become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fter repeated administration. Due to different pharmacokinetic properties of the metabolites, the C-glucuronides are detected in highest concentrations in the urine, while the pharmacologically active compounds oxyphenbutazone and gamma-hydroxyphenbutazone predominate in plasma. The biological (elimination) half-life of phenylbutazone in man is long, with a mean of about 70 hours, and exhibits large interindividual and intraindividual variation. The interindividual variation is largely due to genetic factors.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等级:
    6.1(b)
  • 危险品标志:
    T
  • 安全说明:
    S22,S26,S36/37/39,S45,S53
  • 危险类别码:
    R20/21/22,R45,R42/43,R36/37/38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3319909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3249
  • 危险类别:
    6.1(b)
  • RTECS号:
    UQ8225000
  • 包装等级:
    III
  • 危险标志:
    GHS06
  • 危险性描述:
    H301,H312,H315,H319,H332,H335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280,P301 + P310,P305 + P351 + P338
  • 储存条件:
    本品应密封避光并存放在干燥处保存。

SDS

SDS:6bf24af793d28b5ff3c37b60051a8dc7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Phenylbutazone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4-Butyl-1,2-diphenyl-3,5-pyrazolidinedione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 3)
急性毒性, 吸入 (类别 4)
急性毒性, 经皮 (类别 4)
皮肤刺激 (类别 2)
眼睛刺激 (类别 2A)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类别 3), 呼吸系统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
危险申明
H301 吞咽会中毒
H312 + H332 如果与皮肤接触或吸入是有害的。
H315 造成皮肤刺激。
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
H335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警告申明
预防措施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80 戴护目镜/戴面罩。
P280 穿戴防护手套/ 防护服。
事故响应
P301 + P310 如果吞下去了: 立即呼救解毒中心或医生。
P302 + P352 如接触皮肤:使用大量水冲洗。
P304 + P340 如果吸入:将受害人移至空气新鲜处并保持呼吸舒适的姿势休息。
P305 + P351 + P338 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P312 如感觉不适,呼救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P321 具体处置(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0 漱口。
P332 + P313 如觉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P337 + P313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P362 + P364 脱掉玷污的衣服,清洗后方可再用。
安全储存
P403 + P233 存放于通风良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4-Butyl-1,2-diphenyl-3,5-pyrazolidinedione
别名
: C19H20N2O2
分子式
: 308.38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Phenylbutazone
<=100%
化学文摘登记号(CAS 50-33-9
No.) 200-029-0
EC-编号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氮氧化物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戴呼吸罩。 避免粉尘生成。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保护措施
如能确保安全,可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收集和处置时不要产生粉尘。 扫掉和铲掉。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避免形成粉尘和气溶胶。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对湿度敏感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避免与皮肤、眼睛和衣服接触。 休息前和操作本品后立即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面罩與安全眼鏡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微粒防毒面具N99型(US)
或P2型(EN
143)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毒
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固体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凝固点: 106 - 108 °C
f)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相容的物质
强氧化剂, 强酸, 强碱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半数致死剂量 (LD50) 经口 - 大鼠 - 245 mg/kg
备注: 行为的:痛觉缺失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眼睛 - 兔子 - 中度的眼睛刺激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3 - 第3组:未被分类为对人类致癌 (Phenylbutazone)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吸入 -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有害。 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误吞会中毒。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有害。 造成皮肤刺激。
眼睛 造成严重眼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UQ8225000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良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2811 国际海运危规: 2811 国际空运危规: 2811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TOXIC SOLID, ORGANIC, N.O.S. (Phenylbutazone)
国际海运危规: TOXIC SOLID, ORGANIC, N.O.S. (Phenylbutazone)
国际空运危规: Toxic solid, organic, n.o.s. (Phenylbutazone)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6.1 国际海运危规: 6.1 国际空运危规: 6.1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III 国际海运危规: III 国际空运危规: III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药理作用

保泰松是一种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属于吡唑酮类衍生物。尽管其解热镇痛效果相对较弱,但抗炎作用较强,对于炎症引起的疼痛有较好疗效,并能促进尿酸的排泄。与乙酰水杨酸相比,保泰松的解热镇痛效果较差且毒性较大,因此通常不作为解热镇痛药使用,但在治疗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椎炎方面表现出较强的效果。此外,它还能减少尿酸盐自肾小管的再吸收,具有轻度排尿作用,可用于急性痛风患者。保泰松常需连续给药或与其他药物配合使用,也可用于治疗由急性血吸虫病、丝虫急性淋巴管炎、结核病及恶性肿瘤引起的发热等症状。

近年研究发现,保泰松的消炎镇痛和抗风湿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组织中产生炎症的相关活性物质(如前列腺素)合成,减少白细胞活动及其转移,以及溶酶体酶的释放和活性。镇痛效果可能也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有关。

药动学

保泰松口服吸收快且完全,约2小时后血药浓度达到峰值。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达98%,表观分布容积为0.12L/kg。增加剂量会增大分布容积但不增加血浓度,因此重复给药时其稳态血浓度不会线性增加。半衰期为56~86小时,可通过胎盘进入乳汁,并在肝脏代谢。代谢产物包括羟基保泰松和γ-羟基保泰松,这些代谢物仍有活性,最终通过尿液排出少量经胆汁排出。

注意与禁忌

保泰松的副作用发生率约为10%~20%,短程使用可减少这一比率。主要副作用包括对胃肠道刺激较大,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和便秘,过量可导致消化道溃疡及便血。其他系统损害也可能出现皮疹、眩晕、血尿和肝炎等现象。保泰松还可能抑制骨髓引起粒细胞减少,甚至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如及时停药多能恢复,因此用药期间应勤查血象;1周内无效果者不应再用。

与双香豆素类抗凝血药、磺胺类药物及甲磺丁脲降糖药合用时,会增加血药浓度和毒性。保泰松具有钠、氯潴留作用,高血压、水肿和心力衰竭患者禁用,并在用药期间限制食盐摄入量。肝、肾功能损害或对药物过敏者应禁用或酌情慎用。

化学性质

保泰松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性粉末,熔点105.5-106.5℃。易溶于丙酮、氯仿或苯,可溶于乙醇或乙醚,几乎不溶于水,能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无臭,略带苦味。

用途

保泰松具有解热镇痛、抗炎及抗风湿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痛风。

生产方法

由氢化偶氮苯与丁基丙二酸二乙酯环合而得。具体过程为:将氢化偶氮苯、丁基丙二酸二乙酯、甲醇钠和亚硫酸钠一起加热,剧烈回流1.5小时生成保泰松钠盐,再用乙酸酸化得到保泰松。

类别

有毒物质

毒性分级

高毒

急性毒性

口服-大鼠 LD50: 245 毫克/公斤;口服-小鼠 LD50: 270 毫克/公斤

刺激数据

眼睛-兔 100 毫克 中度

可燃性危险特性

热分解排出有毒氮氧化物烟雾

储运特性

库房应通风干燥,与食品原料分开存放

灭火剂

水、二氧化碳、干粉、泡沫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1
    • 2
    • 3
    •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保泰松 在 Selectfluor 、 1-乙基-3-甲基咪唑啉双(三氟甲基磺酰基)亚胺 作用下, 反应 55.0h, 以25%的产率得到1,2-diphenyl-4-n-butyl-4-fluoropyrazolidine-3,5-dione
    参考文献:
    名称:
    离子液体辅助研磨:亲电氟化基准
    摘要:
    我们证明了液体添加剂对 F-TEDA-BF 4芳香族化合物和 1,3-二羰基化合物机械化学氟化的速率和选择性的影响。亚化学计量催化量的离子液体加速反应。我们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离子液体辅助氟化方案,可以通过真空升华轻松有效地分离氟化产品。仔细选择添加剂可实现氟化产品的高产率和整个工艺的低 E 系数。在这里,我们报告了各种离子液体与代表性分子溶剂比较的基准研究。离子液体添加剂的较低粘度通常与较高的产率和较高的二氟化度相关。含氟阴离子(三氟甲磺酸根和三氟甲酰亚胺)的离子液体被证明是离子液体辅助研磨最有效的催化剂。
    DOI:
    10.3390/molecules26195756
  • 作为产物:
    描述:
    (4-Butyl-3,5-dioxo-1,2-diphenylpyrazolidin-4-yl)methyl dihydrogen phosphate 在 human placental alkaline phosphatase 、 sodium hydroxide 、 magnesium chloride 、 zinc(II) chlorid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生成 保泰松
    参考文献:
    名称:
    β-二羰基碳酸的新型前药策略:C-磷酰氧基甲基(POM)和磷酰氧基甲基氧基甲基(POMOM)前药衍生物的合成和理化特性评估。
    摘要:
    由β-二羰基碳酸药物在反应性α-碳处衍生化而得的C-磷酰氧基甲基(POM)和磷酰氧基甲基氧基甲基(POMOM)前药代表着一种独特的方法,可改善其化学稳定性和水溶性。这项工作评估了苯基丁a和苯并二酮的前药的理化和体外酶促生物转化的可行性。苯丁a的POM和POMOM前药衍生物具有高度水溶性(> == 250 mg / mL),化学性质稳定,预计保质期为4.5年(pH 3.5,25摄氏度)和1.1年(pH 6.0,25摄氏度) ), 分别。有趣的是,这两种前药衍生物都没有表现出许多磷酸单酯所特有的pH依赖性,尽管它们的表观热力学活化参数相似,但其水解机理与其他磷酸盐相似。这些前药经历了碱性磷酸酶催化的生物转化为各自的碳酸盐,POMOM衍生物显示出预期的更快速度。另外,与苯并菲的氧化不稳定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POM前药是稳定的。这些研究的结果再次证实了通过共价掺入POM或POMOM蛋白质来暂时“
    DOI:
    10.1002/jps.22021
  • 作为试剂:
    参考文献:
    名称:
    THE STRUCTURE OF WEDEKIND'S KETENIUM COMPOUNDS*
    摘要:
    DOI:
    10.1021/jo01231a00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N] DIHYDROPYRROLONAPHTYRIDINONE COMPOUNDS AS INHIBITORS OF JAK<br/>[FR] COMPOSÉS DE DIHYDROPYRROLONAPHTYRIDINONE COMME INHIBITEURS DE JAK
    申请人:TAKEDA PHARMACEUTICAL
    公开号:WO2010144486A1
    公开(公告)日:2010-12-16
    Disclosed are JAK inhibitors of formula (I) where G1, R1, R2, R3, R4, R5, R6, and R7 are defined in the specification. Also disclosed are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kits and articles of manufacture which contain the compounds, methods and materials for making the compound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compounds to treat diseases, disorders, and conditions involving the immune system and inflammation, including rheumatoid arthritis,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 epithelial cancers (i.e., carcinomas), and other diseases, disorders or conditions associated with JAK.
    揭示了式(I)的JAK抑制剂,其中G1、R1、R2、R3、R4、R5、R6和R7在规范中定义。还披露了含有这些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试剂盒和制造物品,制备这些化合物的方法和材料,以及使用这些化合物治疗涉及免疫系统和炎症的疾病、紊乱和症状的方法,包括类风湿关节炎、血液恶性肿瘤、上皮癌(即癌症)和其他与JAK相关的疾病、紊乱或症状。
  • [EN] CATHEPSIN CYSTEINE PROTEASE INHIBITORS<br/>[FR] INHIBITEURS DE PROTÉASES À CYSTÉINE DE TYPE CATHEPSINES
    申请人:MERCK SHARP & DOHME
    公开号:WO2015054038A1
    公开(公告)日:2015-04-16
    This invention relates to a novel class of compounds which are cysteine protease inhibitors,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inhibitors of cathepsins K, L, S and B. These compounds are useful for treating diseases in which inhibition of bone resorption is indicated, such as osteoporosis.
    这项发明涉及一类新型化合物,它们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包括但不限于对卡特普辛K、L、S和B的抑制剂。这些化合物可用于治疗需要抑制骨吸收的疾病,如骨质疏松症。
  • Eflornithine Prodrugs, Conjugates and Salt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申请人:Xu Feng
    公开号:US20100120727A1
    公开(公告)日:2010-05-13
    In one aspect,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composition of a covalent conjugate of an eflornithine analog with an anti-inflammatory drug. In another aspect,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composition of an eflornithine prodrug. In another aspect,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composition of an eflornithine or its derivatives aspirin salt. In another aspect,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methods for treating or preventing cancer using the conjugates or salts of eflornithine analogs or eflornithine prodrugs.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氟硝西汀类似物与抗炎药物的共价结合物的组合物。在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氟硝西汀前药的组合物。在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氟硝西汀或其衍生物水杨酸盐的组合物。在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使用氟硝西汀类似物或氟硝西汀前药的共轭物或盐来治疗或预防癌症的方法。
  • [EN] ARYL ETHER-BASE KINASE INHIBITORS<br/>[FR] INHIBITEURS DE KINASES DE TYPE ARYLÉTHER-BASE
    申请人:BRISTOL MYERS SQUIBB CO
    公开号:WO2015038112A1
    公开(公告)日:2015-03-19
    The present disclosure is generally directed to compounds which can inhibit AAK1 (adaptor associated kinase 1),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such compounds, and methods for inhibiting AAK1.
    本公开涉及一般可抑制AAK1(适配器相关激酶1)的化合物,包括这些化合物的组合物,以及抑制AAK1的方法。
  • [EN] PYRAZOLO[1,5-a]PYRIMIDINE-BASED COMPOUNDS,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THEM, AND METHODS OF THEIR USE<br/>[FR] COMPOSÉS À BASE DE PYRAZOLO[1,5-A] PYRIMIDINE, COMPOSITIONS LES COMPRENANT ET UTILISATIONS DE CEUX-CI
    申请人:LEXICON PHARMACEUTICALS INC
    公开号:WO2013134228A1
    公开(公告)日:2013-09-12
    Pyrazolo[1,5-a]pyrimidine-based compounds of the formula: are disclosed, wherein R1, R2 and R3 are defined herein.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the compounds and methods of their use to treat, manage and/or prevent diseases and disorders mediated by mediated by adaptor associated kinase 1 activity are also disclosed.
    基于吡唑并[1,5-a]嘧啶的化合物的公式如下:其中R1、R2和R3在此处被定义。还公开了包含这些化合物的组合物以及它们的使用方法,用于治疗、管理和/或预防由适配器相关激酶1活性介导的疾病和紊乱。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hnmr
mass
cnmr
i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