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对二乙氨基苯乙酮 | 5520-66-1

中文名称
对二乙氨基苯乙酮
中文别名
4'-二乙氨基苯乙酮;4'-二乙基氨基乙酰苯;4"-二乙基氨基乙酰苯
英文名称
4-(N,N-diethylamino)acetophenone
英文别名
4-diethylaminoacetophenone;p-diethylaminoacetophenone;1-(4-(diethylamino)phenyl)ethan-1-one;1-(4-(diethylamino)phenyl)ethanone;1-[4-(diethylamino)phenyl]ethanone
对二乙氨基苯乙酮化学式
CAS
5520-66-1
化学式
C12H17NO
mdl
——
分子量
191.273
InChiKey
HMIBQFXWSUBFTG-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49°C
  • 沸点:
    313.9±25.0 °C(Predicted)
  • 密度:
    0.996±0.06 g/cm3(Predicted)
  • 稳定性/保质期:
    在常温常压下,该物质保持稳定。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8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2
  • 拓扑面积:
    20.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安全信息

  • 安全说明:
    S22,S24/25
  • 海关编码:
    2922399090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305+P351+P338
  • 危险性描述:
    H315,H319
  • 储存条件:
    常温下应存于避光、阴凉干燥处,并密封保存。

SDS

SDS:2016cdee99ed93e3a0552cdc77ce8e68
查看
4'-二乙氨基苯乙酮 修改号码:2

模块 1. 化学品
产品名称: 4'-Diethylaminoacetophenone
修改号码: 2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GHS分类
物理性危害 未分类
健康危害
皮肤腐蚀/刺激 第2级
严重损伤/刺激眼睛 2A类
环境危害 未分类
GHS标签元素
图标或危害标志
信号词 警告
危险描述 造成皮肤刺激
造成严重眼刺激
防范说明
[预防] 处理后要彻底清洗双手。
穿戴防护手套/护目镜/防护面具。
[急救措施] 眼睛接触: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眼睛接触:求医/就诊
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轻轻洗。
若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脱掉被污染的衣物,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单一物质/混和物 单一物质
化学名(中文名): 4'-二乙氨基苯乙酮
百分比: >98.0%(GC)(T)
CAS编码: 5520-66-1
分子式: C12H17NO
4'-二乙氨基苯乙酮 修改号码:2

模块 4. 急救措施
吸入: 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通畅,休息。若感不适请求医/就诊。
皮肤接触: 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肥皂和水轻轻洗。
若皮肤刺激或发生皮疹:求医/就诊。
眼睛接触: 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清洗。
如果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食入: 若感不适,求医/就诊。漱口。
紧急救助者的防护: 救援者需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比如橡胶手套和气密性护目镜。

模块 5. 消防措施
合适的灭火剂: 干粉,泡沫,雾状水,二氧化碳
特殊危险性: 小心,燃烧或高温下可能分解产生毒烟。
特定方法: 从上风处灭火,根据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非相关人员应该撤离至安全地方。
周围一旦着火:如果安全,移去可移动容器。
消防员的特殊防护用具: 灭火时,一定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模块 6. 泄漏应急处理
个人防护措施,防护用具,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远离溢出物/泄露处并处在上风处。
紧急措施: 泄露区应该用安全带等圈起来,控制非相关人员进入。
环保措施: 防止进入下水道。
控制和清洗的方法和材料: 清扫收集粉尘,封入密闭容器。注意切勿分散。附着物或收集物应该立即根据合适的
法律法规处置。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处理
技术措施: 在通风良好处进行处理。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具。防止粉尘扩散。处理后彻底清洗双手
和脸。
注意事项: 如果粉尘或浮质产生,使用局部排气。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眼睛和衣物。
贮存
储存条件: 保持容器密闭。冷藏储存。
存放于惰性气体环境中。
远离不相容的材料比如氧化剂存放。
包装材料: 依据法律。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 尽可能安装封闭体系或局部排风系统,操作人员切勿直接接触。同时安装淋浴器和洗
眼器。
个人防护用品
呼吸系统防护: 防尘面具。依据当地和政府法规。
手部防护: 防护手套。
眼睛防护: 安全防护镜。如果情况需要,佩戴面具。
皮肤和身体防护: 防护服。如果情况需要,穿戴防护靴。

模块 9. 理化特性
固体
外形(20°C):
外观: 晶体-粉末
颜色: 浅黄色-红黄色
气味: 无资料
4'-二乙氨基苯乙酮 修改号码:2

模块 9. 理化特性
pH: 无数据资料
熔点:
49°C
沸点/沸程 无资料
闪点: 无资料
爆炸特性
爆炸下限: 无资料
爆炸上限: 无资料
密度: 无资料
溶解度: 无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稳定。
反应性: 未报道特殊反应性。
避免接触的条件: 热敏, 气敏
须避免接触的物质 氧化剂
危险的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氮氧化物 (NOx)

模块 11. 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 无资料
对皮肤腐蚀或刺激: 无资料
对眼睛严重损害或刺激: 无资料
生殖细胞变异原性: 无资料
致癌性:
IARC = 无资料
NTP = 无资料
生殖毒性: 无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信息
生态毒性:
鱼类: 无资料
甲壳类: 无资料
藻类: 无资料
残留性 / 降解性: 无资料
潜在生物累积 (BCF): 无资料
土壤中移动性
log水分配系数: 无资料
土壤吸收系数 (Koc): 无资料
亨利定律 无资料
constant(PaM3/mol):

模块 13. 废弃处置
如果可能,回收处理。请咨询当地管理部门。建议在可燃溶剂中溶解混合,在装有后燃和洗涤装置的化学焚烧炉中
焚烧。废弃处置时请遵守国家、地区和当地的所有法规。

模块 14. 运输信息
联合国分类: 与联合国分类标准不一致
UN编号: 未列明
4'-二乙氨基苯乙酮 修改号码:2

模块 15. 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26日国务院发布): 针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
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在2-苯并恶唑基芴,2,5-二苯基恶唑,1,3,5-己三烯,1,4-二苯乙烯基苯和2,7-二苯乙烯基芴中作为光稳定的辅助氟的二芳基氨基。
    摘要:
    确定了五种类型的荧光的结构与光谱性质之间的关系,以寻找一种最佳波长位移器,以用作促进剂中高能粒子检测系统的一部分。在寻找光稳定的荧光粉作为塑料纤维中的移波器时,发现感兴趣的波长,最大吸收波长为410 +/- 10 nm和最大荧光发射量为480 +/- 20 nm,以及其他特性,例如高溶解度仅通过使用氨基作为有机色素,可以使由芳环和乙烯基组成的荧光团获得荧光,并且荧光衰减时间短。由于伯,单烷基和二烷基氨基基团不能充分光稳定,因此对许多带有二芳基氨基基团的荧光团进行了研究。荧光的合成利用了布赫瓦尔德胺化,埃蒙斯-霍纳反应和其他常见反应的改进形式。氟的类型如下:2-苯并恶唑基-7-(4-二芳基氨基)芴7,2-(4-氰基苯基)-5-(4-氨基苯基)恶唑14和20,1,3,5-己三烯24a -d和26a-c,1,4-二苯乙烯基苯31d-g和32a-e以及2,7-二苯乙烯基芴40a,de。不对称的氟7
    DOI:
    10.1021/jo020333+
  • 作为产物:
    描述:
    4-氟苯乙酮甲醇 、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RuH2(CO)(PPh3)3potassium carbonate1,2-双(二苯基膦)乙烷 作用下, 以 二甲基亚砜丙酮 为溶剂, 反应 48.0h, 生成 对二乙氨基苯乙酮
    参考文献:
    名称:
    探索串联钌催化的氢转移和S N Ar化学
    摘要:
    报道了一种通过电子芳烃活化对苯甲醇进行催化官能化的氢转移策略,该方法以优异的分离产率获得了各种定制的二芳基醚和芳基胺(38例,平均产率为70%)。利用氢转移方法,可以通过明智地选择简单和廉价的添加剂来选择功能化产物的氧化水平。
    DOI:
    10.1021/acs.orglett.7b0344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ucleus-Independent Chemical Shift (NICS) as a Criterion for the Design of New Antifungal Benzofuranones
    作者:María de los Ángeles Zermeño-Macías、Marco Martín González-Chávez、Francisco Méndez、Arlette Richaud、Rodolfo González-Chávez、Luis Enrique Ojeda-Fuentes、Perla del Carmen Niño-Moreno、Roberto Martínez
    DOI:10.3390/molecules26165078
    日期:——
    aromaticity criterion to evaluate the antifungal activity of two series of indol-4-ones. A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of NICS and antifungal activity showed that both tested variables we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p < 0.05); when aromaticity increased, the antifungal activity decreased for series I and increased for series II. To verify the validity of the obtained equations, a new set of 44 benzofuran-4-ones
    吴等人的断言。芳香性可能对分子设计有相当大的影响,促使我们使用核独立化学位移 (NICS) 作为芳香性标准来评估两个系列的 indol-4-one 的抗真菌活性。NICS 和抗真菌活性的线性回归分析表明,两个测试变量显着相关(p< 0.05); 当芳香性增加时,系列 I 的抗真菌活性降低,系列 II 的抗真菌活性增加。为了验证所得到方程的有效性,通过用氧取代 indol-4-ones 中的五元环的氮原子,设计了一组新的 44 benzofuran-4-ones。计算了苯并呋喃-4-酮的 NICS(0) 和 NICS(1),并使用前面的方程来预测它们的生物活性。一组 10 苯并呋喃 4-ones 合成并在八种人类致病真菌中进行测试,显示了方程的有效性。对于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和吉列念珠菌与化合物15 -酵母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 为 31.25 µg·mL –132,15 - 15和15
  • Aerobic oxidative N-dealkylation of tertiary amines in aqueous solution catalyzed by rhodium porphyrins
    作者:Zhen Ling、Lin Yun、Lianghui Liu、Bing Wu、Xuefeng Fu
    DOI:10.1039/c2cc37263k
    日期:——
    Aerobic oxidative N-dealkylation of a variety of aliphatic tertiary amines and anilines catalyzed by rhodium(III) tetra (p-sulfonatophenyl) porphyrin ((TSPP)Rh(III)) is achieved in aqueous solution using dioxygen as the sole oxidant.
    在水溶液中使用双氧作为唯一氧化剂,通过铑(III)四(对-磺基苯基)卟啉((TSPP)Rh(III))催化的各种脂族叔胺和苯胺的好氧氧化N-脱烷基化。
  • Mildly and highly selective reductive deoxygenation ofpara-di- and monoalkylaminophenyl ketones by borane
    作者:Tiezheng Wei、Yu Lan、Jiaxi Xu
    DOI:10.1002/hc.20062
    日期:——
    Para-di- and monoalkylaminophenyl ketones were reduced selectively to para-alkyl N,N-di- and N-monoalkylanilines in good to excellent yields by borane under mild, convenient, and neutral conditions. © 2005 Wiley Periodicals, Inc. Heteroatom Chem 16:2–5, 2005; Published online in Wiley InterScience (www.interscience.wiley.com). DOI 10.1002/hc.20062
    硼烷在温和、方便和中性的条件下,选择性地将对二和单烷基氨基苯基酮还原为对烷基 N,N-二和 N-单烷基苯胺,产率良好至极好。© 2005 Wiley Periodicals, Inc. 杂原子化学 16:2–5, 2005; 在线发表于 Wiley InterScience (www.interscience.wiley.com)。DOI 10.1002/hc.20062
  • [EN] BENZAMIDE DERIVATIVES USEFUL AS 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S<br/>[FR] DERIVES DE BENZAMIDE UTILES EN TANT QU'INHIBITEURS D'HISTONE DEACETYLASE
    申请人:ASTRAZENECA AB
    公开号:WO2003087057A1
    公开(公告)日:2003-10-23
    The invention concerns a compound of the formula (I) wherein Ring A is heterocyclyl; m is 0-4 and each R1 is a group such as hydroxy, halo, trifluoromethyl and cyano; R2 is halo and n is 0-2; and each R4 is a group such as hydroxy, halo, trifluoromethyl and cyano; p is 0-4; and R3 is amino or hydroxy; or pharmaceutically-acceptable salts or in-vivo-hydrolysable ester or amide thereof processes for their preparation,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them and their use in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s or medical condions mediated by histone deacetylase.
    本发明涉及一种公式(I)的化合物,其中环A是杂环;m为0-4,每个R1是如羟基、卤素、三氟甲基和腈的基团;R2是卤素,n为0-2;每个R4是如羟基、卤素、三氟甲基和腈的基团;p为0-4;R3是氨基或羟基;或其药物可接受的盐或体内可水解的酯或酰胺及其制备过程,包含它们的药物组合物以及它们在治疗由组蛋白脱乙酰酶介导的疾病或医疗条件中的用途。
  • Peripheral mechanism of a carbonyl hydrosilylation catalysed by an SiNSi iron pincer complex
    作者:Toni T. Metsänen、Daniel Gallego、Tibor Szilvási、Matthias Driess、Martin Oestreich
    DOI:10.1039/c5sc02855h
    日期:——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carbonyl hydrosilylation catalysed by an iron(0) pincer complex reveals an unprecedented mechanism of action. The iron(0) complex is in fact a precatalyst that is converted into an iron(II) catalyst through oxidative addition of a hydrosilane. Neither the hydrogen atom nor the silicon atom bound to the iron(II) centre are subsequently transferred onto the carbonyl acceptor, instead
    对铁 (0) 钳形配合物催化的羰基氢化硅烷化的实验和理论分析揭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作用机制。铁 (0) 配合物实际上是一种预催化剂,它通过氢硅烷的氧化加成转化为铁 ( II ) 催化剂。随后,与铁 ( II ) 中心结合的氢原子和硅原子都不会转移到羰基受体上,而是在整个催化循环中保留在空间上不可接近的铁 ( II ) 原子上。一系列标记、交叉和竞争实验以及使用硅立体氢硅烷作为立体化学探针表明铁(II) 位点不直接参与氢化硅烷化。引人注目的是,连接到铁 ( II ) 原子上的甲硅烷基配体在该催化作用中充当路易斯酸以进行羰基活化。整个催化过程发生在过渡金属的外围。计算新的外围以及合理的替代内外球机制支持实验结果。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mass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i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