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了用于治疗多重耐药革兰氏阳性细菌感染的新型
恶唑烷酮抗菌候选物YG-056
SP的改进千克级合成的开发。新工艺的特点是一步经济地构建手性N-甲基
恶唑烷酮,采用羰基和
甲胺取代的不对称还原,然后与N、N环化'-羰基二
咪唑。另一个亮点是具有高光学纯度的稠环的安全结构。环氧中间体通过分子内闭环得到,与
苯酚片段反应,再经还原、保护和分子内串联反应得到稠合环。残局过程的特点是一锅完成宫浦反应和铃木偶联反应,叔丁基二甲基甲
硅烷基脱保护生成
磷酸二苄酯。最后用廉价的
盐酸脱苄基保护,得到YG-056
SP具有明确的粒度分布,适用于晶体转化后的临床前研究。与初始合成路线相比,该优化工艺的总收率从2.3%显着提高至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