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氯-2,8-双(三氟甲基)喹啉 | 83012-13-9

中文名称
4-氯-2,8-双(三氟甲基)喹啉
中文别名
2,8-双(三氟甲基)-4-氯喹啉
英文名称
4-chloro-2,8-bis(trifluoromethyl)quinoline
英文别名
2,8-bis-(trifluoromethyl)-4-chloro-quinoline
4-氯-2,8-双(三氟甲基)喹啉化学式
CAS
83012-13-9
化学式
C11H4ClF6N
mdl
MFCD00075104
分子量
299.603
InChiKey
ZSQOESPYYNJBCZ-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46-48 °C (lit.)
  • 沸点:
    148-152 °C(Press: 18 Torr)
  • 密度:
    1.5242 (estimate)
  • 闪点:
    >230 °F
  • 稳定性/保质期:
    遵循规定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发生分解。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6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81
  • 拓扑面积:
    12.9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7

安全信息

  • 危险等级:
    IRRITANT
  • 危险品标志:
    Xi
  • 安全说明:
    S26,S37/39
  • 危险类别码:
    R36/37/38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33499090
  • 危险标志:
    GHS07
  • 危险性描述:
    H315,H319,H335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305 + P351 + P338
  • 储存条件:
    存于阴凉干燥处

SDS

SDS:07d651499edd171b075bc9dedcfb3bea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4-氯-2,8-双(三氟甲基)喹啉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皮肤刺激 (类别2)
眼刺激 (类别2A)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类别3)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警告
危险申明
H315 造成皮肤刺激。
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
H335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警告申明
预防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80 穿戴防护手套/ 眼保护罩/ 面部保护罩。
措施
P302 + P352 如与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冲洗受感染部位.
P304 + P340 如吸入,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并保持呼吸顺畅的姿势休息.
P305 + P351 + P338 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P312 如感觉不适,呼救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P321 具体治疗(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2 + P313 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 就诊。
P337 + P313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P362 脱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储存
P403 + P233 存放于通风良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处理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11H4ClF6N
分子式
: 299.6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4-Chloro-2,8-bis(trifluoromethyl)quinoline
-
CAS 号 83012-13-9
280-132-5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氮氧化物, 氯化氢气体, 氟化氢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防止粉尘的生成。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保护措施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收集、处理泄漏物,不要产生灰尘。 扫掉和铲掉。 存放进适当的闭口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防止粉尘和气溶胶生成。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按照良好工业和安全规范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带有防护边罩的安全眼镜符合 EN166要求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防渗透的衣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须暴露于有害环境中,请使用P95型(美国)或P1型(欧盟 英国
143)防微粒呼吸器。如需更高级别防护,请使用OV/AG/P99型(美国)或ABEK-P2型 (欧盟 英国 143)
防毒罐。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粉末
颜色: 白色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凝固点: 46 - 48 °C - lit.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113 °C - 闭杯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汽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兼容的材料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吸入 -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造成皮肤刺激。
眼睛 造成严重眼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蓄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1
    •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天然奎宁生物碱启发的新型喹啉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和抗真菌评价
    摘要:
    受奎宁及其类似物的启发,我们设计,合成和评估了两个系列的喹啉小分子化合物(a和2a)和六个系列的喹啉衍生物(3a - f)的抗真菌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3e和3f系列表现出显着的杀真菌活性。值得注意的是,化合物3f-4(EC 50 = 0.41μg/ mL)和3f-28(EC 50 = 0.55μg/ mL)显示出优异的体外杀真菌活性和对菌核菌的有效体内治疗作用。初步机理研究表明,化合物3f-4和3f-28可能引起细胞膜通透性改变,活性氧的积累,线粒体膜电位的丧失以及有效抑制菌核菌的发芽和形成。这些结果表明,化合物3f-4和3f-28是对抗源自天然产物的核盘菌的新型潜在杀真菌剂。
    DOI:
    10.1021/acs.jafc.9b04224
  • 作为产物:
    描述:
    邻氨基三氟甲苯 在 magnesium sulfate 、 溶剂黄146三氯化磷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19.5h, 生成 4-氯-2,8-双(三氟甲基)喹啉
    参考文献:
    名称:
    天然奎宁生物碱启发的新型喹啉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和抗真菌评价
    摘要:
    受奎宁及其类似物的启发,我们设计,合成和评估了两个系列的喹啉小分子化合物(a和2a)和六个系列的喹啉衍生物(3a - f)的抗真菌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3e和3f系列表现出显着的杀真菌活性。值得注意的是,化合物3f-4(EC 50 = 0.41μg/ mL)和3f-28(EC 50 = 0.55μg/ mL)显示出优异的体外杀真菌活性和对菌核菌的有效体内治疗作用。初步机理研究表明,化合物3f-4和3f-28可能引起细胞膜通透性改变,活性氧的积累,线粒体膜电位的丧失以及有效抑制菌核菌的发芽和形成。这些结果表明,化合物3f-4和3f-28是对抗源自天然产物的核盘菌的新型潜在杀真菌剂。
    DOI:
    10.1021/acs.jafc.9b0422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Friedel-Crafts heteroarylation of (hetero)arenes: A facile entry to 4-(hetero)aryl quinazolines and quinolines
    作者:Shailesh Kumar、Devi Prasad Sahu
    DOI:10.1002/jhet.144
    日期:2009.7
    Anhydrous AlCl3-mediated heteroarylation of various arenes and heteroarenes with 2,4-dichloro-quinazoline () and 4-chloroquinoline () afforded exclusively 4-aryl/heteroarylquinazolines () and 4-aryl/heteroarylquinolines (),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e available synthetic protocols, aluminum chloride induced CC bond formation is direct and convenient to access bis-(hetero)aryl quinazolines and quinolines
    无水AlCl 3介导的各种芳烃和杂芳烃的杂芳基化2,4-二氯喹唑啉() 和 4-氯喹啉()仅提供4-芳基/杂芳基喹唑啉()和4-芳基/杂芳基喹啉(), 分别。与可用的合成协议相比,氯化铝诱导的C C键形成可直接而方便地获得双-(杂)芳基喹唑啉和喹啉。通过这种方法以良好至优异的产率获得了产物。J.杂环化​​学,(2009)。
  • Base metal-catalyzed benzylic oxidation of (aryl)(heteroaryl)methanes with molecular oxygen
    作者:Hans Sterckx、Johan De Houwer、Carl Mensch、Wouter Herrebout、Kourosch Abbaspour Tehrani、Bert U W Maes
    DOI:10.3762/bjoc.12.16
    日期:——

    The methylene group of various substituted 2- and 4-benzylpyridines, benzyldiazines and benzyl(iso)quinolines was successfully oxidized to the corresponding benzylic ketones using a copper or iron catalyst and molecular oxygen as the stoichiometric oxidant. Application of the protocol in API synthesis is exemplified by the alternative synthesis of a precursor to the antimalarial drug Mefloquine. The oxidation method can also be used to prepare metabolites of APIs which is illustrated for the natural product papaverine. ICP–MS analysis of the purified reaction products revealed that the base metal impurity was well below the regulatory limit.

    各种取代的2-和4-苄基吡啶、苄基二嗪和苄基(异)喹啉的亚甲基基团成功地被氧化为相应的苄基酮,使用铜或铁催化剂和分子氧作为化学计量氧化剂。该方案在API合成中的应用以替代合成抗疟药物美氟喹的前体为例。这种氧化方法还可用于制备API的代谢产物,以天然产物樟碱为例进行说明。对纯化的反应产物进行ICP-MS分析显示,基础金属杂质远低于监管限值。
  • Design,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4-aminoquinoline-guanylthiourea derivatives as antimalarial agents
    作者:Shweta Bhagat、Minhajul Arfeen、Gourav Das、Mridula Ramkumar、Shabana I. Khan、Babu L. Tekwani、Prasad V. Bharatam
    DOI:10.1016/j.bioorg.2019.103094
    日期:2019.10
    and docking score (−9.63 to −7.36 kcal/mmol) were comparable to WR99210 (−9.89 kcal/mol). From these results nine molecules were selected for synthesis. In vitro analysis of these synthesized compounds reveal that out of the nine molecules, eight show antimalarial activity in the range of 0.61–7.55 μM for PfD6 strain and 0.43–8.04 μM for PfW2 strain. Further,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were performed
    鸟嘌呤硫脲(GTU)已被确定为重要的抗叶酸抗疟药效基团,而4-氨基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疟活性。在本工作中,使用Pf DHFR酶和血红素单元进行分子对接分析,设计了带有4-氨基喹啉和GTU部分的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必要的相互作用(Asp54和Ile14)和对接得分(-9.63至-7.36 kcal / mmol)与WR99210(-9.89 kcal / mol)相当。从这些结果中,选择了九个分子进行合成。在体外,这些合成的化合物的分析揭示出了9个分子的,八显示在0.61-7.55微米的范围抗疟活性Pf的D6应变和0.43-8.04μM为Pf的W2株。此外,对活性最高的分子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以建立这些化合物和参考配体与恶性疟原虫二氢叶酸还原酶(Pf DHFR)的比较结合相互作用。
  • Triazolyl quinoline derivatives
    申请人:Alkaloida Vegyeszeti Gyar
    公开号:US05104884A1
    公开(公告)日:1992-04-14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new triazolyl quinoline derivatives and acid addition salts thereof wherein R.sup.1 stands for hydrogen, methyl, trihalogenomethyl or carboxy; R.sup.2 is hydrogen, halogen, C.sub.1-4 alkyl, hydroxy, C.sub.1-4 alkoxy, phenoxy, amino, acetamino, C.sub.1-4 dialkylamino, acetyl, benzoyl, methylthio, carboxy, cyano, ethoxycarbonyl, nitro or trihalogenomethyl; R.sup.3 represents hydrogen, C.sub.1-4 alkyl or C.sub.1-4 alkoxy; R.sup.4 stands for hydrogen, methyl or ethyl and X stands for a valency bond or --S--. The new compounds of the general Formula (I) ##STR1## possess valuable analgesic, antiphlogistic and fungicidal effect and can be used both in therapy and agriculture.
    该发明涉及新的三唑基喹啉衍生物及其酸盐,其中R.sup.1代表氢、甲基、三卤甲基或羧基;R.sup.2为氢、卤素、C.sub.1-4烷基、羟基、C.sub.1-4烷氧基、苯氧基、氨基、乙酰氨基、C.sub.1-4二烷基氨基、乙酰基、苯甲酰基、甲硫基、羧基、氰基、乙氧基羰基、硝基或三卤甲基;R.sup.3代表氢、C.sub.1-4烷基或C.sub.1-4烷氧基;R.sup.4代表氢、甲基或乙基,X代表一个价键或--S--。一般式(I)的新化合物如下:##STR1## 具有宝贵的镇痛、抗炎和杀真菌作用,可用于治疗和农业。
  • Investigations into the flexibility of the 3D structure and rigid backbone of quinoline by fluorine addition to enhance its blue emission
    作者:S. Alapour、S. J. Zamisa、J. R. A. Silva、C. N. Alves、B. Omondi、D. Ramjugernath、N. A. Koorbanally
    DOI:10.1039/c8ce00094h
    日期:——
    important part in their 3D structure. Powerful tools which enable us to do this are currently under investigation by researchers across the globe. On this account, quinoline was chosen as a model scaffold because of its rigid 3D structure. Addition of fluorine was found to result in increased flexibility of the structure with a decrease in the number of intermolecular interactions. This resulted in improvement
    实现目标应用所需的有机分子结构至关重要。分子间力弱导致的折叠在其3D结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全球的研究人员正在研究使我们能够执行此操作的强大工具。因此,由于喹啉具有刚性的3D结构,因此被选为模型支架。发现添加氟导致结构的柔性增加,并且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数量减少。这改善了它们的光物理性质和蓝色发射。为了进行这项研究,总共合成了19种新颖的氟喹啉分子。其中,成功地获得并使用了10种化合物的生长晶体。此外,表征技术还包括NMR,HRMS,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