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甲基二苯硫醚 | 3699-01-2

中文名称
4-甲基二苯硫醚
中文别名
苯基对甲苯硫醚;对甲基二苯硫醚
英文名称
4-tolyl phenyl sulfide
英文别名
phenyl 4-tolyl sulfide;phenyl(p-tolyl)sulfane;4-methylphenyl phenyl sulfide;phenyl p-tolyl sulfide;phenyl 4-methylphenyl sulfide;Benzene, 1-methyl-4-(phenylthio)-;1-methyl-4-phenylsulfanylbenzene
4-甲基二苯硫醚化学式
CAS
3699-01-2
化学式
C13H12S
mdl
MFCD00092378
分子量
200.304
InChiKey
CPZFPNKPHBCUOB-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6 °C
  • 沸点:
    311.5 °C
  • 密度:
    1.09
  • 闪点:
    16 °C
  • 稳定性/保质期:
    <b> <p></p> </b>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8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76
  • 拓扑面积:
    25.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安全信息

  • 危险品标志:
    Xn
  • 海关编码:
    2930909090
  • 储存条件:
    存放于室温、密封和干燥环境中

SDS

SDS:f6563dac9e3d0a0f05aea7a05ee7e180
查看
苯基对甲苯硫醚 修改号码:5

模块 1. 化学品
产品名称: Phenyl p-Tolyl Sulfide
修改号码: 5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GHS分类
物理性危害 未分类
健康危害
皮肤腐蚀/刺激 第2级
严重损伤/刺激眼睛 2A类
环境危害 未分类
GHS标签元素
图标或危害标志
信号词 警告
危险描述 造成皮肤刺激
造成严重眼刺激
防范说明
[预防] 处理后要彻底清洗双手。
穿戴防护手套/护目镜/防护面具。
[急救措施] 眼睛接触: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眼睛接触:求医/就诊
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轻轻洗。
若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脱掉被污染的衣物,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单一物质/混和物 单一物质
化学名(中文名): 苯基对甲苯硫醚
百分比: >98.0%(GC)
CAS编码: 3699-01-2
俗名: 4-(Phenylthio)toluene
苯基对甲苯硫醚 修改号码:5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分子式: C13H12S

模块 4. 急救措施
吸入: 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通畅,休息。若感不适请求医/就诊。
皮肤接触: 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肥皂和水轻轻洗。
若皮肤刺激或发生皮疹:求医/就诊。
眼睛接触: 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清洗。
如果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食入: 若感不适,求医/就诊。漱口。
紧急救助者的防护: 救援者需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比如橡胶手套和气密性护目镜。

模块 5. 消防措施
合适的灭火剂: 干粉,泡沫,雾状水,二氧化碳
不适用的灭火剂: 棒状水
特殊危险性: 小心,燃烧或高温下可能分解产生毒烟。
特定方法: 从上风处灭火,根据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非相关人员应该撤离至安全地方。
周围一旦着火:如果安全,移去可移动容器。
消防员的特殊防护用具: 灭火时,一定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模块 6. 泄漏应急处理
个人防护措施,防护用具,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远离溢出物/泄露处并处在上风处。确保足够通风。
紧急措施: 泄露区应该用安全带等圈起来,控制非相关人员进入。
环保措施: 防止进入下水道。
控制和清洗的方法和材料: 用合适的吸收剂(如:旧布,干砂,土,锯屑)吸收泄漏物。一旦大量泄漏,筑堤控
制。附着物或收集物应该立即根据合适的法律法规废弃处置。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处理
技术措施: 在通风良好处进行处理。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具。防止烟雾产生。处理后彻底清洗双手
和脸。
注意事项: 如果蒸气或浮质产生,使用通风、局部排气。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眼睛和衣物。
贮存
储存条件: 保持容器密闭。存放于凉爽、阴暗处。
远离不相容的材料比如氧化剂存放。
包装材料: 依据法律。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 尽可能安装封闭体系或局部排风系统,操作人员切勿直接接触。同时安装淋浴器和洗
眼器。
个人防护用品
呼吸系统防护: 防毒面具。依据当地和政府法规。
手部防护: 防护手套。
眼睛防护: 安全防护镜。如果情况需要,佩戴面具。
皮肤和身体防护: 防护服。如果情况需要,穿戴防护靴。

模块 9. 理化特性
外形(20°C): 液体
苯基对甲苯硫醚 修改号码:5

模块 9. 理化特性
外观: 透明
颜色: 浅黄色-红黄色
气味: 无资料
pH: 无数据资料
熔点: 16°C (凝固点)
沸点/沸程 312 °C
闪点: 无资料
爆炸特性
爆炸下限: 无资料
爆炸上限: 无资料
密度: 1.09
溶解度:
[水] 无资料
[其他溶剂] 无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性
化学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稳定。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未报道特殊反应性。
须避免接触的物质 氧化剂
危险的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硫氧化物

模块 11. 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 无资料
对皮肤腐蚀或刺激: 无资料
对眼睛严重损害或刺激: 无资料
生殖细胞变异原性: 无资料
致癌性:
IARC = 无资料
NTP = 无资料
生殖毒性: 无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信息
生态毒性:
鱼类: 无资料
甲壳类: 无资料
藻类: 无资料
残留性 / 降解性: 无资料
潜在生物累积 (BCF): 无资料
土壤中移动性
log水分配系数: 无资料
土壤吸收系数 (Koc): 无资料
亨利定律 无资料
constant(PaM3/mol):

模块 13. 废弃处置
如果可能,回收处理。请咨询当地管理部门。建议在装有后燃和洗涤装置的化学焚烧炉中焚烧。废弃处置时请遵守
国家、地区和当地的所有法规。
苯基对甲苯硫醚 修改号码:5

模块 14. 运输信息
联合国分类: 与联合国分类标准不一致
UN编号: 未列明

模块 15. 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26日国务院发布,2011年2月16日修订): 针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化学性质:无色至浅黄色的液态物质。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甲基二苯硫醚 在 tetrabutylammonium tetrafluoroborate 、 氧气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86%的产率得到2-甲基二苯并[b,d]噻吩5-氧化物
    参考文献:
    名称:
    硫化物与分子氧或水的电化学氧化:亚砜和砜的可转换制备
    摘要:
    开发了一种实用且环保的电化学催化硫化物可控好氧氧化方法。亚砜和砜的可切换制备可通过反应时间有效控制,其中分子氧和水均可在催化剂和无外部氧化剂条件下作为氧源。该电化学方案具有广泛的底物范围和优异的位点选择性,已成功应用于一些含硫药物及其衍生物的改性。
    DOI:
    10.1039/d1ob01756j
  • 作为产物:
    描述:
    乙酸苯酯copper(l) iodide 、 sulfur 、 三乙胺sodium t-butanolat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43.0h, 生成 4-甲基二苯硫醚
    参考文献:
    名称:
    以S8为硫源时,通过C–O键的裂解,形成铜催化的C–S键的形成
    摘要:
    摘要 提出了一种有用且适用的通过C–O键活化一锅无味合成不对称和对称二芳基硫化物的方法。首先,报道了一种新的有效方法,用于合成不对称硫化物,该方法使用酚酯(如乙酸酯,甲苯磺酸酯和三氟甲磺酸酯)的交叉偶联反应,并以芳基硼酸或三苯基氯化锡为偶联伙伴。取决于反应,发现S 8 / KF或S 8 / NaO t -Bu体系在铜盐存在下和在聚乙二醇中作为绿色溶剂是硫的有效来源。然后,以S 8为硫源和NaO t由酚类化合物合成对称的二芳基硫醚描述了在N 2下在120°C的无水DMF中的-Bu 。通过这些方案,与不直接将硫醇和芳基卤化物用于制备硫化物的现有方案相比,各种不对称和对称硫化物的合成变得更加容易。 提出了一种有用且适用的通过C–O键活化一锅无味合成不对称和对称二芳基硫化物的方法。首先,报道了一种新的有效方法,用于合成不对称硫化物,该方法使用酚酯(如乙酸酯,甲苯磺酸酯和三氟甲磺酸酯)的交叉偶联反应
    DOI:
    10.1055/s-0036-1588508
  • 作为试剂:
    描述:
    Tris(trimethylsilyl)methylcaesium 在 4-甲基二苯硫醚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生成 三(三甲代甲硅烷基)甲烷
    参考文献:
    名称:
    Carbon acidity. 77. Ion pair carbon acidities of some silanes in tetrahydrofuran
    摘要:
    The relative solvent-separated ion pair (SSIP) lithium acidity (PK(Li)/THF) and contact ion pair (CIP) cesium acidity (pK(Cs/THF)) were obtained for 9-fluorenyltrimethylsilane (1) (21.3, 21.6, respectively) and 9-fluorenyl-tert-butyldimethylsilane (2) (20.3, 20.6, respectively) in THF. Values for pK(Cs/THF) were determined at 25-degrees-C for (p-biphenylylmethyl)-tert-butyldimethylsilane (3), 35.4, benzyltrimethylsilane (4), 37.5, alpha,alpha-bis(trimethylsilyl)toluene (5), 34.1, 2-(trimethylsilyl)-1,3-dithiane (6), 33.5, (trimethylsilyl)acetonitrile (7), 28.8, and tris(trimethylsilyl)methane (8), 36.8. Some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were determined by measurements at other temperatures, and some ionic acidities (pK(FI)) were determined by conductivity studies. Carbanion stabilization by these silyl substituents varies from about 1 to over 3 pK units in different systems. 9,9-Bis(trimethylsilyl)fluorene (9) was found to undergo silyl transfer on treatment with various carbanions, but this reaction is slower than proton transfer.
    DOI:
    10.1021/jo00059a03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ickel(II) N‐Heterocyclic Carbene Complexes: Versatile Catalysts for C–C, C–S and C–N Coupling Reactions
    作者:Lourdes Benítez Junquera、Francys E. Fernández、M. Carmen Puerta、Pedro Valerga
    DOI:10.1002/ejic.201700057
    日期:2017.5.18
    A variety of Ni(II) complexes with a wide range of electronic and steric properties, bearing picolyl-imidazolidene ligands (a-g) and Cp (2a-f) or Cp* (3a,c,g) groups, have been synthesised and characterised using NMR and single crystal X-ray crystallography. The complexes have been used as precatalysts for a wide range of catalytic transformations most likely involving a Ni0/NiII catalytic cycle. In
    合成并表征了具有各种电子和位阻性质的各种Ni(II)配合物,它们带有吡啶甲基-咪唑啉配体(ag)和Cp(2a-f)或Cp *(3a,c,g)基团使用NMR和单晶X射线晶体学。该络合物已被用作各种催化转化的预催化剂,最有可能涉及Ni0 / NiII催化循环。特别是,新的定义明确的2a,2c,3a和3c在温和条件下对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活性烯烃的加氢胺化以及芳基卤化物和硫醇的CS交叉偶联反应表现出了极大的效率和多功能性。
  • Efficient copper(I)-catalyzed C–S cross-coupling of thiols with aryl halides in an aqueous two-phase system
    作者:Xin-Yan Zhang、Xiao-Yan Zhang、Sheng-Rong Guo
    DOI:10.1080/17415993.2010.547197
    日期:2011.2.1
    A mild and convenient C–S bond formation reaction catalyzed by CuI/L-proline in an aqueous two-phase system was achieved, providing a simple 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of aryl sulfides in good yields.
    CuI/L-脯氨酸在水性两相体系中实现了温和方便的 C-S 键形成反应,为合成芳基硫化物的高产率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方法。
  • CuI-Catalyzed Coupling Reactions of Aryl Iodides and Bromides with Thiols Promoted by Amino Acid Ligands
    作者:Lei Liu、Qing-Xiang Guo、Wei Deng、Yan Zou、Ye-Feng Wang
    DOI:10.1055/s-2004-825584
    日期:——
    Novel mild conditions for the CuI-catalyzed coupling ­reactions of aryl iodides and bromides with aliphatic and aromatic thiols using amino acids as the ligand are reported.
    报道了一种新颖的温和条件,使用氨基酸作为配体,在CuI催化下实现芳基碘和溴与脂肪族和芳香族硫醇的偶联反应。
  • Reactions of Thionitrites or Thionitrates with Carbanions
    作者:Koichi Shinhama、Yong Hae Kim、Shigeru Oae
    DOI:10.1246/bcsj.53.1771
    日期:1980.6
    Reaction of several thionitrites (RSNO) or thionitrates (RSNO2) with carbanions such as Grignard reagents, alkyllithium, or the carbanion of diethyl malonate gave C-alkylthio derivatives such as sulfides or diethyl (alkylthio)malonates.
    几种亚硫酸盐 (RSNO) 或亚硝酸盐 (RSNO2) 与碳负离子如格氏试剂、烷基锂或丙二酸二乙酯的碳负离子反应生成 C-烷硫基衍生物,如硫化物或(烷硫基)丙二酸二乙酯。
  • Palladium Nanoparticles Immobilized on Nanosilica Triazine Dendritic Polymer (Pd np -nSTDP) as Catalyst in the Synthesis of Mono-, Di-, and Trisulfides through C–S Cross-Coupling Reactions
    作者:Iraj Mohammadpoor-Baltork、Valiollah Mirkhani、Amir Isfahani、Majid Moghadam、Ahmad Khosropour、Shahram Tangestaninejad、Mahboobeh Nasr-Esfahani、Hadi Rudbari
    DOI:10.1055/s-0033-1340501
    日期:——
    A wide variety of diaryl sulfides has been synthesized in excellent yields via C–S cross-couplings of aryl/heteroaryl halides with aromatic/heteroaromatic thiols in the presence of palladium nanoparticles immobilized on nanosilica triazine dendritic polymer (Pd np -nSTDP) as a reusable catalyst under thermal conditions and microwave irradiation. Pd np -nSTDP also showed excellent catalytic activity
    在固定在纳米二氧化硅三嗪树枝状聚合物 (Pd np -nSTDP) 上的钯纳米粒子存在下,通过芳基/杂芳基卤化物与芳族/杂芳族硫醇的 C-S 交叉偶联,以优异的产率合成了多种二芳基硫化物。在热条件和微波辐射下的催化剂。Pd np -nSTDP 还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可通过一锅多 C-S 交叉制备一系列以苯、吡啶、嘧啶和/或 1,3,5-三嗪为中心核的二硫化物和三硫化物。 -偶联反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