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5-二甲基-2,4-己二烯 | 764-13-6

中文名称
2,5-二甲基-2,4-己二烯
中文别名
八碳烯;2,5-二甲基-2,4-已二烯;聯異巴豆基
英文名称
2,5-Dimethyl-2,4-hexadiene
英文别名
2,5-dimethylhexa-2,4-diene
2,5-二甲基-2,4-己二烯化学式
CAS
764-13-6
化学式
C8H14
mdl
——
分子量
110.199
InChiKey
DZPCYXCBXGQBRN-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2 °C
  • 沸点:
    132134°C
  • 密度:
    0.773 g/mL at 25 °C(lit.)
  • 蒸气密度:
    3.8 (vs air)
  • 闪点:
    85 °F
  • 溶解度:
    可溶于氯仿、乙酸乙酯
  • LogP:
    3.500
  • 大气OH速率常数:
    2.10e-10 cm3/molecule*sec
  • 保留指数:
    861;862;821;858;861;862
  • 稳定性/保质期:
    - 在常温常压下保持稳定,避免与氧化物接触。 - 它存在于烟气中。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6
  • 重原子数:
    8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ADMET

毒理性
  • 副作用
神经毒素 - 急性溶剂综合症
Neurotoxin - Acute solvent syndrome
来源:Haz-Map, Information on Hazardous Chemicals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等级:
    3
  • 危险品标志:
    Xn
  • 安全说明:
    S16,S26,S36,S36/37/39
  • 危险类别码:
    R20/21/22,R10,R36/37/38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0129909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3295 3/PG 3
  • 危险类别:
    3
  • 包装等级:
    III
  • 储存条件:
    请将容器密封后存放在紧密的收纳器中,并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SDS

SDS:7302e5e44473d401811350285a5c1c0a
查看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5-二甲基-2,4-己二烯
化学品英文名称: 2,5-Dimethyl-2,4-hexadiene
中文俗名或商品名:
Synonyms:
CAS No.: 764-13-6
分子式: C 8 H 14
分子量: 110.1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化学品 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2,5-二甲基-2,4-己二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第3.3类 高闪点易燃液体
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蒸气或雾对眼、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对皮肤有刺激性。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 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误服者漱口,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急骤加剧。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消防员的个体防护:
禁止使用的灭火剂:
闪点(℃): <29
自燃温度(℃): 无资料
爆炸下限[%(V/V)]: 无资料
爆炸上限[%(V/V)]: 无资料
最小点火能(mJ):
爆燃点:
爆速:
最大燃爆压力(MPa):
建规火险分级: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充装要控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 中 国 MAC:未制订标准前苏联MAC:未制订标准美国TLV—TWA:未制订标准美国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 高浓度环境中,应该佩戴供气式头盔。
眼睛防护: 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
pH:
熔点(℃): -91.3
沸点(℃): 102.5
相对密度(水=1): 0.76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3.8
饱和蒸气压(kPa):
燃烧热(kJ/mol):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闪点(℃): <29
引燃温度(℃): 无资料
爆炸上限%(V/V): 无资料
爆炸下限%(V/V): 无资料
分子式: C 8 H 14
分子量: 110.12
蒸发速率:
粘性: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醇、醚。
主要用途: 用作溶剂。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在常温常压下 稳定
禁配物: 强氧化剂、强酸、卤素。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急性中毒:
慢性中毒: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33516
UN编号: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包装方法: 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RETCS号:
IMDG规则页码: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国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国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1.周国泰,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2.国家环保局有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北京化工研究院合编,化学品毒性法规环境数据手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3.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CHEMINFO Database.1998 4.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TECS Database, 1989
填表时间: 年月日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3
MSDS修改日期: 年月日

制备方法与用途

化学性质
本品为无色液体,熔点范围为12~14℃,沸点在132~134℃之间,折射率为1.4290(20℃),相对密度0.773,冰点为29℃(85℉)。它不溶于水,但可溶解于醇、苯等有机溶剂。

用途
2,5-二甲基-2,4-己二烯是制备第一菊酸的重要中间体。

生产方法
其制备方法是从2,5-二甲基-2,5-己二醇脱水而来。此过程分为两个步骤:首先去除结晶水,然后分子间脱水生成2,5-二甲基-2,4-己二烯(简称“二烯”)。

将2,5-二甲基-2,5-己二醇(通常含有40%的结晶水,简称“二醇”)置于反应锅中加热。当液温达到90~105℃以上时开始脱水,在180℃左右可基本去除结晶水。然后进行分子间的水分去除,以生成2,5-二甲基-2,4-己二烯。

二醇的分子间脱水生成二烯可通过气相法和液相法实现,较为常用的是气相脱水法:将熔融的2,5-二甲基-2,5-己二醇通过装有Al₂O₃催化剂的脱水塔,在180~300℃条件下进行反应。开始时催化剂活性较高,因此可降低脱水温度。生成的二烯和水分经冷却后进入接收器中分层分离,油层干燥后再进行蒸馏,收集130~132℃的馏分即为2,5-二甲基-2,4-己二烯。

另一种方法是液相脱水法:以正磷酸作为催化剂,在二醇与正磷酸于110℃条件下反应脱水生成二烯和水。分离后的油层经蒸馏即可得到二烯,但此方法的缺点是稀磷酸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且转化率较低,因此工业上多采用气相脱水法制备二烯。

日本住友化学公司通过在高压釜中使用铌酸为催化剂,并将异丁烯和异丁醛于120~250℃下反应4小时制得2,5-二甲基-2,4-己二烯,转化率高达96.8%,选择性为56.7%。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压力为1 MPa的条件下使用Fe₂(SO₄)₃和铌酸作为催化剂时,异丁醛的转化率为84.0%,选择性可达79.4%,该方法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5-二甲基-2,4-己二烯氢气 作用下, 90.0 ℃ 、506.66 kPa 条件下, 反应 3.0h, 生成 2,5-二甲基己烷
    参考文献:
    名称:
    Design of dendrimer-based nanostructured catalyst systems and their catalytic activity in hydrogenation: Synthesis of ruthenium nanoparticles immobilized in dendrimer networks
    摘要:
    A new method has been proposed for immobilization of 3-nm ruthenium nanoparticles on special supports synthesized for this purpose, polymer networks based on poly(propylene imine) dendrimers. It has been shown that the structure of the support has a substantial effect on the size of particles and their catalytic activity in the hydrogenation reactions of unsaturated and aromatic compounds. The catalysts can be reused without loss of activity.
    DOI:
    10.1134/s0965544110040067
  • 作为产物:
    描述:
    1-溴-2-甲基-1-丙烯 在 potassium iodide 、 nickel dichloride 、 作用下, 以 六甲基磷酰三胺 为溶剂, 反应 9.0h, 以74%的产率得到2,5-二甲基-2,4-己二烯
    参考文献:
    名称:
    原位生成的镍 (0) 催化的链烯基卤化物与锌粉的均偶联。立体化学的特定结果
    摘要:
    在烯基卤化物与锌粉的脱卤偶联中检测了从镍 (II) 盐原位生成的镍 (0) 的催化活性。烯基溴化物的反应发生,前提是存在碘化钾以帮助用锌粉还原镍 (II),并将烯基溴化物转化为相应的烯基碘化物。为了解释观察到的独特立体化学,提出了关于歧化步骤的推测性观点。
    DOI:
    10.1246/bcsj.57.3517
  • 作为试剂:
    描述:
    2-苄氧基乙醇2,5-二甲基-2,4-己二烯戴斯-马丁氧化剂triethylamine tris(hydrogen fluoride) 、 ethanaminium,N-(difluoro-λ4-sulfanylidene)-N-ethyl-,tetrafluoroborat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3.5h, 生成 (E)-(4-(benzyloxy)-3,3-difluorobut-1-en-1-yl)boron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MK-1084 的发现:一种口服生物可利用的低剂量 KRASG12C 抑制剂
    摘要:
    RAS基因的致癌突变占所有人类肿瘤的30%;其中超过 60% 表现为热点密码子 12 处的 KRAS 突变。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共价抑制策略已经能够选择性靶向这一以前“不可成药”的靶点。在此,我们披露了我们发现 MK-1084 的历程,MK-1084 是一种口服生物可利用的低剂量 KRAS G12C共价抑制剂,目前正在进行 I 期临床试验 (NCT05067283)。我们利用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来确定大环核心结构,并利用假设驱动的生物制药特性优化来进一步提高代谢稳定性和耐受性。
    DOI:
    10.1021/acs.jmedchem.4c0057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hodium-Catalyzed Alkene Difunctionalization with Nitrenes
    作者:Jennifer Ciesielski、Geoffroy Dequirez、Pascal Retailleau、Vincent Gandon、Philippe Dauban
    DOI:10.1002/chem.201600393
    日期:2016.6.27
    nucleophilic ring opening induced by an Rh‐bound nitrene generated in situ, details of which were uncovered by both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ies. In particular, DFT calculations show that the nitrogen atom of the putative [Rh]2=NR metallanitrene intermediate is electrophilic and support an aziridine activation pathway by N⋅⋅⋅N=[Rh]2 bond formation, in addition to the N⋅⋅⋅[Rh]2=NR coordination mode.
    Rh II催化的烯烃氧化和氨基化反应分别生成1,2-氨基醇和1,2-二胺,收率高至优异,并且具有完全的区域控制能力。在金属化的情况下,分子内反应提供了制备吡咯烷的有效方法,并且分子间反应产生具有正交保护基的邻位胺。这些烯烃的双官能化是通过叠氮化进行的,然后由原位生成的Rh结合的腈诱导亲核开环,实验和理论研究均未揭示其细节。尤其是,DFT计算表明,推定的[Rh] 2 = NR金属镧系中间体的氮原子是亲电子的,并通过N支持氮丙啶激活途径除了N⋅⋅⋅ [Rh] 2 = NR配位模式之外,⋅⋅⋅N = [Rh] 2键的形成。
  • Structure and Reactivity of Aromatic Radical Cations Generated by FeCl<sub>3</sub>
    作者:Takahiro Horibe、Shuhei Ohmura、Kazuaki Ishihara
    DOI:10.1021/jacs.8b12827
    日期:2019.2.6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n aromatic radical cation generated by FeCl3. X-ray crystallographic analysis and kinetic studies reveal the mechanism of the generation of aromatic radical cation. In the solid state, a tight ion-pair of a radical cation with FeCl4- is observed. Leveraging the efficient generation of the radical cation-FeCl4- ion pair, we explore a radical cation-induced cycloaddition of trans-anethole
    本文描述了由 FeCl3 生成的芳香族自由基阳离子的分离和表征。X 射线晶体学分析和动力学研究揭示了芳香自由基阳离子的生成机制。在固态下,观察到带有 FeCl4- 的自由基阳离子的紧密离子对。利用自由基阳离子-FeCl4-离子对的有效生成,我们探索了由催化量的FeCl3引发的自由基阳离子诱导的反式茴香脑环加成反应。还描述了具有广泛底物范围的 [4+2] 环加成和 [2+2] 环加成。此外,使用 1 mol% 的 FeCl3 作为简单且高活性的引发剂,证明了 100 g 规模的反应。
  • Metal-Free, Aerobic Dioxygenation of Alkenes Using Simple Hydroxamic Acid Derivatives
    作者:Benjamin C. Giglio、Valerie A. Schmidt、Erik J. Alexanian
    DOI:10.1021/ja206306f
    日期:2011.8.31
    The dioxygenation of alkenes using molecular oxygen and a simple hydroxamic acid derivative has been achieved. The reaction system consists of readily prepared methyl N-hydroxy-N-phenylcarbamate and molecular oxygen with a radical initiator, offering an alternative to common dioxygenation processes catalyzed by precious transition metals. This transformation capitalizes on the unique reactivity profile
    已经实现了使用分子氧和简单的异羟肟酸衍生物对烯烃进行双氧化。该反应体系由易于制备的 N-羟基-N-苯基氨基甲酸甲酯和分子氧与自由基引发剂组成,为贵过渡金属催化的常见双氧化过程提供了替代方法。这种转变利用了异羟肟酸衍生物在自由基介导的烯烃加成过程中独特的反应性特征。
  • Substitutions and dehydrogenations by 2,2-bis(trifluoromethyl)-ethylene-1,1-dicarbonitrile via hydride abstraction
    作者:Reinhard Brückner、Rolf Huisgen
    DOI:10.1016/s0040-4039(00)85985-7
    日期:1991.4
    Substitution of benzylic H by the title compound (BTF) gives rise to products with −CH(CF3)2 terminus exclusively; an intermediate benzylic ion pair results from hydride transfer. Instead of ion recombination, proton transfer may be the concluding step generating dehydrogenation products and 2,2-bis(trifluoromethyl)ethane-1,1-dicarbonitrile.
    标题化合物(BTF)取代苄基H生成仅具有-CH(CF 3)2末端的产物;氢化物转移产生中间的苄基离子对。代替离子重组,质子转移可以是产生脱氢产物和2,2-双(三氟甲基)乙烷-1,1-二腈的最后步骤。
  • Nazarov Cyclizations of an Allenyl Vinyl Ketone with Interception of the Oxyallyl Cation Intermediate for the Formation of Carbon−Carbon Bonds
    作者:Vanessa M. Marx、D. Jean Burnell
    DOI:10.1021/ja909073r
    日期:2010.2.10
    substitution on the diene. Cyclic dienes react with the oxyallyl cation by forming only one carbon-carbon bond, but the site of bond formation can be affected by steric hindrance. Electron-rich alkenes intercept the allyl cation by forming one carbon-carbon bond, or two carbon-carbon bonds through [3 + 2] cyclization. In some instances, further treatment of the initial products with BF(3) x Et(2)O leads
    用 BF(3) x Et(2)O 处理丙二烯基乙烯基酮会通过 Nazarov 反应生成环状氧烯丙基阳离子,当该反应在无环二烯存在下进行时,[4 + 3] 和 [3] + 2] 产品以高区域和立体选择性有效获得。[4 + 3] 与 [3 + 2] 产物的比例取决于二烯上的取代。环状二烯通过仅形成一个碳-碳键与氧烯丙基阳离子反应,但键形成的位置会受到空间位阻的影响。富电子烯烃通过[3+2]环化形成一个碳-碳键或两个碳-碳键来拦截烯丙基阳离子。在某些情况下,用 BF(3) x Et(2)O 进一步处理初始产品会导致平衡产品的产量良好。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hnmr
mass
cnmr
ir
raman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