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甲基苄溴 | 89-92-9

中文名称
2-甲基苄溴
中文别名
2-甲基苄基溴;α-溴-邻二甲苯;邻甲基苄溴;2-甲基苯甲基溴;邻甲基溴苄;α-溴邻二甲苯;甲基苄基溴;邻甲基溴化苄;alpha-溴邻二甲苯;2-甲基溴苄
英文名称
2-methylbenzyl bromide
英文别名
1-Bromomethyl-2-methylbenzene;o-methylbenzyl bromide;1-(bromomethyl)-2-methylbenzene
2-甲基苄溴化学式
CAS
89-92-9
化学式
C8H9Br
mdl
MFCD00000174
分子量
185.063
InChiKey
WGVYCXYGPNNUQA-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6-20 °C(lit.)
  • 沸点:
    216-217 °C742 mm Hg(lit.)
  • 密度:
    1.381 g/mL at 25 °C(lit.)
  • 闪点:
    180 °F
  • 颜色/状态:
    Prisms
  • 溶解度:
    In water, 122 mg/L at 25 °C (est)
  • 蒸汽压力:
    0.153 mm Hg at 25 °C (est)
  • 稳定性/保质期:
    Stable under recommended storage conditions.
  • 分解:
    Hazardous decomposition products formed under fire conditions. - Carbon oxides, Hydrogen bromide gas
  • 折光率:
    Index of refraction: 1.5730 at 27 °C/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
  • 重原子数:
    9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5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ADMET

代谢
溴主要通过吸入进入人体,但也可以通过皮肤接触。溴盐可以摄入。由于溴的活性,它会迅速形成溴化物并可能沉积在组织中,取代其他卤素。
Bromine is mainly absorbed via inhalation, but may also enter the body through dermal contact. Bromine salts can be ingested. Due to its reactivity, bromine quickly forms bromide and may be deposited in the tissues, displacing other halogens. (L626)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 毒性总结
有机溴化物化合物,如邻-甲苯基溴化物,是强烈的烷基化剂。因此,它们能够轻易地修改自由的硫醇(半胱氨酸)和蛋白质表面的蛋氨酸残基,导致酶、转运蛋白或膜功能的破坏。最可能的蛋白质靶标之一是TRPA1离子通道,该通道在眼睛、鼻子、嘴巴和肺部的三叉神经感觉神经中表达。
Organobromide compounds such as o-Xylyl bromide are strong alkylating agents. Consequently they can readily modify free thiols (cysteines) and methionine residues of the surfaces of proteins leading to the disruption of enzyme, transporter or membrane functions. One of the most probable protein targets is the TRPA1 ion channel that is expressed in sensory nerves (trigeminal nerve) of the eyes, nose, mouth and lungs.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 致癌物分类
无致癌性迹象(未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名)。
No indication of carcinogenicity (not listed by IARC). (L135)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 健康影响
强催泪剂。对眼睛、皮肤和软组织有强烈刺激性。如果吸入、吞咽或通过皮肤吸收,则高度有毒。
Strong lachrymator. Strong irritant to eyes, skin and soft tissues. Highly toxic if inhaled, swallowed or absorbed through skin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 暴露途径
口服(L626);吸入(L626);皮肤给药(L626)
Oral (L626) ; inhalation (L626) ; dermal (L626)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 症状
可能导致严重眼和皮肤烧伤。对眼睛、皮肤和呼吸系统有刺激性。急性暴露(摄入或吸入)可能导致昏迷、恶心、呕吐,并可能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Causes severe eye and skin burns. Irritating to eyes, skin, and respiratory system. Acute exposure (ingestion or inhalation) can lead to coma, nausea, vomiting, and metabolic acidosis may occur.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安全信息

  • 危险等级:
    6.1
  • 危险品标志:
    C
  • 安全说明:
    S26,S36/37/39,S45
  • 危险类别码:
    R20/21/22,R34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036990
  • RTECS号:
    CY9039100
  • 包装等级:
    II
  • 危险类别:
    6.1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1701 6.1/PG 2
  • 储存条件:
    本品应密封存放在阴凉干燥、避光的环境中。

SDS

SDS:c620598432164a6d20c8b6bb2dcabeb3
查看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甲基苄基溴
化学品英文名称: o-xylyl bromide
中文俗名或商品名:
Synonyms:
CAS No.: 89-92-9
分子式: C 8 H 9 Br
分子量: 185.0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化学品 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甲基苄基溴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甲基苄基溴 无资料 89-92-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无资料
健康危害: 有毒。对眼睛、粘膜有强烈而持久的刺激作用,当浓度高时可引起肺水肿,严重者可致死。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溴气体。
环境危害: 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溴化氢。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消防员的个体防护: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禁止使用的灭火剂: 无资料
闪点(℃): 82
自燃温度(℃): 无资料
爆炸下限[%(V/V)]: 无资料
爆炸上限[%(V/V)]: 无资料
最小点火能(mJ):
爆燃点:
爆速:
最大燃爆压力(MPa):
建规火险分级: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在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作业。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 无资料
监测方法: 无资料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
pH:
熔点(℃): 21
沸点(℃): 216~217(98.7kPa)
相对密度(水=1): 1.381(23℃)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燃烧热(kJ/mol):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闪点(℃): 82
引燃温度(℃): 无资料
爆炸上限%(V/V): 无资料
爆炸下限%(V/V): 无资料
分子式: C 8 H 9 Br
分子量: 185.08
蒸发速率:
粘性: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醇、醚。
主要用途: 用于有机合成。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在常温常压下
禁配物: 无资料
避免接触的条件: 无资料
聚合危害: 无资料
分解产物: 无资料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无资料
急性中毒: 无资料
慢性中毒: 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无资料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无资料
生物降解性: 无资料
非生物降解性: 无资料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无资料
废弃处置方法: 建议用控制焚烧法或安全掩埋法处置。若可能,重复使用容器或在规定场所掩埋。
废弃注意事项: 无资料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61671
UN编号: 1701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包装方法: 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
运输注意事项: 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RETCS号:
IMDG规则页码: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国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6.1 类毒害品。
国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填表时间: 2007年12月29日
填表部门: 无资料
数据审核单位: 无资料
修改说明: 无资料
其他信息:
MSDS修改日期: 1900年1月1日

制备方法与用途

生产方法如下:

在邻二甲苯中加入碘和铁粉,冷却至低于5℃,然后滴加溴素,控制反应温度不超过5℃。此反应会释放出溴化氢气体,用碱溶液吸收后,继续在室温下放置过夜。随后,用5%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直至褪色,并用水清洗油层。最后通过水蒸气蒸馏得到4-溴-1,2-二甲基苯,产率约为75%。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1,2-二(溴甲基)苯 α,α'-dibromo-o-xylene 91-13-4 C8H8Br2 263.96
    —— α,α-dibromo-o-xylene 79985-01-6 C8H8Br2 263.96
    邻二甲苯 o-xylene 95-47-6 C8H10 106.167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1,2-二(溴甲基)苯 α,α'-dibromo-o-xylene 91-13-4 C8H8Br2 263.96
    邻二甲苯 o-xylene 95-47-6 C8H10 106.167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甲基苄溴乙醚 作用下, 生成 苄基甲苯
    参考文献:
    名称:
    Wittig et al., Justus Liebigs Annalen der Chemie, 1955, vol. 594, p. 89,111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邻二甲苯 作用下, 以 四氯化碳 为溶剂, 以98%的产率得到2-甲基苄溴
    参考文献:
    名称:
    上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的电离特性:芳香族化合物的非催化溴化电†往最‡
    摘要:
    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 2)是一种偶极矩为零,介电常数低且没有氢键合行为的溶剂,是执行弱活化芳烃的未催化亲电溴化反应且不干扰自由基途径的合适介质。scCO 2促进这些反应的能力与强电离溶剂(如乙酸水溶液和三氟乙酸)的能力相匹配。相反,具有与scCO 2相似的极性参数的四氯化碳仅导致侧链官能化。强烈的四极矩和二氧化碳的酸性(但非碱性)路易斯特性被认为是scCO 2奇异性能的关键因素 在涉及高极性和离子中间体的反应中
    DOI:
    10.1039/c4ra10557e
  • 作为试剂:
    描述:
    2-羟基吡啶邻甲基苄醇2-甲基苄溴 作用下, 反应 24.0h, 以97%的产率得到N-(2-甲基苄基)-2-吡啶酮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制备N-烷基吡啶酮的绿色合成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N‑烷基吡啶酮的绿色合成方法,非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下羟基吡啶类化合物与醇进行选择性脱水N‑烷基化反应,非过渡金属催化剂为卤代烃,醇与羟基吡啶类化合物在卤代烃催化下直接进行N‑选择性脱水反应得到N‑烷基吡啶酮化合物,卤代烃的用量为5~50mol%,反应温度为100~180℃,反应时间为6~60小时,副产物为水。该方法使用廉价易得、来源广泛、稳定低毒的醇类为烷基化试剂,使用常见的卤代烃为非过渡金属催化剂,无需溶剂,经高选择性的脱水N‑烷基化反应直接合成得到N‑烷基吡啶酮类化合物。对反应条件的要求较低,具有较广的适用范围,也应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工业应用前景。
    公开号:
    CN104529884B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pper promoted synthesis of substituted quinolines from benzylic azides and alkynes
    作者:Ching-Zong Luo、Parthasarathy Gandeepan、Yun-Ching Wu、Wei-Chen Chen、Chien-Hong Cheng
    DOI:10.1039/c5ra23065a
    日期:——
    novel copper promoted synthesis of substituted quinolines from various benzylic azides and internal alkynes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e reaction features a broad substrate scope, high product yields and excellent regioselectivity. In contrast to the known two-step process of acid promoted [4 + 2] cycloaddition reaction and oxidation, the present methodology allows the synthesis of quinolines in a single
    已经证明了一种新颖的铜促进的由各种苄基叠氮化物和内部炔烃合成取代喹啉的方法。该反应具有广泛的底物范围,高产物收率和优异的区域选择性。与酸促进[4 + 2]环加成反应和氧化的已知两步方法相比,本方法可在中性反应条件下一步合成喹啉,并可用于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6-氯-2,3-二甲基-4-苯基喹啉(抗寄生虫剂)和3,4-二苯基喹啉-2(1 H)-one(p38αMAP激酶抑制剂)。可能的反应机理涉及将叠氮化苄重排至N-芳基丙氨酸(Schmidt反应),然后与内部炔烃进行分子间[4 + 2]环加成反应。
  • An Opportunity for Mg-Catalyzed Grignard-Type Reactions: Direct Coupling of Benzylic Halides with Pinacolborane with 10 mol % of Magnesium
    作者:Christine Pintaric、Sandra Olivero、Yves Gimbert、Pierre Y. Chavant、Elisabet Duñach
    DOI:10.1021/ja1052973
    日期:2010.9.1
    Mg in catalytic amounts as the only metal permits the reductive coupling between benzyl halides and pinacolborane. HBpin acts both as an electrophile and as a reducing agent to regenerate an organomagnesium species in situ. An hydride oxidation mechanism is proposed on the basis of DFT calculations.
    催化量的镁作为唯一的金属允许苄基卤化物和频哪醇硼烷之间的还原偶联。HBpin 既作为亲电子试剂又作为还原剂在原位再生有机镁物质。在 DFT 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氢化物氧化机理。
  • PROCESS FOR PREPARING BORONIC ACIDS AND ESTERS IN THE PRESENCE OF MAGNESIUM METAL
    申请人:Dunach Isabel
    公开号:US20110282090A1
    公开(公告)日:2011-11-17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process for preparing a boronic acid or ester chemically, in which an aromatic compound is reacted with a boronating agent, in the presence of magnesium metal (Mg 0 ). The invention also relates to the boronic acids or esters that can be obtained by means of this process and to the use thereof for example as a synthesis intermediate, in the Suzuki reaction, in the pharmaceutical or alternatively electronics field.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硼酸或酯的化学过程,其中芳香化合物在镁金属(Mg0)存在下与硼化剂发生反应。该发明还涉及通过该过程可以获得的硼酸或酯,以及其作为合成中间体、在Suzuki反应中、在制药或电子领域中的用途。
  • Expedient synthesis of NOxy-Heterocyclic Carbenes (NOHC) ligands and metal complexes using mechanochemistry
    作者:Aneta Wróblewska、Gaëtan Lauriol、Grzegorz Mlostoń、Xavier Bantreil、Frédéric Lamaty
    DOI:10.1016/j.jorganchem.2021.121914
    日期:2021.9
    nes (or NOHCs) possess structures related to N-heterocyclic carbenes (NHCs), with potentially useful applications including the stabilization of metals. In order to prepare NOHC metal complexes, a multi-step synthesis involving mechanochemistry, and making use of ball-milling, was designed. A library of unprecedented NHOC metal complexes were tested for their cytotoxic activities against HCT116 colorectal
    1,3-二(苄氧基)咪唑-2-亚基(或NOHC)具有与N-杂环卡宾(NHC)相关的结构,具有潜在的有用应用,包括金属的稳定化。为了制备 NOHC 金属配合物,设计了涉及机械化学和利用球磨的多步合成。测试了史无前例的 NHOC 金属配合物库对 HCT116 结肠直肠癌细胞系的细胞毒活性。测试表明,所研究的复合物表现出类似的活性,与配体表现出的活性相当。然而,在银配合物5的情况下发现了显着的活性,其 IC 50值为 0.75 μM,与多柔比星相当。
  • Photochemical Deracemization of Primary Allene Amides by Triplet Energy Transfer: A Combined Synthetic and Theoretical Study
    作者:Manuel Plaza、Johannes Großkopf、Stefan Breitenlechner、Christoph Bannwarth、Thorsten Bach
    DOI:10.1021/jacs.1c05286
    日期:2021.7.28
    dispersion interaction of its arylmethyl group to the external benzene ring of the thioxanthone, thus moving away the allene from the carbonyl chromophore. The minor enantiomer displays a CH−π interaction of the hydrogen atom at the terminal allene carbon atom to the same benzene ring, thus forcing the allene into close proximity to the chromophore. The binding behavior explains the observed enantioselectivity
    通过实验和理论研究了 2,4-二取代的 2,3-丁二烯酰胺(丙二烯酰胺)的光化学去消旋。该反应由噻吨酮催化,该噻吨酮与手性 1,5,7-trimethyl-3-azabicyclo[3.3.1]nonan-2-one 骨架共价连接,提供了相对于电位的 U 形排列的敏化单元氢键位点。在存在敏化剂(2.5 mol%)的情况下,在 λ = 420 nm 处照射后,酰胺在 -10 °C 达到光稳定状态,其中一种对映异构体占主导地位。富含对映体的丙二烯酰胺(70-93% ee)以 74% 的定量收率(19 个实例)分离。根据发光数据和 DFT 计算,从噻吨酮到丙二烯酰胺的能量转移在热力学上是可行的,并对非手性三线态丙二烯中间体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NMR滴定监测酰胺对映体与敏化剂的氢键合。实验结合常数(K a ) 相似(59.8 对 25.7 L·mol –1)。然而,DFT 计算揭示了两种对映异构体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hnmr
mass
cnmr
i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