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二甲啡烷抑制延脑咳嗽中枢,是一种非成瘾性中枢镇咳药。其效果略优于右美沙芬,约为可待因的2倍,但毒性更低,反复应用不会成瘾,安全性较大。服用后迅速见效且持续时间长,亦不会引起便秘。由于国内尚无厂家批准上市,该产品具有非常大的市场潜力,在国内开发本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制备在氮气保护下,将起始原料3-甲氧基-17-甲基右吗喃(5.71g,20mmol)和双(三环己基膦)二氯化镍(0.70g,1mmol)加入100ml甲苯中搅拌溶解。升温至65℃后,滴加1mol/L的甲基溴化镁(四氢呋喃溶液)20ml(20mmol),滴加完毕保温反应。使用TLC检测原料反应完成后降至室温,滴加少量饱和氯化铵溶液淬灭反应,用水洗涤分层,取有机层;有机层用饱和食盐水洗涤后干燥,减压蒸馏除去甲苯得到二甲啡烷。不经纯化直接加入25ml 95%乙醇于室温搅拌溶解,然后加入85%磷酸(2.3g,20mmol)反应。析出白色固体后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得到磷酸二甲啡烷5.46g,收率77.4%,纯度为96.2%。
生物活性Dimemorfan phosphate 是 sigma 1 受体的有效激动剂,能够有效止咳。
靶点Target | Value |
---|---|
σ1 receptor (on rat brain membranes) | 150 nM(Ki) |
Dimemorfan(5-20 μM)在浓度依赖性地抑制fMLP和PMA诱导的ROS生成,对fMLP诱导的ROS生成有相对较强的抑制作用,IC₅₀值为7.0 μM。Dimemorfan(10-50 μM)不显著影响由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系统清除自由基的能力。Dimemorfan(10-20 μM)显著抑制PMA和fMLP激活组中的Mac-1上调。Dimemorfan(20 μM)显著抑制LPS诱导的ROS和NO生成,抑制LPS诱导的iNOS蛋白表达,并显著降低BV2细胞质中MCP-1和TNF-α的阳性染色群体百分比及其MCF强度。Dimemorfan(20 μM)显著阻止了胞质Iκ-Bα的降解、NF-κB p65的核转位以及NF-κB的转录活性。
体内研究Dimemorfan(6.25或12.5 mg/kg,皮下注射)显著减弱了BAY k-8644诱导的抽搐行为,在剂量相关性上表现出良好的效果。Dimemorfan在剂量依赖性地降低BAY k-8644引起的c-fos和c-jun蛋白表达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作用。Dimemorfan未显著影响小鼠的行为活动或产生显著的旋转行为。Dimemorfan(1和5 mg/kg,腹腔注射)抑制了LPS诱导的小鼠血浆TNF-α水平的升高。Dimemorfan治疗显著减少了由LPS引起的肺部和肝脏中中性粒细胞的浸润以及这些组织中的氧化应激反应(EB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