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1-deoxytetrodotoxin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1-deoxytetrodotoxin
英文别名
(1R,5R,6R,7R,9S,11S,12S,13S,14S)-3-amino-14-methyl-8,10-dioxa-2,4-diazatetracyclo[7.3.1.17,11.01,6]tetradec-3-ene-5,9,12,13,14-pentol
11-deoxytetrodotoxin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1H17N3O7
mdl
——
分子量
303.272
InChiKey
XXUFXWUHBMGUMY-QOZOJKKE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9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91
  • 拓扑面积:
    170
  • 氢给体数:
    7
  • 氢受体数:
    8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symmetric Total Synthesis of 11-Deoxytetrodotoxin, a Naturally Occurring Congener
    作者:Toshio Nishikawa、Masanori Asai、Minoru Isobe
    DOI:10.1021/ja0265153
    日期:2002.7.1
    the only total synthesis of the racemic tetrodotoxin has been reported by Kishi and co-workers. In the course of our studies directed toward the total synthesis to analyze biologically interesting issues associated with tetrodotoxin, we accomplished a highly stereocontrolled synthesis of (-)-5,11-dideoxytetrodotoxin in 1999. Based on the synthesis, we describe herein the first total synthesis of 11-deoxytetrodotoxin
    河豚毒素是河豚中毒的毒理,是钠通道的特异性阻滞剂。尽管自 1964 年结构阐明以来进行了许多合成努力,但 Kishi 及其同事报告了外消旋河豚毒素的唯一全合成。在我们针对全合成分析与河豚毒素相关的生物学有趣问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于 1999 年完成了 (-)-5,11-双脱氧河豚毒素的高度立体控制合成。合成 11-脱氧河豚毒素,一种天然存在的类似物。合成从烯丙醇开始,与合成 5,11-双脱氧河豚毒素的中间体相同。烯丙醇环氧化后,用 Ti(i-PrO)(4) 异构化得到 α-羟基烯丙醇,其中两个羟基的构型通过氧化反转,然后进行 2 步还原。烯丙醇的进一步环氧化和剩余乙烯基的臭氧分解得到醛,其与乙炔化镁反应以立体选择性方式得到炔丙醇。RuO(4) 对炔基部分的氧化裂解为 11-脱氧河豚毒素提供了完全功能化的内酯。根据我们自己的方法,从三氯乙酰胺中实现关键的胍基化,得到乙酰二苄基胍。最后,苄基、乙酸酯和缩醛的脱保护提供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