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布康唑的抗菌谱与其他咪唑类化合物类似。它对革兰阳性细菌具有抗菌活性,但对革兰阴性细菌无活性,并且对抗曲霉属真菌和念珠菌有良好效果。体外研究表明,硝酸布康唑能有效抑制念珠菌属、毛癣菌属、小孢子菌属以及表皮癣菌属等真菌的生长,同时对某些革兰阳性细菌也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临床数据显示,其在治疗白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引起的阴道感染方面具有高度疗效。一项小鼠模型研究显示,硝酸布康唑在体内抗真菌活性优于咪康唑溶液(商品名:达克宁)、1% 克霉唑(商品名:凯妮汀)以及 10万 U·g-1 制霉菌素(商品名:米可定)。进一步的剂量-效应实验表明,0.25% 布康唑与4% 咪康唑具有相似的药理活性。
生物活性布酮唑是一种咪唑类抗真菌药物,对念珠菌属有活性,并且对于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阴道感染有效。布酮唑被认为通过抑制类固醇合成来发挥其作用,与其他咪唑衍生物类似。
体外研究咪唑类化合物通常能够抑制 lanosterol 转化为 ergosterol 的过程,从而改变真菌细胞膜的脂质组成。这一结构变化会改变细胞的渗透性,并最终导致真菌细胞发生渗透破坏或生长受阻。
化学性质硝酸布康唑(Butoeonazole Nitrate)是一种结晶化合物,从环己烷中得到时熔点为68-70.5℃。此外,它也可从丙酮-乙酸乙酯中以无色片状结晶的形式获得,熔点为162-163℃。
硝酸布康唑(C19H17Cl3N2S·HNO3)的急性毒性实验显示,小鼠、大鼠口服和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大于3200 mg/kg、大于3200 mg/kg 和 1720 mg/kg。
用途硝酸布康唑是一种咪唑类抗真菌药。它对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及其他同属物种引起的阴道感染具有高效作用,适用于治疗由念珠菌引起的外阴部真菌感染。
生产方法硝酸布康唑的生产始于对氯苄基氯原料,将其转化为格氏试剂后与氯代环氧丙烷反应生成1-氯-4-对氯苯基丁醇。之后,在引入咪唑基团并转化羟基为氯后,再引入2,6-二氯苯硫酚生成布康唑。通过硝酸化可获得布康唑硝酸盐。